學習啦>學習方法>教學方法>

粵教版小學科學說課稿(2)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粵教版小學科學《斜面》說課稿

  說教材:

  《斜面》是粵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簡單機械》的第四課。本課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著重是讓學生對斜面這種簡單機械有所了解,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本課中,教材安排了3個活動,分2課時完成。本課的任務驅(qū)動頁通過工人利用斜坡往卡車搬運機器的事例,引發(fā)對斜面作用的思考。然后,通過活動1“研究斜面的作用” 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斜面的活動,了解斜面的特點和作用。接著,活動2“變形的斜面” 巧妙地設計一個有趣的實驗:把用紙做成的斜面卷到鉛筆上,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變形的斜面,了解斜面的作用。活動3“斜面的應用” 指導學生研究變形的斜面有什么特點,什么地方用到了這些斜面,從實際生活中尋找應用斜面的事例,加深對斜面的了解。

  本課是在學習了杠桿、滑輪、輪軸和齒輪等簡單機械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簡單機械----斜面,是學生順利操作、設計簡單機械的重要一步,也是學生形成合理知識鏈的重要一環(huán),對以后學習復雜的機械具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認知的規(guī)律,我擬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簡單機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實際中的應用。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描述和表達,提出問題、猜測、設計實驗,學習使用工具和解釋使用工具的意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意識到科學技術(shù)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尊重證據(jù),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問題,分享他人的智慧。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把了解斜面的作用作為教學重點,把設計實驗,探究利用斜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實際中的應用作為教學難點。

  說學情:

  斜面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屢見不鮮了,但孩子很少對其進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書籍或電視上對斜面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并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jīng)驗而不是科學認識。

  說教法學法:

  教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欲望;

  2、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跟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適時指導,引導他們通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科學規(guī)律。

  3、針對農(nóng)村孩子,多鼓勵、多引導,規(guī)范學生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把話說完整的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學法:閱讀自學、小組合作探究、小組交流討論和集體交流討論、動手操作、記錄和分析數(shù)據(jù)。

  說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組準備木板、測力計、繩子、卡紙、螺絲釘、記錄表等。

  說教學流程:

  提出問題——觀察實驗——搜集數(shù)據(jù)——分析整理——歸納應用

  一、情景導入:

  媒體:出示課本圖。

  導入:工人在搬運重物上車。沒有重型機器的幫助,他們只是利用一塊木板就輕松地把重物搬上了汽車。

  問題:這塊搭成斜面的木板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考:認識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

  二、活動一:研究斜面的作用

  導入:人們從低處把重物搬運到高處時,常常會在高低處之間用木板架設一個斜面。 問題:這些斜面有什么作用?

  媒體:出示課本圖。

  設計:設計探究斜面作用的實驗。

  引導:利用測力計進行測量,觀察同一個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時的重力分別是多少?

  按上述的方法,分別測量不同的重物,觀察結(jié)果有什么變化?

  嘗試改變斜面的角度,分別測量同一重物的重力,觀察結(jié)果有什么變化?

  按改變斜面角度的方法,分別測量不同的重物,觀察結(jié)果有什么變化?

  活動:小組活動。根據(jù)設計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并從中找出規(guī)律。

  交流:請小組代表介紹本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找出的規(guī)律。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斜面的作用。 小結(jié):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但是經(jīng)過的路程就越長。

  媒體:播放“斜面” 視頻。

  拓展:當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時,斜面便垂直于水平面。這時還能省力嗎?

  三、活動二:變形的斜面

  教具:出示一張三角形的卡紙。

  導入:這是一張三角形的卡紙,如果把它卷到鉛筆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活動:把三角形的卡紙卷到鉛筆上,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交流:請各小組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認識變形的斜面。

  討論:這種“卷起來”的變形斜面有什么特點?

  媒體:出示課本盤山公路圖。

  引導:在卡車車廂與地面之間放一個平直的斜面,搬運重物時就可以省力;但在一座大山的山頂與山腳之間就不能放一個平直的斜面了,因為距離太遠。

  山頂與山腳之間的盤山公路實際上就是一個“卷起來”的變形斜面,汽車利用這個變形的斜面來爬坡就可以省力,但是就要行駛更多的路程。

  拓展: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這種“卷起來”的斜面?

  四、活動三:斜面的應用

  媒體:出示盤山公路、飛機貨艙輸送帶、商場的自動扶梯、登山旋梯、高層停車場的斜坡、大橋的引橋的圖片。

  導入: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設施,你能不能說說它們是利用了哪種簡單機械的原理? 討論:分析斜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斜面的認識和了解。

  目的:了解人們怎樣利用斜面,懂得解釋斜面的作用。

  拓展:尋找生活中應用斜面的例子。

  五、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jié),然后我再進行補充,總結(jié)性復述,最終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總之,教學過程一直貫穿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動為科學學習的核心,培養(yǎng)尊重事實和善于質(zhì)疑的科學態(tài)度,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力求做到結(jié)構(gòu)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斜面 省力

  坡度越緩越省力


猜你感興趣的:

1.蘇教版小學科學晝夜交替說課

2.小學數(shù)學說課優(yōu)秀范文

3.小學音樂課說課稿案例

4.小學低年級語文說課稿

5.小學美術(shù)老師說課稿

300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