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
歷史高考考察的是我們學生學過的整個高中歷史內容,是非常全面的一次考試,想考好一定要做好準備,將考點知識鞏固好。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山東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歷史易錯知識
易錯點1 不能深入理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易錯分析
1.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
君主專制是決策方式,中央集權是一種政治體制,兩者的結合構成了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君主專制強調君主個人權力至高無上,國家大事由其一人獨斷。中央集權是指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長官只能在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力,強調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
2.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兩對基本矛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皇權加強,相權削弱直至消亡)、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勢力不斷削弱)。
3.中央集權制度下的三大趨勢
一是不斷改革中央行政結構,不斷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二是不斷改革地方行政結構,加強中央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三是對人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強,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獄就是典型的表現(xiàn)。
易錯點2 不能正確認識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差異
易錯分析 分封制和郡縣制的不同
第一,傳承方式不同。分封制實行世襲制??たh制則不同,郡縣的行政長官郡守和縣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襲,即實行任免制。
第二,職責范圍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諸侯在封地內不但享有行政統(tǒng)治權,而且擁有對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權,但受封的諸侯必須對周天子盡一定的義務。郡縣制則不同,郡守和縣令在轄區(qū)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和人口沒有統(tǒng)治權??な睾涂h令只負責管理人民,收取賦稅,征發(fā)兵役和徭役。
第三,歷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下的各諸侯國具有保衛(wèi)王畿、保護國君絕對安全的義務,這與西周時期經濟發(fā)展水平低、政治不穩(wěn)定、文化差異較大的情形相適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各諸侯國在封地內擁有絕對的統(tǒng)治權,逐漸演變成完全獨立的國家。春秋爭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產物。郡縣制的出現(xiàn)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據帶來的隱患,使皇帝能夠直接控制地方,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組成部分。
易錯點3 不能區(qū)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易錯分析 學生易錯認為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聯(lián)合大月氏進攻匈奴。其實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各不相同。第一次是為了聯(lián)合大月氏反抗匈奴,第二次是為了加強西漢與西域的聯(lián)系。
易錯點4 不能全面認識三省六部制
易錯分析 學生易對三省六部的職權區(qū)分不清,對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局限于一點——提高行政效率,下面從多角度梳理一下:
(1)三省 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zhí)行國家的重要政令。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fā)皇帝的詔令。
(2)六部 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戶部——主管戶口、賦稅等。禮部——主管國家的禮儀制度。兵部——主管軍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國家的工程建設。
(3)歷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從而避免出現(xiàn)權臣專權的局面,加強了皇權;③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
易錯點5 弄不清各時期管理西域(新疆)的機構
易錯分析 歷代封建王朝對新疆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2)唐朝設安西都護府(唐太宗時)和北庭都護府(武則天時)管轄新疆地區(qū)。
(3)清朝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叛亂和天山南路的回部(維吾爾族)的叛亂,重新統(tǒng)一了新疆地區(qū)。
(4)清朝于1762年設伊犁將軍,統(tǒng)管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qū)。
易錯點6 對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理解錯誤
易錯分析 學生易對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原因認識不清,下面梳理一下:
(1)根本原因: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
(2)具體原因:清政府統(tǒng)治腐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3)直接原因:英國用武力保護其骯臟的鴉片貿易。
高中歷史知識難點
梭倫改革
一、梭倫改革的背景:
⒈政治:
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⒉經濟發(fā)展:農工商業(yè)以及貿易得到發(fā)展
⒊階級變化:工商業(yè)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⒋梭倫當選為首席執(zhí)政官: 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二、梭倫改革:
1、內容:“頒布解負令”;確立財產等級制度;恢復公民大會權力;建立“四百人會議”;設立公民陪審法庭;鼓勵發(fā)展農工商業(yè)。
2、特點:奠定民主政治基礎、促進工商業(yè)發(fā)展
三、梭倫改革的評價
⒈歷史意義: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②打破貴族對政權的壟斷;③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④大大促進了農業(yè)和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傊涓母餅檠诺涞拿裰髡蔚於ɑA。
⒉歷史局限: 貴族在國家政權中占據絕對優(yōu)勢,下層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權利 氏族制度殘余及貴族擁有世襲占有土地的特權
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政局動蕩不安
【梭倫改革與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內容上的本質相同點與意義】
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進一步打擊氏族制度殘余,氏族制度是按血緣來維護的,也就是說梭倫改革直接否定了血緣關系。
克利斯提尼實行改革,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的4個血緣部落,也直接打破了血緣關系。
綜上可知,兩者改革都從根本上打擊了血緣關系。它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的勢力,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
一、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
⒈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鐵器、牛耕的使用
⒉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變化—私田增多—出現(xiàn)新的封建剝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
⒊階級基礎: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的階級形成 新興地主階級要求變革
⒋社會條件: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爭頻繁、思想繁榮、各國競相改革變法
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
二、商鞅變法內容:
⒈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tǒng)一度量衡
⒉政治改革: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強集權、普遍推行縣制、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制定連坐法
⒊文化風俗改革:“燔詩書、明法令”;改革社會風尚習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評價:秦國強盛、意義深遠
⒈作用:廢除舊制度,創(chuàng)建新制度;促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國家,為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⒉表現(xiàn)
l 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這就激發(fā)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yè)生產帶來了生機
l 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開始建設中央集權制度
l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為秦國下一步的戰(zhàn)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l 綜合國力:公元前343年,秦國已經成為富強之國,周天子派人送禮,各諸侯派人來稱賀
⒊局限性
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劃清界限
⒋消極影響:推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導致了秦朝的暴政,對后世影響消極。
壓制工商業(yè)發(fā)展,違背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倡導君主獨裁專制,選錯了政治體制的方向為后世君主專制埋下了禍根;
改革不徹底,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特別是秦漢時期存在大量奴隸制殘余。
高中必修三歷史知識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萬物的尺度”
1、智者學派產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雅典成為希臘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人”本身。
2、智者學派的思想主張:
(1)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guī)范等。
(2)強調人的價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張: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學派的主要思想,體現(xiàn)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二、美德即知識
1、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
(1)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愿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出于無知。
(4)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2、影響: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1、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關注的焦點也是人類社會,著有《理想國》一書,他根據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個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主張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tǒng)治國家。
2、柏拉圖的這種想法盡管有很多錯誤,但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很多學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他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特別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
2020山東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2020山東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下一篇: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