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高中語文素材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1
俗話說“字如其人”,一個人字寫得如何,跟這個人的形象與品德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往往可以從字中大概看出這個人的品行。“人”字的書寫很重要,做人更重要。
我們生而為人,要從“人”字的書寫要領開始,去領略其中深藏的做人的道理。
“逆鋒起筆,藏而不露”,這是指“人”字的書寫起筆。做人也是如此。開個好頭,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不只是寫字,在人的一生當中,要戒驕戒躁,始終保持著一顆謙虛的心。不論是面對成功,還是失敗,一味地展示自己的驕傲,有可能就會讓我們跌入谷底,不受人喜歡。只有虛心,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發(fā)展,勇往直前。
“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寫“人”字要用勁,撇捺要直,不得彎彎曲曲。人生也應該如此,做人要正直,不去做偷雞摸狗,有損道德形象的事。正直的人,遇到任何事,都不會畏懼,反而勇敢地面對,克服一切困難;與他人和諧相處,友好善良,獲得他人的欣賞與喜愛。誠實守信,是為人的根本,正直就意味著誠信待人,不彎曲,不走后門,挺直腰板,面對太陽,展現人生的光彩。
“停滯迂回,緩緩出頭”,寫“人”字收尾要注意收縮。人生也應該如此,我們不論做什么事,都要經?;仡^看看。不能因為過去就過去了,不去理會,這是不對的。過去,我們可能會做錯事,可能有不好的毛病,但只要我們常?;仡^看看,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及時地去改正,我們的人生才會一點點地完善。
字要在“田”字格里書寫,人生也要在一定的范圍內展開?!疤铩弊指裣拗屏恕叭恕弊值姆秶埂叭恕弊终故玖怂囊黄惨晦?。那么是什么規(guī)范了人生呢?那就是法律,法律規(guī)范了我們的活動范圍,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不讓我們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讓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沒有污點。在“田”字格中,“人”字被描紅,在生活中,人生也被描紅,使人生綻放出光彩,實現人生的價值。
點墨,書寫,描紅,“人”字就在這個過程中完成,而人生也同樣如此。人生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好的結尾,但其中的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撇一捺書寫的不僅是“人”字,更是人生。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2
孫中山先生有言:“惟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fā)展為己任,雖石枯海爛,此身尚存,此心不死?!睂O中山先生在民族危難之際,振臂而呼,“讓我來”擔當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梢?,“讓我來”是一種擔當。
在濃霧中,領路前行的人,知其前方是未知的障礙,是迷茫與選擇,卻毅然決定“讓我來”,他便將擔當扛在了肩上,心懷擔當,一路披荊斬棘,走出迷境,這便是擔當。
當整個社會的人都在為著名利而蠅營狗茍,失去了內心的對自然的崇敬與信仰,整個思想界被搞得烏煙瘴氣的時候,梭羅勇敢地跳了出來,一句“讓我來”便擔當起了“凈化思想”的責任。他開辟了心靈的平靜湖水,恬然泛舟瓦爾登湖上,潛心著成《瓦爾登湖》。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沿著梭羅的足跡,回歸自然,回歸內心。試想,若沒有梭羅“讓我來”的擔當,世人還陷入泥潭而渾然不知,又怎會有如此明凈的《瓦爾登湖》呢?
