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語文學習>語文教案>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10篇

時間: 楚雯1870 分享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認識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變”“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順暢誦讀,培養(yǎng)文言語感。

2、熟悉文中的描寫用語,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復誦讀,用簡練的語句概括寫景的內(nèi)容和層次。

4、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qū)懢暗姆椒ā?/p>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并培養(yǎng)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發(fā)揮想象,體會山市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神奇并再現(xiàn)山市.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采用多種方式朗讀)

討論法

情境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海市蜃樓的圖片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進行字﹑詞﹑句解釋大比賽; 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體味山市之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多媒體顯示海市蜃樓圖片,然后請同學們說說圖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適時引導.現(xiàn)實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間出現(xiàn)一座城市嗎?讓我們走進《山市》,去領會山市的神奇吧!

二. 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作者及《聊齋志異》 ,課件出示資料助讀。

2.師生競讀

① 抽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評價。(字音﹑停頓﹑斷句)

② 教師配樂朗誦,學生體會停頓﹑語調(diào)﹑情感。

學生發(fā)表觀點,教師總結(jié)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準確斷句﹑讀出情味。

③ 選派學生代表與老師比賽,學生評論并說明理由。

④ 集體有感情朗讀.

3.譯讀(字﹑詞﹑句解釋比賽)

4.品讀

(1) 體會山市之“變”.

① 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時間很短暫,看來山市瞬息萬“變”。

② 隨著時間推移,山市呈現(xiàn)怎樣的景象? (學生熟悉文中的描寫用語,用自己的話描述)

③ 山市變化的全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請簡練概括。

(2) 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組討論所看到的山市奇觀.同學們都是山市的目擊者,派小記者下組采訪.

參照采訪提綱:你看到怎樣的景色?

它有變化嗎?怎樣變化的呢?

你覺得這些美嗎?美在哪里?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總結(jié)小記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 品味山市之“美”。

① 集體朗讀一段課文,有感情的描繪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觀.(多媒體出示圖片欣賞)

② 師生評說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詞語﹑句子體現(xiàn)出來。

(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暗然縹緲)

三. 討論研究

為什么那時的人把山市稱作鬼市?山市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思考、議論、自由發(fā)表個人見解。引導明確:古代的人無法解釋這種現(xiàn)象,所以才歸結(jié)為鬼在作怪。實際上我們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完全能夠解釋這一現(xiàn)象了。自由組成研討小組。搜集相應資料或故事,討論、探究其中科學道理。

四.課堂練筆

學生欣賞煙花綻放情景的圖片,然后用筆有順序、抓特征、運用美的語言去描繪。

五. 作業(yè)設計

1. 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述美麗神奇的山市.

2. 給蒲松齡先生寫信說明山市形成的原因。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的

一、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虛詞。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

二、體會作品開合自如的章法和說理的手法;指導學生有意模仿,進行寫作。

三、指導學生學習文中對事物的分析方法,觀察思考問題。

教學安排

本課擬用三課時講授:

第一課時,疏通文意;

第二課時,分析作品;

第三課時,指導背誦,加強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設想

基于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理解課文的難度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鑒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大概聽說過弱肉強食這一成語吧,在自然界這似乎是一條法則,但在人類社會,這條法則常常會被打破。在兩千多年前,秦朝國力還是那樣的不可一世,一場農(nóng)民戰(zhàn)爭就打破了開國者千秋萬代的夢想,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為我們闡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過秦論》。過秦就是指出秦的過錯,那秦之過是什么呢?

二、作者簡介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散文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風格,他的賦作趨向散文化,所以有開漢賦之先聲者之稱。作品有《過秦論》、《鵬鳥賦》、《吊屈原賦》等。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jié)奏,依據(jù)朗讀節(jié)奏推知意群,進而理解詞句意義。

2.學生自讀課文。逐段讓學生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猜度詞義,并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3.學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義基礎上朗讀課文,通過糾正學生朗讀節(jié)奏的錯誤,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內(nèi)容,檢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掌握。

4.指導學生在筆記上總結(jié)重點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現(xiàn)象、重點文言句式。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現(xiàn)在我們一起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分析作品謀篇布局的特點。

二、分析文章構思精巧

提問:文章題目為過秦論,在文章中真正指責秦之過的文字有多少?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作品內(nèi)容?

明確: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問學生不易答出,可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提問:作者在文中設計幾組實力對比?對比的結(jié)果是什么?

