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怎么寫?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yǎng)人思考的習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一
今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課程名稱從“信息技術”更名為“信息科技”, 信息技術課程向信息科技課程轉變,堅持與時俱進,反映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更新課程內容,突顯了素養(yǎng)導向的重要地位,體現(xiàn)課程時代性。近期我又一次學習了2022版信息科技新課標,收獲頗多。
一、強化育人導向,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科技課程將側重點置于素養(yǎng)導向,即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這四個方面相互支持,相互滲透度,促進學生數(shù)字素養(yǎng)與技能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利用科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判斷能力,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描述事物、總結事物、探尋規(guī)律。
二、加強了學段銜接,提升課程系統(tǒng)性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為高級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依據(jù)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合理安排不同學習內容,體現(xiàn)學習目標的連續(xù)性和境界性,適應高中階段學生的特點和結構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三、倡導倡導真實性學習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引導學生經(jīng)歷原理運用過程,計算思維過程和數(shù)字化工具應用過程,建構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在數(shù)字化環(huán)境規(guī)劃自我管理評價,鼓勵“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多樣性,個體性發(fā)展。
四、注重評價育人,強化素養(yǎng)立意
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習結果的評價與和應用服務,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堅持基本知識考核與實踐應用考核相結合,綜合運用紙筆測試,上機時間作品創(chuàng)作等方法,全面考察學生學習狀況,堅持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的實施,會推動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的發(fā)展,改變其在中小學階段不被重視或不開課的情況,或者硬件不到位的情況,教師提升學習的機會將得到改善。
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教師任重道遠,面對信息科技課程的新變化,教師不僅要更新課程理念,更要進一步提升自身信息素養(yǎng)以及教學技能,增強對信息科技課程的全面認知,從思想和行動上為應對課程變革做出新的努力,在信息科技教育領域下苦功、練真功、立新功,成為卓越的信息科技教師。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二
在學習了小學信息科技新課程標準之后,再結合我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日常教學中,我體會到其重要性所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體會。
信息科技新課程標準強調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可操作性。特別強調從問題解決出發(fā),讓學生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積極應用到實踐中。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更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F(xiàn)代信息技術既能看的見,又能聽的見,還能動手操作。
在組織的這節(jié)信息技術課例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指導,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導學生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上,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學習整合起來。在活動中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自主發(fā)現(xiàn)和自主探索能力。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必須以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主要采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我更深刻認識到,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通過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師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所以,在以后的信息科技教學中,我會更好的學習新課標理念與精神,并積極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三
通過此次學習,我明白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終于有了自己的課程標準,并且正式更名為“信息科技”,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需要教師打破以往的教學觀念和經(jīng)驗,站在未來發(fā)展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課標的規(guī)劃意圖,同時,教師還要有勇于接受新觀念、新思想的精神。
01“科”與“技”并重
信息科技強調課程的科學屬性,但并不弱化課程的技術屬性,也就是主張“科”與“技”并重。改變以往信息課程“工具論”的固化思想,避免在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僅僅圍繞具體軟件工具的使用,應同時關注其蘊含科學原理,問題解決的思維方法和處理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技術倫理。
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會深有體會,平時學生見到我們會稱呼我們?yōu)椤靶畔⒗蠋煛?,但是在上課時,問學生學過哪些內容,他們會回答“學過Excel、美圖秀秀、Scratch…”而不是回答“學過電子表格處理、美化圖片、制作小游戲”。
雖然我們上課時可能沒有明確的告訴學生我們學習的是哪一個具體軟件,但是我們可能在無形中給學生了一種暗示,我們學習的是這個軟件,這個工具。因為我們在教學時就是緊緊圍繞某一個軟件展開學習的,從這個軟件叫什么名字,到這個軟件的安裝、使用方法甚至是快捷方式的使用技巧,卻忽略了這個軟件實現(xiàn)的功能,這些功能實現(xiàn)的科學原理以及使用這個軟件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當教師自己有了“信息工具論”的思想,這種思想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我們面對的對象是學生,他們的發(fā)展在未來,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自覺適應信息科技快速更迭的能力。軟件的推陳出新和更新?lián)Q代速度非常快,這款軟件現(xiàn)在特別好用流行,沒過多久,更好用的軟件出現(xiàn)了,而我們舊的軟件才剛入門,這樣會導致我們學的東西一直處于滯后狀態(tài)。
