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原因大全 > 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是什么

時間: 曉賢752 分享

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牙周炎是口腔內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么,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是什么?牙周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告訴大家吧!

  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是什么

  1、牙斑菌

  當微生物數量及病毒性增強,或機體防御能力降低時,由于齦下缺氧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特點,以及炎癥產物向病菌提供營養(yǎng)成分,齦下牙菌斑會滋生大量的有害牙周病致病菌,使牙齦炎癥逐漸加重,破壞牙周組織,導致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而發(fā)展成牙周炎。

  2、牙齦炎

  牙齦炎的發(fā)展會導致牙周袋的產生,它的產生會使牙周膜纖維破壞,有利于牙斑菌的堆積和滯留,使炎癥更加嚴重,而炎癥反應使牙周袋更深,會形成進行性的惡性循環(huán)。臨床上可發(fā)現牙周袋部位的牙齦有不同程度的炎癥,一般用牙周探針探查或進食時,牙齦易出血,輕壓牙齦,有時有膿液溢出,患者可自覺有口臭。

  3、牙結石

  牙石會刺激牙齒周圍的軟組織,再加上局部細菌,微生物的入侵,使牙齦,牙周組織發(fā)炎。這就是造成牙周炎的主要局部因素。如果機體抵抗力低,患有糖尿病的情況會使病情加重。

  4、遺傳因素、全身性疾病等其他的身體病因會引發(fā)牙周病

  遺傳性因素可增加牙周炎的易感染性,如侵襲性的牙周炎多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其家族家族性明顯增強。像有糖尿病、骨質疏松癥和艾滋病等都可促進和加重牙周炎的發(fā)展。另外內分泌功能紊亂、吸煙、營養(yǎng)不良、精神緊張、工作或學習壓力大等都可降低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促進多種炎癥介質、細胞因子及激素等的釋放,這是導致牙周炎發(fā)展的危險因素。

  牙周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目標

  牙周病治療的目標是:(1)去除病因,消除炎癥;(2)恢復軟組織及骨的生理外形;(3)恢復功能,保持長久療效;(4)促進牙周組織的再生;(5)滿足美學需要。

  治療方式

  牙周炎的治療應分一定階段進行。

  1. 第一階段應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這適用于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對于出現急性齦膿腫、急性牙周膿腫、急性壞死性齦炎等急癥的患者,應根據情況加以處理。拔除無望保留的牙齒,以保持較長時期的牙周健康。進行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齦上、齦下的菌斑,牙石及壞死牙骨質。必要時進行松動牙暫時性固定、調合、藥物輔助治療。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加強患者意識。因此對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指導,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等十分重要。應使患者了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如正確刷牙方法及正確使用牙線、牙簽、間隙刷等菌斑清除工具。基礎治療后要對療效進行再評估。

  2.手術治療

  基礎治療后2-3個月對牙周狀況再評估,若某些牙位的探診深度仍在5mm以上且探診出血,或根分叉病變I-II度,或牙齦及牙槽骨形態(tài)不良,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牙周手術不但可在直視下進行徹底的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組織,還可以糾正不良的牙齦外形、不良牙槽骨形態(tài)、根分叉病變,并可進行牙周組織的再生性治療。

  牙周炎的修復和正畸治療是在牙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改善患牙的松動、移位及咀嚼無力等癥狀。此階段的治療必須在牙周炎癥得到控制的條件下進行,一般在治療后(手術后)3個月進行。其根本目的是分散合力、消除創(chuàng)傷,建立協調的合關系,建立穩(wěn)定的平衡合;固定松動牙,修復缺失牙,控制病理性的松動移位,促進牙周病變組織的愈合,恢復咀嚼功能。

  3.維護期治療

  牙周炎患者經過治療后,仍應終生自我維護牙周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定期進行專業(yè)維護,以防止牙周炎的復發(fā)。此為牙周治療的維護期。

  4.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的治療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病情通常兇猛而且嚴重,需要仔細的檢查,認真的診斷,及時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多學科聯合治療。我們對這些疾病的認識還遠遠不夠,治療也還不盡完善,需要我們更多的努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92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