明確:秦國與九國實力比較,陳涉與九國賢士、謀臣比較。秦國實力不比九國聯(lián)合起來的實力大,但秦統(tǒng)一了中國,陳涉的實力不能與九國君臣相提并論。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在學習現(xiàn)代文閱讀時講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結(jié)構安排的獨具匠心之處。

明確:秦的逐步強大秦統(tǒng)一中國為鞏固政權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文章第一段敘秦之興,第二段敘秦之亡,這兩段的史料敘述占了絕大部分篇幅,作者卻絲毫沒有議論。但事實勝于雄辯,經(jīng)過這兩段生動的記述,讀者對秦的盛世轉(zhuǎn)瞬即逝景況已深深印在腦中,對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內(nèi)因?qū)е乱延姓J識,只是還未明確,此時作者將論點擺出,自然令讀者信服。所以金圣嘆說: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之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這足見文章構思精巧。

三、指導學生朗誦課文,體會課文的主題思想

主要側(cè)重在對感情、聲調(diào)、課文整體節(jié)奏方面的朗讀指導。

四、指導學生體會文章開合自如的章法和說理的手法

可提兩個提示性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1.本文是一篇論說文,但記敘多于議論,這樣安排內(nèi)容是否得當,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寫作本文時,應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值得我們借鑒?

第三課時

一、結(jié)合課后練習第二題,指導背誦

指導學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礎上,了解后三段段與段間的關系,進而理清這三段的寫作思路,方便背誦。

注意語言特點、句式特點,準確背誦。

二、介紹《阿房宮賦》,比較閱讀,加強學生對本文的理解

比較閱讀的目的在于品味兩文在辭采上的不同,更好地體會西漢散文的特點。

三、總結(jié)本課的知識點,完成課后練習

附:板書設計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

2. 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3. 掌握本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鍥而不舍”是同學們早已熟悉的兩個成語,這兩個成語的含義是什么呢?和學習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荀子·勸學》一文,領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勸學”的。

1.介紹《荀子》

學生看課本注①,教師補充。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官祭酒,后為楚蘭陵令。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學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2.題解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二、課文誦讀

1.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糾正自己預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字音掌握情況

給下列加下劃線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

(2)吾嘗跂而望矣( )

(3)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4)其曲中規(guī)( )

(5)雖有槁暴( )( )

(6)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7)君子生非異也( )

明確:(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學生朗讀課文(分節(jié)讀)

教師作朗讀提示:

為了突出強調(diào),有時需重讀,有時還需讀后稍作停頓。例,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據(jù)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四段,應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

5.分組齊讀課文(通過讀、聽,強化記憶)

三、課文分析

1.討論、分析全文的思路結(jié)構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教師總結(jié)、點撥: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就是學習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廢。這一中心論點,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來論述的。

課文一開頭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論點后,接著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在第二段中,學習可以使人“知明而行無過’,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三段,學習使本性與一般人沒有差別的人成為君子,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作用,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四段,學習應持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的方法和態(tài)度,半途停止是不會學好的,只有“學而不已”才能成功,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

(2)結(jié)合完成“思考和練習一”,引導學生理清全文思路結(jié)構組內(nèi)討論,全班交流,教師歸納板書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3、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4、體會作者的平等意識與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學生關心普通人。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走近老王(投影畫像)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從畫像上看,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意在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對他人關注的習慣。)

剛才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說得也不錯。這幅畫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書課題作者),從題目看,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同學們剛剛對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楊絳寫的相符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老王》去進一步了解這個人物。

2、簡介作者(多媒體展示)

二、認識老王:

生速讀課文

師:剛才看了老王,現(xiàn)在又讀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沒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請用老王是一個______的人,表現(xiàn)在_______。的形式表達出來。

1、老王是苦人。學生迅速瀏覽課文,談談自己對老王的印象。(多媒體展示)

⑴生活艱苦。明確:課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紹老王的基本情況。老王一輩子艱苦??恳惠v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fā)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這些說明他的生活艱難。(板書:生活上--條件艱苦)

⑵精神凄苦。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了解到老王的處境艱難,有人說,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內(nèi)心的痛苦和孤獨)能結(jié)合課文具體談談嗎?

明確:失群落伍、單干戶、沒親人、不老實--被人瞧不起,沒人搭理……(板書:精神上--內(nèi)心凄苦)

2、老王是善人。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艱難與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還體現(xiàn)在精神上??梢哉f,老王是個不折不扣的苦人--貧窮卑微,是社會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純樸善良的品質(zhì)。

明確 :老王的善良也有許多表現(xiàn), 愿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老王的善良更表現(xiàn)在,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小結(jié):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貧困線上苦苦掙扎,窮苦卑微,他的艱苦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對于這樣不幸的人,我們應當同情和關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純樸,關心人,講仁義,他需要錢,但他更重感情,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尊重的。

板書

生活——艱苦

苦 關愛

老 精神——凄苦

善 老實厚道 尊重

三、品味老王:

師:文章中寫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帶而過,有些事卻要具體寫詳細寫。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詳寫”和“略寫”?那些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的我們要詳寫。課文中也采用了這種方法。老王的哪件事寫得最詳細最感人?

