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創(chuàng)業(yè)指南>辦事指南>辦事流程>

成本核算流程

時間: 嘉敏1004 分享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是計算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成本核算流程,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成本核算流程

  從生產費用發(fā)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該企業(yè)的有關制度、規(guī)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guī)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yè)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yè)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并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fā)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于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fā)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并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設立材料明細帳,按主材,輔材分類

  2.確定工時單耗(可以是計劃工時,也可是實際工時)

  3.按生產計劃(或作業(yè)單)投料

  4.匯總直接費用,(動力費,制造費,直接人工費),并按工時分攤費用.

  5.按完工產品品種數量結轉完工成本(在產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額投料或約當比例,生產周期短的在產品可以不分攤費用,待完工時時在分攤費用)

  6.期初在產+本期投產-本期完工=本期在產(生產成本借方余額)

  成本核算計算方法

  成本計算方法的結合運用

  對一個企業(yè)來講,要計算企業(yè)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采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yè)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企業(yè)的情況錯綜復雜,要全面考慮具體企業(yè)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步驟,根據企業(yè)的規(guī)模和水平,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計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運用,達到最佳的成本計算和最優(yōu)的成本控制。

  1.品種法

  2.分批法

  3.逐步結轉分步法

  4.平行結轉分步法

  5.作業(yè)成本法

  6.分類法

  輔助方法

  1.標準成本法

  2.定額法

  3.責任成本核算

  4.聯(lián)產品、副產品和等級品成本的計算

成本核算流程相關文章:

1.成本核算流程圖

2.產品成本核算流程圖

3.餐飲業(yè)成本核算流程

4.成本分析工作流程圖

5.成本結轉流程圖

3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