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語文學(xué)習(xí)>詞語大全>詞語意思>

耳字的讀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釋

時(shí)間: 雨林651 分享

  耳,讀音[ěr]

  部首: 耳

  部外筆畫: 0

  總筆畫: 6

  五筆86: bghg

  五筆98: bghg

  倉頡: sj

  筆順編號(hào): 122111

  四角號(hào)碼: 10400

  鄭碼: ce

  Unicode: CJK 統(tǒng)一漢字 U+8033

  漢字首尾分解: 一一

  漢字部件分解: 耳

  筆順編號(hào): 122111

  筆順讀寫: 橫豎豎橫橫橫

  耳字的基本解釋: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背(bèi)?!??!W廝磨(mó)。~穴。~聰目明?!δ咳?。

  像耳朵的東西:木~。銀~。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房。鼎~。

  聽說:~聞?!?。~順(指年至六十,聽到別人的話,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歲)。

  文言助詞,而已,罷了:想當(dāng)然~。

  文言語氣詞(大致同“矣”):“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耳朵)

  同本義 [ear]

  耳,主聽也。——《說文》

  耳者,腎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權(quán)篇》

  坎為耳。——《易·說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劉基《苦齋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 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jī)煞N器官);耳斡兒(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頭有尖頭);耳朵垂子(借指耳窩);耳根廂(耳邊);耳順(六十歲)

  聽覺,聽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識(shí),耳性(記性);耳重(重聽。耳朵聽覺不靈敏);

  耳狀的東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銀耳;虎耳草;耳杯(兩側(cè)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頭生耳黍穗黑,農(nóng)夫田父無消息。——杜甫《秋雨嘆三首》

  位置在兩旁的如:耳門;耳房

  〈動(dòng)〉

  聽到,聽說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學(xué)(傳聞中得到的浮淺知識(shí));耳頑(聽不進(jìn)去);耳生(聽來生疏);耳決(猶耳聞)

  附耳而語 [whisper]。如:耳言(猶耳語);耳報(bào)(暗中報(bào)告,私下傳言);耳提面命(當(dāng)面講,甚至揪著耳朵講。比喻教導(dǎo)得殷勤懇切)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人自為種而天下耳。——《莊子·天運(yùn)》

  表示限制,相當(dāng)于“而已”、“罷了” [that is all]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三十里耳。——《史記》

  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與結(jié)束,如同“矣”,相當(dāng)于“了”、“啊”、“也”

  田橫,齊之壯士耳。——《資治通鑒》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史記》

  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而”

  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guó)而忘家,公耳忘私。——賈誼《治安策》

2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