生:最讓我感動的是:老王臨死還要送雞蛋香油還人情這一情節(jié)。

師:有此同感的同學請舉手。既然大家都認為這一段感動人,那么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一片斷。

1、 指名讀。(注意讀出感情)

2、學生聽讀,并思考: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作者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手法?(外貌、行動)這兩種手法課文分別體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特點?請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3、小組交流體會。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獨到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A、對老王的形神描寫語句進行分析及“鑲嵌”、“強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詞的理解;B、體現(xiàn)作者感情的字詞)

(意在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善待老王:

1、面對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表現(xiàn)如何?學生談談對我們一家的看法。

明確: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關心老王生活,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地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作者的女兒知道老王有夜盲癥,送給他大瓶魚肝油。說明我們一家也是善良的。(投影)

教師小結(jié):大家的理解都很好。作者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才會用一顆善良關愛之心去對待老王這樣的普通人。我們常說,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寬容、慈愛,你才能體會到別人的寬容和慈愛,才會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對待你周圍的人,哪怕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2、師: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jīng)常照顧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愧怍)

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明確: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老王是一個不幸的人。而自己對老王的關愛不夠,所以感到 愧怍。

五、關注老王:

師:老王生前,楊絳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但她仍感到自己對老王關愛不夠,深感愧怍。而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老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們?(多媒體展示弱勢群體圖片)

說話訓練:任選一張照片準備兩分鐘發(fā)言,角度自選。

教師總結(jié):在這個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謀生方式不同,但每個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并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zhì)。因此人只有幸運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社會需要愛,社會呼喚愛,我們要盡可能關心周圍的人,特別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處境艱難的人。我們應當用善良體察善良,用愛心澆灌世界。(多媒體展示)

六、欣賞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感受生活。

七、課外練筆:請趕快拿起你的筆,把發(fā)生在你周圍的“愛”的故事真實的描述出來,讓“愛”的主題永駐人間,讓人們體會到人間的那一份真情吧!

高中語文《老王》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錢鐘書夫人,本名 楊季康,祖籍為江蘇無錫,出生于北京,1932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成為 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1938年與丈夫錢鐘書留學英法,回國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和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 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主要文學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記》,2003年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shù)十年風雨生活的《我們?nèi)罚?6歲成書《走到人生邊上》,劇本《弄假成真》,《稱心如意》、《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 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 吉爾·布拉斯》等。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學會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來描繪刻畫人物。

⑵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過本文看到當時西南聯(lián)大怎樣的校風、學風。

教學重點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并運用細節(jié)描寫。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jīng)有位記者采訪金岳霖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蓖粼髀牶罅ⅠR反駁:“古有秦少游,今有雙黃蛋,我汪曾祺還要排在后面呢?!?/p>

二、作者介紹

汪曾祺(1920~1997),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1939考入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深受沈從文影響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顯現(xiàn)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

三、解題

從題目中我們能夠得到什么信息?

明確:寫人文章,并且作者對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選修課的教師。)

四、人物介紹

金岳霖先生,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邏輯學家。創(chuàng)辦清華大學哲學系,歷任清華、北大、西南聯(lián)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現(xiàn)代邏輯介紹到中國的主要人物,推動了中國對現(xiàn)代邏輯的研究,并培養(yǎng)了許多邏輯學者。

五、簡要介紹西南聯(lián)合大學(多媒體展示圖片)

六、課文分析

1、思考:作者寫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樣的個性?

明確:有趣。

2、問題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體現(xiàn)在哪里呢?有哪一處或幾處描寫給你印象最深?請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

(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討論。)

3、多媒體課件以及板書配合歸納明確: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態(tài)、眼鏡、衣著。

2、奇特的行為舉止:在學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養(yǎng)一只大斗雞,同一桌吃飯;搜羅大梨、大石榴,與小孩比賽。

3、獨特的教學風格:

提問方式別出心裁──今天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

幽默的答問──以稀奇古怪的問題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問。

對話式教學──像蘇格拉底一樣,興之所至、自由隨意。

4、對專業(yè)理論的獨特理解:

枯燥的學問──他覺得好玩沈從文給他出“小說和哲學”的講題,他卻得出結(jié)論說二者沒有關系。

5、對友情獨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還給她過生日;林國達死了,他在課堂不再風趣幽默。

6、對生活獨特的熱愛:

“誰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輪車上東張西望的老人是這樣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p>

介紹金岳霖與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間的友誼,從中體會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體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

