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人物介紹簡短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陌柌亍垡蛩固谷宋锖喗?,希望大家喜歡!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人物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奠基人,相對論——“質(zhì)能關系”的創(chuàng)立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wèi)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他創(chuàng)立了代表現(xiàn)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fā)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人物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Альберт Ейнштейн),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學家之一,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yè)于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原德國人)。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yè)大學、布拉格德意志擔任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并當選為普魯士皇家科學院院士。1933年愛因斯坦在英國期間,被格拉斯哥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LL.D)。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愛因斯坦與塞爾維亞數(shù)學家米列娃·馬里奇在結婚前曾有一個女兒麗瑟爾·愛因斯坦(Lieserl Einstein)(1902—1903年)。關于麗瑟爾的命運有諸多猜測。愛因斯坦最后一次提到她是在1903年9月一封給米列娃的信里。愛因斯坦和米列娃結婚后生了兩個兒子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愛德華·愛因斯坦(Eduard Einstein)。愛因斯坦的二兒子愛德華?愛因斯坦受米列娃家庭遺傳的影響患精神分裂,一生未娶。
愛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愛爾莎·愛因斯坦是他的親戚,他們的曾祖父都是魯伯特·愛因斯坦(Ruppert Einstein)。這個婚姻從1919年到1936年維持到愛爾莎逝世。大兒子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水利工程教授,他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伯爾尼哈德·凱撒·愛因斯坦(Bernhard Caesar Einstein)是一名物理學家,二兒子克勞斯·馬丁(Klaus Martin,1932–1938),以及養(yǎng)女伊芙琳(Evelyn)。伯爾尼哈德有五個孩子,其中最大的孩子托馬斯·馬丁·愛因斯坦 (Thomas Martin Einstein) 是一名整形外科麻醉師。伯爾尼哈德的二兒子保羅·邁克爾·愛因斯坦是一位小提琴家。
愛因斯坦孫子伯爾尼哈德·凱撒·愛因斯坦的書信記錄爺爺愛因斯坦最珍愛的物品是小提琴和煙斗。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Ulm, Kingdom of Württemberg, 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號。父母都是猶太人。父名赫爾曼·愛因斯坦,母親玻琳。
1881年(2歲),11月18日,愛因斯坦的妹妹瑪婭在慕尼黑出生。
1884年(5歲),愛因斯坦開始對袖珍羅盤著迷。
1885年(6歲),愛因斯坦開始學習小提琴。
1886年(7歲),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學校(Council School)讀書;在家里學習猶太教的教規(guī)。
1888年(9歲),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繼續(xù)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儀式,弗里德曼是指導老師。
1889年(10歲),在醫(y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
1891年(12歲),自學歐幾里德幾何學(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熱的喜愛,同時開始自學高等數(shù)學。愛因斯坦開始懷疑歐幾里德的假定。
1892年(13歲),開始讀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
1894年(15歲),愛因斯坦一家移居意大利。
1895年(16歲),自學完微積分(calculus)。 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學院(德文首字母縮寫詞ETH)的入學考試失敗。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當一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對經(jīng)典理論的內(nèi)在矛盾產(chǎn)生困惑。
1896年(17歲),獲阿勞中學畢業(yè)證書。10月29日,愛因斯坦遷居蘇黎世并在瑞士理工學院就讀。
1899年(20歲)10月19日,愛因斯坦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21歲)8月愛因斯坦畢業(yè)于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xiàn)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fā)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志》上并入瑞士籍。
1901年(22歲)3月21日,取得瑞士國籍。在這一年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1902年(23歲)6月16日,被瑞士伯爾尼專利局雇傭。
1903年(24歲),他與大學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他們結婚前就已經(jīng)有了第一個孩子。
1904年(25歲)9月,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
1905年(26歲)3月,發(fā)表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chuàng)物理學的新紀元。
1906年(27歲)4月,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這是關于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
1907年(28歲),升職為專利局一級技術員。
1908年(29歲)10月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
1909年(30歲)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0年(31歲)10月,完成關于臨界乳光[乳]的論文。
1911年(32歲),從瑞士遷居到布拉格。
1912年(33歲)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1913年(34歲)重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并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1914年(35歲)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
8月 即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他雖身居戰(zhàn)爭的發(fā)源地,生活在戰(zhàn)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zhàn)態(tài)度。
9月 愛因斯坦參與發(fā)起反戰(zhàn)團體“新祖國同盟”,在這個組織被宣布為非法、成員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轉入地下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
