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剝的成語故事典故_字詞解析_造句
生吞活剝的典故:
唐朝時,有個縣的武官叫張懷慶。他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虛作假,把別人的作品,改頭換面當(dāng)做自己的“創(chuàng)作”。當(dāng)時詩人王昌齡、名士郭正一聲望都很高,張懷慶便常常抄襲他們的作品。
大臣李義府寫了一首“鏤月為歌扇,裁云作舞衣”的五言詩。意思是要把天上的明月雕刻成歌舞時用的扇子,把空中的彩云剪裁成跳舞時穿的衣裳,想象奇特。張懷慶一看,便抄了下來,并在每句詩的開頭加上兩個字,湊成了一首“生情鏤月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的七言詩。經(jīng)他這么一“創(chuàng)作”,詩句都不通了,誰也不知道寫的是什么意思。
張懷慶這首詩一傳出,人們就議論紛紛,有人根據(jù)他常常抄王昌齡、郭正一作品的行為,還給他編了順口溜,嘲笑他是“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這句話,經(jīng)過簡化成了成語“生吞活剝”,使用上也發(fā)生了變化?,F(xiàn)在用來比喻一些人不經(jīng)過思考,不經(jīng)過消化,就生硬地照抄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方法。
生吞活剝的漢語詞典解釋:
1. 比喻生硬地抄襲或模仿。
●朱自清《民眾文學(xué)的討論》:「不過從舊有的里面生吞活剝,是無效力的?!?/p>
2. 謂不加烹調(diào)。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貴者也;生吞活剝,不如一蔬一筍矣?!?/p>
3. 比喻侵略欺凌。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立憲與外交之關(guān)系》:「吾國而自強耶,彼將為我友邦,必不生吞活剝以蹈不測之險?!?/p>
●__《可愛的中國》:「從崩潰毀滅中,救出中國來;從帝國主義惡魔生吞活剝下,救出我們垂死的母親。」
4. 猶言生拉硬扯。
●沙汀《催糧》:「他不能不袒護(hù)李扯火,但他總是硬不下心,生吞活剝地把汪二擋起來,拿他去代替李扯火?!?/p>
5. 比喻一知半解。
●柯巖《美的追求者·蒲公子狐堪為友》:「在我還沒有長大,識字也還不多時,就生吞活剝地看起小說來。」
●丁玲《杜晚香·「媽媽」回來了》:「她懂的,就現(xiàn)身說法,她還不懂的,就把聽來的,生吞活剝地逐條念一遍。」
生吞活剝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囫圇吞棗 生搬硬套 生拉硬扯 囫圇吐棗 和囫圇吞棗 含英咀華 與囫圇吞棗 食古不化 活剝生吞 茹毛飲血 不求甚解
反義詞:含英咀華 舉一反三 融會貫通 一筆抹煞 貫通融會
用生吞活剝造句:
1、在學(xué)習(xí)中要學(xué)會融會貫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剝一些知識。
2、我們要學(xué)習(xí)古人語言中有生命力的東西,決不能生吞活剝,食古不化。
3、學(xué)寫文章,固然可以仿名家寫作的手法,但可不能生吞活剝,否則就難有自己風(fēng)格了。
4、這文章太難,我又沒時間好好研讀,只好生吞活剝先死記下來再說。
5、他發(fā)起脾氣真可怕,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剝一般。
6、目前許多學(xué)生學(xué)得很死,讀書不求甚解,生吞活剝,死記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7、牙仙,回家吧!在這里他們會把你生吞活剝的。
8、張老師告訴我們,學(xué)習(xí)上不要囫圇吞棗,生吞活剝別人的理論。
9、然而她也不是照貓畫虎,或生吞活剝,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新。
10、這堆海鮮都是要生吃的,等一下大家就生吞活剝大啖一場。
668156
2.囫圇吞棗的典故
3.含英咀華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