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畫上印章的知識:說說在畫上蓋章內(nèi)容的講究
說說在畫上蓋章內(nèi)容的講究
這幾天好幾個跟我學畫的朋友因為要在畫上印章,所以面臨印章內(nèi)容的問題。
我說,一般來講,除了一些合同、支票等特別的用途之外,繪畫上是不用“人名章”的。
一幅畫上,印章內(nèi)容最好是用“字”或“號”、或者用閑章也行。因為,古人對于“名字”是非常講究的。
關于“名字”
所有的古老文明,對“名字”都有對應的講究。中華近千年間,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名字”文化。這套文化,在文人中尤其豐富。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除了“姓”之外,還有“氏”。比如大詩人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 。
到了漢代,“姓氏”歸一,而“名字”系統(tǒng)逐漸建立了起來。如司馬相如,姓司馬,名相如,字長卿。
有教養(yǎng)的人,是不會直呼其名的。這一點在一本《三國演義》里就顯示得淋漓盡致。
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孫權,字仲謀;關羽,字云長;張飛,字翼德;趙云,字子龍;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等等!號又是什么鬼?
漢代時期,以“黃老”的道家思想治國。因此,道教文化開始蔓延。一些信奉道家的人,在“名”、“字”以外,又多了一個“道號”。
所以,如果你生在三國,你可以稱呼諸葛亮“孔明先生”,也可以稱呼他“臥龍先生”,但是,如果你直呼他的名字“諸葛亮”,那是極為不禮貌且沒教養(yǎng)的行為。
再后來,隋唐時期,佛教開始盛行。一些人多了“法號”。比如后世的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有名無字
這個傳統(tǒng),一直到了1949年才被斷代。49年之前,那些“締造新中國”的先驅(qū)們,也都遵循這個傳統(tǒng)。比如孫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再比如周恩來,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毛澤東,字潤之;蔣介石,字中正……
1949年之后,尤其是1966年兒童節(jié)那天,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口號;后來“”《十六條》又明確規(guī)定"破四舊"、"立四新"是“”的重要目標……
于是乎,中華大地,到處都是“王建軍”、“李援朝”、“賈建國”、“劉解放”、“趙“””等等時代特征明顯的人名,從此開始,中國人進入了“有名無字”的階段。至于“號”,那就更別想了。
在“春風吹過中華大地”之后,文化逐漸又被重視了起來,古老的傳統(tǒng)和古董一樣被從垃圾堆里翻了出來,擦吧擦吧土,吹掉了灰塵,重新登堂入室。而且,又有很多人開始信奉佛教道教,那么,“字號”傳統(tǒng),自然也就逐漸恢復了。
在《話說龔橙》一文里,我曾提到過“有取錯的名,沒有取錯的字”。因為名是父母給取的,代表了上一代人的期望。而期望不見得有用。字則大多數(shù)是孩子十八歲以后,自己所取,包涵了自己的志向與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一個人的字,往往代表了他的行事準則與性格。
具體怎么選
其實這篇文章,我是想和朋友們說說,你給你的畫蓋印,印章上刻什么內(nèi)容才算雅致而又不露怯的。
首先,用“姓名章”是最lou的。在傳統(tǒng)中,那是用在支票、合同等處的。繪畫乃雅事,所以最好不用。
前面所說,大部分是起“字”的規(guī)矩。一般這都要自己來取,其中包含著自己的志向與三觀。拿我自己舉例:我的字“為之”,其意在“知不可為而為之”……
如果你是信徒,不論是道教還是佛教,一般都會有自己的“號”,這個“號”就可以作為你第一枚用在繪畫上的印章。比如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為什么他這么多稱呼?哈哈,文人雅士,在自己的字畫中,根據(jù)尺幅大小、內(nèi)容題材,需要不同大小、形狀、或陰文或陽文的印章,所以就會時不時忍不住給自己加個“雅號”了。
再有就是,如果你拜了師父,那么師門也會“賜名”。比如,我的幾個徒弟,老大賜名“文辛”,老二賜名“文渝”,老三賜名“文瀚”,老四賜名“文彥”……這個“師門名”,其實類似于“字”與“號”之間,是可以用在印章上的。
如果你是個創(chuàng)作者,很可能你已經(jīng)有了“筆名”,那這個筆名自然也可以用在印章上。
另外,也可以用自己的書房等名稱做印章。比如紀曉嵐,他的書房名為“閱微草堂”,那么印章就可以用“閱微草堂”或“閱微”。我自己為書房命名為“得意軒”,取“得意忘形”其意。所以經(jīng)常落款“得意軒”,也將之篆刻為印。
如果你還覺得這些過于不好理解,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式,那就是,直接刻你的網(wǎng)絡昵稱。
比如我就有倆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上直接印了自己游戲中的昵稱。一個叫“好吃不過嫂子”,另一個叫“干了這碗大姨媽”。當然,這樣的名字幽默有余而節(jié)操碎裂,在這里并不提倡。
以上是對于“字”、“號”等稱謂傳統(tǒng)的一些解釋,倉促寫就,難免掛一漏萬,以偏概全。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本文作者:藍先生
公眾號:聚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