赫魯曉夫曾鄙夷地說:“中國能夠造核潛艇,簡直癡心妄想!”黃旭華挺身而出,帶領團隊擔當起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而面對團隊對造成的潛水艇懷疑,黃旭華堅定地說:“讓我來”隨團隊一起進行深潛試驗。這種擔當,使其獲得同事的信賴,更使中國完成了這個“癡心妄想”。在國家、社會需要的時候,也正是“讓我來”的擔當,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民族的富強。
讓我來,是堂吉訶德拔出寶劍,直指社會腐朽的擔當;讓我來,是卡夫卡寫下現實的擔當;也是林徽因為保護古建筑奔走呼吁的擔當。正是有千千萬萬句“讓我來”,千千萬萬個肩膀,撥開了迷霧,撐起了蒼穹,才能開辟出芳田,找到天堂。
扶?不扶?似乎是人人都要面臨的選擇,很多人畏于被訛的可能,漠然走開,社會道德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而郝建卻站出來,“人倒了不扶,心不就倒了,讓我來”。現實中勇敢地說出“讓我來”,擔當起一份光榮的責任,是我們應該做的。
魚因有了水,才能夠暢游弋;樹因有了陽光,才能茁壯成長;人應有了“讓我來”的擔當,才能不斷進取,不斷收獲。既然“讓我來”是一種擔當,何不從現在起,不畏炎熱,說出“讓我來”擔當起屬于我們的責任,奔向更美好的未來呢?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3
辛棄疾目標
古代偉大的詩人辛棄疾是位偉大的英雄,年輕的他立志要成為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詩人,而事與愿違,面對敵人的攻擊,他毅然決定棄筆從戎,開始了多年的戎馬生活,辛棄疾適時改變了自己的奮斗目標,正是他那"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壯志,使他成為千古的英雄,成就了偉大的詩人。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4
把訂單分給對手
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郭臺銘就將自己的鴻海精密集團辦成了的大企業(yè)。經過艱辛的打拼,他的企業(yè)終于走上正軌,各地的訂單如同雪花一樣飛來,企業(yè)利潤迅速增長。這年年初,郭臺銘接到一筆大訂單,企業(yè)的高層為這個訂單興奮不已。一旦完成這個訂單,集團將迅速擴大,傲視群雄。就在集團上下摩拳擦掌,所有人都鉚足了力氣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郭臺銘突然做出了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決定:他已經向幾個關系不錯的同行發(fā)出邀請,希望大家能和他一起完成這筆訂單。
郭臺銘的決定剛一宣布,集團里立刻響起一片反對聲。到了嘴邊的肥肉,誰還愿意和別人分享?在股東大會上,郭臺銘耐心地向大家解釋自己的決定。他說:“我們的利潤正高速增長著,可我們和同行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差。很多同行的生意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對我們的怨言越來越多。我們不僅要想著怎么賺錢,也要學會和別人一起賺錢,為我們營造一個更好的經營環(huán)境?!?/p>
郭臺銘的舉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被他的行為深深地震撼,他和他的企業(yè)也迅速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
幾年后,郭臺銘的經營遭遇到危機。當企業(yè)陷入困境時,當初郭臺銘幫助過的同行們紛紛伸出援手。有很多根本不認識郭臺銘的人,也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那次的危機讓郭臺銘的企業(yè)再次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人們驚奇地發(fā)現,這個商人的人緣和魅力,居然可以使他得到那么多人的幫助。一個和郭臺銘有多年生意往來的朋友,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像郭臺銘這樣重情重義的人,如果不幫他,我的良心都會不安?!?/p>
郭臺銘今天能夠成為臺灣地區(qū)首富,和他這種顧全大局的思維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個普通的商人只會關心賺錢多少,而一個商業(yè)大家考慮的則會是方方面面的收益,這就是成功和偉大之間的差距。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5
致敬功勛!續(xù)寫更加絢燦的光榮與夢想
致敬功勛,是致敬為民之心。“太行新愚公”李保國,為了讓山區(qū)綠起來、讓老鄉(xiāng)富起來,把一生獻給太行山區(qū),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識,造就千百群眾的福祉;王有德帶領職工大力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用辛勤汗水譜寫了一曲讓沙漠披綠生金的時代壯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讓人生奮斗有了更高的思想起點、不竭的精神動力。
致敬功勛,是致敬愛國之心。黃旭華為研制核潛艇,離家30年,歸來時母親已經93歲;王繼才守島衛(wèi)國32年,浪的執(zhí)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黃旭華30年隱姓埋名,與王繼才32年孤獨堅守何其相似?我們的事業(yè)很偉大,但多數崗位很平凡。不論是造核潛艇,還是守衛(wèi)小島,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堅守平凡,愿意在平凡中追求非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能闖過復興路上的風風雨雨。
共和國的錦繡河山,需要無數兒女無怨無悔守以堅韌、付以辛勞、獻以智慧。沒有農民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哪來“稻菽千重浪”?沒有工人的“每天每日工作忙”,哪來“世界變了樣”?沒有人民子弟兵的“替你負重前行”,哪來的“歲月靜好”?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脊背,共同撐起了偉大的人民共和國。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各行各業(yè)中,楷模不斷、英雄輩出,這是國家之幸、人民之幸。新時代仍需無數“蓋以身許國,但求福利民”的中華赤子,賡續(xù)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愛國奉獻的紅色基因,書寫俯仰無愧的報國華章。
誰把國家民族扛在肩上,人民就會把誰裝進心里,共和國就會把誰記在功勞簿上。生逢偉大時代,初心不改、奮斗不息,我們向功勛致敬,共同續(xù)寫更加絢爛的光榮與夢想。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6
中國的圣賢先哲大都強調一種格物致知的精神,認為做學問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徹,不能淺嘗輒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韋編三絕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時,商業(yè)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往往手足無措,我們確實失去了什么,也許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現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非??欤皽\閱讀”同樣是快節(jié)奏生活的產物,我們也許根本就無法空出時間來一次真正的閱讀,更不用說研習經典了。但反思這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我們不一定快樂,同時也失去了很多趣味,難道生活本身就這樣嗎?
