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語文>

高一語文必修一到三知識點總結(jié)

時間: 贊銳0 分享

語文的學習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項目之一。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一到三知識點總結(ji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語文必修一到三知識點總結(jié)1

??家族e成語

1.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喂食。

2.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5.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chuàng)作的艱苦。

6.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10.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zhí)。比喻,使明白。

14.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shù)姆执?,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格,不落舊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24.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一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曾經(jīng)滄桑:比喻曾經(jīng)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蠶、鯨,名詞作狀語)

34.滄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高一語文必修一到三知識點總結(jié)2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勸學》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車柔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車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焉.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之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吾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高一語文必修一到三知識點總結(jié)3

1.《詩經(jīng)》“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體制;后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用總角指代少年時代。

3.“楚辭”又稱“楚詞”,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由于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

《詩經(jīng)》和《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jié)晶,中國文學往往將“風”、“騷”并稱,“風”指《國風》,代表《詩經(jīng)》;“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对娊?jīng)》與《楚辭》分別是中國文學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兩大源頭。

4.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

5.建安:漢獻帝年號。

6.箜篌:古代的一種弦樂器,23弦或25弦,分臥式、豎式兩種。

7.妾:舊時婦女謙卑地自稱。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說話表示恭敬的習慣用語。

10.初陽歲: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農(nóng)里七月七,舊時婦女在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農(nóng)歷每月的二十九為上九,初九為中九,十九為下九。在漢代,每月十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13.適:出嫁

14.六合:指結(jié)婚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來共六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適合,叫六合。

15.青廬:用青布搭成的蓬帳,舉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這種風俗。

16.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時至21時)。

17.人定:是亥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21時至23時),這里指夜深人靜的時候。

18.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lǐng)。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

高一語文必修一到三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

高中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2020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小總結(jié)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小結(jié)

高一語文重點知識歸納基礎(chǔ)總結(jié)

高一語文必修一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歸納

高一語文必修1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

10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