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文章閱讀 > 友情文章 >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

時間: 晏付1011 分享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

  小孩子的教育是重要的,要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人格也是重要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篇1:讓孩子的人格有“適度的自我”

  初中有段時間,我總是很早到班上義務值日掃地。父母看我這樣做,就很表揚我。但有一位縣城來的親戚姐姐對我說:你不能總去義務做一件為大家服務的事情,做久了,就成了你的責任了,哪天你沒掃,肯定有人罵你——果然,后來應驗了這話。因為父母的教育根深蒂固,我改不了,但我十分感念姐姐給我說的真心話,她比我父母更能夠洞察人性。

  中學時代,我有位往來密切的同學叫貓貓。某天,貓貓帶來兩個橘子,她把小的那個給我,更大的那個留給她最好的朋友。我倒不在乎吃到的橘子是大是小,我好奇的是她的行為方式與我不同。

  因為我想起有一次家里買回幾個橘子,父母大概是隨機分的,弟弟要和我換大橘子,我給他了。一會兒他吃完了,我還沒有吃,我又送給他了,父母就表揚我。類似“舍己為人”的行為似乎不止一次被強化,而我母親,更是一個行為榜樣,困難年代,她總是餓自己的肚子,把食物給祖母、父親和孩子們。我是母親身邊最近的人,我就成了倒數(shù)第二個要處處克己的人。等我長大,我有個弟弟投資做生意,每次失敗,我都要自己從銀行貸款幫他還債。經過將近20年的掙扎,最后一次,當父親又要我替弟弟還債的時候,我終于學會了拒絕,表達了我的憤怒,但心里竟然還是覺得內疚。朋友貓貓那種心中有自己,善于分遠近親疏,雖然與學佛之人要修煉的“無分別不執(zhí)著”境界相悖,但卻是世俗常情中,最溫暖宜人的部分。

  父母沒有存款,父親的退休金有段時間還不能按時到位。一個兒子得了癌癥,只能自顧;一個兒子投資生意失敗還在債務中;另外一個兒子遠在北京,工作忙,心思也很直,不一定對父母的需求體察入微。記得有一次,給父母電話打到一半,我就掛了,先去給父親存了一筆錢到他的賬戶,然后再接著給他打電話。弟弟很奇怪,說他也剛給父母打過電話,父母并沒有說自己缺錢。我就說,對父母,你只能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從蛛絲馬跡去研究他們的需要。我也曾提議給父母存一筆足夠的錢在他們的賬上,但我試過之后很失望,要么他們慷慨助人花了,要么就給弟弟還債了,總之也用不到他們自己身上。

  但我希望一種理想境界存在:覺得像父母那樣不給自己留任何余地的人應該得到回報。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說她的父母從小教她一句話:爹有媽有不如自己有。我的父母教我自立也說這樣的話,但他們言傳身教的都是對自己所付出的人的百分百信任,為了親人背水一戰(zhàn),忘記自己,或者是永遠最后想到自己。

  我在北京是比較早買房的人,銀行貸款還很多的時候,就把家族親人一個一個接到北京。我還要工作帶孩子,陪他們玩我很累,他們還帶著孩子,招待他們就是出門兩輛出租車,頓頓吃飯店。每次工資數(shù)都沒有數(shù)就花光了,后來卻落下他們對父母一句話:“姐姐有錢。出門就坐出租車,天天吃飯店,以后就姐姐給您們錢吧。”等我湊夠第二套房子的首付時,我去簽合同,都到了售樓處,老公給我打電話:你要留些現(xiàn)錢,萬一父母和家人有需要呢?我一猶豫,房價漲到5倍。第三次去看房子,首付就差幾萬,親人借錢不還,我也就此放棄。后來,房子漲到幾百萬,我感慨:我是把自己的種子拿來喂家人,誤了自己秋天的收成。等我后來因為常年勞累,病得連床都起不來,只有丈夫同孩子在身邊,忽然不能像過去一樣對父母和兄弟們付出,內心竟也是內疚不堪。

