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肺迥昙壭≌f讀書筆記作文
讀書,是人生的一個樂趣,讀一本好書,更是樂趣中的幸福?!墩l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讓人產(chǎn)生幸福的好書。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墩l拿走了孩子的幸?!?a href='http://regraff.com/zw/dushubijii/' target='_blank'>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纷x書筆記1
這本書的作者李躍兒是有著一顆真愛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yǎng)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一個人,在她的書里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每一個在她筆下的受傳統(tǒng)教育毒害的孩子,都能清晰得讓人勾勒出來,這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當方法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可憐或可悲的命運沉重的令人窒息,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自閉、要么自虐,他們本是像花朵一樣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憐的孩子,為了成為爸爸媽媽心中想要得“人才”,不僅搭上了自己本應快樂的童年,還要承受心靈扭曲而成人后的種.種苦惱。
我看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愤@一章,當我看完幾篇以后,給我的感悟很深,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著,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著,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著,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著。例如:當一位老師上課的題目是“我的幸?!?。
她說:“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家人當寶貝,每個人周圍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著我們;再物質上,我們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還可以旅游——那么,在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里,我們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話音未落,孩子們呢齊聲回答:老師——我們不幸福。這么一問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舉起手來,其中一個10歲的男孩,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是年級第一,他站起來說:“老師,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覺?!?/p>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著幸福,他們說的全是真話。孩子的幸福其實就像能夠調出所有顏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給了他們一種或者兩種,他們挑不出幸福的顏色,他們的幸福被人拿走了。
孩子們在小學已經(jīng)減負,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多,孩子們應該有足夠的業(yè)余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家長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孩子無限制地報興趣班,無限制地為孩子購買復習資料,讓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樣孩子們當然感覺不到幸福。
李躍兒老師歸納的三類做好一個好媽媽: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
當我看到這樣的案例:一位母親給10歲的兒子洗腳,兒子把腳盆打翻了,母親大發(fā)雷霆罵了一番;一個10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洗腳,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打翻,可能是他心煩意亂的結果。
這樣媽媽在孩子眼中,幾分鐘前是慈母,給兒子洗腳;而幾分鐘后就變成了兇神,愛與恨的轉瞬轉換肯定會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理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究竟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答案顯而易見了!我們大人們往往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給孩子灌輸更多的知識,讓孩子處處“優(yōu)秀”,至于這樣做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幸不幸福,他們卻很少考慮。
最后,我只想說,教育與愛育的差別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自由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壓抑、甚至會扼殺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fā)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chuàng)潛能。