而且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數(shù)字原住民,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比以往更快也更廣,如果他們知道有更好的替代產品,他們就會對學習內容產生懷疑,“為什么有更好用的工具我們不學要學習操作這么麻煩的呢?”進而質疑教師的能力,影響教學效果。
02主題式、大概念教學
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強調體驗,這樣可以保障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地區(qū)學校,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安排課程體驗的內容和程度。
如果僅僅是體驗或者體驗的占比太多,就會使教學流于表面,學生樂呵呵的上完一節(jié)課,到最后并沒有實質上的思考和收獲,所以課標把教學內容劃分了具體的主題單元,內容形式上使用大概念的方法,弱化知識點的學習。
大概念是將素養(yǎng)落實到具體教學中的錨點,是指反映專家思維方式的概念、觀念或論題,具有生活價值。理解大概念有助于達成高通路遷移,形成具體與抽象的復雜認知結構,不僅僅可以打通跨學段、跨學科的學習,而且能解決學校教育和真實世界相阻隔的問題。
大概念是有層次的,包括跨學科大概念和學科大概念,從具體-抽象維度來看,層次越高的大概念,越為抽象,可以輻射的范圍也就越廣。這里的大概念是指“高位”或“上位”,具有很強的遷移價值。信息科技要關注學生未來所要面對的真實世界,因此,大概念的遷移價值更體現(xiàn)在走出學校之后。
新出的義務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確實做到了站在未來的角度謀劃課程發(fā)展,思想理念超前,需要我們細細學習、琢磨和領悟,期待下一次更加具體的內容培訓,緊跟政策綱領,不落后于時代發(fā)展需要。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四
自今年4月21日教育部出臺2022版《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以來,葉縣第二實驗學校信息組認真研讀新課標,積極參與線上專家課標解讀活動,努力把新的理念、新的精神、新的要求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在新課程方案中,信息技術課程變成了信息科技課程,并從綜合實踐類課程中獨立出來單獨開課。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教師,我觸動很大,可以說,新的課程設計對信息學科的變動是很大的,為這個學科發(fā)展提供了相對完備的路徑。。
首先,在義務教育階段將信息學科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制定課表并分配課時占比,這是第一次。以往,信息技術學科包含在綜合實踐課程里,學校常常將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削減,加到其他課程上面去。而如今,課程方案中明確了信息科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開課情況,其他學科再想占用信息課就很難了。而與此同時帶來的,便是信息科技課程的重要性會隨之提升,它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課程,每個學生都需要學習,并在初中畢業(yè)時達到一定的水平。
其次,信息科技的教學、評價也將逐漸走向標準化、科學化。從前,一些信息技術教師上課內容隨意,一些地區(qū)完全按照綜合實踐的項目化學習方式開展教學,學習評價的主觀性太大,學生的參與度、掌握程度差異很大。學生的水平幾乎均勻分布在0和1之間,課堂活動難以兼顧所有學生。
新課標中對教學和評價都給出了較為具體的方案,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預計信息科技的評價也將逐漸走向標準化統(tǒng)一出題,統(tǒng)一考察,部分地市仿照體育學科的評價方式納入中考的評價范圍。
標準還對信息技術到底應該以“知識”為主還是以“技能”為主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當前信息技術學習中,大部分教師是以“技術”為主,淡化了信息科學的認識,這樣學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理解浮于表面。而現(xiàn)在要強調“科”與“技”并重、“知識與技能”并重,在學生體驗新科技的同時,也要關注大概念和科學原理的理解,這樣更利于學生知識遷移、舉一反三。
最后,本次變動將有助于信息教育中義務教育段和高中段的銜接。在一線城市,雖然信息技術已經(jīng)納入高中選考和學考,但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求還普遍較低,學生到了高中突然接觸到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自然產生畏難情緒,很多學生在學考前壓力很大,選考的學生少之又少。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使學生真正學到一些知識和技能,領會信息科技思想和方法,到了高中以后,學生對編程等復雜內容的學習將變的容易接受??偠灾?,經(jīng)過這次改革,信息學科的獨立性、重要性、科學性、連續(xù)性都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xiàn)出來。
希望每一個信息教師都能共同努力,迎著科技力量的曙光,改變信息科技課程的生態(tài),使其向著更好的地方前行。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五
隨著《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的發(fā)布,信息技術更名為信息科技進入國家課程,這對于所有信息教師而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懷著敬畏之心,我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受益匪淺。
01由信息技術變成信息科技
新課標把“信息技術”改為“信息科技”,從這一變化可以看到教育思維的重大變革?!凹夹g”的導向,關注操作和知識點,培訓的方向是熟練程度和技巧,因而沒有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化核心素養(yǎng),也很難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而新課程標準中的“科技”導向是幫助學生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是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的互相滲透,共同促進學生數(shù)字素養(yǎng)與技能的提升。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信息技術學得怎么樣,還要關注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技術解決現(xiàn)實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就是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
02由知識點提升到知識體系
以前定位于知識點的教學,不重視知識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以及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零散的知識點不易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不易提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會使解決問題捉襟見肘。而新課程標準以數(shù)據(jù)、算法、網(wǎng)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為課程邏輯主線,按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統(tǒng)籌安排各學段學習內容。小學低年級注重生活體驗;小學中高年級初步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體驗其應用;初中階段深化原理認識,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它能夠讓我們跳出具體的知識點,在不同的階段引領我們的學生在知識網(wǎng)絡上有螺旋式的上升。
