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的議論文800字左右
淡泊名利是一種科學(xué)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你想知道淡泊名利的議論文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淡泊名利的議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淡泊名利的議論文篇1
淡泊是寒冬時節(jié)傲然開放的梅花,堅守著自己潔雅的操守,放棄了大紅大紫的追逐;淡泊是暖春三月奮然抽芽的小草,堅守著自己平淡的品格,遠離了高大雄偉的追求;淡泊是金秋時節(jié)獨握鋤頭的陶潛,堅守著自己質(zhì)樸的心靈,拋棄了污濁官場的屈膝。
淡泊可以使一個人的素質(zhì)得到提升,靈魂得到凈化。一顆遠離擾擾凡塵的心??梢愿形虺鍪篱g的美好。諸葛亮寄居于南,品讀詩書,感受自然,終成一代名仕;雷鋒寄心于平淡,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終成時代楷模;沈浩托心于小崗村,一心為民,排憂解難,終成時代先鋒。假如諸葛亮一心追求權(quán)貴,一心想擁有高官厚祿,他又怎么會領(lǐng)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假如雷鋒想成為“一品高官”,放棄行善,他又怎么會成為人人效仿的模范?假如沈浩渴望金錢利益,總是追逐著最高的官職,他又怎么會贏得一方鄉(xiāng)親的愛戴和尊敬?只有將自己的心靈回歸平靜,才可能會成為“一品百姓”。
淡泊可以培育一個良好的社會風(fēng)尚,營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一個人的寧靜,可以使一群人致遠。吳孟超沉心于肝臟研究之中,以醫(yī)德治愈了一位位病人,社會上也逐漸有了一種“醫(yī)德為先”的治病潮流;白方禮投身于慈善事業(yè)之中,以愛心幫助了一位位學(xué)子,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白方禮老人的善舉。只有不斷立足于平凡大眾的生活中,吳孟超才會贏得人們的贊譽,人們也才會以其為自己行事的榜樣。只有不斷奉獻自己愛心,追求一種平淡的生活,白方禮才會成為后人心中的人杰,社會上才會不斷涌現(xiàn)出更多的白方禮。
淡泊可以幫助一個國家的繁榮強大。“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之所以傾頹也。”真正的賢人是不會計較得失的,因為他們一心投身于事業(yè)之中;而小人是百害無一利的。因為他們只會追名逐利。錢學(xué)森放棄美國的高薪,毅然回國,投身于科技研制之中,終使中國國力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沒有像錢學(xué)森這樣于淡泊中明志的賢臣,又怎么會換得祖國的迅速崛起?正因為祖國中少了一些汲汲于名利,只為做高官的小人,祖國才會不斷發(fā)展,不斷繁榮。
梅花凌寒獨自開,讓人們記住了它的淡泊;小草一生默默無聞奉獻,讓人們記住了它的寧靜;陶潛性本愛丘山,讓人們記住了他的高遠,他們雖然沒有很高的官職,也不是“一品大員”,但他們是一位位光彩照人,彪炳史冊的“一品百姓”!