  所以,當我教育孩子的時候,我的難題是如何稍微教會兒子自我保護,尤其是在利益上能夠“合理自私”,在人格上有“適度的自我”。中國的家族文化,雖然有互相扶持的溫暖,但實在養(yǎng)了不少寄生蟲和逃避義務的人。能干的多勞,心憨的活該,一心付出的人,如果沒有分寸和限度,沒有智慧的方式,培育的是貪婪,得到的結果是“活該”。在家如此,在社會生活中,也是如此。

  一方面,我有點遺憾父母給我的這種心憨,另一方面,又希望繼續(xù)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他們并不“活該”。

  我這樣回顧自己的家教,并非鼓勵人人自私。物極必反,過分自私給自己造成的不利,也許比盲目付出造成的自我損傷更大。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篇2:誰培養(yǎng)了孩子的不良人格

  馬老師:

  您好!

  我有一大堆問題要請教您,希望得到您的幫助。我兒子今年13歲了。前幾天,孩子的老師請我去,他先對我說了兒子的很多不良行為,接著又夸獎兒子很聰明,但沒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老師建議我找個心理醫(yī)生,可孩子不愿意去,所以只好給您寫信了。

  孩子平時的不良表現(xiàn)很多:一是懶惰。比如,做數(shù)學作業(yè),見到麻煩的數(shù)學題就說,還要一步步計算,真煩死了。做錯作業(yè)不訂正,老師讓他重做,他總是耍小聰明。他還有不洗腳不洗臉就睡覺的壞習慣。二是撒謊。他不止一次撒謊,如果你不切實抓住他的把柄,他從來不會主動承認。三是動不動就有發(fā)泄行為。老師反映,他犯了錯誤,哪個老師要批評他,他就不高興,就拿哪門課程的書和本子出氣,把書和本子撕壞。四是攻擊行為。在學校他特別喜歡向別人挑釁,一旦別人還擊,他會更兇狠地反擊別人。老師反映說,他攻擊別人的時候,臉上表情特別憤怒,好像恨不得對別人發(fā)泄完自己所有的不快,因此弄得同學關系也不好。

  我和孩子的父親都是做生意的,每天很忙。因此,孩子從小都是奶奶帶,直到上小學才和我們在一起。即使和我們在一起了,我們也總是忙的時候多,和孩子交流的時間少。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但是遇上高興的時候,他也很能說,如果不高興,你說什么他都嫌煩。

  您說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該怎么辦?萬分感謝!

  一個困惑的母親尹玉嵐

  2005.3.20

  尹玉嵐朋友:

  您好!我仔細研究來信中談到的情況,所謂“一大堆問題”,所謂“孩子平時的很多不良表現(xiàn)”,其實就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人格問題。就是說,孩子的問題就是不良人格特征問題。

  首先,孩子身上存在爆發(fā)型人格特征。

  所謂爆發(fā)型人格,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就突然爆發(fā)出非常強烈而又無法控制的憤怒情緒甚至暴力行為的人格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①情緒和行為具有突發(fā)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與別人發(fā)生爭吵或沖突,往往可以因一點小事突然爆發(fā)出非常強烈的憤怒或暴力行為。②情緒和行為具有不穩(wěn)定性。由于缺乏自我認同的穩(wěn)定性,因而不斷地尋求自己的生活角色,又由于沒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就導致變化無常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了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③情緒和行為具有反復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為之后都十分內疚懊悔。在間歇期表現(xiàn)正常,但過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為等又會重新表現(xiàn)出來。④挫折耐受力差。人的情緒總是與外界刺激有關,這種人遇到的刺激強度即使很小,也能引發(fā)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小題大做。現(xiàn)在您已經看出,孩子的所謂“發(fā)泄行為”和“攻擊行為”,其實就是這種人格特征的表現(xiàn)。

