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物理 >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

時間: 燕純20 分享

  一路走來,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或歡欣或鼓舞,一個腳印一步成長,深深淺淺,感謝時光,教會了我如何成長,如何去演繹自己的人生,讓我對這個未知世界有了一點感性的認識,它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它和人一樣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一

  高中物理重力勢能知識點之一

  重力勢能是物體因為重力作用而擁有的能量,公式為Ep=mgh((Ep為重力勢能,m為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在大多數情況下,h為物體距離參考平面的高度,g通常取9.8N/kg)。其中勢能Ep與力F、距離h(彈性勢能為x,引力勢能為r等)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高中物理重力勢能知識點之二

  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大小以及地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

  (1)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領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多。

  (2)當高度一定時,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高中物理重力勢能知識點之三

  重力勢能的特點: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有關。

  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可理解為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勢能變化量的負值。

  高中物理重力勢能例題解析

  質量為10kg的物體從125m高處自由落下,求在下列狀態(tài)時他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1、開始下落時

  2、下落2s末時

  3、到達地面時(g取10m/s)

  答:1、開始下落時

  EP1=mgH=10_0_25=12500J

  EK1=0

  2、下落2s末時 下落h=gt2/2=10_2/2=20米

  EP2 =mgH2=10_0_125-20)=10500J

  EK2 =mV12/2=m_gh/2=mgh=2000J

  3、到達地面時

  EP3=0

  EK3=mVt2/2=mgH=12500J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二

  (1)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于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說明:①摩擦力的產生是由于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谀Σ亮哂邢嗷バ?。

 ?、』瑒幽Σ亮Φ漠a生條件: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B.兩物體發(fā)生形變;C.兩物體發(fā)生了相對滑動;D.接觸面不光滑。

  ⅱ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

 ?、诨瑒幽Σ亮赡芷饎恿ψ饔茫部赡芷鹱枇ψ饔?。

 ?、;瑒幽Σ亮Φ拇笮。篎=μFN

  說明:①FN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應具體分析。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ばЧ嚎偸亲璧K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L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得多。

  (2)靜摩擦力:兩相對靜止的相接觸的物體間,由于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力。

  說明:靜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o摩擦力的產生條件:A.兩物體相接觸;B.相接觸面不光滑;C.兩物體有形變;D.兩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

 ?、㈧o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總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說明:①運動的物體可以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②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可以相反,還可以成任一夾角θ。

 ?、垤o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lo摩擦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0

  說明:①靜摩擦力是被動力,其作用是與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圍內是根據物體的“需要”取值,所以與正壓力無關。

  ②靜摩擦力大小決定于正壓力與靜摩擦因數(選學)Fm=μsFN。

  ⅳ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是研究力學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據題意選取適當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的原則是要使對物體的研究處理盡量簡便,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

  2.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隔離出來,按照先場力,再接觸力的順序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并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這種方法常稱為隔離法。

  3.對物體受力分析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它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相混淆。

  (2)對于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確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體受哪些“性質力”,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重復分析。

  力分解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畫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接著就轉化為一個根據已知邊角關系求解的幾何問題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三

  1、參考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2)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倨絼拥奈矬w通??梢暈橘|點。

 ?、谟修D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弁晃矬w,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注】質點并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qū)別于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tài)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義式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注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系),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

  補充:速度與加速度的關系

  1、速度與加速度沒有必然的關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4)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2、當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的關系確定時,則有:

  (1)若a與V方向相同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增大。

  (2)若a與V方向相反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減小。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四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fā),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qū)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里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值方向的位移量。

  【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先驅者】

  對自由落體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他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

  亞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包括戲劇)、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_。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tǒng),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伽利略是意大利天文學家,也是世界物理學家。他于1564年誕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比薩市,1642年1月8日去世,終年78歲。他畢生致力于科學事業(yè),不僅為我們留下了時鐘、望遠鏡和眾多的科學專著,而且還為破除宗教迷信、科學偏見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伽利略在1638年寫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指出: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一塊大石頭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塊小石頭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頭的下落速度為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為4,當我們把兩塊石頭拴在一起時,下落快的會被下落慢的拖著而減慢,下落慢的會被下落快的拖著而加快,結果整個系統(tǒng)的下落速度應該小于8。但是兩塊石頭拴在一起,加起來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重物體比輕物體的下落速度要小。這樣,就從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快的假設,推出了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慢的結論。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斷重物體不會比輕物體下落得快。伽利略的假設推導法,對物理思維方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伽利略曾在的比薩斜塔做了的自由落體試驗,讓兩個體積相同,質量不同的球從塔頂同時下落,結果兩球同時落地,以實踐駁倒了亞里士多德的結論。但是后來經過歷史的嚴格考證,伽利略并沒有在比薩斜塔做實驗,人們卻還是把比薩斜塔當作對伽利略的紀念碑。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相關文章:

1.高考物理知識點大全集錦

2.高考物理??贾R點匯總

3.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大全

4.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5.2020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6.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7.高考物理復習知識點總結

8.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9.2017年高考物理的知識點整理

10.2019年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大全

4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