朋友們,《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肪涂爝€給孩子吧!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纷x書筆記2
假期里,受朋友的推薦,讀了一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給我感觸頗深的不僅是書中的內(nèi)容,本書作者李躍也從不同層面講述了自己的轉型。
李躍的糊涂,傻氣,可愛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不同與年齡階層的人性本面,更詮釋了教育與愛育的本質區(qū)別,以平等自由的心態(tài)來享受欣賞孩子用生命巨章締造的童話樂土。而在這其中孩子是幸福的,我們也是幸福的。
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盧勤的著作,盧勤專著中提倡的賞識教育,從解讀孩子內(nèi)心,關注孩子外在的健康成長,到放權讓孩子自由支配,樹立主人翁的責任與意識,倡導了一種教育的新型理念,而在這種漫長的教育與實踐中走的也并不順暢,大到家長,老師,小到青少年,在經(jīng)歷了太多失敗教育后,理解了教育不是支配,居高臨下的威嚴施教者,而是如何將教育升華成愛,來激勵促進自身的成長,我想李躍與盧勤在教育方面應該都有很多共性的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和深思。
在李躍的書中,每一篇都可以堪稱經(jīng)典。例如《雞毛撣子》一文,就給我很多的啟發(fā)。
最近,我班剛轉學來的小朋友,生性活潑好動,總喜歡招惹小朋友,一次,我讓小朋友去排隊喝水,小家伙一把就把排在他前面的鞏翰林推倒了,其他的小伙伴趕忙扶起鞏翰林并要求他道歉,小家伙卻噘起嘴一臉不悅道:"我沒錯。"一邊拿起水杯向指責他的小朋友潑去。站在旁邊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伸手打了他的屁股兩下,沒想到小家伙一臉不服氣委屈的大哭起來,大叫道:"你們?nèi)硕嗥圬撊松?,我再也不上幼兒園了。"
小家伙的一句話立刻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無形中我給孩子們做了一個錯誤的示范。
于是我把兩個小家伙叫到了一起,給他們講道理,聽孩子解釋,并讓他們當著大家的面握手言和,一個短短的小插曲讓我明白了,在嚴格管教孩子以后,一定要用溫暖真誠的心接納他們,讓他們知道嚴厲是更深沉的愛。其實在李躍的書中會有很多的故事及相關事例值得我們深思,而恰恰是生活中想當然的小事,讓我們在無意識中傷害了兒童的幼小心靈,埋沒了孩子的潛力,而教育就想當然的成了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隔閡,教師走不過去,孩子不愿走進來,使兩者成為對立面。
曾有人這樣說:現(xiàn)在的孩子都很個性,現(xiàn)在的教育不象教育。我要說的是這恰恰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指向標,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一套觀念,他們可以是獨立存在的一個個體,作為施教者怎么樣才能很好的保護好孩子個性的一面,又要剔除孩子不盡完善的一面,我想在李躍的書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李躍不是圣人,算不上是教育的專家,但她卻是一個個性十足,及具影響力的施教者。
她對自己不偏不倚,教育敗筆,優(yōu)秀案例都在書中一一展示,與其說這是李躍的財富,不如說它是我們每個人或缺的教育寶藏,而我相信,每一個人不一定是天才,但每個人卻都有一樣別人或缺的?是什么?它在哪?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一個平凡中的天才!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3
“人的幸福不幸福,并不是取決于他有多少財富,過著多么奢侈的生活,而在于他的內(nèi)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p>
“家長如果不懂教育又沒有時間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給孩子發(fā)展的自由。”
“你內(nèi)心的慈愛要是一條河,別人拿走一缸甚至十缸,你會感覺不到給了別人,所以也不會計較別人回報你什么?!?/p>
“如果把家庭的愛比作花園的話,愚昧的愛就是有毒的花了?!?/p>
“對于成人來說,最要命的是,每個人都緊緊抱著自己的痛苦不放?!?/p>
這本書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李躍兒經(jīng)典著作。她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為父母、老師和孩子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教育者配合。閱讀這本書就是教育者學習愛的智慧的過程,不僅對教育孩子有用,對于提高家長和教育者自身的修養(yǎng)也有深刻的意義。
李躍兒從一個畫家,到一個美術教育家,再到兒童教育家,現(xiàn)在更是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幼兒園和小學,以獨特教育思想支撐的“巴學園”,給無數(shù)茫然失措的家長帶來了希望。一些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的人們追隨者、探索著、發(fā)展著她的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tǒng)教育的嚴苛和教條,也不同于西方教育的開放和自由,她給在中國社會背景下成長的孩子一條全新的發(fā)展嘗試,更是給千千萬萬為教育發(fā)愁的家長們一條走向幸福的路徑。
給你一個每個家庭都會發(fā)生的場景,孩子要吃零食,使盡各種招數(shù),哭鬧、打滾、甚至摔東西。家長就是一句話:不行。越不行,孩子哭鬧越厲害,家長越覺得不能縱容,矛盾越來越大,沖突不斷升級??墒牵屑毾胂?,孩子真的是那么想吃零食嗎?他需要的是物質,還是物質背后的東西?
