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災害成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
洪澇災害成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
洪澇災害頻繁發(fā)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水文氣象、土壤地質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現狀、運行管理狀況等社會經濟技術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洪澇災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歡迎閱讀。
洪澇災害成因
季節(jié)性的區(qū)域強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點、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節(jié)變化、植被分布。(氣候、地形、水系、植被)
自然原因:
1、流域廣、支流多,降水豐,干流 汛期長,水量大
2、河道彎曲,泥沙淤積,流水不暢
人為原因:
1、上中游山區(qū)濫伐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2、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縮小,調蓄洪水能力減弱
洪澇災害防治措施
1、加固江防大堤
2、興建分洪蓄洪工程
3、修建一些水庫、
4、重點治理荊等一些河段
5、建設一些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
6、在長江上游大力植樹造林種草、保持水土,禁止亂砍濫伐森林、濫墾草地、過度放牧、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7、禁止人們圍湖造田等
8、教育人們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洪澇災害的危害
1. 環(huán)境破壞 經濟損失
洪水泛濫,淹沒了農田、房舍和洼地,災區(qū)人民大規(guī)模的遷移;各種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沒引起群落結構的改變和棲息地的變遷,從而打破原有的生態(tài)平衡。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莊遷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結構發(fā)生變化;洪水淹沒村莊的廁所、糞池,大量的植物和動物尸體的腐敗,引起蚊蠅孳生和各種害蟲的聚集。
2. 水源污染
洪澇災害使供水設施和污水排放條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廁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來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動物尸體留在水面,受高溫、日照的作用后,腐敗逸散惡臭。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標的數量增加,飲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腸道傳染病的暴發(fā)和流行。
洪水還將地面的大量泥沙沖入水中,使水體感官性狀差,混濁,有懸浮物等。一些城鄉(xiāng)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的工業(yè)廢水、廢渣、農藥及其他化學品未能及時搬運和處理,受淹后可導致局部水環(huán)境受到化學污染,或者個別地區(qū)儲存有毒化學品的倉庫被淹,化學品外泄造成較大范圍的化學污染。
3. 食品污染
洪澇災害期間,食品污染的途徑和來源非常廣泛,對食品生產經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產生嚴重影響,??蓪е螺^大范圍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暴發(fā)。
4. 媒介生物滋生
(1) 蚊蟲滋生:災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殘留的積水坑洼增多,使蚊類滋生場所增加,導致蚊蟲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們居住的環(huán)境條件惡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雜,防護條件差,被蚊蟲叮咬的機會增加而導致蚊媒病的發(fā)生。
(2) 蠅類滋生:在洪水地區(qū),人群與家禽、家畜都聚居在堤上高處,糞便、垃圾不能及時清運,生活環(huán)境惡化,為蠅類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場所。促使成蠅密度猛增,蠅與人群接觸頻繁,蠅媒傳染病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大。
(3) 鼠類接觸增多:洪澇期間由于鼠群往高地遷移,因此,導致家鼠、野鼠混雜接觸,與人接觸機會也多,有可能造成鼠源性疾病暴發(fā)和流行。
5. 傳染病流行
(1)疫源地的影響 由于洪水淹沒了某些傳染病的疫源地,使嚙齒類動物及其他病原宿主遷移和擴大,易引起某些傳染病的流行。出血熱是受洪水影響很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洪澇災害對血吸蟲的疫源地也有直接的影響,如因防汛搶險、堵口復堤的抗洪民工與疫水接觸,常暴發(fā)急性血吸蟲病。
(2)傳播途徑的影響 洪澇災害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擴大了病媒昆蟲孳生地,各種病媒昆蟲密度增大,常導致某些傳染病的流行。瘧疾是常見的災后疾病。
(3)洪澇災害導致人群遷移引起疾病 由于洪水淹沒或行洪,一方面使傳染源轉移到非疫區(qū),另一方面使易感人群進入疫區(qū),這種人群的遷移極易導致疾病的流行。其他如眼結膜炎、皮膚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觸,增加傳播機會。
(4)居住環(huán)境惡劣引起發(fā)病 洪水毀壞住房,災民臨時居住于簡陋的帳篷之中,白天烈日暴曬易致中暑,夜晚易著涼感冒,年老體弱、兒童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患病。
看了海嘯怎樣形成的人還看了:
2.海嘯自救方法
5.海浪形成的原因
7.潮汐形成的原因
9.海浪基礎知識
10.地球上的火山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