10月 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fā)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辯護,鼓吹德國高于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在“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征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zhàn)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
1915年(36歲)11月,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
1916年(37歲)3月,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5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
8月完成《關于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fā)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1917年(38歲),列寧領導的蘇聯(lián)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愛因斯坦熱情地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贊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驗并表示:“我尊敬列寧,因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犧牲精神,全心全意為實現(xiàn)社會正義而獻身的人。我并不認為他的方法是切合實際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像他這種類型的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1919年(40歲),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離婚,同年,與表姐艾爾莎結婚。
1921年(42歲),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fā)展。
1月訪問布拉格和維也納。同年1月27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幾何學和經(jīng)驗》的報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參加國際工聯(lián)會議。
4月5日—5月30日,為了給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的創(chuàng)建籌集資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訪問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巴納德勛章。在白宮受哈丁總統(tǒng)接見。在訪問芝加哥、波士頓和普林斯頓期間,就相對論進行了4次講學。
6月訪問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1922年(43歲)1月完成關于統(tǒng)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3—4月訪問法國,努力促使法德關系正?;0l(fā)表批判馬赫哲學的談話。
4月參加國際聯(lián)盟知識界合作委員會。
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
10月8日,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在馬賽乘輪船赴日本。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上海的途中,愛因斯坦通過電報知道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月17日—12月29日,訪問日本。
1923年(44歲)2月2日,從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訪問,逗留12天。
2月8日,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名譽公民。
從巴勒斯坦返回德國途中,訪問了西班牙。
3月,愛因斯坦對國聯(lián)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國聯(lián)提出辭職。6—7月,幫助創(chuàng)建“新俄朋友協(xié)會”,并成為其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并講演相對論,作為對得到諾貝爾獎金的感謝。
發(fā)現(xiàn)了康普頓效應,解決了光子概念中長期存在的矛盾。
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1924年(45歲)加入柏林的猶太組織,并成為繳納會費的會員。
6月,重新考慮加入國聯(lián)。
12月,取得最后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從統(tǒng)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zhì)締合的獨立的論證。此時,還發(fā)現(xiàn)了波色—愛因斯坦凝聚。
1925年(46歲)受聘為德蘇合作團體“東方文化技術協(xié)會”理事。
5—6月,去南美洲訪問。 與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絕服兵役的聲明上簽字。接受科普列獎章。為希伯萊大學的董事會工作。發(fā)表《非歐幾里德幾何和物理學》。
1926年(47歲)春,同海森堡討論關于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接受“皇家天文學家”的金質(zhì)獎章。接受為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
1927年(48歲)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參加國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主席。
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問題進行激烈論戰(zhàn)。發(fā)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fā)展的影響》。
1928年(49歲)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春,由于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yǎng),并為療養(yǎng)青年講學。發(fā)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
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1929年(50歲)2月發(fā)表《統(tǒng)一場論》。
3月,50歲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慶祝會。第一次訪問比利時皇室,與伊麗莎白女皇結下友誼,直到去世之前一直與比利時女皇通信。
6月28日獲普朗克獎章。
9月以后同法國數(shù)學家阿達馬進行關于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的爭論,堅持無條件地反對一切戰(zhàn)爭。
1930年(51歲)不滿國際聯(lián)盟在改善國際關系上的無所作為,提出辭職。5月,在“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聲明上簽字。
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
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愛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國訪問,主要在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講學。
12月13日,沃克市長向愛因斯坦贈送紐約市的金鑰匙。
12月19日—20日,訪問古巴。發(fā)表《我的世界觀》、《宗教和科學》等文章。
1931年(52歲)3月從美國回柏林。
5月訪問英國,在牛津講學。
11月號召各國對日本經(jīng)濟封鎖,以制止其對中國的軍事侵略。
12月再度去加利福尼亞講學。
