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比賽的教學方法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比賽的教學方法
其實一些簡單的應用題,對孩子的啟發(fā)是非常重要的,培養(yǎng)孩子愛動腦子的好習慣,而且很多題型非常貼近生活,趣味性也非常強。小編整理了部編版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練習題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簡單應用關鍵字
一年級的小朋友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讀題重點在與找關鍵字,對關鍵字理解很重要。
關鍵字:
1、“一共”:就是合在一起的意識,就是加在一起的意識。
2、“比……多”,“比……少”:誰比誰多多少,或者誰比誰少多少,就是相差多少的意識。
3、“還?!保哼€剩多少,通常是拿去多少,還剩多少,拿去就是減去的意識。
在讀題或者講解題目是要注意語言不要過于直白,注意啟發(fā)性,與自主性,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題目中蘊含的關鍵字。如果要提高趣味性就還需要多融入生活元素
經(jīng)典應用題類型一,關鍵字:“一共”
例題1、哥哥有10塊糖,弟弟有6塊糖,兄弟兩人一共有多少塊糖?
例題2、小明上午寫了12個大字,下午寫的和上午的同樣多。這一天小明共寫了多少個大字?
例題3、幼兒園老師買了18個蘋果,又買了14個梨,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水果?
經(jīng)典應用題類型二,關鍵字:“比……多”,“比……少”
例題1、明明練習寫字,第一天寫了25個大字,第二天寫了28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寫了多少個?
例題2、一支鉛筆5角錢,一塊橡皮是8角錢,一支鉛筆比一塊橡皮便宜多少錢?
例題3、媽媽吃了12個荔枝,爸爸吃了15個荔枝,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數(shù)個荔枝?
(提示:上述三個例題其中例題2 與3就要更加貼近生活,趣味性更強,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生活中常見的事靈活變通)
經(jīng)典應用題類型三,關鍵字:“還?!?/p>
例題1、媽媽拿15元去買菜,花了8元,還剩多少元?
例題2、媽媽買25個帖,分給姐姐8個,分給哥哥7個,剩下的全是給小明,小明分到多少個帖?
難題挑戰(zhàn):
例題、小明花12元買一本書故事書,還剩下8元,小明原來有多少錢?
重點理解:用去的+剩下的=原來的
列式為:12+8=20(元)。
答:小明原來有20元錢。
【小試牛刀】
1、有15位同學,如果老師給每位同學發(fā)一支鉛筆,還剩8支鉛筆。老師有多少支鉛筆?
2、媽媽吹了14只氣球,小麗吹的氣球比媽媽少5個。
(1)小麗吹了多少個?
(2)小麗跟媽媽一共吹了多少個氣球?
3、小亮有16張卡片,爸爸的卡片比小亮少3張,爸爸有多少張卡片?小亮跟爸爸一共有多少張卡片?
4、一(1)班有36人,一(2)班比一(1)班少4人,一(2)班有多少人?
5、晶晶第一天吃了11顆草莓,第二天吃的比第一天吃的少3顆,晶晶第二天吃了幾顆草莓?
6、商店里有電子琴14架,鋼琴比電子琴少5架,商店里有鋼琴多少架?
趣味挑戰(zhàn)題
1、聰聰家住的樓房上面有4層,下面有3層,這幢樓共有多少層?
(重點:不要忽略自己家的那層)
2、明明集合站隊時,數(shù)在他前面的有12個同學,后面有8個同學,明明班上一共有多少個學生?
3、10個同學站成一隊做操,從前面數(shù)張兵是第6個,從后數(shù)他是第幾個?
4、小雞排隊,其中有只小雞,從前面數(shù)它站在第8,從后面數(shù)它第5,這一排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可畫圖)
很多小孩到了高年級后特別害怕應用題,多半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了解太少,而一年數(shù)學應用題是小學應用題的入門題型,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維模式,對以后的學習幫助也非常大,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孩子善于思考的習慣。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紙面的題目,留意生活的細節(jié),可以隨時隨地的訓練。今天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的支持與分享。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學習法
什么是湊十法?
“湊十法”是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和核心,它的過程簡言之是:先分,再湊十,最后把零頭相加。
具體來說,分之前的觀察十分重要,首先決定湊哪個數(shù),分哪個數(shù),要湊成十的那個數(shù)還缺幾,就從另一個數(shù)分出幾。
如果只看算式想湊十過程,即抽象又復雜,如旱地里拔蔥,很難。結合實物、圖片讓學生動手擺擺,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的是生動有趣的實物圖象。
孩子掌握了“湊十法”的算理后,應該多加練習,形成熟練的口算能力。每天拿出一點兒時間來練一練,孩子算數(shù)又快又準。
湊十法學習步驟
第一階段:把湊十歌念熟,熟練進行十的拆分。
第二階段:用湊十學習框來學習湊十法。
第三階段:用湊十小卡片來練習。
第四階段:進行湊十小測試。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比賽的教學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