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教育資訊>熱點>

2022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課(入口+時間+節(jié)目單)

時間: 龍苗0 分享

天宮課堂第三課的相關知識你知道多少?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華夏兒女們從未停止奔赴星辰的步伐,讓我們觀看“天宮課堂”,學習更多的知識吧!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2022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課(入口+時間+節(jié)目單)一覽!

2022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課(入口+時間+節(jié)目單)

入口: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時間:“天宮課堂”第三課定于10月12日15時45分開始

節(jié)目單:

項目名稱

項目簡介

1

問天實驗艙介紹

展示介紹問天實驗艙的基本情況以及科學手套箱、生命生態(tài)實驗柜、生物技術實驗柜和變重力實驗柜等設施設備。

2

毛細效應實驗

展示失重環(huán)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xiàn)象,講解毛細現(xiàn)象的重要性及其工程應用。

3

水球變“懶”實驗

探究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液體與液固混合體在相同沖擊作用下的振動表現(xiàn)。

4

太空趣味飲水

展示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的有趣現(xiàn)象。

5

會調頭的扳手

展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的扳手旋轉翻轉的現(xiàn)象。

6

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

介紹生命生態(tài)實驗柜進行的水稻種植和擬南芥種植研究項目,演示樣本采集操作。

7

天地互動環(huán)節(jié)

航天員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天地互動。

《天宮課堂》知識點

1、太空轉身知識點:角動量

在今天的太空授課中,三位航天員首先為大家展示了在太空中轉身的神奇現(xiàn)象。這個原本在地面上難度系數(shù)為零的普通動作,在太空中卻隱藏著很高的物理知識。

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副團長陳征介紹說,太空轉身實驗的核心關鍵詞叫做角動量。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的物理量。這個試驗所展現(xiàn)的是在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航天員在不接觸空間站的情況下,類似于理想狀態(tài)下驗證“沒有外力矩,物體會處于角動量守恒”。航天員上半身向左轉動時,按照角動量守衡的原則,下半身就會向右轉。

另一個動作是航天員伸展身體的時候,因為質量分布得離旋轉軸比較遠,轉動慣性比較大,所以角速度就減慢,通俗地說就是轉得慢了。而當把四肢收回時,轉動慣性小,角速度就會增加,直觀感受就是轉動速度變快了。

2、浮力消失實驗知識點:浮力與重力伴生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鏡頭:一旦重力消失,浮力也就沒了,人們在游泳的時候都會變得更艱難。太空老師王亞平所開展的浮力消失實驗,展現(xiàn)的就是這一現(xiàn)象。

陳征告訴記者,這項實驗所展現(xiàn)的是浮力和重力伴生的現(xiàn)象。浮力來源于重力引起的液體在不同深度的壓強差。當重力消失時,液體內部壓強相同,浮力也就消失了。不過地球表面難以讓浮力消失,這個試驗很難直觀地展示出來。在空間站的微重力條件下,浮力和重力之間的伴生關系就可以非常清楚地顯現(xiàn)。

3、水球光學實驗知識點:凸透鏡成像原理

航天員葉光富所展示的太空水球光學實驗,則同時展現(xiàn)了三個物理原理。

陳征介紹稱,當航天員往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因為在太空中浮力已經消失了,所以氣泡不會向上飄,而是老老實實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氣泡變?yōu)榱藘刹糠郑虚g是空氣,氣泡周圍是水。這個時候整個水球就變成了兩個透鏡,外圈成為了一個凸透鏡,所以呈現(xiàn)出一個倒立的像,內圈相當于變成了兩個凹透鏡的組合,這個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個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時看到一正一倒的兩個像。

這項實驗其實體現(xiàn)了三個物理現(xiàn)象,首先就是在失重環(huán)境下,水滴會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收縮成一個接近完美球體的水球,而在地面上,因為受重力影響,水滴呈現(xiàn)為水滴形,幾乎不可能獲得一個完美的水球。其次,就是這個水球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凸透鏡,如果你站在這個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以外,就看到的就是一個倒立的實像。最后,就是在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因為太空中浮力消失,這個氣泡不會飄出來,它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里邊。

這個實驗在地面上其實可以通過玻璃去模擬,但是肯定沒有水球呈現(xiàn)的效果好。

央視《天宮課堂》觀后感700字

最近學校組織了一項別開生面的觀影活動,直播直播天宮課堂。

“54321!”最激動的時刻就要到了,我們的眼睛都不眨一下。"歡迎我們的亞平老師為我們分享她正處在太空飛船上的活動,……”伴隨著主持人的聲音,授課開始了。亞平老師為我們分享了許許多多的有趣事件。課程一開始,一位航天員老師為我們表演了一個高難度動作,只見他在天宮一號中站穩(wěn),然后兩腳向上一收做出了一個打坐的動作,但他并沒有摔在地上,而是穩(wěn)穩(wěn)的漂浮起來了,王亞平老師只是輕輕地推了一下他,他就飄到太空艙的最后面了。真是太神奇了!這就是失重,在太空,每個人都身輕如燕,真讓人羨慕!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水球的實驗,王老師拿出了一個宇航員喝水用的水袋,又拿出一個金屬圈,伸進水袋中,輕輕拉出來一個水膜,讓它來回擺動,只是飄出一個又一個的小水珠,這時,王老師將金屬圈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向里面加水,慢慢地形成一個水球,她將里面的氣泡抽出,擠進去兩個更大的氣泡,奇怪的是氣泡并沒有合成一個,而是整整齊齊地挨在一起,她又將氣泡抽出,向水球里面灌進藍色液體,立馬形成一個漂亮的藍色水球。亞平老師拿出與自己的女兒所做得折紙小花,這就結合了所學的物理知識,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從地球帶到太空質量是不變的,將它放在水模上轉動神奇又美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亞平老師為我們的講解結束了。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fā)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就必須大力發(fā)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yè)。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16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