  至于孩子的懶惰和撒謊,也是不良人格特征的表現(xiàn)。

  不良人格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呢?實話實說,孩子的人格特征都與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家庭教育“培養(yǎng)”了孩子的人格特征。就你們的家庭情況來說,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親子關系的失調,也就是父母缺乏與孩子的信息溝通和情感交流。人生的早年正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刻。心理學的結論是,孩子六七歲之前,已經為他后來的人格奠定了基礎。這時孩子卻長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祖輩在行為訓練方面又不能嚴格要求孩子。這本身就是不良人格形成的土壤和環(huán)境。比如,孩子不洗腳不洗臉就睡覺的懶惰習慣,還不是因為父母沒空關照而讓孩子一點一點地養(yǎng)成的?再有,孩子撒謊的習慣,一定是撒謊曾經得逞,曾經給他帶來好處,從而慢慢形成的。就爆發(fā)型人格來說也有明顯的家庭原因。父母長期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后來也很少交流,讓孩子的心靈變得封閉而孤僻。父母聽到老師說的不良表現(xiàn)后,又難免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這都會讓孩子找不到感覺,增加心理壓力。再有,您的孩子已經進入少年期,身心發(fā)育出現(xiàn)突變,神經系統(tǒng)的抑制興奮機能不夠協(xié)調和靈活,控制力差,并且心理上開始進入第二反抗期,容易和成人對抗,非常敏感,一旦受挫,就容易以暴怒的方式來進行心理自我防衛(wèi),從而導致孩子對老師的“發(fā)泄行為”,對同學的“攻擊行為”。

  知道了孩子的問題是怎么回事,現(xiàn)在您關心的就是該怎么辦了。

  首先是增進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說句心里話您別不高興,別光顧掙錢了。誰家過日子都離不開錢,掙錢很重要,但是,再重要也沒有孩子的健康成長重要。您說是不是?過去已經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了,別再繼續(xù)了。趕緊讓您困惑的心靈化作溫暖的親情吧。溝通,不單是講道理,更需要感情的交流。溫暖的親情,能最好地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

  再有是為孩子的行為訓練補課。孩子的人格,離不開長期的家庭訓練和培養(yǎng)。孩子到底還小,還沒有完全長成,應及早抓緊補課——加強行為習慣的訓練,孩子的人格還是可以得到改變的。不要再簡單地抱怨孩子,而是要在行為上抓緊訓練。不要再給孩子偷懶和撒謊的機會,讓孩子勤奮誠實起來,慢慢地孩子的人格特征就會發(fā)生改變。

  最后,我再給您介紹一些指導孩子調整爆發(fā)型人格的方法。孩子情緒爆發(fā)后往往自己也后悔,您可以指導孩子這樣學習自我調控。

  首先是在間歇期里加強自控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加強道德修養(yǎng),用道德的標準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二是增強紀律觀念,用紀律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三是學會心理換位,經常替別人想想以使自己學會冷靜。四是學會運用“制怒”等座右銘來提醒自己,從而提高自控能力。五是學會用愉快的情境體驗來驅趕不愉快的情緒,學會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六是正確對待挫折,認真分析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緒化行為,以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其次是學會在激情爆發(fā)時自我調控的方法。一、警醒法。當怒火即將爆發(fā)的瞬間,立刻卷起舌頭不講話,閉上眼睛,腦子里默念“忍”字警醒自己。二、回避法。迅速離開產生激情的現(xiàn)場,去從事別的事情,如,去跑,去跳。三、暗示法。如果一時離不開現(xiàn)場,則可在腦子中迅速默念:“大發(fā)脾氣有什么用?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上一次發(fā)火自己已懊悔極了。這次千萬不要再發(fā)火了……”四、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嚴重后果,盡量把自己激情爆發(fā)后的結果想像得嚴重些,以使自己息怒。五、宣泄法。實在怒火難耐,就趕緊對準一堵墻,揮舞你的拳頭。這樣,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員財物的傷害。

  但愿我們的溝通對您有所幫助,相信您的付出會讓孩子健康成長的!

