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在線閱讀>讀書筆記>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5篇

時間: 美怡1215 分享

  余秋雨,本書的作者,江蘇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獲得很多的獎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5篇,歡迎借鑒參考。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一

  初讀《文化苦旅》感覺沒有什么興趣,我本就是不喜歡散文的,在作業(yè)之下,不得不粗略地將它看完。

  近幾星期,語文老師給班中每一個同學(xué)又發(fā)了一本從校圖書館借來的《文化苦旅》,作為閱讀課上翻閱之用,這才仔細(xì)地閱讀。

  沒想到,初讀了幾頁,就被吸引在其中,它和我之前讀過的散文書完全不同,它邏輯嚴(yán)密,有思想,有內(nèi)容,不空洞,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的文字。每一個章節(jié)并不只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帶你重游作者小時的家鄉(xiāng),帶你重返清未的莫高窟,帶你重回富裕的宋朝。

  我孤陋寡聞,在讀此書之前,并不知道余秋雨何許人也,借著這本書也讓我對他有了一個粗略的認(rèn)識。

  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而后,他又是一個思想深刻的哲學(xué)家。

  他在《文化苦旅》這本書中,以深刻的文字,展現(xiàn)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后的辛酸和沉痛,喚醒中化民族的意識和民族情感。

  今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莫過于王圓箓在莫高窟的所作所為,他的那些丑陋行為讓人惡心得發(fā)指,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一個小國民的無知和愚味,但世人均罵王圓箓,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人——翻譯蔣孝琬,他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原因,沒有他,王圓箓與斯坦因就無法交流,從而斯坦因也無法取走那么多珍貴的經(jīng)卷。

  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經(jīng)為,蔣孝琬談判的結(jié)果,居然只花四塊就解決問題,斯坦因立即贊揚他,說這是一場中英外交談判的勝利,蔣孝琬一聽,十分得意,我對他的形為已經(jīng)無語,我真想知道,連父母之國都不尊重愛護的一個人,名字中還有一個孝字。引用余秋雨先生的原文“我對他的行為十分厭惡,因為他應(yīng)該知道,自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所謂的中英外交談判意味著什么,我并不奢望在他心底會對當(dāng)時已經(jīng)極其可憐的父母之邦產(chǎn)生一點小慚愧,我只想,這種橋梁式的人物如果把一 方的河岸扒塌了,他們以后還能干什么。”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

  所以,《文化苦旅》不僅是一部散文集,也是從作者身上到歷史之上的印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二

  讀一本書,享受一次心靈之旅,一路收獲花香。旅途中,總有收獲與感動。而文化的旅程卻是緩慢又艱苦的,探索文化的旅程,腳步邁得也沉重。

  《文化苦旅》,一聽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懷著一種崇敬文化又暗嘆苦旅的心情,開始我的讀書之旅。

  初讀這本書,里面的每段內(nèi)容都很吸引我。我都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那是屬于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里面的古跡是文明經(jīng)歲月沉淀的珍寶,是我們探尋先祖文明的橋梁。通過閱讀,得到心靈與遠(yuǎn)古時期的對話,感受歷史的發(fā)展,感嘆先祖的偉大智慧與辛勞。文明隨時間推移,目光由遠(yuǎn)及近。偉人作家們所遭受的苦難,那是文明的一場浩劫,帶給人身體更多是心靈上的屈辱。文明的碎片在歷史上空飄零,昏暗的十年,風(fēng)雨飄零,陰雨蒙在每個人的心頭。至今回想起來,心靈的傷痕,又會再一次疼痛,再一次提起那不愿回首的往事,或許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從《文化苦旅》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那千年前的水利工程,歷經(jīng)歷史千年的洗禮至今,仍為四川地區(qū)獻出自己的力量。水在都江堰的懷中,依然奔騰,卻似有條不紊,依然有力,卻似柔軟順從,這就是文化的傳承。從古至今,依然為祖國,依然為文明,屹立在成都平原之上。那遠(yuǎn)在西北的莫高窟壁畫,又是經(jīng)歷了怎樣的劫難。莫高窟中是文明與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是歷史的火花所留下的珍貴記憶。越是珍貴越遭人爭奪。他們對文明的企圖和破壞,是為人所恥的,莫高窟中的文化是被世界所贊嘆的。

  讀完這本書,這本載著文明的書,走過這場心靈之旅,也同書一道,漫步這條文化苦旅,得到的是心靈上與文明情感的共鳴,心靈的洗禮。心靈的腳步伴著文化的步伐邁得艱苦卻鏗鏘有力。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三

  近日來,在每周的閱讀課上,我細(xì)細(xì)讀完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開始的時候我只是把它當(dāng)做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wù)去讀,但慢慢地,我卻醉情于中。

  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余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為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wù)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jì)末又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shù)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 ,才凝聚出這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里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合上書本,旅行結(jié)束,陶醉于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頭一些疑問不禁釋然,但隨著閱讀的深入,卻又有一些新的疑惑縈繞在心頭。

  這書里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chǎn)的范欽的后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秘與圣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艷,還有廟宇的悠遠(yuǎn)與深沉。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而文人的作用,大概就是把古跡封存久遠(yuǎn)的文化內(nèi)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并讓其感染千萬代炎黃子孫。這一點,余秋雨做到了。

