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鑒定方法是什么
近年來,佛像在拍賣市場可謂大放異彩,受到了各路藏家的極力追捧,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想要收藏佛像。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了佛像收藏鑒定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佛像收藏鑒定方法
佛像作偽手段五花八門
一般而言,明清金銅佛像作偽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按真品仿造 其又可分以下幾種情況:(1)以真品翻模制作。這種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偽法,乍一看整體很像,但拿在手中就會有過重或過輕的感覺,銅質(zhì)也很生硬,銹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電鍍法鎏的金,光澤極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銀法鎏金,色澤很沉穩(wěn),給人以厚實的感覺,雖然經(jīng)過長期的磨蝕會露出銅胎之色,但古意盎然,這是仿品無法比擬的,翻模的偽品往往在細部上交代不清。(2)以真品為范本重新制作。這些偽品往往以比較著名的真品為范本,而且多是以圖錄照片為參考。因為是參照平面復(fù)制立體,缺乏立體感和細部的把握,特別是佛像的背面、底部、局部紋飾,更會給人貌合神離的感覺。(3)按傳統(tǒng)技藝制造新佛像。這里主要是指產(chǎn)自西藏地區(qū)的新佛像,還包括一些法器。西藏地區(qū)與臨近的尼泊爾具有數(shù)百年的佛像制作歷史,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工匠們,仍然忠實地遵循古代流傳下來的方法在制作著各類佛像,他們并不是作偽圖財,而是供給信徒崇拜的偶像。所以他們的作品合乎佛教教理,加工之傳統(tǒng)技法世代相延,有一整套標準的制作程序,自明清以來幾乎不變。這些佛像原本不是作偽之品,但有些古玩商將這些佛像加工作舊,以奇貨自居而索取高價,這就另當別論了。
二、用“移花接木”法作假 方法有:1.數(shù)件拼合。就是將失落的殘件重新拼裝起來。比如,明代的獅子配上清代的佛像。2.真品加偽款。如將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以此來提高身價。3.新舊拼湊的作偽法。比如缺個座子、缺個背光等,就配上新座子、新背光,來充當完整的舊品,這主要是賣家希望殘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賣個好價錢。
三、以款識作偽 可分為真品偽款、偽品真款和偽品偽款三種。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實,這反而破壞了真品的品相。“偽品真款”就是前面所說的用“東拼西湊”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佛像是偽的,可款是真的。當然,還可以從字體、字形上來分析。偽品偽款自然是一無可取??傊?,要綜合判斷,才能運籌帷幄,買到真貨。
佛像收藏方法
首先要看佛像所呈現(xiàn)出來的色澤。年代越久遠的佛像色澤越陳舊。佛像由于人們長期供奉,其顏色的光潔度必受影響,即使如鎏金的銅佛像,外表雖然金光閃閃,但整體的顏色仍透著暗淡,而新的鎏金銅佛像雖然經(jīng)過作舊處理,但缺乏歷經(jīng)歲月的自然感,其顏色在光線的反射下,折射回來的光線較刺眼。
其次是工藝的對比。古時候佛像的制作受當時生產(chǎn)工藝的限制,每件作品的細節(jié)部分都經(jīng)過較為細致的雕塑技法處理,而現(xiàn)代的仿制品或多或少會吸收一些現(xiàn)代的生產(chǎn)工藝,因而在手工藝的處理上,仿制品遠不如年代稍久遠一點的佛像,多帶有銅鑄佛像上機制打磨的極有韻律的加工痕跡,尤其是佛像的底座,幾乎都能找到加工痕跡。
佛像收藏價值
石造佛像收藏海外熱國內(nèi)冷
佛像的收藏和研究興于海外市場,2000年以后,國內(nèi)佛像收藏才開始啟動。海外和國內(nèi)藏家審美的品味也大不相同,前者熱衷于高古佛像、漢傳佛像,在歐美拍賣市場中,也是北齊、北魏、隋唐時期的佛像占據(jù)主流,而國內(nèi)藏家則熱衷于追逐明清佛像,特別是宮廷佛造像。
周毛弟認為,這緣于國內(nèi)藏家更多的是在追逐投資回報,而國外藏家看重佛像本身的繪畫、雕塑藝術(shù)及宗教內(nèi)涵。“高古佛像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早期的佛像歷經(jīng)歲月幾經(jīng)損毀,能夠完整保存的十分少見,鑒定不易,再加上國內(nèi)藏家對佛像藝術(shù)的認知有限,導(dǎo)致高古佛像在內(nèi)地市場不受重視。”
漢式佛像的材質(zhì)可以是金、銅、石、玉,也可以是木、陶、瓷等。周毛弟遺憾地告知,由于國內(nèi)藏家對材質(zhì)認識的局限性,以至于石造佛像備受冷落。“紐約佳士得曾經(jīng)以71.2萬美元成交的唐代石灰?guī)r佛頭,即便半殘,也深受海外藏家追捧。可見海外買家對于中國佛像藝術(shù)的收藏境界有多高。歐美很多大型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高古石造佛像,即便很多都是殘缺的。一尊石造佛像存世一兩千年,雖然部分殘損了,但歷史和文化的痕跡仍在,其藝術(shù)價值并未消失。”
傳世玉佛珍貴稀有價值高
20多年來,周毛弟收藏了數(shù)百尊佛像。從東漢時期的陶制佛像,到清代83厘米高的翡翠觀音,每一尊佛像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有一次我去古玩城閑逛,碰巧一個攤位的老板剛從國外帶了一批海外藏品回來,其中一尊漢白玉佛像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尊漢白玉佛像通體包漿十分細膩、柔和。佛像的頭發(fā)很簡潔地在頭頂盤成髻,眉眼皆用黑墨描出,嘴唇用朱砂點出,鼻翼兩側(cè)則用金粉裝飾,配上漢白玉的光澤,整個臉龐看起來極為秀美,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其翻滾好似波濤起伏的下擺‘裙邊’……這尊佛像并非漢傳佛像。漢傳佛像一般不‘涂口紅’,這尊佛像卻朱砂點唇;漢傳佛像一般無‘裙邊’,這尊佛像卻‘裙邊翻滾’;漢傳佛像一般大口大耳,心寬體胖,這尊佛像卻身材纖秀。其風格與印度、尼泊爾等地的佛像異曲同工……因為這尊佛像是攤主從國外拍賣行中經(jīng)過激烈競拍而得的,他一直舍不得轉(zhuǎn)讓給我,后來我還是以自己的誠心打動了他。”周毛弟認為,玉佛像不論是明清還是唐宋時期的都很稀缺,可謂價值連城,不可多得。同一時期的佛像,玉質(zhì)的價值一般也高于其他材質(zhì)的,因為玉器自古珍貴,且保存?zhèn)魇酪蚕鄬^難。
猜你感興趣:
3.古玩收藏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