古代與現代的價值觀念體系截然不同。古人專心做學問,對于貧困饑餓當真能安之若素??鬃佑性疲壕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謂好學也矣。而今人則更多追求商業(yè)利益,一切以錢為主,這就引發(fā)一系列的商業(yè)炒作以及學術丑聞,爭論與批評過后,我們應該更深入地反思。
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撐,一個民族很難立足于世界。正如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中國外其它三國的沒落與衰亡,它們的衰亡歸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沒落。相反美國只有兩百多年的建國歷史卻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同樣得益于那民主自由的先進文化。當中華文明經歷了數千載的傳承后,能否在當代發(fā)揚光大,確實還有懸念。
環(huán)顧我們周圍的讀物,十之八_九便是雜志,很少有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鉆研一本名著。其實知識本身就需一個長期的理解與領悟后方可掌握,而鉆研名著正是這樣的過程,雖然艱澀難懂,但細細咀嚼后卻別有一番滋味。那些厚重的經典名著不應該是圖書館書架上的陳列品,我們只是恭敬虔誠地仰望,它們應該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學海無涯,學習本身就無法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閱讀厚重的書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會變得厚重起來,腹有詩書氣自華,越是有學問,你才會越有氣質。
文化快餐只能作為一種嘗試,一種體驗,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遺落的厚重,沉潛寧靜,到知識的海洋中開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遺落的厚重,讓民族有強大的精神支撐,我們會看到真正的崛起與復興。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7
《阿Q正傳》八十年前,魯迅先生創(chuàng)造了阿Q這個人物,阿Q已經成了愚昧落后的國民的象征。時至今日,阿Q絕跡了嗎?非也,阿Q仍活著;阿Q精神消失了嗎,非也,時時還會體現。想想看,不懂自身的權益,善惡不辨,欺善怕惡,麻木不仁,精神勝利等在阿Q身上找到的缺點和弱點,我們是否都會有一些?(可用于“精神”“素質”等話題)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8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半壁河山”。順應教學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學對素質教育特別是創(chuàng)新教育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信心,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實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此,有必要對之進行一番考察,從而匡正除謬,使我們的作文教學走上正軌,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當前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
1.作文觀念:抒寫情感,見證生命。許多人認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是生命體驗。生活感悟的一種外化”,有“‘生命傾訴’的特點,是學生生命活動的一種需要”。①中學生作文應“以對生存意義的揭示去喚醒人類的靈魂,去洞見遮蔽的生活底蘊”。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實的心聲,或者如一篇談“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題目所言“寫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教學目的:讓學生寫出好文章。平時的作文教學,就是讓學生每次都寫出一篇優(yōu)秀作文,可以對全班朗讀,也可以拿出去發(fā)表。每一次作文,教師又都希望學生能夠創(chuàng)新,能夠寫出一般人不能寫或沒有寫出的內容。
3.作文備課:既無計劃也無教案。多數教師只在寫教學計劃時點明安排幾次作文,而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又不寫作文教案。不僅沒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個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慮。
4.進行方式:就是“寫”。作文課幾乎都是教師布置題目學生去寫。不放心的教師會對作文題作一些簡單的解釋或提示,說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課堂上進行,安排在課外的多因課文教學時間緊而不得已而為之。5.作文題目:話題作文一統(tǒng)天下。隨著高考采用話題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學無論平時還是考試便一股腦地采用活題作文題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趕上時髦跟上高考。話題作文從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連小學也在實行話題作文教學了。
