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興趣愛好 > 其它興趣愛好 > 飲茶 > 日本茶道的歷史

日本茶道的歷史

時間: 曾揚892 分享

日本茶道的歷史

  日本茶道源是一種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ji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歷史

  室町時代,隨著商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競爭激烈,商務活動繁忙,城市奢華喧囂。不少人厭棄這種生活,以冷峻、恬淡、閑寂為美,追求“佗”的審美意識,他們渴望在郊外或城市中找塊僻靜的處所,過起隱居的生活,享受一點古樸的田園生活樂趣,尋求心神上的安逸。而此時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這種審美意識引進“茶湯”中來,使“清寂”之美得到廣泛的傳播。

  茶道之茶稱為“佗茶”,“佗”有“幽寂”、“閑寂”的含義。邀來幾個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里,邊品茶邊閑談,不問世事,無牽無掛,無憂無慮,修身養(yǎng)性,心靈凈化,別有一番美的意境。千利休的“茶禪一味”、“茶即禪”觀點,可以視為茶道的真諦所在。

  而“和敬”這一倫理觀念,是唐物占有熱時期中衍生的道德觀念。自鐮倉時代以來,大量唐物宋品運銷日本。特別是茶具、藝術品,更受到日本人的青睞,茶會也以有唐宋茶具而顯得上檔次。但也因此出現(xiàn)了豪奢之風,一味崇尚唐物,輕視倭物茶會。而熱心于茶道藝術的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等人,反對奢侈華麗之風,提倡清貧簡樸,認為本國產(chǎn)的黑色陶器,幽暗的色彩,自有它樸素、清寂之美。用這種質(zhì)樸的茶具,真心實意地待客,既有審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養(yǎng)。

  日本的茶道有煩瑣的規(guī)程,如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干凈,插花要根據(jù)季節(jié)和來賓的名望、地位、輩份、年齡和文化教養(yǎng)等來選擇。主持人的動作要規(guī)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節(jié)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凡此種種都表示對來賓的尊重,體現(xiàn)“和、敬”的精神。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現(xiàn)代時期

  日本的現(xiàn)代是指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戶盛極一時之后,于明治維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進入穩(wěn)定的發(fā)展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日間的茶文化交流頻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國的回傳。日本茶道的許多流派均到中國進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帶領日本茶道代表團到中國訪問,第100次訪問中國時,江澤民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論文《<茶經(jīng)>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獲南開大學哲學博士。日本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多次到中國訪問并表演。日本當代著名的茶文化學者布目潮風、滄澤行洋不僅對中華茶文化有著精深的研究,并且到中國進行實地考察。2001年4月,日本中國茶協(xié)會會長王亞雷,秘書長藤井真紀子等一行到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進行茶文化交流。

  與此同時,國際茶業(yè)科學文化研究會會長陳彬藩、浙江大學教授童啟慶、臺灣中華茶文化學會會長范增平、天仁集團總裁李瑞河、浙江湖州的蔻丹、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顧問王鎮(zhèn)恒、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副校長宛曉春等紛紛前往日本訪問交流。北京大學的滕軍博士在日本專習茶道并獲博士學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論》一書。

  日本茶道的茶具介紹

  煮水

  爐:位于地板里的火爐,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風爐: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爐,功能與爐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間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于爐與用于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蓋置:用來放置釜蓋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屬、陶瓷、竹等各種材質(zhì);用于爐與用于風爐的蓋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備用水的儲水器皿,有蓋。

  建水:廢水的儲水器皿。

  茶罐

  棗: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濃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來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從茶罐(棗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

  樂茶碗:以樂燒(手捏成型低溫燒制)制成的茶碗。

  茶筅:圓筒竹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制成。

曰本茶道的歷史相關文章:

1.日式茶道的歷史

2.日本茶道的歷史

3.介紹日本茶道的歷史

4.日本茶道的歷史

5.日本人的茶道歷史起源

6.日本的茶道起源

307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