口頭作文訓練:請你把有趣的老師描繪出來,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點。

(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后請代表發(fā)言,學生猜。)

小結(jié):“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細節(jié)寫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獨特的風采。每當那率真、怪誕又滿腹經(jīng)綸的金岳霖形象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就會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掛上我們的嘴角。

七、布置作業(yè)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師或同學寫一寫。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2.品讀賞析,體會感情(重)

3.研讀拓展,感悟形象(難)

一、導入新課、走進作者

1.看對聯(lián),猜人物。

棄彭澤微官,松翠菊黃,琴書而外醉三斗;

開田園詩派,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2.看圖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夾(jiá)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

(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歸園田居》(其三)

3.知人論世

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東晉(時代)最杰出的詩人

4.預習檢測

大家對課文已進行了預習,現(xiàn)在我來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首先我們一起來正音。接著梳理文言知識。

精彩的展示源于大家認真的預習,值得贊賞!

5.揭示學習目標

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品讀賞析,體會感情(重)

研讀拓展,感悟形象(難)

二、解題理思路

1.解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為我們解讀文本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我們一起來研讀標題。歸去來兮辭:歸去,回去;來兮,語氣助詞;辭,賦的一種,一般要押韻。

2.理思路

再次回到題目,請問: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么(歸去)

文章圍繞“歸去”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誰來回答(找一生答)

板書:(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

本節(jié)課我們就緊緊圍繞“因、情、悟”三個字更深刻地解讀陶淵明,感受他的隱逸情懷。

三、品讀賞析、感受情懷

(一)歸去之因

過渡語: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yè),要“大濟蒼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陶淵明在少年時就有“大濟蒼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實現(xiàn)他年輕時的理想,但此時的陶淵明為何要辭官歸鄉(xiāng)呢請大家聽錄音,從第一段中畫出陶淵明歸隱原因的句子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二)歸去之悟

過渡語:因為心為形役,內(nèi)心被外在形體所役使

因為迷途,視入仕為迷途

因為認識到昨天是錯誤的

所以,陶淵明棄官而去了。歸去后的他又產(chǎn)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們來研讀第四段。誰想將陶淵明的感悟讀給大家(找一生讀),請其余同學跟隨朗讀,畫出陶淵明歸去之悟的句子。

明確: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三)歸去之情

過渡語:是啊,人生短暫,豈可受官場羈絆一生不如歸隱田園,放飛心情、順隨心意,尋求自由之樂吧。陶淵明的田園生活,自由之樂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研讀二三段。請大家默讀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賞析。

要求:

1.有感情地誦讀所選語句;

2.用優(yōu)美的語言闡釋所選語句描寫了怎樣的景物和畫面;

3.以“之樂”的形式概括大意,并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懷。

時間3分鐘,前面同學說過的句子不再說,但可補充。

賞析第二段

1.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初進家門之樂)

賞析:看到自己簡陋的老屋,就高興地奔跑。雖貧尤喜,41歲的詩人如同孩子一樣天真。因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2.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三徑”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這里乃自己隱士生活的象征。故荒蕪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徑,還有自由不受束縛的內(nèi)心。

松菊乃高潔的象征。猶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徑的松樹和菊花,更是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本性。

3.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賞析:飲酒開懷,斜視庭柯大有“休將凡心愁俗世,且放閑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zhì)生活的清貧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懷而非物質(zhì)上的富足。這也正是他“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追求的真實體現(xiàn)。(室中之樂)

4.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賞析:園中日日散步,其樂無窮。拄杖或游或息,時時昂首遠望。真是隨意與輕松同在,閑適與自由共存啊。(園中之樂)

5.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賞析:出則無心,歸則有意。不就是陶淵明無心出仕,有意辭官的真實寫照嗎(園中之樂)

感謝大家精彩的發(fā)言,通過抵家之樂、居室之樂,庭院之樂我們感受到了陶淵明的居家之樂。我將大家的集體智慧付諸于課件,請看大屏幕:

歸去后的陶淵明:有沖破“塵網(wǎng)”,掙脫“樊籠”的歡快

也有與家人久別重逢,安享天倫的喜悅

有閑庭信步,觸目成趣的寧靜安逸

也有飲酒寄傲,與世隔絕的孤高傲岸

但這還不足以滿足詩人追求自由之樂的夢想,于是他走出家門,奔向田園。暢游于田園之中的陶淵明,又有哪些樂趣呢我們來品讀第三段。

賞析第三段

1.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人情之樂)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農(nóng)事之樂)

賞析:悅耳的知心話,真實的農(nóng)家田園生活,襯出他消除官場憂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樂。

2.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出游之樂)

賞析:駕車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嶇,都讓人興致盎然。

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出游之樂)

