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年休假實施的意見和建議
我國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已實施7年有余,現(xiàn)在實施的現(xiàn)狀是很多職工都沒有帶薪年休假,那有什么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帶薪年休假實施的意見和建議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帶薪年休假實施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培養(yǎng)企業(yè)帶薪休假意識
在我國,休假尤其是帶薪休假制度并未深入人心。要想更好地落實此項制度,首先要讓私營企業(yè)意識到帶薪休假的優(yōu)異性和長效性。一方面,需要政府等相關部門加大對國務院相關規(guī)定的宣傳力度,深入企事業(yè)單位,采取多種方式如廣播、講座、座談等形式開展宣傳,幫助用人單位樹立帶薪休假的觀念,另一方面,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也應參與進來進行監(jiān)督,對遵守休假規(guī)定的單位,在誠信考核、稅收、貸款等方面予以支持;對一再違反國家休假規(guī)定的單位,在貸款等方面予以限制。
(二)增強職工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
首先,司法局應聯(lián)合各相關部門舉辦“送法進企業(yè)”活動,進行法制宣傳,增強員工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其次,相關組織應建立健全企業(yè)內部崗位科學分工和協(xié)作機制,順勢而為,不致因一人休假而影響全局。相關組織應該支持并鼓勵勞動者帶薪年休假,讓帶薪年休假成為社會的共識。
(三)完善立法,加大勞動監(jiān)察執(zhí)法力度
首先,用人單位應該將帶薪年休假作為一個條款列入與每個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文本中,這將大大增加對用人單位的監(jiān)督和約束。其次要堅決消除強制勞動、無節(jié)制延長勞動時間的現(xiàn)象,保障最低工資,切實提高工資水平。只有基本消滅了那些嚴重侵犯勞動者權利、違反勞動法甚至刑法的普遍現(xiàn)象之后,強制帶薪年休假才可能真正開始落到實處。最后,勞動監(jiān)察機關應定期開展全國性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大檢查,并對違法者嚴加處罰。
(四)配套支持,保障帶薪休假權益充分落實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6條第2款規(guī)定: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工會其成立的主要意圖是可以與雇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因此,工會應該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通過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制定本單位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實施細則,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帶薪年休假過程中起到橋梁作用,一旦雙方就此發(fā)生爭議,工會應積極調解該類糾紛,并支持職工因此糾紛提起的訴訟。
帶薪年休假的工作年限怎么計算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員工如果連續(xù)工作滿十二個月以上的,享受年休假。”即工作年限滿一年以上是員工享受年休假的一個重大標志。
年休假工作年限的計算,它是根據員工累計的工作年限為基礎。即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計計算,而不是僅計算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如員工在參加工作之前(間)服兵役、作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在計劃經濟時期轉正前在轉正單位的臨時工工齡等均與參加工作后的工作年限綜合累計計算。
對于工作年限的確認,員工的檔案是確定工作年限最好的依據。同時確認員工的工作年限還有以下幾種方式予以確定:
1、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記錄社保機構記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資料是全面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一個重要依據。從記錄中可以明確確認員工參加工作的起始時間,以及各階段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的工作經歷。
2、員工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由于勞動合同期限是勞動合同基本內容之一,在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下,勞動合同確定的合同期限實質上也是員工的工作年限。
3、用人單位制作的《職工名冊》《職工名冊》中包含勞動者用工起始時間、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它是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4、用人單位下達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是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必備條款之一。該內容也是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5、員工的退保記錄由于社會保險現(xiàn)階段尚不能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轉移,導致不少外來員工對于自己繳納的社會保險,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采取退保的方式領取個人繳納部分。由于社保機構給付的退保記錄等相關材料也能證明工作年限,因而也是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6、雙方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民事判決書(調解書)
發(fā)生勞動爭議后,在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部門主持下,雙方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所確認的給付經濟補償年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下達的仲裁裁決書(調解書)、人民法院下達的民事判決書(調解書)所載明的員工工作時間,均可作為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如果沒有上述文件證明員工的工作年限或者員工與用人單位在確認工作年限上產生分歧,雙方協(xié)商又達不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依法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齡鑒定,確認員工的工作年限。
舉例:某員工在1970年1月作為知識青年在湖北黃岡地區(qū)上山下鄉(xiāng),1974年7月病退回城。1974年10月在a廠做臨時工,1977年1月招工轉正為a廠正式工,2000年9月企業(yè)改制與a廠解除勞動關系。之后從2001年2月起在b廠工作到現(xiàn)在。如果在2009年6月某員工申請年休假,其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答復:某員工的工作年限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1、 知青工齡,即1970年1月至1974年7月,具體工作年限為4年7個月。
2、 a廠臨時工工齡,即1974年10月至1976年12月,具體工作年限為2年3個月。
3、 a廠正式工工齡,即1977年1月至2000年9月,具體工作年限為23年9個月。
4、 b廠工齡,即2001年2月至2009年9月,具體工作年限為8年5個月。
綜合上述四個具體工作年限,某員工享受年休假的工作年限累計計算為39年。
帶薪年休假享受時間如何確定
享受年休假時間的基本規(guī)定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職工累計工作年限已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已滿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其中“工齡不滿十年”不包括工齡已滿十年的情況,是指工齡已滿一年以上,九年以下(包括九年)的,享受五天的年休假。其中“工齡已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同樣不包括工齡已滿二十年的情況,是指工齡已滿十年(包括十年)以上,十九年以下(包括十九年)的,享受十天的年休假。
如果雙方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集體合同或者用人單位相關制度規(guī)定的年休假天數高于上述標準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規(guī)定給予員工年休假。如果雙方的約定或者規(guī)定的年休假天數低于上述標準,由于約定或者規(guī)定本身與條例相沖突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給予員工年休假。
員工享受年休假的條件是累計工齡一年以上,如果員工的累計工齡只有十二個月是否享受年休假?雖然條例對此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五條規(guī)定: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很明顯員工享受年休假的條件是工作滿十二個月,即達到365天就可享受年休假待遇。也就是說即使雙方的勞動合同僅為一年,在雙方勞動合同終止之前用人單位應安排員工五天的年休假,對不能安排或者不能按規(guī)定安排員工年休假的,按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標準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猜你喜歡:
5.帶薪年假實施辦法
帶薪年休假實施的意見和建議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細則是怎么樣
下一篇: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報告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