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百科知識 > 什么是心理咨詢_分類和形式

什么是心理咨詢_分類和形式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什么是心理咨詢_分類和形式

  心理咨詢是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那么你對心理咨詢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心理咨詢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么是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counseling)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需要解決問題并前來尋求幫助者稱為來訪者或者咨客,提供幫助的咨詢專家稱為咨詢者。來訪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適或心理障礙,通過語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詢者進行述說、詢問與商討,在其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共同的討論找出引起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癥結,進而尋求擺脫困境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對策,以便恢復心理平衡、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增進身心健康。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關系

  關于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關系,陳仲庚認為兩者沒有本質的區(qū)別,無論在關系的性質上,在改變和學習過程上,在指導的理論上都是相似的。如果有區(qū)別的話,也是人為的、非本質的[1] 。

  第一、工作的任務不同。心理咨詢的任務主要在于促進成長,強調發(fā)展模式,幫助來訪者發(fā)揮最大的潛能,為正常發(fā)展消除路障,重點在于預防。而心理治療多在彌補病人過去已經形成的損害,解決和改變發(fā)展結構障礙。

  第二、對象和情景不同。心理咨詢遵循教育的模式,來訪者多為正常對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問題,一般在學校、單位、心理咨詢機構等情景中開展工作。心理治療的對象是心理異常的病人,是在臨床和醫(yī)療情景中開展工作。

  第三、工作的方式不同。心理咨詢應用更多的方式介入來訪者的生活環(huán)境之中,如參與他的直接環(huán)境,與來訪者的家庭、親友取得聯(lián)系,應用更多的日常生活設施(如電話咨詢等),設計和組織學習班和各種團體活動。而心理治療的形式則更多為成對會談。

  第四,解決問題的性質和內容不同。心理咨詢具有現實指向的性質,涉及的是意識問題,如有關職業(yè)選擇、培養(yǎng)教育、生活和工作指導、學習輔導等,因此多采用認知和論理的途徑。心理治療涉及內在的人格問題,更多的是與無意識打交道。

  心理咨詢的主要流派

  來訪者中心心理咨詢

  這是由羅杰斯所倡導的一個學派。其基本的假設為我們有了解自己問題的能力,也有解決問題的資源。因此,作為咨詢者必須注重來訪者自身的建設性以及健康的一面。把來訪者所直接面臨的現實場面作為咨詢的重點,重視來訪者對自身的感覺。咨詢的目標是使來訪者通過觀察自身來求得成長和完善,不需要咨詢者過多的干預和指導就可以產生變化,咨詢者需要給出的是理解、真誠、支持、接受、關系和積極的評價。

  行為主義的心理咨詢

  行為主義的心理咨詢是以學習理論和行為療法理論為依據的心理咨詢,認為人的問題行為、癥狀是由錯誤的認知與學習所導致的,主張把心理咨詢的著眼點放在來訪者當前的行為問題上,注重當前某一特殊行為問題的學習和解決、以促進問題行為的改變、消失或新的行為的獲得。行為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是華生,但對心理咨詢產生較大影響的卻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巴甫洛夫用狗做實驗,當狗吃食物時會引起唾液分泌,這是無條件反射。如果給狗以鈴聲不會引起唾液分泌,但是如果給狗以鈴聲時即喂食,這樣結合多次后,單獨聽到鈴聲狗也會分泌唾液。原來與唾液分泌無關的刺激物——鈴聲,變成了引起唾液分泌這種無條件反射的無條件刺激物——食物信號,轉化為信號刺激物,引起唾液分泌。如果形成的條件反射不予強化和保持,就會產生條件反射的消退。對于在無意識中的條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習慣、心理問題、心身障礙等,在咨詢時可以使用反條件刺激予以清除和擊退。