賞析:欣欣向榮的樹木,緩緩流淌的泉水,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都讓人倍受鼓舞。

小結(jié):田園中的陶淵明感受到了人情之樂,農(nóng)事之樂,和出游之樂。

在這里:有與親朋推心置腹,開懷暢談的怡然自得

也有與農(nóng)人談桑話麻,把酒言歡的閑適自由

有擺脫官場,縱情山水的淡泊逍遙

也有融身自然,無我相安的曠達灑脫

四、研讀拓展、感悟形象

通過剛才的賞析,我們看到了一個“閑適自由、自安自樂”的陶淵明。然而,現(xiàn)實中的詩人真的如此快樂嗎

穿過東籬的欄柵,他認清斗米中的污濁;

背負荷月的草鋤,他看透人世間的浮華

身世卑微,懷才不遇,受人羈絆是他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映照。

黑暗現(xiàn)實的無奈苦悶,凸顯了他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高尚節(jié)操;

理想抱負的難以實施,堅定了他淡泊明志,縱情山水的無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凈安逸,給予了他忘懷得失,樂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后他發(fā)出了“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時的陶淵明獲得了真正的精神之樂。

學習了本辭,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陶淵明,請用“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塵世之外”的句式說說你心中的陶淵明。

明確:

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塵世之外;

你是一株隱逸的菊,綻放于東籬之下;

你是一朵自由的云,漂浮在天空之上

你是一只卷飛的鳥,飛回到山林之內(nèi)。

五、布置作業(yè)

請以“歸隱是對人生的逃避還是熱愛”為話題談談自己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教學反思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yōu)質(zhì)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jīng)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著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于強求而側(cè)重于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nèi)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nèi)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jié)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于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jù)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經(jīng)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yōu)質(zhì)課的講臺。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臺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本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著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里,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本,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钡仡^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于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煉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_之后我更側(cè)重于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導學生通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huán)節(jié),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后,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nèi)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zhí)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chǎn)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yōu)質(zhì)課上與學生產(chǎn)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于缺乏大賽經(jīng)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jié)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獲頗豐。

經(jīng)歷這次優(yōu)質(zhì)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jié)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jīng)歷這次優(yōu)質(zhì)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jié)節(jié)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煉。感謝張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說,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

優(yōu)質(zhì)課結(jié)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斗!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而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弄懂并積累“來、諫、樽、觴、審、容膝、策、矯、盤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懷、聊、乘化”等字詞的意義,積累下面的詞語和名句--口腹自役、心為形役、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3、背誦全文。

二、教學重點

1、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解讀陶潛的隱逸詩人的形象

三、教學難點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正確理解

四、教學課時

二課時

五、教學設想

(一)、誦讀的準備指導

(二)、誦讀和領悟互相推進

(三)、總結(jié)陶潛的隱士情懷教學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一、以《花源記》導人課文,分紹陶淵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國的詩人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的社會,那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桃花源。他就是陶淵明。陶淵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又是一個清醒的理想主義者。貴族家庭的影響,儒家學說的熏陶,使他少年時就有一種“大濟蒼生”的壯志,可是黑暗的現(xiàn)實把他的理想擊得粉碎。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陶淵明選擇了歸隱的道路。為明心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辭》。

資料鏈接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淵明,一字元亮,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卒后朋友私謚“靖節(jié)”,故后人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的陶侃,據(jù)說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少田園產(chǎn)業(yè)。陶淵明出身于貴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年輕時曾懷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污濁與黑暗,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閑適的田園生活。此后二十三年,雖憂憤常積于心,生活困窘多難,再無出仕之念,后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歲。

陶淵明今存詩歌125首,其中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他的五言詩可大略分為兩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tǒng)而加以發(fā)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前人很少創(chuàng)作的田園詩。后代批評家常用質(zhì)樸、平淡、自然評價陶詩的風格,稱其為“田園詩人”。陶淵明現(xiàn)存文12篇,其中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篇數(shù)不多,影響卻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記》,本文則是辭中名篇,在藝術上平淡、樸素,充滿了詩意,全無半點斧鑿痕跡,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寫作背景

陶淵明四十一歲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澤令。據(jù)《宋書陶潛傳》和蕭統(tǒng)《陶淵明傳》云,陶潛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鼓澤巡視,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怎么能為五斗米而向這鄉(xiāng)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本文分“序”和“辭”兩節(jié),“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靶颉闭f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稗o”則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后的樂趣。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勞動生活的歌頌,表明他對當時現(xiàn)實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滿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視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運乘化、樂天安命的消極思想。全文語言流暢,音節(jié)和諧,感情真實,富有抒情意味?!皻w去來兮”就是“歸去”的意思,“來”、“兮”都是語助辭。

