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觀后感 >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

時間: 小瓊834 分享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_電影《起跑線》的經(jīng)典影評觀后感

編者按:就電影反映社會問題深度而言,印度電影人這次又贏了?!镀鹋芫€》講述了一個富裕家庭裝窮讓孩子讀名校的喜劇,可實質(zhì)上卻反映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貧富差距嚴峻、官員貪腐不作為等社會弊病。笑中帶淚,感動與悲傷同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起跑線》觀后感影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1

《起跑線》還是有許多缺點,比如劇情太套路,皮雅擠掉了鄰居兒子的名額、鄰居識破拉吉裝窮、拉吉幡然醒悟等一系列劇情都過于巧合。

雖然滿滿都是套路,但臺詞還是非常感人肺腑,從而化腐朽為神奇。

比如鄰居識破拉吉的時候,說道:“我們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機會沒了,你們把那機會給偷走了,為什么?是因為如果我們的孩子受教育了,他們會說英文了,那就沒人伺候你們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嗎?你為什么剝奪了他的權(quán)利?現(xiàn)在你卻在做慈善,我們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權(quán)利,他的權(quán)利被你奪走了,給了你女兒。”

拉吉非常愧疚,他覺得是自己占用了鄰居孩子的名額,他主動請求校長將名額轉(zhuǎn)讓給鄰居兒子,然而校長卻說:“如果我把這個學位給一個貧困孩子,那我怎么從中受益?”

拉吉在開學典禮上當眾展開的演講也很具有感染力,批判了人們的思想,批判了校長、學校、教育制度。

故事的最后,拉吉離開這里,決定把女兒送進公立學校。

《起跑線》和《天才槍手》的結(jié)局有點類似,都是政治正確。不過這里所說的“政治正確”并不是貶義詞。

有網(wǎng)友表示《起跑線》最后十分鐘爛尾了,我個人的理解是,人們都爭先恐后地去好學校,好學校已經(jīng)不亞于五星級酒店,有空調(diào)教室、歐式食堂和恒溫泳池,而公立學校的資源和設(shè)施變得越來越差,這樣下去貧富差距和等級分化只會更加明顯。

而解決辦法就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公立學校,愿意對公立學校投入更多的資源。

拉吉送女兒去公立學校,是想起一個表率作用,他希望也有人愿意跟著他這么做。

正因為人人都想讀好學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讀公立學校就吃虧了。所以男主愿意做第一個人。

這就好比擠公交車,人人都覺得排隊就吃虧了,但要想讓人們變得有素質(zhì),總要有第一個人排隊,才有第二個、第三個人愿意排隊。

除此之外,上流人士是虛偽的,人們聽了拉吉的演講無動于衷,即便有所觸動也選擇沉默;而貧民窟的窮人是熱心腸的,鄰居為幫助拉吉湊錢還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碰瓷。這樣的人設(shè)未免顯得太刻意和有偏見。

但如果電影中的上層階級有好人和壞人,下層階級也有好人和壞人,沖突和矛盾又不夠深刻了,電影很難做到各方面完美。

《起跑線》雖然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總的來說還是優(yōu)秀之作。

有網(wǎng)友表示,為什么我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我倒覺得我們比印度好多了。

在我國,要進入國內(nèi)的大學就必須參加高考,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公平的。

先進國家的素質(zhì)教育可能并不適用于我們,否則,說不定就會像電影那樣產(chǎn)生嚴重的階層固化和惡性循環(huán)。雖然備戰(zhàn)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給貧困孩子提供了憑借實力打敗富家子弟機會。

也許,我們該慶幸我們的教育制度還沒有電影中那么可怕吧。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2

電影讓我想起了科幻小說《贍養(yǎng)人類》和《北京折疊》,《北京折疊》中,主角老刀穿越于三個空間之間。

《起跑線》中,拉吉一家人何嘗不是穿越于三個階級呢?

印度人在這部電影里被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或者說上層社會、中層社會、下層社會,或者說高產(chǎn)階級、中產(chǎn)階級、無產(chǎn)階級,都是同樣的道理。

上等人的孩子將來也是上等人。

正如富太太所說:“我們送他們到德里的頂尖學校,那樣他們長大后就能有所作為,構(gòu)建他們的未來?!?/p>

中等人的孩子將來也是中等人。

正如顧問所說:“如果皮雅進不了頂尖的幼兒園,那她就進不了我國任何一家好大學,如果她的履歷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學,那她就不可能進跨國公司上班?!?/p>

下等人的孩子將來也是下等人。

正如鄰居所說:“如何在貧困中生存是門藝術(shù),我會教你的,因為我經(jīng)驗豐富。我爸爸很窮,我爺爺很窮,我太爺爺很窮,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窮,我來自貧困家族?!?/p>