為參加1932年國際裁軍會議,特地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講。
發(fā)表《麥克斯韋對物理實在觀念發(fā)展的影響》。
1932年(53歲)2月,對于德國和平主義者奧西茨基被定為叛國罪,在帕莎第納提出抗議。
3月從美國回柏林。
5月去劍橋和牛津講學,后趕到日內(nèi)瓦列席裁軍會議,感到極端失望。
6月同墨菲作關于因果性問題的談話。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討論戰(zhàn)爭的心理問題。
號召德國人民起來保衛(wèi)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1932年12月10日,和妻子離開德國去美國。原來打算訪問美國,然而,他們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德國的領土。
1933年(54歲)1月30日,納粹上臺。
3月10日,在帕莎第納發(fā)表不回德國的聲明,次日啟程回歐洲。
3月20日,納粹搜查他的房屋,他發(fā)表抗議。后他在德國的財產(chǎn)被沒收,著作被焚。
3月28日從美國到達比利時,避居海邊農(nóng)村。
4月21日宣布辭去普魯士科學院職務。
5月26日給勞厄的信中指出科學家對重大政治問題不應當默不作聲。
6月21日接受格拉斯哥大學授予的LL.D榮譽法學博士的學位
7月改變絕對和平主義態(tài)度,號召各國青年武裝起來準備同納粹德國作殊死斗爭。
9月初納粹以2萬馬克懸賞殺死他。
9月9日,渡海前往英國,永遠離開歐洲。
10月3日在倫敦發(fā)表演講生命與科學。
10月10日離開英國,10月17到達美國,定居于普林斯頓,應聘為高等學術研究院教授。
1934年(55歲)文集《我的世界觀》由其繼女婿魯?shù)婪颉P澤爾編輯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請永遠在美國居住。這也是他最后一次離開美國。
獲富蘭克林獎章。
同波多耳斯基和羅森合作,發(fā)表向哥本哈根學派挑戰(zhàn)的論文,宣稱量子力學對實在的描述是不完備的。
為使諾貝爾獎金(和平獎)贈予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57歲)開始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
12月20日妻艾爾莎病故。
發(fā)表《物理學和實在》、《論教育》。
1937年(58歲)3—9月參加由英費爾德執(zhí)筆的通俗冊子《物理學的進化》的編寫工作。
3月聲援中國“七君子”。
6月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論文《引力方程和運動問題》,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
1938年(59歲)同柏格曼合寫論文《卡魯查電學理論的推廣》。
1939年(60歲)8月2日在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偨y(tǒng),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
妹妹瑪雅從歐洲來美,在愛因斯坦家長期住下來。1940年5月15日發(fā)表《關于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
5月22日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
1941年(62歲)發(fā)表《科學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63歲)10月在猶太人援蘇集會上熱烈贊揚蘇聯(lián)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64歲)5月作為科學顧問參與美國海軍部工作。
1944年(65歲)為支持反法西斯戰(zhàn)爭,以600萬美元拍賣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手稿。發(fā)表對羅素的認識論的評論。
12月同斯特恩、玻爾討論原子武器和戰(zhàn)后和平問題,聽從玻爾勸告,暫時保持沉默。
1945年(66歲)3月同西拉德討論原子軍備的危險性,寫信介紹西拉德去見羅斯福,未果。
4月從高等學術研究院退休(事實上依然繼續(xù)照常工作)。9月以后連續(xù)發(fā)表一系列關于原子戰(zhàn)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
1946年(67歲)5月發(fā)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擔任主席。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寫長篇《自述》,回顧一生在科學上探索的道路。
5月妹妹瑪雅因中風而癱瘓,以后每夜念書給她聽。
10月,給聯(lián)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68歲)繼續(xù)發(fā)表大量關于世界政府的言論。
9月發(fā)表公開信,建議把聯(lián)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
1948年(69歲)4—6月同天文學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對美國準備對蘇聯(lián)進行“預防性戰(zhàn)爭”。
抗議美國進行普遍軍事訓練。
發(fā)表《量子力學和實在》。
前妻米列娃在蘇黎世病故。
12月,作剖腹手術,在腹部主動脈里發(fā)現(xiàn)一個大動脈瘤。
1949年(70歲)1月13日,愛因斯坦出院。
1月,寫《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反批判。
11月“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停止活動。
1950年(71歲)2月13日發(fā)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制造氫彈。
4月發(fā)表《關于廣義引力論》。
《晚年集》出版。
3月18日,在遺囑上簽字蓋章。內(nèi)森博士被指名為唯一的遺囑執(zhí)行人。遺產(chǎn)由內(nèi)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托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終貯藏所是希伯萊大學。其他條款當中還有:小提琴贈給孫子伯恩哈德·凱撒。
1951年(72歲)連續(xù)發(fā)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zhàn)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
6月妹妹瑪婭在長期癱瘓后去世。
9月“原子能科學家非常委員會”解散。
1952年(73歲)發(fā)表《相對論和空間問題》、《關于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11月以色列第1任總統(tǒng)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請他擔任第2任總統(tǒng),被拒絕。
1953年(74歲)4月3日給伯爾尼時代的舊友寫《奧林匹亞科學院頌詞》,緬懷青年時代的生活。
5月16日給受迫害的教師弗勞恩格拉斯寫回信,號召美國知識分子起來堅決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響。為紀念玻恩退休,發(fā)表關于量子力學解釋的論文,由此引起兩人之間的激烈爭論。
發(fā)表《〈空間概念〉序》。
1954年(75歲)3月,75歲生日,通過“爭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員會”,號召美國人民起來同法西斯勢力作斗爭。
3月被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公開斥責為“美國的敵人”。
5月發(fā)表聲明,抗議對奧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因患溶血性貧血癥臥床數(shù)日。
11月18日,在《記者》雜志上發(fā)表聲明,不愿在美國做科學家,而寧愿做一個工匠或小販。
完成《非對稱的相對論性理論》。
1955年(76歲)2—4月同羅素通信討論和平宣言問題,4月11日在宣言上簽名。
3月寫《自述片斷》,回憶青年時代的學習和科學探索的道路。
3月15日摯友貝索逝世。
4月3日同科恩談論關于科學史等問題。
4月5日駁斥美國法西斯分子給他扣上“顛覆分子”帽子。
4月13日在草擬一篇電視講話稿時發(fā)生嚴重腹痛,后診斷為動脈出血。
4月15日進普林斯頓醫(yī)院。
4月18日1時25分在醫(yī)院逝世。
名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人物介紹簡短相關文章:
3.高智商名人
5.愛因斯塔智商多少
8.高智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