這篇文章前面有序,敘述他家貧出仕和棄官歸田的經(jīng)過。

三.文體特點

辭,是介于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后人一般也將辭賦并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一般四句一節(jié),每節(jié)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讀后稍作停頓;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例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現(xiàn)了虛詞,也應作六字句讀。(2)“歸去來兮”“已矣乎”當一句讀,適當延長讀末句時間。(3)四字句五字句,讀時節(jié)奏自當變化。(4)辭和賦還是有區(qū)別的,一般說來,辭重言情,而賦重鋪陳。

四、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自由朗讀--提名朗讀(正音;注意語氣、語調(diào)及語頓)--集體朗讀--自由朗讀

1、一讀--正字音。一字一詞地讀,憑借注釋,讀準字音,了解詞義。

2、二讀--斷句讀。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讀,如:既自/以心/為形役。個別的五字句也同樣,如: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還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則都當整句來讀,末字適當?shù)匮娱L時間。

3、三讀--明白音樂美

讀出語調(diào)--升調(diào)、降調(diào);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diào)(感嘆句讀“↘”調(diào),疑問句讀“↗”調(diào))。

讀出語氣--疑問、反問、感嘆和陳述語氣;讀出語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樂美,主要源自于駢偶的運用。

A、找出各個自然段中的韻腳

B、找出對偶對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駢體文),引導學生初步背誦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這基礎上才能講究背誦,否則,就是死記硬背了。

C、找出本文雙聲詞、疊韻詞、疊字,雙聲如“惆悵”“崎嶇”,疊韻如“盤桓”“窈窕”,疊字如“遙遙”“飄飄”“欣欣”“涓涓”。(對比《荷塘月色》)

4、四讀--表情朗讀,讀出抑揚、輕重、緩急。朗讀時節(jié)奏要整齊,音韻要鏗鏘,要讀得悅耳動聽甚至動心。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話讀法(可讓學生分析探討讀法)

第一段的“歸去來兮,”要讀得豪邁,因為作者釋放了所有做官的悶氣,大呼一聲“回去吧”

第二段的“歸去來兮,”要讀得愉悅而平靜,因為它承上啟下,承上,歸家很高興;啟下,作者心里很輕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無奈。

另外還要五讀六讀--熟讀成誦,瑯瑯上口。

五、疏通字詞

并完成練習三

六、布置作業(yè)

1、反復誦讀課文,試著背誦;

2、完成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誦課文

一、檢查練習

二、研習課文

(一)總體把握

1、歸家之因

2、歸家之樂

3、綜述情態(tài)

(二)具體研習

1、讀悟第1段

在封建社會里,人們要建功立業(yè),要“大濟蒼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緊聯(lián)系起來的,而陶潛不愿為官,難道是當官不好嗎

指名朗讀本段。

思考: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設問:從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

明確:自責(“田園將蕪”),自悔(“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自覺、自醒(“迷途未遠,今是昨非”)。這里的“心為形役”中的“心”和“役”,顯然不能單純理解為“心意”和“形體”,應該深入理解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為官”的這種行為。

第一段,申述“歸去來兮”的緣由。開頭一句,開門見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儼然抒發(fā)一口悶氣,頓覺自在坦蕩、輕松暢快。反問,表明其志已決,不容持疑、猶豫。接下來,說明歸隱的原因。兩個:一是田園荒蕪,二是心為形役(真正原因)。“心為形役”,為衣食所迫而出來做官,既如此,那就沒有什么惆悵悲傷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輕松。過去的事情無法追悔,未來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違心的官場日子即將結(jié)束,未來的順心的生活即將開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過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擇就是“是”,是正確的。迷途未遠,悔悟與慶幸之情溢于言表!

2、讀悟第2段

齊讀本段。

討論:1、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xiàn)在哪里

2、抵家時的欣喜有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當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閑適有從何看出

明確:

1、“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載欣載奔”“童仆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3、“引壺觴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既有室中之樂,也有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士之樂,和劉禹錫《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異曲同工。

設問:從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潛又有什么樣的隱士情懷

明確:表達了淡泊明志,閑適自在的隱士情懷。

想象歸家路途的輕快與歸家后的情狀。分三層。

寫歸心似箭。以行動、心理表現(xiàn)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風拂衣,小舟飄蕩,而心情的愉快也盡顯其中。這在閱讀時需要注意。后二句:問征夫,暗自計程;恨熹微,嫌天亮太遲。更寫出作者急盼歸家之情。

