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想學好歷史應該怎么做
高一想學好歷史應該怎么做
想把歷史學好學精,記憶是基礎,可光靠記憶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歷史當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蘊藏的深一層的規(guī)律性東西,是必須通過思考得來。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一想學好歷史應該怎么做
想學好高中歷史應該怎么辦:聽課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聽課是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一種主要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般來說,一堂歷史課所涉及的內容(如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歷史過程等)、概念(如歷史的時間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現(xiàn)(如一個歷史事件的過程,教師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上重復講述)。聽歷史課的方法,可分為“聽”“思”“記”三個方面。
所謂“聽”,即在聽課時要抱著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集中注意力,及時和準確地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尤要關注要點,把握重要之處。所謂“思”,即在聽課時要主動進行思考,一方面要對聽到語音、語義等進行辨識,對所傳達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一方面還要對信息加以篩選,以吸收有價值的信息:聽課的思考也包括考慮是不是聽懂了,有沒有疑問等自我質疑。所謂“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初中階段的歷史課堂筆記,一般是記錄板書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高中階段的筆記除了這些,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筆記的書寫要整潔、快速,以便于整理、復習。
想學好高中歷史應該怎么辦:閱讀教材的方法
這里說的教材,是指與歷史學習有關的材料,包括歷史教科書、歷史資料、歷史讀物等。閱讀歷史材料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歷史信息的主要途徑。要想有豐富的歷史知識,是沒有什么捷徑可尋的,主要是靠閱讀。一般地說,閱讀包括認讀和解讀。認讀是搞清閱讀材料的代字含義,如認識字詞的形、音、義,懂得詞和短語的外延和,認讀句子和語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認讀的基礎上,要進一步了解閱讀材料的內在含義,這就是解讀。
在解讀時,不僅要了解和分析歷史材料中代字表述的實際所指,而且要能夠與具體的歷史事實聯(lián)系起來,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辨析、歸納。歷史閱讀中的解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理解書面材料中的潛在的意義,然后把理解到的潛在的意義同認知結構聯(lián)系起來”,才能是有效的閱讀。閱讀的方式,有泛讀和精讀之分,要求也不一樣。此外,為提高閱讀的效果,可以在閱讀時做必要的筆記,或在閱讀材料上(如教科書)做一些提示性的記錄,如畫線、標符號、寫批注等。
想學好高中歷史應該怎么辦:觀察的方法
歷史學習的內容,其信息承載的形式雖然很多是抽象的代字,但也有很多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現(xiàn)的,如歷史地圖、歷史圖片、歷史照片、歷史實物或模型、歷史遺址、歷史建筑等。對這些形象化的學習材料進行觀察,可以獲得有價值的歷史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歷史的情境和氛圍。
歷史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在對這些形象化材料進行觀察時,既要把握其整體的面貌、情況等,又要關注有關的細節(jié),尤其是細微的特點。觀察時也要動腦筋思考,并與所學的代字材料聯(lián)系起來。
想學好高中歷史應該怎么辦:搜集材料的方法
歷史學習常常要運用歷史材料,并將適當?shù)牟牧献鳛樽C據(jù),進行歷史的推論。尤其是研究性學習,更多地涉及到對材料的搜集和使用。應該認識到,能夠搜集材料,是學會學習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
搜集材料是對信息進行查找、檢索、選擇等工作,主要的渠道有三種:一是利用圖書館,這就要掌握圖書目錄檢索方法;二是利用網(wǎng)絡的搜索功能,這就要學會在網(wǎng)上搜索信息;三是調查的方法,通過社會調查(如問卷、訪談等)獲取材料。進行材料搜集,同時也要對材料進行篩選、整理、分類,以便使用。
想學好高中歷史應該怎么辦:運用證據(jù)的方法
搜集到的歷史材料,并不能拿來直接作為證據(jù)使用,還需要對材料進行辨析,搞清材料的價值,這包括對材料的來源、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質、材料的真?zhèn)蔚冗M行分析和研究。在把材料用作證據(jù)時,一是要注意選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說明問題;
二是要選用多則來源不同的相關材料來論證某一個問題,這就是遵循“孤證不立”的原則;三是全面認識和理解所選材料的含義,不能斷章取義,主觀臆斷,隨意闡釋;四是要用證據(jù)支撐論點或結論。對歷史證據(jù)的運用,可以有多種方式,包括編寫、分類、探查、概述、轉述、質疑、推斷等。
高一讓閱讀走進高中歷史
一、歷史閱讀的教育功能