  至少他的《道士塔》,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fā)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20世紀(jì)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接管,他的名字是王圓箓。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慕名而來的西方學(xué)者換回歷歷可數(shù)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后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這就是歷史悲劇,發(fā)生在祖先們的身上,但它帶來的痛苦卻可以綿延幾個世紀(jì)。那是一段可怕的、災(zāi)難的歲月,但愿它不再發(fā)生。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后的回味;那么度過漫長人生后,我們又將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四

  讀完《文化苦旅 》一書,感慨頗多,其中最深的一點,便是中華文明。

  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承載著偉大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我們炎黃子孫以其為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它們都輝煌一時,雖起源早,卻均被時間侵蝕,隨之沒落了,只有我們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流傳至今,其它文明均太過張揚,引來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沖撞中,走向了毀滅,中華文明比較保守,不張揚,不炫耀,但以其強大的力量,源遠(yuǎn)流長。

  中華文明有三條天地之線:黃河、長江、長城。其中黃河最為重要,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在那兒,有著中華文明的基本性格。長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時,中國經(jīng)濟,文化中心便已轉(zhuǎn)移到長江流域。第三條線最有意思,這條線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它同時又是區(qū)分農(nóng)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天然之線,它借秦始皇之手“畫”出,目的是區(qū)分兩種文明。從中我感覺到了中華文明的神奇、有底蘊,有內(nèi)涵,這是任何一種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華文明雖未中斷,但其也是歷盡了滄桑與磨難。國內(nèi)的兼并戰(zhàn)爭、改朝換代也避免不了大戰(zhàn),這一切,使中華文明損失了許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國家和民族的敗類,他們?yōu)榱艘患核嚼幌О阎腥A大地上的珍貴之物賣給外國人,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圓箓,他將莫高窟里許多珍貴的經(jīng)書賣給了一個外國人,而他所得的價錢只有三十英鎊!

  到了清朝中后期,政府無能、腐敗,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到后來的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再到后來的抗日戰(zhàn)爭,中華文明一步步被破壞,被踐踏,被摧殘,每一次戰(zhàn)爭都沉重壓制并打擊了中華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斷中華文明,這便是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也是使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這更能彰顯一個民族的偉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余秋雨,他拋高官棄厚祿,冒著生命危險,又不遠(yuǎn)萬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寫了二十余本書,單是辭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別說行遍天下了!他對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無限的向往,我多想一覽祖國大地上的秀美風(fēng)光,也用自己的筆記下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做一個探索中華文明的旅行者、學(xué)者。是的,這需要無限的勇氣與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積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五

  那么,走吧。屈原說:“悲時俗之厄兮,愿輕舉而遠(yuǎn)游。”全祖望有記:“亭林先生出游,二馬二騾,載書自隨。險隘關(guān)塞處,請教老兵退卒,問往日戰(zhàn)事。若與平日所知不符,則廣求書籍核證。”我想,核證的地方應(yīng)該是沿途小客棧的油燈下。

  路上很累,但與以前熟悉的門庭相比,那是一個比較真實的世界,一個比較正常的世界。

  于是他去旅行,去遍訪各地的名勝古跡,去觸摸、發(fā)掘這些實物背后所隱含的文化與歷史。中華文化本來就具有比舞龍舞獅、唐裝茶餐更厚重的分量,只是有一些傳承了下來,有一些則永遠(yuǎn)消失在了歷史中,不再為人所知。

  文化與歷史是朵兩生花,兩者不可分割,相生相息??v觀華夏五千年歷史,雖說不乏史傳、典籍,只是其中或真或假,不可避免地含有遺漏或是道聽途說的成分。沒有哪部史傳能讓你百分之百地肯定這絕對是真實的,即使是《史記》也無法做到。

  《文化苦旅》一書集結(jié)了余秋雨從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海內(nèi)外講學(xué)和考察途中所寫下的作品。

  但文化的苦旅終究是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去傾聽、去感知、去觸摸文化。這種歷史的沉淀是不能丟的,它是無數(shù)代人的智慧與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文化很抽象,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一個民族若是失掉了文化,那這個民族也就不復(fù)存在了。民族不是種族,而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也絕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存在,它是鮮活的,在生活中躍動,在歷史中歌唱。

  你,還在苦旅嗎?如果還沒開始——

相關(guān)文章:

1.文化苦旅讀書筆記范文5篇

2.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00字5篇

3.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后感

4.文化苦旅讀后感

5.讀凡卡有感700字范文

6.《文化苦旅》讀書心得體會4篇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5篇

余秋雨,本書的作者,江蘇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獲得很多的獎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5篇,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00字

    品讀《文化苦旅》,不僅在品作者的文化苦旅,更在品作者那典麗、唯美、渾厚、質(zhì)樸,充滿想象力的詩一般的語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文化苦

  •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6篇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6篇

    文化苦旅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6篇,歡迎借鑒參考。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一 世間萬物,代代

  •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5篇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5篇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5篇,歡迎借鑒參考。

  •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
    關(guān)于《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

    《文化苦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散文集,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優(yōu)秀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文化苦旅讀后感一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說得太多,

5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