李躍兒教育實踐的總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孩子這么強烈的欲望實際是在家長不斷的限制中激發(fā)出來的。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的家庭中尤其突出,精神層面的缺失,只能從物質世界尋找補償,而這時家長的限制就會將情緒逼到死胡同。不讓玩就偏向玩,不讓吃零食就更想吃零食,不讓看手機就總想看手機。在許多家庭里,好像這個現(xiàn)象無解,進入了死循環(huán)。
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呢?我想應該就在對孩子的理解和心靈的陪伴中找答案。就如書中提到的“在現(xiàn)實當中,成人對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們的身體和學習,卻很少注意背后的那個心靈。他們這樣做就會像一個無情的割草人一樣把把美好的東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質給扼殺了。這樣下去,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多,人格、品質也會出現(xiàn)問題。”當孩子再吵鬧著要零食時,在排除孩子餓了這種情況后,想想是不是好長時間沒和他玩了,是不是對孩子很想和你分享的新發(fā)現(xiàn)置若罔聞了,是不是沒有注意到孩子受了小委屈無人訴說了……是不是該和孩子交交心了。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伴隨著孩子的降臨,焦慮就從此不曾停止過。小寶寶的時候要焦慮吃奶吐不吐、睡覺總是睡不沉、長不長體重,會不會生病。慢慢的孩子長大了,焦慮也漸漸地變成了怎么還不說話,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怎么不愛看書,怎么畫畫都是亂七八糟的涂鴉……總之,她怎么總會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我是不是也會像很多媽媽一樣,無形的逼迫孩子向著我給她設定的路線前行,卻不知不覺的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即使我沒有說,即使我沒有做,就是一個簡單的眼神、一次皺眉,就讓孩子縮回了探索的手,變得不敢嘗試、不敢犯錯。
我開始找各種育兒書籍,當我發(fā)現(xiàn)了李躍兒的書時,真是如獲至寶,《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贰ⅰ栋研腋_€給孩子》、《幼兒園那些事兒》,一口氣讀了三四本,也開始接觸胡萍、尹建莉等兒童教育學者的著作。慢慢的我知道了孩子是有他自己的成長軌跡的,有共性、有個性。孩子心智發(fā)展參差不齊,有的語言發(fā)展早些快些,有的大運動發(fā)展的快,有的'精細活動更好,但所有孩子共同的一點就是需要家長的關注和愛。而這個愛是孩子需要的愛,不是家長認為應該給予的愛。
現(xiàn)在倡導的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yǎng)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學習要有樂趣,思維要有創(chuàng)造性,精神上愉悅、心理上健康。但有些家長孩子兩歲多就逼著孩子認字、計算,以為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愛的基礎上給予幫助。家長要放下自己的虛榮心,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空間,或許他能飛的更高。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纷x書筆記4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愤@本書是一本關于教育方法的書,介紹了作者的一套不同于現(xiàn)有的新型的教育方式,是作者李躍兒老師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摸索的經(jīng)驗結晶。
作者是一個用真心對待孩子的老師,她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去理解,感化,升華那一個個稚嫩卻澄澈的心靈。她的書里列舉的是生活中那些受傳統(tǒng)教育毒害的孩子,那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當方法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可憐或可悲的命運沉重的另人嘆息,他們本是像花朵一樣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憐的孩子,因為父母和社會不恰當?shù)慕逃w制和價值觀承受了太多太多,葬送了自己的童年甚至一生。
看完李躍兒老師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愤@本書后,我陷入了深思:試問,我的孩子幸福嗎?我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法正確嗎?
如果從物質滿足的角度來說,他是比以往的我們的時代富足。要吃有吃,要穿有穿,零食呈大堆,玩具滿天飛,音樂,動畫,游戲更是玩不累,可是他真正從心理上幸福嗎?