1.重視歷史閱讀有助于歷史語言水平的提高及歷史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歷史語言能力是提高歷史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學生僅靠課堂上聽老師的講授是難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歷史語言系統(tǒng)的。只有通過閱讀,做好與書本歷史語言的交流,才能規(guī)范自己的歷史語言,鍛煉歷史語言的理解力和表達力,提高歷史語言水平,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歷史語言系統(tǒng),提高歷史交流能力。
2.加強歷史閱讀有助于歷史教科書作用的充分發(fā)揮。歷史教科書是歷史課程教材編制專家在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學原理、歷史學科特點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新課程標準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材料的來源,而不能僅作為教師自己講課材料的來源,必須重視歷史教科書的閱讀。因此,重視歷史教科書的閱讀,充分利用教科書的教育價值,已構成現(xiàn)代歷史教育的特點之一。
3.重視歷史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有助于個別化學習,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研究表明,構成一些學生學習歷史感到困難的因素之一是他們的閱讀能力差,在閱讀和理解歷史書籍方面特別無能。因此,要想達到歷史素質教育目標,使歷史不再感到難學,就必須重視歷史閱讀教學。
二、歷史課內閱讀
閱讀心理對閱讀和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良好的閱讀心理會帶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準備階段,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專門的閱讀課訓練。在訓練中教師先作閱讀示范,再讓學生不斷實踐。通過教師反復示范和學生不斷的實踐,學生可以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具體指導。具體的閱讀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要學會根據(jù)不同的閱讀內容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以達到閱讀的目的。對于歷史學習而言,因為知識點繁多,所以興趣是最好的導航儀,為了增加學生的興趣,就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在歷史課內閱讀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做好導讀示范,通過不斷實踐,逐漸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三、歷史課外閱讀
1.歷史課外閱讀要遵循的原則。
(1)適量與適宜相結合原則。歷史學科的閱讀材料浩如煙海,一個人窮其一生都難以讀完,高中學生所夠接觸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課外閱讀不能貪多求快。歷史讀物難易程度差別很大,有比較通俗易懂的大眾歷史讀物,也有博大精深的專家論著,作為高中生的課外閱讀還應該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符合高中生年齡段所能理解和掌握的閱讀材料。
(2)興趣性與目的性相統(tǒng)一原則。既然是歷史課外閱讀,我們不應該把它當做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作業(yè)而定期檢查。這樣只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使得學生厭惡歷史課外閱讀。因此,高中歷史課外閱讀要以興趣第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在歷史課外閱讀的廣闊天空中感悟歷史,體會學習歷史帶來的快樂。
(3)自主性與指導性相協(xié)調原則。閱讀是個體的行為,要注重突出學生主體性,可采取多樣方式。當學生對某復雜問題認識模糊時,或讓學生各抒己見,或分組活動彼此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
2.教師在高中生歷史課外閱讀中的角色定位。我認為老師應該做一個服務者。當學生不知如何閱讀一本書時可能需要教師方法上的指導;當學生對閱讀的一個歷史問題發(fā)生疑問時可能需要老師釋疑;當學生們對閱讀中遇到的歷史問題產(chǎn)生爭論時可能需要老師的分析,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哪些是學術界主流觀點,哪些是學術界新觀點,至于各自的理由,不用說,學生會很有興趣自己去閱讀探求。
讀書是閱讀的主要方式,與歷史有關的書籍汗牛充棟。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的書目,對于一些水平比較高、喜愛歷史的和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推薦的方式,引導他們看監(jiān)經(jīng)典的、有一些深度和可讀性的讀物,但在推薦中要有引導,在引導中如能有所交流,則事半功倍。對于一些有學習基礎但對歷史沒有達到深愛程度的學生,大致有兩種方式:一是在自愿的基礎上組建興趣小組,閱讀教師提煉的文獻節(jié)選,并談體會或做筆記;二是經(jīng)常在課常教學中恰當引用經(jīng)典文獻,滲透給他們前輩大師的思想,也不失為一種名著教育。
教師在"閱讀"這一最基本、最簡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多花些心思,多下些功夫,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踐證明,讓閱讀走進高中歷史,學生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閱讀的能力,使自己學會自主學習,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為以后人生的自主發(fā)展和適應社會發(fā)展浪潮奠定堅實的基礎,并能受用一生。
高一想學好歷史應該怎么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