將心歸于平靜之中,這樣才會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才會成為“一品百姓”。
淡泊名利的議論文篇2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題記
世界上沒有不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而那些智者之所以能夠善待名利,是因為他們有著一種常人不及的品質(zhì)——淡泊。
淡泊的體現(xiàn)是寵辱不驚,拋開名利的誘惑與腐蝕,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稱得上淡泊。一個人如果把名利當(dāng)目的去做事,他往往會事與原違,只有當(dāng)你保持著一顆淡泊的心時,名譽自然會來。
中國的博學(xué)鴻儒錢鐘書,他是一名踏踏實實的學(xué)者,在他身上,有著不務(wù)虛名,落落自甘,淡泊自守,寵辱不驚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他潛心讀書研究,不好拜客訪友,也討厭受采訪。他經(jīng)常閉門謝客,避之惟恐不及,有一次,一位英國女士慕錢先生之名來中國,在電話里向錢鐘書表示要去拜訪的意思。錢先生在電話里風(fēng)趣地說:“假使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下蛋母雞呢?”這些事例還有很多,錢老淡泊是學(xué)界榜樣,也只有淡泊如他的人才能專心治學(xué)。
身殘志不殘的著名人物張海迪獲得各部門所授予的各種獎狀及各項榮譽稱號可謂不計其數(shù),但她在這些榮譽面前仍保持了可貴的平常心,從不以這些炫耀自己,在她生活的地方,人們看到的只是書籍,她自己撰寫的文稿,關(guān)于她榮譽的東西一點也看不到。要是別人早就被這些榮譽沖昏頭腦了。可是張海迪仍堅持淡泊,靠的是她寵辱不驚的人格。所以她不斷向更高峰邁進。
時光匆匆,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名利如過眼云煙,何必再苦苦追尋呢?不如淡泊一些,也做一個善待名利的智者吧!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多少年來,這句話成為無數(shù)人修身養(yǎng)性立世持家一貫堅守的經(jīng)典訓(xùn)誡。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沒有包容宇宙蒼生的胸襟,沒有洞穿世俗凡塵的眼力,那是萬難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人生的高峰!在物欲橫流、人性淪喪的當(dāng)今,有志者更應(yīng)守住那份內(nèi)在的淡泊。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應(yīng)該拋棄權(quán)欲、物欲,守候清貧坦然面對身邊的繁華喧囂紙醉金迷。我們有著自身的人生價值體現(xiàn),教的學(xué)生家長滿意社會滿意,走在外面一身樸素卻能散發(fā)迷人的光澤,這應(yīng)該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
為利往”,能夠真正看透看開,能夠真正做到與世無爭,淡薄名利又談何容易!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忽視了健康,淡漠了親情、友情,甚至可以喪失人性。在教育教學(xué)中教師們?yōu)榱俗非笏^的高分,為了證明自己的水平,為了得到一點點獎金,為了做一名所謂的優(yōu)秀教師,為了一個虛擬的職稱,總之,為了一切個人利益,許多老師不得不采取各種非常手段。抹殺一批又一批的學(xué)子的天性,扼住祖國命運的喉嚨。淡泊,是一種純粹的感覺。一份遠離名利、是非、欲望的清澈心智。名和利,都是過眼煙云,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為名利所累,實在是本末倒置。淡泊,是一份明悟的感覺。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一種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更是一份淡泊。但是必須要清楚,淡泊人生,并不是消極逃避的處世態(tài)度,也不是看破紅塵的思想懈怠,更不是消極避世的一味沉淪頹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算得上是個淡泊者,“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憑這淡泊,顏回成了千古安貧樂道的典范。
工作之余說說閑話,調(diào)節(jié)一下氣氛,放松一下心情,也屬正常,全都憋著,沒準(zhǔn)會憋出病來,看得見的深度那才叫深度,要城府太深了,無法看見,就該叫深淵了,那才是最恐怖的……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保持一份學(xué)習(xí)的心,愉快地享受工作與生活,如此,不快樂也挺難的!所以,選擇淡泊吧。不要把什么名教師、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教師這些虛名看得太重。拋開一切名韁利鎖的束縛,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狀態(tài),從而獲得心靈的充實、豐富、純凈……捫心自問,或許,我們只能在這個社會做著自己。該追求的去追求,該放棄的得放棄!當(dāng)你看淡了一些的時候,或許,你已經(jīng)淡泊名利了。隨遇而安,不用去刻意。今天你想這樣,明天可能又換樣了,總之,去做自己想做的!做完了也不要后悔,沒用。好好的做一個人就好!不遷怒,少憤怒。大道理講不完的。