6.作文批改:選優(yōu)說劣。優(yōu)秀作文一般會在全班朗讀,教師簡單總結其優(yōu)點所在。對于較差的作文,多是總體評價其不足,具體到一篇較差的作文,則是多鼓勵少批評。本來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訓練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學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別出心裁地寫了一篇可讀的文章,教師也會認為這是本次作文中的優(yōu)秀篇章。這就等于寫什么都可以,寫歪了,還會被認為是創(chuàng)新呢。
7.教學效果:效果堪憂,能力不高。有教師指出:“中學生對作文所持的消極態(tài)度和低下的寫作能力,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學作文的結果是令人遺憾的?!雹軓堉竟壬苍f:“現在,學生最習慣于寫抒情散文,別的不會。”在教學實際中,學生往往是這一次作文寫得好,得到老師表揚,但多數時候則寫不好
平時作文常受表揚的學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個好分數。事實上學生對于自己的作文水平達到何種程度也說不清楚。
對上述七個方面作一下總結,不難發(fā)現這樣兩個問題:(1)高中作文教學基本上是在引導“創(chuàng)作”,引導文學寫作。隨著新世紀語文教學人文教育文學教育比重的加強,作文的文學化傾向更為顯著。(2)整個中學作文教學的過程及形式極其簡單:它的備課就是出出題目,上課就是讓學生寫作,批改就是選優(yōu)評劣。
二、作文教學的文學化問題
高中作文教學的文學化是怎樣形成的?它與哪些因素有
1.它與社會對寫作的認識和評價方式有關。在一般社會人士看來,作家詩人才是寫作的高手,只有寫詩寫散文寫小說才是寫作,作家詩人那樣的“創(chuàng)作”能力才是寫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寫專業(yè)論文那是專業(yè)人士理所當然的事,那只是證明你的專業(yè)水平高,并非是寫作能力高。
2.它與教師把作文的內容定位于抒寫心靈有關。在許多教師看來,“寫作,原本是寫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種表現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時要“放飛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寫作中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力,寫自己想寫的內容,選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以我手寫我心”。這樣的“自我”中心論,必然使作文教學重體驗、感悟、表現等。這樣一來,“寫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類的創(chuàng)新便彌漫了中學作文教學,獨特、怪異、體現個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睞的。而這些正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質。中學作文教學就這樣不自覺地鉆進了文學的圈內。
3.它與教師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進人的發(fā)展有關。許多教師認為,作文是為了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思想,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純化學生生活,一言以蔽之是為了促進人的發(fā)展。于是無論是“作文——生活”論者,還是“作文——做人”論者等等,都把作文當做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從一種素質一種能力變成了一種手段——文學的塑造人的手段。在這樣一種思想觀念驅導下,作文不是為了去敘寫學生人格思想,而是為了去提升學生人格思想;不是為了去再現學生人文情懷,而是為了去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不是為了去表述學生生活,而是為了去開拓學生生活。
4.它還與高考導向及教師對文學的偏愛偏重有關。高考的話題作文倡導學生發(fā)揮個性,表現自己所體驗的生活,即使是寫議論文,也要求寫得具有文學味,要能“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這實質上就是在倡導文學創(chuàng)作。由于高考的影響,廣大學生無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學化。而廣大教師無不“竭忠盡智”,作文教學幾乎都是圍繞文學寫作來進行,辦“文學社”,“寫作興趣小組”,等等。
誠然,中學作文教學進行文學寫作引導,讓學生進行文學寫作,這是完全必要的。但問題是,文學寫作教學并不是中學作文教學的全部,甚至還應該強調的是,文學寫作教學并不是中學作文教學的主體。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
1.從文章寫作的動機來看,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的沖動與靈感,二是寫作的某種實際需要。前者即是文學創(chuàng)作,而后者卻并非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實用型寫作。