  您的朋友 馬志國

  2005.3.25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篇3: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們人格更健全

  個人事業(yè)上要成功,15%是由于他們卓越的學識和專業(yè)技術,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質。 “人格即命運”也就是說,除了才華和機遇外,人格是決定人的一生成功與否、快樂與否的關鍵因素。人格,它涵蓋了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和意識傾向與其關聯(lián)的氣質、性格、品德、操行、觀點、態(tài)度、能力等因素。人格是人與社會環(huán)境接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的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和情緒反應,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要與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那他的人格為正常,才不會出現(xiàn)行為上的偏差,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變化和更新,社會環(huán)境也日趨復雜,這都給人們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嚴重地影響了千千萬萬家長的思想觀念,也影響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當然也涉及到了校園里的教工們。所以,現(xiàn)代孩子們人格的缺失和不健全的發(fā)展;讓孩子們行為上存在著懶惰、怯懦、自私、不能自立等現(xiàn)像,也出現(xiàn)了情緒不穩(wěn)定、懼怕膽小、做事缺乏毅力等。孩子們人格就出現(xiàn)了一定的缺憾,就這就給學校教育帶來了不可預知的難度。那么,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們的人格更健全、心理更健康呢?

  一、 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家庭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陣地

  孩子們出生后,首先接觸的就是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并深受他們的“潛移默化”,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品質或多或少都烙著家庭的印記,所以說一個守信用、重感情、溫馨、和睦、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家庭就會給孩子鑄就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反之極可能給孩子的心靈留下一定的傷巴。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就給家長提出了嚴格的、長期的要求:首先要有一個健康、和睦家庭;其次家長們要學習教育學方面、心理學方面的書,學校還要通過家長會及家長座談等方式,讓家長與家庭成員了解孩子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白只有自己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去感染影響孩子;最后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對孩子既不能溺愛,也不能過于專制??傊?,家庭教育的方法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規(guī)律,才會有利于孩子的人格發(fā)展。

  二、 幼兒園、學校教育環(huán)境――――人格教育的重要資源

  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具體操作者,教師要真正成為學校人格教育的主力軍。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是孩子們健全人格的關鍵 ;教師應該以真、善、美的要求不斷完善和調整自己的道德行為。做到誠信、博愛、奉獻、寬容、樂觀、獨立、堅忍不拔、持之以恒。以身作則、勤學躬行,才能更好的教育、影響學生。

  三、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社會、家庭、學校和諧是對學生健全人格建立的關鍵。目前三個方面的發(fā)展不平衡,導致人格教育的持久性、實效性顯得力量不足。學校教育是重要的突破口,學校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教育系統(tǒng)、文明的校園環(huán)境、必備的教育設施,周到的后勤服務,是對學生進行較全人格教育的可靠保障。在人格教育要具有理解與對話的能力,具有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成為一個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人才。這是今后人格教育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個性開朗、隨和、有彈性、適應力強、有智慧、有理想、會思考又能積極力行、品行端正、沒有不良習慣、觀念正確、態(tài)度正當、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情緒平穩(wěn)、有愛心、能體諒別人,就應該算得是有 “健全人格” 的人,是受人歡迎和喜愛的人。而這也正應該是父母教養(yǎng)子女的環(huán)境和目標,相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長成身心健全的人,

  讓我們攜起手來構建一個立體的、多棱的人格教育空間;使孩子們都具有良好健全的人格品質;認真學習、努力奮斗將來成為社會的、國際的有用人才!

關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相關文章:

1.關于孩子成長的短文章

2.關于孩子成長的短文章讀后感

3.鼓勵孩子的短文章

4.關于孩子成長的散文

5.鼓勵孩子多讀書的短文章

6.關于父母疼愛孩子的短文章

7.育兒心得文章

8.兒童必讀的勵志小故事10個

9.描寫教育孩子的經典語錄

10.讀給孩子聽的短文章

269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