  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是指強化動物的自發(fā)活動而形成的條件反射。斯金納在實驗箱中放一只饑餓的老鼠,老鼠在箱中亂竄時,偶爾按壓了一下能掀動食物的橫桿獲得了食物,強化幾次后,條件作用就迅速形成了。在咨詢中,只要咨詢者對期望的某種行為予以獎勵,這種行為就會獲得強化,反之就會消退,若予以懲罰,會加快消退的速度。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榜樣的示范作用,認為人的大量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學習而獲得的。和建立條件反射一樣,榜樣學習也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學習的基本方法。

  在行為療法中還有另外一些常用的方法,如系統(tǒng)脫敏法、想象厭惡法、強化法、思考停止法等。

  認知行為的心理咨詢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或信念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REBT),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CT)和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等。

  認知治療對道德頹廢、墮落(demoralization),罪惡感(Guilt)和害羞(Shame)癥狀較有效。對于PTSD與情感性或焦慮性或人格疾患(反社會性、邊緣性、自戀性人格疾患)并存的當事人,較常使用認知治療法治療。

  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詢

  精神分析法又稱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出版的《關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為心理分析正式創(chuàng)立的標志。是通過自由聯(lián)想、移情、對夢和失誤的解釋等來治療和克服嬰兒期的動機沖突帶來的影響的一種方法。

  心理咨詢的分類和形式

  根據咨詢的內容,心理咨詢可以分為發(fā)展咨詢和健康咨詢;根據咨詢的規(guī)模,可分為個體咨詢與團體咨詢;根據咨詢采用的形式,可分為門診咨詢、電話咨詢和互聯(lián)網咨詢。

  發(fā)展咨詢與健康咨詢

  1、發(fā)展咨詢

  為了適應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認識和關注,而發(fā)展性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人們挖掘心理潛力,提高自我認識的能力。當自我認識出現偏差或障礙時,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得以解決。

  隨著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漸漸關注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質量,比如提高學習和工作能力、保持最佳工作狀態(tài)、維護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協(xié)調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的人際關系。心理咨詢作為一種專業(yè)技能,可以幫助人們調整內心世界,提高生活質量。

  發(fā)展性心理咨詢常涉及以下內容: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活動和生活環(huán)境對胎兒的影響;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兒童發(fā)展中的心理問題;青春期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社會適應問題;性心理知識咨詢;男女社交與早戀等;青年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友誼與戀愛;成就動機與自我實現性問題;擇偶與新婚;人際關系;擇業(yè)、失業(yè)與再就業(yè);中年及更年期人際沖突、情緒失調、工作及家庭負荷的適應;家庭結構調整;更年期綜合征等;老年社會角色再適應;夫妻、兩代、祖孫等家庭關系;身體衰老與心理衰老;老年性生活等。

  2、健康咨詢

  健康心理咨詢的對象究竟是哪些人?應該說那些覺得心理不夠健康的人群,都是心理健康咨詢的對象。也就是說凡是因為某些心理社會刺激而引起心理狀態(tài)緊張的人,并且明確體驗到軀體或情緒上的困擾者,都可以是健康心理咨詢的對象。因為心理社會刺激非常紛繁而復雜,在目前的社會廣泛存在著。因此凡是生活、工作、學習、家庭、疾病、康復、婚姻、育兒等方面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一旦求助者體驗到不適或痛苦體驗,都可屬于健康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其內容大致如下:

  (1)各種情緒障礙,如焦慮恐懼、抑郁悲觀等;

  (2)各種不可控制性的思維、意向、行為、動作的解釋;

  (3)各類心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潰瘍病等,以及性功能障礙;

  (4)長期慢性軀體疾病,久治不愈,既對治療不滿意、又喪失信心,因而需進行心理上的指導者;

  (5)精神病康復期求助者的心理指導;

  (6)對家庭中的求助者,應如何進行處理、護理問題等。
看過“心理咨詢的分類和形式”的人還看了:

1.心理健康知識問答

2.心理健康知識問答題目

3.心理健康簡答題

4.大學生焦慮心理論文

5.精品店創(chuàng)業(yè)策劃書

6.淺談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15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