我們探討得再深入一點。

試圖進入上層階級

米塔鐵了心要把女兒送進排名前五的學校,因為她覺得“不能讓女兒接受我們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學校學不到東西”,說明人們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思維。

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學校只收住在附近3公里的學生,于是拉吉立即豪擲千金買了學區(qū)房。

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與上層階級完全是格格不入,說英語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說印地語的皮雅玩耍。

因為,英語在印度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階級。

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這樣的普通人需要一大早就來排隊,有的5點就來了,有的4點就來了,還有的凌晨12點就來了,而和學校有關(guān)系的上等人就可以走后門。

試圖進入下層階級

拉吉冒著坐牢的風險找到黃牛黨,幫他偽造貧困證明。

為了應(yīng)付學校的工作人員來調(diào)查,拉吉一家還特意搬到了貧民窟,與下水道、垃圾、老鼠為伴。

由于拉吉的雙手很柔嫩,一點不像窮人,鄰居就帶著拉吉擠公交去打工。

拉吉根本無法勝任工廠的體力活,而且一天只能上兩次衛(wèi)生間,上第三次就要罰款。

另一邊,米塔打水要被欺負,買米要討好工作人員。

事實證明,他們學不會做富人,也學不會做窮人。

改變階級的途徑之一就是接受教育,然而教育制度又有太多問題了。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3

拉吉和米塔是印度一對家境富裕的印度夫婦。孩子皮婭到了入學的年齡,媽媽米塔覺得普通公立學校的教育水平實在堪憂,就發(fā)誓要讓孩子進入最頂尖的私立學校,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要進好學習,必須要選學區(qū)房。兩口子賣掉了平民區(qū)的房子,搬到了一處富豪別墅區(qū)來住。身邊鄰居非富即貴,在生活方式和待人接物方面明顯與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還有點看不起自己的樣子??蔀榱撕⒆樱驄D倆只能忍著。

學區(qū)房買好了,可這只是一個開始。學校要全面考核孩子以及家長的情況。對,沒錯,還要考核家長的方方面面。比方說身份,最起碼不是賤民;比方身價,最起碼在中產(chǎn)以上;比方說素質(zhì),張嘴閉嘴都要說English;比方說穿著,不能穿得差但也不能穿得太土豪。

當然,觀念很重要。夫婦倆的三觀要正,要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更要給面試官好的印象。不能大大咧咧,不能太過放松,不能不當回事,不能掉以輕心??傊?,孩子還沒入學,家長先經(jīng)過了八十一難,練就了七十二變。

學校名額就這么多,想進名校的學生可大有人在。孩子皮婭落選了。一家人苦苦郁悶的時候,丈夫拉吉突然獲得了一條重大利好:自己心目中的名校,每年會給貧困家庭的孩子一定量的入學名額,以示教育資源的公正,對貧民家庭的幫助。一家人興高采烈搞到了入學機會,但問題來了,他們要假裝自己很窮,搬到貧民窟住一陣子以應(yīng)對教委調(diào)查。

為了孩子,都忍了!那么有錢的一家人,放棄了錦衣玉食搬到貧民窟開始了自己的“裝窮”生涯。沒有自來水,到處是老鼠和蚊子,和別人一樣擠印度公交。自己笨手笨腳收入都成問題,明明自己有錢卻不敢用。

日子雖苦,拉吉一家人卻感受到富豪區(qū)無法感受的友情和幫助。生活條件夠差,卻再一次放下身價,享受著普通人的友誼和快樂。

考核通過之后,需要再交一筆費用。貧民鄰居希亞姆為幫助拉吉湊錢,甚至不惜跳到路中間碰瓷。命是撿回來了,錢也湊夠了,皮婭成功入學了,希亞姆的兒子卻落選了。

在一段時間的交往中,拉吉一家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曾經(jīng)自以為是的驕傲,在希亞姆一家貧苦的掙扎面前顯得太過蒼白。自己不順?只有對比才知道什么是真的不順。自己此時不順?只有對比才知道人與人的差距下他人生活的艱辛。

帶著無限的愧疚,拉吉一家人離開了貧民窟。為了補償希亞姆一家,特別是孩子。拉吉一家人慷慨解囊,大力掏錢資助希亞姆兒子所在的學校。

自己的兒子終于有了新的校舍、書本和各種設(shè)施,好心的希亞姆一定要親自感謝捐款的好心人,可當他來到“恩人”別墅時候,發(fā)現(xiàn)一切美好的祝福都被眼前這個衣著光鮮的富翁打破了。正是這個捐助自己孩子的男人,搶走了自己孩子進去名校的機會。正是這個自己玩命籌錢幫助的鄰居,騙了自己,騙了所有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一家的街坊鄰居。。。