寫入家門時的熱鬧場面,滿是濃郁的親情和歡躍的氣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時完全變成孩子般的歡呼與雀躍--“乃瞻衡宇,載欣載奔”,是一派狂喜之態(tài)。然后寫家人相迎、幽雅環(huán)境?!百灼蜌g迎,稚子候門”,家人主仆共同歡迎主人歸來。“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舉家歡宴,主人開懷暢飲的情狀。其中“松菊猶存”有喻義,松菊喻作者高潔的品格,喻堅韌芬芳之節(jié)操仍在。(可以補充歲寒三友)

寫歸家以后閑適有趣的田園生活。飲酒賞樹,扶杖游覽,自得其樂。再接下來由居室轉(zhuǎn)到庭園及高處、遠處,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從字面流露出來,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時而環(huán)顧,時而遠望,白云行走,飛鳥投林,都攝入他的眼簾。“出岫之云”“倦飛之鳥”,既寫自然景物,又寫詩人出仕與歸隱。(同“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做官本是無心,官場確使他厭倦。寫撫“孤松”其實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堅貞之志。

3、讀悟第3段

“歸去來兮”“息交以絕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厭惡官場,固窮守節(jié)的堅定決心,也是其隱士情懷之三。

指定小組朗讀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潛隱居鄉(xiāng)村的生活樂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確:

(1)、促膝而談的家庭之樂--悅親戚之情話;

(2)、彈琴消憂的本色生活--樂琴書以消憂;

(3)、與鄉(xiāng)鄰交往之樂--告余春及,有事西疇;

(4)、巾車孤舟出游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jīng)丘。

中國士大夫?qū)憚趧?,都是倡導別人去勞動,自己是旁觀者,而陶潛是中國士大夫中第一個勞動實踐者,此乃其躬耕田園,詩酒琴書的隱士情懷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來后農(nóng)村生活的樂趣。第一句與文章首句呼應。再表要與世相忘,謝絕交游--主要是與世俗官場的人謝絕交往,并非所有人,點出與官場格格不入是歸隱的原因。然后補充上段再寫自由自在的生活:談心、彈琴、讀書、躬耕田地、徜徉山水,無不是樂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暫短的感傷,由春來萬物復蘇,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時想到人生的短暫與匆促。此段是轉(zhuǎn)承段。從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與山溪,更廣闊地描繪了一個和美、充滿生機的隱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議論與抒懷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的。

4、讀悟第4段

魏晉焦慮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潛是最為焦灼的一個,在第三段結(jié)尾處兩句--“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見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現(xiàn)

齊讀本段。

討論:如何正確理解結(jié)尾處兩句話“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明確:陶潛順應自然,樂夫天命超生死,有別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學家,也有別于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里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這是他欲沖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計,也是他人性減弱的一種表現(xiàn)。

第四段,抒發(fā)對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隨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張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慮那么多的生死、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祿不是我所求的,尋訪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在良辰美景獨自出游,親身參加農(nóng)事勞動,在高崗上高聲放歌,在清流旁縱情賦詩。最后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結(jié)束全文,隨著生命的自然變化一直到死,樂天安命還有什么疑慮呢!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結(jié)論與處世哲學。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顯志。

四、總結(jié)

陶潛,入仕為官是他的初衷,鄙棄官場是他的節(jié)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畝是他生活的保障,琴書詩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窮守節(jié)是他歸隱意念的鞏固,樂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讀《歸去來兮辭》,是了解陶潛的隱士情懷,了解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的一個窗口。

五、布置作業(yè)

1、翻譯下列句子:

①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②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③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⑥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⑦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⑧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2、延伸閱讀:閱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回答“序”后的問題。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①,諸侯以惠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逐見用于小邑。于是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②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③,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已歲十一月也。

注釋:

①四方之事,指陶淵明接受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為到各處去。②歸歟,《論語公冶長》有“子在陳曰:‘歸歟歸歟’”的話,表懷鄉(xiāng)之情。③駿奔,《詩經(jīng)周頌》“清廟”篇有“駿奔走化廟”的話即去祭祀。

⑴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生生所資(生產(chǎn)生活)B.脫然有懷(輕快的樣子)

C.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尋找)D.非矯后所得(勉強去做)

⑵判斷“以”字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給②諸億以惠愛為德

③家叔以余貧苦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A.及少日,眷然有歸與之情:等到過一些日子,便產(chǎn)生留戀故園的懷鄉(xiāng)感情。

B.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

C.饑凍雖切,違己交?。吼嚭m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就盼望遇上豐年,便辭官歸鄉(xiāng)。

⑷下列選項是對本文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做官單純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做彭澤令,僅以“有酒可飲”為理由。

B.陶淵明去做官,既有家貧、求生無術的原由,也有親故勸告、諸侯惠愛、家叔引薦、彭澤縣離家不遠的因素。

C.陶辭官罷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質(zhì)性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

