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
歷史邏輯推理能力是在歷史理解能力基礎上,對所閱讀的歷史陳述和歷史資料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得出與歷史研究相近的結論。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娜绾闻囵B(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希望大家喜歡!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
一、立足課本,把課本讀懂、讀精、讀深。
課本是知識的載體,而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從基礎抓起的。沒有全面準確的歷史基礎知識,無法談能力的培養(yǎng),況且,歷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隱性知識,要挖掘出這些知識,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諦。隱性知識的挖掘,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將起重要的作用。要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不僅不能冷落課本,而且對課本一要讀懂,二要讀精,三要讀深。讀懂,就是對課本中段與段、節(jié)與節(jié)、章與章、圖與文之中一些內在聯(lián)系要讓學生讀明白,要挖掘歷史概念的外延與內涵,尋找歷史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與具體原因、外因與內因、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對一些注釋內容也要領會。讀精,就是要善于歸納總結。讀深,就是要挖掘課本里的一些隱性知識、實現(xiàn)知識遷移。隱性問題的答案語言往往不是課文中的原話,因此,要根據(jù)課文內容精選一些題目讓學生練習,把訓練貫穿于教材與課堂之中,一方面讓課本知識延伸,另一方面讓學生歷史思維向深層發(fā)展。不要一味追求高、深、難,不要一味挖掘一些理論要求過高且與政治課過于靠近、答案隨意性較大的內容進行訓練;材料解析題訓練的重點不要放在那些生澀難懂的古文上。否則,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將使考生缺乏對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而事倍功半。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歷史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自己列出提綱,找出每課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講課之中,變原來陳述式教學為論證式、探究式教學,從傳授知識“是什么”的教學轉變?yōu)椤盀槭裁础钡慕虒W。課堂上注意一題多問,培養(yǎng)多角度思維能力;反向分析問題,培養(yǎng)逆向思維能力;同類項比較歸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綜合概括思維能力;對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一分為二全面分析,培養(yǎng)歷史辯證思維能力等等。對教材中一些難點,大膽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博采眾議,達成共識。講評課不要單純進行答案的灌輸,更不要讓學生認為老師的答案是一成不變的真理,要鼓勵學生對權威、對教師、對答案、對題目質疑。特別是一些問答題及材料解析題牽涉主觀意識的答案,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教師集思廣益。同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考題,充分發(fā)揮潛在能力,達到高層次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切勿把學生變成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上課讓學生單向靜聽;切勿上填鴨式習題講評課,不允許學生對“標準”答案質疑。這些做法都不利于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以討論、辯論、小論文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發(fā)展。
1、以“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討論要求師生合作,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我完成部分學習任務,并創(chuàng)造性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朝廣度和深度方面拓展。運用討論促進思維發(fā)展的具體做法如:進行探索和揭示歷史規(guī)律的討論;進行從整體事物的個別方面研究事物本質的討論;進行把事物的各種屬性聯(lián)合成一個整體,從而反映歷史發(fā)展輪廓或全貌的思維方法的討論。
2、以“辯論”拓寬知識視野,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辯論會,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途徑。隨著現(xiàn)代社會信息媒介多樣化,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到來,輿論界對社會各界活動作了大量報通,各種紀念活動廣泛持久展開,形成全球性熱點。我們可以組織一場年級辯論會。首先擬定辯題。有關于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不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有關于結果的:戰(zhàn)爭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利與弊等等。讓學生自發(fā)組織,選取辯題,展開辯論。這種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源于課本,又適度超出課本內容,把課堂知識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此外還鍛煉辯論技巧 ,大大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
3、以“小論文”提高學生史論結合的動手能力。
心理學認為,思維活動總是同解決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思維活動可分為再生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學生的思維活動基本上是屬于再生性思維。但中學生再生性思維發(fā)展的同時,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逐步開始發(fā)展。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是專指對歷史學提出新觀點、新結論,而是指他們能以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精神對待學習,以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未知史事進行有創(chuàng)見的思索。在學生中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基礎上,提倡撰寫小論文,就是這樣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工作。
四、從歷史地分析、階級分析法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1、要求學生歷史地看問題,運用科學的歷史觀評價人和事。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用標準衡量歷史事物,就難以得出正確結論。比如用中學生就掌握對數(shù)和三角函數(shù)去和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比較,以為祖沖之不偉大,這就違背了歷史地看問題的方法。通過平日的強調和潛移默化,學生就會練就一雙歷史的眼睛。
2、用階級分析的方法。這里并不是套用極左時期的“階級斗爭為綱”,而是引導學生在分析歷史問題時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即注意人民性問題。例如,地主階級或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調整有利于當時人民生活和國家的發(fā)展,就應肯定。蘇聯(lián)犧牲波蘭人民利益與德國法西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就應否定。 隋煬帝奢侈腐化,濫用民力就應否定,而主持開鑿大運河、派人去西域和臺灣就應肯定。
3、引導學生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歷史材料就得看出處、提示語,看懂材料的時間、地點、類別和具體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問答題則要逐字逐句,默讀三遍,找出關鍵詞,列好提綱。絕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題。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國”答成“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誤為“法國大革命”等。又如,馬克思《資產階級和反革命》中說: “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不認真分析就會在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誤認為“1648年革命不是英國革命”,而實際上正是英國革命。馬克思的意思是強調英國、法國革命的國際影響。
五、用討論式教學創(chuàng)設思辨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討論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精心指導下,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任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引導啟發(fā)學生就教學中的某一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進行辯論和研究學習。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此方法來把問題引向深入。
1、討論式教學的一般方法包括四個方面:(1)教學組織方法,如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創(chuàng)造自由輕松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啟發(fā)引導思考、置疑詰問等等。(2)指導學生準備、參與討論的方法,如指導學生怎樣明確問題、選擇論點?怎樣收集資料,提供論據(jù)?采用何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解?怎樣抓住別人言論的中心?等等。(3)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方法,如啟發(fā)學生變換角度考慮問題,引導學生反思前面的討論是否偏題,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等等。(4)引導學生認識自我,了解發(fā)展自我的方法。如指導學生填寫自測情況表,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反思,教會學生如何沉靜下來、反復思考問題等等。
2、討論式教學的組織程序如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明確問題→假設、分析、論證→總結評價(討論的準備)(討論過程)(修正、遷移)實施結果與分析討論。
① 根據(jù)中心問題,創(chuàng)設思考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思維不合邏輯、對問題的原因迷惑不解,或者不符合應有的客觀歷史現(xiàn)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② 引導學生明確問題實質,收集歸納論點與論據(jù)(歷史事實)形成觀點,同時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其他觀點,分析其正誤及思考表達的方法。
③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隨時記錄別人觀點中的重點問題,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適時對前一段討論進行分析反潰引導學生注意邏輯性與科學性,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把問題引向深入,從而揭示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④ 總結評價學生討論,評價學生在知識與能力層次上所達到的目標是否實現(xiàn),啟發(fā)學生自我總結,指出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矯正的方法。也可以再提出一個相似的問題,讓學生作出回答,以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引導學生思維能力的遷移。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相關文章:
★ 歷史考試后的總結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下一篇: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介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