本片是一部喜劇為外殼,批判為內(nèi)核的通俗劇情片。雖然我們與故事主人公身處不同的國度,但影片中所涉及的種種社會弊病,卻是相同的。

主人公的遭遇我們也是能感同身受的。影片中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公,教育建設(shè)嚴重滯后的情形,放在國內(nèi)來看同樣完全成立。

影片中高收入家庭“偷走”貧困家庭教育資源,表面上看是經(jīng)濟能力問題,可對印度這個國家而言,又多了一份數(shù)千年種姓制度遺留的詬病。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的命運從自己出生之日起就已經(jīng)決定了。

階級,這個在中國還有可能改變的社會定位,在印度卻成為一道逾越不過的障礙。影片中小女孩皮婭的母親之所以孤注一擲讓孩子上名校,說英語,就是因為“英語”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語言本身,更是一個階級的象征。貧民孩子一門心思想學好外語,也是希望能夠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本片從頭到尾都傳遞給觀眾一種希望和歡樂。但導演并不止于這份簡單的快樂。拉吉一家人的幸福建立在身份和身價上,去貧民窟【體驗生活】帶來的巨大反差也確實起到了必要的效果。

但所有笑料都是以犧牲、折磨和苦難為代價。他們的【破綻百出】背后,是無數(shù)貧苦家庭的生活日常。我們眼中的所謂“笑果”其實正是希亞姆等貧民家庭悲慘的生活日常。

影片中希亞姆一家面對兒子的落榜,只能含笑解嘲,來調(diào)侃“我們貧民家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便這不是電影臺詞中原句,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字幕組對角色內(nèi)心臺詞的精準把握。當自己生活中一切問題都無法掌控,只能茍延殘喘活著,也就不存在什么悲傷和苦惱。唯一的希望(孩子入學機會)已經(jīng)被人搶走,只能含淚苦笑坐等命運的蹂躪。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受教育機會缺失,嚴重制約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起跑線》一片中富人也好,貧民也好,都要被高度集中的教育資源所左右。受教育不僅成為改變命運的機會,更成為一種社會特權(quán)的標志和延續(xù)。影片中提及,好的教育能讓孩子取得優(yōu)勢,爬上更高的階級,這與中國式的教育環(huán)境不謀而合。

貧富差距和階級困局所引發(fā)的教育資源不公,是本片所極力痛斥的。影片結(jié)尾拉吉一家人放棄了女兒的貴族教育機會,和普通孩子一樣登上公立學校的班車,成為最理想化也最不可能的一幕。父親拉吉對所有富豪家長的侃侃而談,可以換來大家的認同,卻并未得到大家的響應(yīng)。這樣的處理方式殘酷而又現(xiàn)實。電影畢竟是藝術(shù)化的表達,現(xiàn)實中的我們也一樣只會感動,而無力與這個世界抗爭。

老生常談的腐敗問題一直困擾著印度,阿米爾汗這樣有心變革的先行者也只能是呼吁,而無法徹底改變數(shù)千年的不堪和卑劣。所以影片中教育部領(lǐng)導那副官方嘴臉就那么無恥得存在著。以至于這種兩面三刀的官僚嘴臉成為一種能讓所有人逆來順受的撲克臉。只有服從,服從,和服從。

電影表現(xiàn)的是印度,可看完全片我們卻覺得背后發(fā)涼。今天的我們有著持續(xù)增長的GDP,房地產(chǎn)事業(yè)更是如火如荼,經(jīng)濟形勢在中國夢的推動下何其高亢??涩F(xiàn)實中的教育資源匱乏,拼爹拼錢等問題卻依舊困擾著我們。教育商品化的負面效應(yīng)持續(xù)增加,這難道還不足以引起整個社會的反思么?

只可惜,這樣有深度的喜劇片我們拍不出來。原本就在你我身邊的生活情劇,編劇導演想不出來。我們習慣了和《前任》死磕,電影院里撕心裂肺哭,習慣了《戰(zhàn)狼》玩狠,被自己的愛國熱情打雞血,唯獨忘記了自己所處的這個環(huán)境,忘記了這個環(huán)境下自己的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物質(zhì)的生活。有人會說,這樣的片子咱就拍不出來?對!就拍不出來!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一部無緣內(nèi)地大銀幕的印度佳片相關(guān)文章:

《起跑線》觀后感影評:一部無緣內(nèi)地大銀幕的印度佳片

電影《起跑線》觀后感范文

印度電影《起跑線》觀后感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感作文5篇

電影《嗝嗝老師》觀后感范文5篇

熱門文章

392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