D.當然其妹新亡,前去奔喪也應成為辭官因素之一

3、背誦課文,完成課堂練習。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戰(zhàn)國策》及相關知識,把握古代記敘散文的特點。

3、理解分析荊軻、太子丹、秦武陽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介紹相關歷史背景,讓學生在歷史大背景中觀照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2、引導學生提要勾玄地閱讀課文,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敘事脈絡,做到綱張目舉,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設計思考題,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古代散文簡潔、精煉、細節(jié)傳神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理解領會荊軻不畏__、不避艱險、舍生忘死、扶弱濟困的英雄精神。

2、引導學生領略英雄的才華與品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分析荊軻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為

2、積累重要文言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領會古代記敘散文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教學方法】

1、講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諸多風流人物之中,有一位僅有短短兩句吟唱,而這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唱,這就是荊軻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詩中透露出無限的悲涼和對人生的留戀,但荊軻仍然一無反顧,“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許多英雄就這樣永遠地走入歷史深處。今天,讓我們在前人的記述中再來探尋英雄的足跡,傾聽歷史的回音。(板書課題)

二、【《戰(zhàn)國策》簡介】

多媒體展示,學生齊聲朗讀

《戰(zhàn)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著,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背景簡介】

多媒體展示,教師簡述

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當初,燕王為了結(jié)好于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zhì)。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nèi)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lián)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后,秦大舉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wèi)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jié)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__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四、【掃清閱讀障礙】

1、讀準字音(多媒體展示,師生齊讀)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創(chuàng)(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無且(jū)

2、疏通疑難語句(多媒體展示,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疑難語句由學生預習得來)

①秦王必說見臣:

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

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聞教:

乃,語氣副詞,表轉(zhuǎn)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這里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現(xiàn)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__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愿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

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⑦北之人:北方邊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人。

蠻夷:古代泛指少數(shù)民族。

鄙:邊疆,邊遠的地區(qū)。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9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tài)度的論述。

過程和方法:

1.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2.掌握絕、強、假、望、聞等多義詞義項,積累四個通假字,三個文言虛詞。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教學重點】

1.比喻論證

2.積累文言知識

【教學難點】

了解全文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的特點。

【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指導學生參閱《講練通》(作家作品、相關知識)

2.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shù)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jīng)轉(zhuǎn)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物質(zhì)文明的進步。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于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zhuǎn)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辟論述

了學習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學生閱讀課文,自學釋疑

要求:學生完成《講練通》“基礎自主預習”部分

三、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參考答案】“君子”是一個合成雙音詞?!翱梢浴痹诠艥h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參考答案】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xiàn)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拜姟焙汀盀椤笔莾蓚€動詞,“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xiàn)作“揉”,解釋“使……彎曲”?!盀椤?,做成?!耙浴痹趦蓚€動詞之間表明它后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圓規(guī)(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參考答案】句中“神明”即“神靈”;“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yǎng)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參考答案】句中“舟楫”是合成雙音詞,偏義復詞,聯(lián)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敖^”是會意字,從“纟”,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江河古人專指長江、黃河,現(xiàn)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參考答案】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白ρ馈痹诒疚闹惺莾蓚€單音詞,它

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后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xiàn)代又轉(zhuǎn)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兇、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皬姟弊xqiáng,堅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包S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坝眯摹辈皇呛铣呻p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于、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耙弧?,作動詞,專一的意思。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于心思專一(的緣故)。

四、質(zhì)疑探究

圍繞三個問題討論:

第一題: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二題:本文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第三題:本文設喻有什么特點?

(由學生試講,教師重點點撥)

【參考答案】

1.課文段落層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于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后新產(chǎn)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于水”,說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爸蹦緸檩啞闭f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tài)。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后面兩個比喻并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后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chǎn)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辟,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處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結(jié)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

并非先天素質(zhì)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后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后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2.學習討論本文比喻論證的方法:

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③反復設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②有的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三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yǎng)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jié)是哪一天嗎?

為什么我國要設立這個節(jié)日,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jīng)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范圍,“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說關于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p>

2、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jié)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布比賽規(guī)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么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么?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yè)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jié):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作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jié)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于時

五、小結(jié)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jù)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jié)

1、統(tǒng)計各組最后得分,宣布比賽結(jié)果。

2、布置課外練習。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10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學教案

高中語文《荊軻刺秦王》教案

高中語文《師說》優(yōu)秀教案設計

高中語文《師說》教案大全

《勸學》高中語文教案設計

高中語文《勸學》教學教案

高中語文《望海潮(東南形勝)》教案設計大全

高中語文《陳情表》教學教案

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計劃五篇

高中語文《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教案

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2高中語文教案設計,如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5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