03由師講生練轉變?yōu)橐詫W生為本的體驗性
原來的教學方式以師講生練為主,在教學中我們只關心學生是否學會了,不關心他們是否有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新課程標準提倡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引導學生經(jīng)歷原理運用過程、計算思維過程和數(shù)字化工具應用過程,建構知識,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引入多元化數(shù)字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 參與度。支持學生在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鼓勵“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新課標更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fā)展和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確立課程目標,遴選課程內容,研制學業(yè)質量標準,推進考試評價改革,也是新課標釋放的一大重要信號。
04保持與時俱進,培養(yǎng)學生信息社會責任
信息科技的發(fā)展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程,特別是近幾年我國處于信息科技的高速發(fā)展階段。我們要及時把握國家最新的戰(zhàn)略發(fā)展理念,在教學中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信息科技在生活、學習中的以及國家發(fā)展中的作用,讓孩子具有作為信息時代原住民的光榮感,同時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社會責任,為我國培養(yǎng)有擔當?shù)男畔⒖萍既瞬抛龊脺蕚洹?/p>
新出的義務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確實做到了站在未來的角度謀劃課程發(fā)展,對我們信息科技教師而言,需要學習的好友很多,培養(yǎng)具有信息科技核心素養(yǎng)的合格接班人任重而道遠!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六
前不久,聽聞我們信息技術學科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最新的課程標準,我心中欣喜莫名。終于我們有了自己的課程標準了。工作室說4月29日晚上有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解讀,我積極參與了線上活動,聽了熊璋教授的網(wǎng)絡授課。熊璋教授以《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談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為主題談了兩個問題:1。信息科技課程的志存高遠。2。信息科技課程的腳踏實地。
關于第一點:我理解的就是我們作為信息科技教育的教師,要從國家的角度去考慮我們的課程。
熊教授說,信息科技的志存高遠表現(xiàn)在“三架樓梯、課程擔當、信息科技教育生態(tài)”。這里的三架樓梯指的是1-12年級信息素養(yǎng)表現(xiàn)(指南)、1-12年級信息科技課程標準、1-9年級信息科技課程獨立開課。學校是培養(yǎng)下一代的,作為我們教育者要明確: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個就是由素養(yǎng)表現(xiàn)來刻畫。所以第一架樓梯指南的建立是個關鍵,我們可以根據(jù)信息素養(yǎng)表現(xiàn)來制定信息科技課程標準,1-9年級信息科技課程獨立開課是保證。
關于第二點,熊教授特別強調,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就是要我們老師教素養(yǎng),而不是教知識、教技術。我反思我自己的教學,最近一段時間我甚至自得其樂,覺得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心應手,稍稍一想我是在教學生技術、在教知識,心中忐忑不已。從而進一步想到我們如何立足當下,立足學科教育去進行學科素養(yǎng)的教學呢?
將知識精心包裝,依托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實際問題,教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技術的學習,我想應該算是一種素養(yǎng)教學吧。
還有項目化學習,通過一個個項目來進行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立足當下,擺正我們自己的位置腳踏實地努力前行。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篇七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發(fā)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信息科技、勞動等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原來的信息技術學科改為信息科技,把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在義務教育階段三至八年級獨立開設課程,信息科技課程正式成為國家課程。
粗略瀏覽后,74頁的厚重標準,真正感覺信息科技課程走向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信息科技課程將圍繞數(shù)據(jù)、算法、網(wǎng)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六條邏輯主線開展,圍繞核心素養(yǎng),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等四個方面。一方面,要求從實踐應用出發(fā),注重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知識遷移能力和學科思維水平。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鼓勵“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項目和問題引領下,運用多學科知識創(chuàng)新地解決真實問題。在具體學習內容上,跨學科主題內容(如:數(shù)據(jù)與編碼、人工智能和無人機互聯(lián)等)直接呈現(xiàn)在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里。
4月22日解月光教授開始對《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進行解讀,4月27日、4月29日教育部義教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熊璋教授也對義教階段信息科技課標進行了解讀。熊教授從課標修訂的背景、過程、主要內容以及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介紹了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相關情況。他提到從“0”到“1”的變化,信息科技課程正式成為國家課程的艱難歷程,信息科技學科體現(xiàn)的“科”與“技”的并重,以及做為一門學科,把“科學”放進去的重要原因。熊教授還提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出發(fā)點。信息科技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這四個維度有各自的特征,同時又互相支持、互相滲透,共同促進學生數(shù)字素養(yǎng)與技能的提升。只有從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利用、把握好素養(yǎng)表現(xiàn)培育的學科邏輯,組織好未來課程內容,選擇好情境案例,才能落實到課程當中去。信息科技課程還要特別關注課程內容與學生真實生活相結合,以學科整合的情境開展綜合性學習。
最后他還說,課程標準公布只是一個起點,未來的路還非常長。起點是課程標準,目的地是一個健康的課程生態(tài),中間還有很多路要走?!敖K日乾乾,與時偕行”,我們期待新課程教材的同時,也將會再腳踏實地、深入地學習信息科技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