2.從社會實際需要來看,“社會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養(yǎng)的公民,他們有良好的教養(yǎng)和審美能力當然好,但社會不需要那么多的詩人、作家”。大多數學生將來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可能極少進行文學寫作,寫的最多的可能還是發(fā)言稿、實驗報告、法律文書、調查報告、學術論文等等一類文章。
3.從作文教學的目的來看,其目的不是培養(yǎng)作家、詩人,作文教學也沒有必要主動地承擔這一任務,任何文學才子都不可能依靠中學作文教學來產生。極少數寫詩歌、散文、小說的學生,大概也不是中學作文教學的結果。當了作家、詩人的人也并不感謝中學作文教學。
4.從國外中學作文教學的情況來看,像德國、日本、美國等,他們的作文教學大都以社會實用為目的,立足于學生進入社會實際的需要。如日本寫作教材中設“書信和日記”、“生活和意見”?!皩嶒瀳蟾妗?、“調查報告”、“研究報告”等作文題,實用性的特點顯著。
著眼于實用,著眼于學生未來工作、學習、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學,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學。高中作文教學,可以讓一些學生盡顯文學才華,但不能讓一個學生缺失實用寫作能力。
三、作文教學過程的簡單化問題
首先,單一化的“寫”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寫出優(yōu)秀作文的教學形式,使作文教學缺失了訓練過程。這樣的作文教學客觀上一開始就把學生當作具備寫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師科學有序的作文指導,省去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作品之前的較長時間的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這樣,就必然把多寫(也即多創(chuàng)作)等同于訓練或達成能力的手段,把結果等同于過程
而“寫”的時間和“寫”的量又沒有一個科學的規(guī)定,什么時間寫僅憑教師的工作緩急或興趣去決定,寫多少就全憑教師的“經驗”或“感覺”去決定。中學作文教學就這樣變得無比簡單和隨意。
其次,“多讀多寫”的“感悟”“自得”式的傳統(tǒng)方法論,嚴重阻礙了作文教學的科學化進程。直到今天,人們還津津樂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悟得”方法,還沉浸在“功到自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學既無學科體系,也無科學的訓練體系,除了一味地“寫”,也就別無他路了,也就顯得無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由于文學化傾向的影響,一些人強調寫作“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有了寫作的沖動再寫”,這使得作文教學研究放棄了對“沒有寫作沖動也要寫”的探索與訓練。我們知道,寫作并非都是因沖動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發(fā)。比如領導要求你寫一篇發(fā)言稿,或工作總結,或先進人物的事跡材料等等。朱光潛先生曾說:“前人寫舊詩,標題常用‘偶成’和‘賦得’的字樣,‘偶成’者觸興而發(fā),隨時口占;‘賦得’者定題分韻,拈得一字,就用它為韻作詩?!薄啊汲伞淖髌啡珣{作者自己高興,迫他寫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現的一個內心沖動,不假外力?!x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滿足一種實用的需要,如宣傳、應酬、求名謀利、練習技巧之類?!庇纱丝煽闯?,“偶成”當是因“沖動”而生,但“賦得”卻不是因“沖動”而生,恰恰是寫不出來也要硬寫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狀態(tài)。又如唐人的“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顯然也是“硬寫”。中學作文教學在這些方面卻一直棄之不顧,因此也就不可能作出有意義的深入的探索。
可見,中學作文教學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教學,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有效的訓練。
四、新的思考
從以上情況看來,當今中學作文教學已經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已經不能擔當起全面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特別是適應未來工作、學習、生活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務。為此,我們有必要對作文教學進行新的思考。
1.必須把中學作文作為一個學科來看待,它是與中學數學、外語等學科相并列的一門基礎學科,甚至是應該從語文學科中獨立出來的一門學科。作為一門學科,它應該有自己的科學有序的內容體系,有自己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用以來完成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
2.必須明確作文課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來達成,這就需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訓練體系,這種訓練體系還應該具有可操作性,能為廣大教師所采用。
