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重要知識點摘要
2022高三政治重要知識點摘要
高中學習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是這個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終考試時看到成效,如果對某一科目感興趣或者有天賦異稟,那么學習成績會有明顯提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呷沃匾R點摘要,以供大家參考!
高三政治重要知識點摘要
一、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哪些?
1、根本因素:經濟發(fā)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包括當前收入、預期收入、收入差距)
3、物價水平
4、消費環(huán)境
5、消費心理和消費觀
6、社會保障體系體系的完善程度
二、消費的影響有哪些?
1、消費反作用于生產,適當?shù)南M會促進生產的發(fā)展,反之,則會阻礙生產的發(fā)展。
2、消費會影響經濟結構的協(xié)調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3、消費心理、消費觀念(四種消費觀念)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消費的結構是否合理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5、消費的水平和質量會影響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建設。
三、擴大居民消費的原因有哪些?
1、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可以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2、有利于促進經濟發(fā)展主要由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xié)同拉動轉變,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
3、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4、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
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措施有哪些?
政府:
(1)根本途徑是大力發(fā)展生產,提高經濟發(fā)展水平。
(2)拓寬就業(yè)渠道,增加就業(yè)崗位,增加居民收入。
(3)加強宏觀調控,穩(wěn)定物價。
(4)完善分配制度,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5)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的消費信心。
(6)加大對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完善消費環(huán)境。
(7)必須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縮小收入差距,提高社會的整體消費水平。
企業(yè):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消費者:要努力增加個人收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人教版高三政治重要知識點
【一般主要考查“影響”、“措施”】
1、文化的影響——為什么要加強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
(1)文化與社會:
①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中能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影響。
②文化由經濟、政治決定,對經濟、政治有反作用,先進文化對社會發(fā)展起促進作用,落后文化對社會發(fā)展起阻礙作用。
③文化與經濟相交融,經濟建設中科技、教育、人才越發(fā)重要,文化產業(yè)、文化消費不斷發(fā)展,文化生產力在經濟格局中越來越重要。文化與政治相交融,民主法制建設、公民的政治參與需要文化素養(yǎng);西方國家借助文化滲透推行霸權主義,必須反對文化霸權主義。
④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逐漸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對個人: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文化環(huán)境和文化活動。
②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方式;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
④優(yōu)秀文化塑造人生,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2、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1)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①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構成;文化既是世界的,各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文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文化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能得到世界的認同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態(tài)度與原則——
意義: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tǒng)一;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fā)展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態(tài)度與原則:
A、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B、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繁榮。
C、不同民族文化之間要相互交流、借鑒與融合,既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又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
③文化傳播的途徑與特點——
途徑:商貿活動、教育、人口遷徙
特點: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大眾傳媒是現(xiàn)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④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
A、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B、有利于外來文化傳入中國,利于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實現(xiàn)文化創(chuàng)新,促進中華文化的發(fā)展。
C、既要熱情歡迎各國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主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2)文化創(chuàng)新:
①原因:
A、文化創(chuàng)新是社會實踐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fā)展的內在動力;社會實踐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根本目的,是檢驗文化創(chuàng)新的根本標準。
B、文化創(chuàng)新有利于推動實踐的發(fā)展,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C、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是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②途徑和方向:
A、根本途徑——立足實踐,堅持與人們群眾實踐相結合
B、處理好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關系,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C、處理好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不同民族文化之間要相互交流、借鑒與融合,既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又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
D、堅持正確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
3、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2)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
①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呈現(xiàn)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巨大貢獻,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③體現(xiàn)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有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人民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幸福、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3)中華民族精神
①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②原因:
A、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維系中華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精神特征和共同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精神火炬。
B、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利于應對相互激蕩的思想文化,保持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是建設全面小康、和諧社會的需要。
③途徑:
A、必須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做民族精神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B、最重要的是發(fā)揮“主心骨”的作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C、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正確對待外來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D、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4、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
(1)措施:
①關鍵——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保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②根本途徑——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與人民群眾實踐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③奏響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發(fā)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文化。
④發(fā)揚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長處,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加強文化創(chuàng)新。
⑤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⑥主要內容——發(fā)展教育、科技、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根本目標與任務——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適應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
⑦中心環(huán)節(jié)——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⑧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做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⑨必然要求——發(fā)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絕污染。
⑩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而提供物質基礎
(2)文化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思想道德建設
①原因:
A、思想道德建設是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huán)節(jié),規(guī)定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B、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為中華文化的精華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C、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
D、有利于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質和修養(yǎng)。
②措施:
A、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
B、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的基礎,是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集中體現(xiàn)。
C、在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中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
D、學習科學理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辨別錯誤思潮的能力,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發(fā)展中特文化”還可關注】
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yè)化的影響:
①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fā)展,給文化生活帶來可喜變化,滿足人們多樣化文化需求,充實精神生活;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采取群眾喜聞樂見方式,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價值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引導人們科學消費,推動生產的發(fā)展
②文化市場的自發(fā)性和傳媒的商業(yè)性,引發(fā)憂慮現(xiàn)象,有些部門在經濟利益驅動下,不顧社會效益,肆意生產、銷售品味低下的文化產品;有些文化產品借消遣娛樂的名義,內容荒誕庸俗,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體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新聞炒作,不負責任地傳播緋聞軼事等
高考政治知識點復習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1、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xiàn)
(1)文化多樣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具體表現(xiàn)。
(2)文化多樣性,可見諸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樣性中,民族節(jié)日和文化遺產最能體現(xiàn)民族文化的多樣性。①民族節(jié)日: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透過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習俗,我們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
②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xiàn)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世界遺產的分類: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tǒng)一。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guī)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fā)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guī)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tài)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必要性)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fā)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xiàn)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整個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
(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則:尊重文化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共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反對盲目自大、貶低、排斥異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異質文化的錯誤傾向。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國人民相互尊重、共同發(fā)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個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1、文化傳播及其主要途徑
(1)文化傳播的含義: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2)文化傳播的途徑
①商業(yè)活動。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涵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遷徙。每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guī)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shù)氐慕洕⒄?、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
③教育。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文化傳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總之,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文化傳播,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2、現(xiàn)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1)傳媒的含義及發(fā)展
①含義:文化傳播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xiàn),這些傳播的媒介,就是傳媒。傳播媒體、傳播技術是文化傳播的物質保證和實現(xiàn)方式。
②發(fā)展: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fā)展階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
(2)現(xiàn)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大眾傳媒
含義:現(xiàn)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功能: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的意義: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外域文化傳入中國,也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
4、文化交流的態(tài)度: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們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yōu)秀的文明成果。又要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