呵呵,自己去感悟或許會好些。
淡泊名利的議論文篇3
人的一生要過許多關(guān)口,其中,名利關(guān)是最狹長最難過的,可謂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在名利關(guān)口面前,人們的態(tài)度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追名逐利,一種是淡泊名利。不同的名利態(tài)度,對于人生的為人本色、性情意趣、價值取向乃至生命長度,等等等等,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和效果。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熱望和關(guān)注點往往聚焦于位子、房子、車子和票子上,他們的志趣和人生目標(biāo),是怎樣獲取更大的名望、更高的官位、更綽的房產(chǎn)、更多的錢財……為了達到這些,他們會絞盡腦汁、百般專營、曲意奉承、攀高結(jié)貴、見機行事、不擇手段、不惜人格,甚至踩著黨紀(jì)、政紀(jì)、國法和道德良心的黃線工作和生活著。因此,他們一生擺脫不掉擔(dān)驚受怕、患得患失的心境,終日處于焦慮不安、浮躁煩惱之中,在謀取了非分的功名利祿之時,也飽嘗了違心、苦悶、沮喪、落拓的苦痛……他們奉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或許就是“不求天長地久,只圖今生擁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與非”,這是一種極端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人生態(tài)度。
淡泊名利者,并非沒有功名利祿之心,但他們在追求和獲取的態(tài)度上不是搞急功近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而是講順勢而為、公平競爭、取之有道、得而無愧。因此,他們活得坦然、活得真實、活得自在、活得寬朗、活得博識、活得自重、活得自愛。他們謙恭禮讓、仁厚大度、博學(xué)睿智、誠實守信,對事業(yè)講忠、對父母講孝、對家人講情、對朋友講義的品德風(fēng)范和人生的態(tài)度,是極具人格魅力的。他們做人做事都嚴格恪守著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不為,損公肥私、害人害己的功利不取,不學(xué)無術(shù)、沽名釣譽、欺世盜名、寡廉鮮恥、自私自利、無情無義的品行不恥。這種貧安樂道、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聞達的精神境界,是一種純粹高尚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人生態(tài)度。兩種名利態(tài)度,規(guī)定和鑄造了兩種不同品位和格調(diào)的人生,毋庸置疑,淡泊名利者受人青睞、尊重和推崇。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呢?
三國志·諸葛亮《誡子書》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業(yè),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對于諸葛亮的為人治學(xué)之道,引申到本文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淡泊名利,就是要以平常之心、恬靜寡欲、貧安樂道、知足常樂地把握人生和對待生活,淡泊可視為名利之澤中的壩陌;寧靜致遠就是要保持心靈平和安祥、堅守篤定志向、守住道德底線、潔身自重自愛、誠信為人理事、公正用情施義,寧靜可視為情致遠達的舟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人之志和生存之道,最終歸結(jié)為道德底線。道德底線的正確與否,鑒定的標(biāo)準(zhǔn)是是否利己利人——正確的道德底線是為人做事都要奉行利己利人的原則,一生恪守了這樣的道德底線,就會活得光明磊落、安穩(wěn)寧適、無怨無悔;不正確的道德底線是奉行為人做事利己損人的原則,一生恪守了這樣的道德底線,就會活得猥猥瑣瑣、蠅營狗茍、驚悸不安。
怎樣做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呢?
第一,就是讀書。讀書能醫(yī)愚、讀書能解惑、讀書能增智、讀書能陶情。要像諸葛亮那樣既博覽群書,又“獨觀其大略”,在汲取知識素養(yǎng)的同時,能從中發(fā)現(xiàn)和悟出常人所不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道理。
第二,就是節(jié)欲。節(jié)欲是自警、節(jié)欲是自勵、節(jié)欲是自重、節(jié)欲是自愛。切記欲望是心魔、欲望是誘餌、欲望是陷阱,因此,貪欲要約束,虛榮要打磨,行為要檢點,不要用人生的腳步去丈量功名的寬窄,不要用冒險去觸摸利祿的厚薄。
第三,就是自律。自律是慎獨、自律是慎微、自律是自重、自律是自愛。要常思貪欲之害,常念不廉之果、常記失足之恨、常懷律己之心、常有榮辱之感、常修為人之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