3.要有嚴密的教學計劃,必須明確學生在中學各學段及整個中學階段應達到的寫作水平或寫作能力。教師的上課及學生的訓練應體現出漸進性,并且要考慮每一個作文單元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要考慮每一次訓練是為了達成何種能力。
4.要改革高考只考話題作文的局面,努力探索真正能檢測學生作文能力的考試方式。平時的教學,作文最好單獨設科教學、設科考試,這樣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寫作大題,它還應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學科考試題,以便全面地檢測學生的作文能力。
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學階段打下基礎,特別是理科學生,他們幾乎只在中學學習寫作??梢姡袑W作文教學對于一個人的未來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廣大語文教師及其寫作教學專家對當今中學作文教學進行新的探索,為作文教學做出嶄新的貢獻。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9
科學史學家沙利文曾經說過:“引導科學家的動力,歸根結底是美學沖動的表示?!彼貏e強調科學創(chuàng)造的美學價值。他指出,數學家創(chuàng)立的優(yōu)美公式猶如但丁"申曲》中的詩句;黎曼幾何與鋼琴協奏曲一樣優(yōu)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稱贊玻爾提出的原子中電子殼層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領域中的音樂神韻”。玻爾茲曼把麥克斯韋關于氣體力學的論文當作神奇壯美的交響樂來欣賞。
作文高中語文素材篇10
是孔圣的"不舍晝夜",是莊生的"白駒過隙",是曹孟德的"譬如朝露",是陳子昂的"愴然泣下"。
還有那句撥動無數少年心弦,觸落無數老者清淚的"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面對時間的流逝,曠達如一代梟雄,依然會感嘆于"神龜雖壽,猶有盡時";灑脫如千古詩仙,依然會傷懷于"朝如青絲暮成雪"。
在時光的河里,人是悲劇性的,無法將時間定格在你喜愛的某個時段,只能服從于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無法永存,未來不可提前支用。這是人的無奈,是人的宿命。但時間又是一種有規(guī)律的意識流動,并且依附于物質的移變。因此時間沒有絕對的穩(wěn)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受里,時間的長短、質地、光色、輕重又相對各異。人不能改變時間的結果,但完全可以改變時間的質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詩意地行走。
歷代詩人對時間的殘酷都有所領略,在他們的作品里,逝者如斯、人生苦短、白駒過隙的感嘆讓人仰天長嘆。人這一輩子太不容易了,兒童時期懵懂無知,青年時期不懂得珍惜,中年又忙于工作和家庭,退休了,該歇歇了,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樣一想,人就是時間的奴隸,一輩子活來活去,就是湊夠年齡,兩眼一閉,兩腿一蹬,吹燈了事,算是完成了一次匆忙遺憾的旅行吧。經過了,看過了,哭過了,笑過了,最后化為灰燼徹底永訣。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人們處于某種陶醉狀態(tài)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就是時間的相對性,這說明人快樂的速度要低于時間流動的速度;當人們處于孤獨無聊的狀態(tài)時,感覺時間無限漫長,這說明心的跋涉速度遠遠高于時間流動的速度。因此快樂可以讓人擁有更多的時間,也就相對延長了人的壽命。因此,世上沒有絕對的永恒,卻有相對的永恒,相對的永恒是人類擺脫自身悲劇命運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無休止的勞役,如果他在搬運石頭的過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陽的美好,感受花草鳥蟲的美麗,那么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會改變對時間的認識,擁有相對的永恒。
蘇軾曾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那是因為他處在痛苦之中,所以才會感嘆人生的短暫,羨慕自然萬物的無窮無盡。但蘇軾很快悟到了一點,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絕,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山水,主動延緩心的前進速度,所以他才會用相對的眼光看待時間,也就能超脫塵俗,快然自足。他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看到了時間的脆弱之處,感覺到了萬物的沉靜穩(wěn)重的生命速度,即使人不能像生物一樣對周圍的變化幾乎無動于衷,但也可以通過意識的變化來改變時間的流動,這也是一種相對性。以人的認識,自以為蜉蝣朝生暮死生命短暫,是一種悲哀,殊不知,在蜉蝣看來,也許它的一生就相當于人類的百年。越是有生命的事物越是有時間概念,石頭就不會感覺時光之痛,這就是人類的脆弱,人類應該向自然萬物取經,以達到相對永恒的目的。
在時光的河里,我們并不是悲哀的浪朵,我們跟著時間行走,靠改變自身來改變命運,實現相對的永恒。這樣,我們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快樂,都會無怨無悔,時間也就無所謂長短,也就可以超越時間的藩籬,自由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