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指導 > 2015高考熱門話題作文指導范文3篇(2)

2015高考熱門話題作文指導范文3篇(2)

時間: 林歡漫655 分享

2015高考熱門話題作文指導范文3篇

  總之,符合題意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符合命題意圖。對命題者所給的題目,要求考生能準確、全面地理解。準確,強調(diào)審題時要分清楚是非、優(yōu)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則強調(diào)審題時看清試題的各個部分的字面和深層的含義。二是文章和題目相符。最近幾年考話題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擬題目,更容易出現(xiàn)這個情況。話題作文很寬泛,如何選準一個切入的角度非常關鍵,這個角度應該既體現(xiàn)在文章的標題上,也應該體現(xiàn)在文章的內(nèi)容上。有些考生喜歡把擬寫標題作為寫文章的最后一步工作來做,也就是把文章寫好后再來擬寫標題,這就很容易犯文題不符的毛病。

  2015高考作文熱門話題指導三:內(nèi)容充實

  【能力解說】

  內(nèi)容充實是指寫進文章里的材料有較高的質(zhì)量,內(nèi)容豐富,所選材料對表現(xiàn)中心來說是必要的、足夠的,而不是單薄的。這里的“內(nèi)容”是指寫進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數(shù)據(jù)資料等等。記敘文中的記敘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體實在;議論文中的議淪要素明晰,論據(jù)充足;說明文中的說明屬性清楚,資料充分。

  【策略解讀】

  1、廣泛積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國際風云、社會生活、身邊瑣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從中捕捉寫作材料。是否能夠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觀察、積累、思索是是否有話可說的關鍵。廣泛閱覽也是獲取材料的重要途徑。只有盡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提筆時才能左右逢源。我們提倡寫自己所歷、所見、所聞、所感的材料,把有意義的東西記下來,有意識地抓住大千世界與自我內(nèi)心世界的融會貫通地帶,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內(nèi)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價值。這些的材料最易帶有個性色彩,也最易觸動情感,而且高考時不易撞車。

  2、材料要新穎,而不是別人用濫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許多考生作文中,總出現(xiàn)那幾個“永久”的例子,如愛迪生不怕多次失敗終于找到了合用的燈絲,居里夫人在極困難的條件下提煉出了鐳,李白從老婆婆那里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等等,我們應該關心國內(nèi)外大事,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涌現(xiàn)出的新人新事物。

  3、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能最恰當?shù)乇磉_出作者的觀點。自己所歷、所見、所聞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穎、典型。作為考生,很難找到在任何題目下都適用的、有意義又有個性的材料。不妨借助聯(lián)想,合理虛構(gòu)一下。虛構(gòu)不是胡編亂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實原則的創(chuàng)造,前提是確實可能發(fā)生這件事,沒有脫離人物的身份與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具體方法有:描繪(以求生動具體);改換起因、情節(jié)、結(jié)果等(以求新穎);合“多個為一個”(以求典型)。

  可以對原有材料進行翻新。選取一個全新的角度,從原有的材料中引申出去,賦予新的含義,反用材料。其實,從小學到高三的12年,不談課外看到、聽到的素材,即使是24本語文教科書的材料,也是夠考生使用的了,問題是看你會不會用。“材不在多,會用則靈”,善于用例,一個普普通通的事例,可以有多種用途,說明多種道理,只要用得好,同樣能取得極佳的效果。這樣能有效減少考場作文時用例雷同現(xiàn)象。另外,還可以對原有材料進行適當剪裁。如果把文章比作裁衣,“體”即中心思想;“裁”就是對材料的裁割取舍,只有根據(jù)中心思想剪裁材料才能“縫制”出好文章。

  如果能對考場高分作文中一些剪裁適度的好文章仔細剖析,諸如,出于表現(xiàn)中心的需要文中用了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何處用筆惜墨如金,言簡意賅,何處則又用墨如潑,以繁勝簡,從中體會作者的匠心和功力,進而以之為鑒,會在短期內(nèi)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一步。剪裁的原則:必須服從表達中心的需要,有用的材料應不厭其詳;與中心無關的材料只字不提,要處理得干干凈凈。

  4、在試題的“開發(fā)區(qū)”內(nèi)做文章。一篇文章,尤其是記敘文,常用的材料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物件、景物、感情、道理,可用它們充當衡量試題的尺子,確定試題限制以外的“開發(fā)區(qū)”,然后大做文章,充實內(nèi)容。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誠信”“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分別對“事”“理”“情”加以限制,考生可在“時、地、人、物、景”等“區(qū)域”做文章,充實試題限定的“事、理、情”。

3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