李躍兒老師說過“要是不懂什么是兒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許會更好“、”孩子也不是得到更多物質他就幸福,如果一些家長以為平常辛苦工作,賺更多的錢,補償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是幸福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認知狀況與心理特征。就是兒童還不能理解自然的規(guī)律,社會的秩序,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依照自己的努力認知,“經(jīng)驗”到“規(guī)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如果我們用“教”的方式告訴了她,就會切斷她進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他就會喪失獨立思維能力;成人如果過于干預,不但會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還會給他們造成心理問題。
李躍兒還說過“教育只能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的教育,一種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成熟的、建設性的,不好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掠奪性的;建設性教育促進孩子成長,幫助孩子進行內(nèi)在建構,掠奪性教育阻礙孩子成長,破壞孩子的內(nèi)在建構。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并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讓孩子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強的時期。
大多數(shù)家長和個別私立幼兒園在孩子兩歲左右就開始逼著孩子認字、計算,以為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結果只能徒勞無功。不尊從孩子成長機制的行為是愚蠢的。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yǎng)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突出學習的樂趣性,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精神的愉悅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李躍兒老師認為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二類,不懂教育,卻有責任心。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李躍兒老師在書中講述了現(xiàn)代教育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對于如何改進現(xiàn)代家庭教育具有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悟:教育,既不是像應試教育里的強制灌輸知識,也不是像一些淺薄的人理解的素質教育那樣給孩子報舞蹈班。鋼琴班......而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愛的基礎上給予幫助。請家長放下一些自己的虛榮心,不要在成績,分數(shù),以及其他方面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空間,或許他能飛得更高!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纷x書筆記5
書是一個世界。 李躍兒老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芬粫?,將看似平白的故事,為教育工作者樹立了一個又一個教育思想的燈塔,一本書的精彩與否,我想,就在于是否平直的文字能激發(fā)一個引人深思的過程。貫徹于整個書中,我所思考的,是一個看似無為卻而為的愛的世界。
在《用靈魂去感受孩子的靈魂》章節(jié)中,對于教師的教育心理上,感悟童心的《天使之愛》作者提及到“成人想成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懷著一顆無怨無悔真誠樸實的心去觀察孩子感受孩子,然后去正確地幫助孩子?!蔽覀兂3Uf是孩子的朋友,可教師想成為孩子的朋友,首先就要與孩子平視,由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了解事物,才會更深刻的感受孩子的心。李躍兒老師講述了很多真實的教育范例,在她的教育理念下,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幸福,感受到她所給予孩子看似“平?!钡慕逃?,一點一滴,都在孩子們的心里,寫在孩子們的臉上。
隨著讀書的逐步加深, “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時鼓勵孩子大膽的出錯?”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教育者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大膽的出錯。出錯的過程即同時也是孩子一個探索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和發(fā)現(xiàn)能力就是從出錯開始。教師應正確的對待這種“出錯”,出錯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品質,促進學生良好的情緒情感發(fā)展,同時也為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做良好的鋪墊。鼓勵孩子大膽出錯不單單只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我認為家庭教育中也應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這些給了我重要的啟示,我必須將書中這些好的、先進的、重要的理念轉達給家長,促進家校合作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回來》蒙昧制造不良后果中,提及到“賞識教育”,這不由讓我聯(lián)想到我們教師所給予孩子的鼓勵性語言應該掌握一個度的概念。賞識必須成為孩子繼續(xù)往下走的道路坐標,其內(nèi)容要有具體所致,避免籠統(tǒng)的夸獎,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做得好的地方,或將孩子沒有信心的地方提出進行恰當?shù)馁p識。讓孩子在賞識和明確自己不足的區(qū)間內(nèi),找到贊賞所朝的方向,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從本我和自我的狀態(tài)中,找到方向點,使其得到廣泛化的運用。
大衛(wèi)、梭羅斷言:愛是一種永遠無法消除的饑渴。醫(yī)生與精神病學家早就認識到溺愛與缺愛都將對身心疾病產(chǎn)生重大影響。李圣珍老師說:真正的教育者,如同藝術家哲學家殉道者,他與別人相比,更接近于上帝,更接近于人性中美好彼岸。教育是什么呢?教育自古以來肩負著兩個偉大的使命,就是培養(yǎng)人的高尚靈魂和智慧的腦袋。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不光要把釀造高尚靈魂的“道理”與生成智慧腦袋的“知識”告訴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使這樣的道理與只是有個“實體化”的過程。實體化就是落實,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知道”的層面,要深入到人的心中血液里靈魂里,成為他們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肥且槐倦y得的好書,她讓我重新認識了教育、愛和教師的真正含義。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肺迥昙壭≌f讀書筆記作文
上一篇:擺渡人五年級小說讀書筆記作文
下一篇:《談美書簡》高三小說讀書筆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