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政治學習方法>

高中政治新課改反思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新課程改革所存在的不足也必須引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的管理者的深思。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新課改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政治新課改反思(一)

  自教育部2001年6月19日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拉開了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的序幕,至今已經(jīng)四年多。而以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為標志,普通高中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也隨之展開。新課程改革提出:教育要求 “以人為本”,要改革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的模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要求變革高中的課程體系,提出課程要求教師更新理念、轉變角色、提高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的創(chuàng)新。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緊扣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作為中學基礎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應建立新型的教與學互動關系。

  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人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要被點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輪課程改革正以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去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點燃學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這次課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涉及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各學科為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需要,紛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出臺相應的對策,思想政治課也不例外。適應新的課程理念,改革思想政治課教學,是當前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高中政治新課改反思(二)

  高中政治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就是課程內容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這對于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目標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社會生活,關心學生生活,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并且學會善于搜集與教材知識相結合的來源于社會生活、學生學習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各種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各種素材,更要整合以上這些課程素材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信息。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打破了原來的嚴謹?shù)闹R體系,增加了不少的圖畫;設計了不少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共同研究,但是這些例子卻不見得有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生活。

  每一個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解放,關注的是人的心理經(jīng)驗與學科邏輯的關系,即人與文化的關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關注的是人的心理經(jīng)驗與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關系,但課堂40分鐘很難達活動應有的效果。如果課后完成工作,學生的活動安全性、學習的資源也難以得到保證。

  從課程目標的“人生規(guī)劃能力”,到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原則”,再到課程結構的“多樣化、有層次”,以及課程實施中的“選課指導制度”,“個人自定學習計劃制度”和“學分制管理制度”,均體現(xiàn)出學會選擇的理念。我國所采用的是上述“綜合性選擇‘的路向。

  走向校本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校本課程開發(fā)”、“校本教學研究”、“校本培訓”、“校本管理”等,都是同義詞或近義詞,抑或說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觀察角度。其本質是確立:教師即教學研究者、課程開發(fā)者,“教師的研究”具有獨特價值,且教師的研究與教學是一體化的。相信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有一番作為,然而課程開發(fā)的目標是什么,開發(fā)的一門課程的價值是什么,怎樣定位老師的工作量和其待遇等。新課改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

  高中政治新課改反思(三)

  新課程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獲得終身發(fā)展的素質。在這種要求下,學生的自主學習不等于放任自流的學習,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需要掌握那些知識與技能,還是需要在新課標的指導,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學習,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有計劃地幫助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的目的,教學生學會多種學習技巧及思維方法,授予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對一些知識進行合作與探究,就更加需要作好充分的準備(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事先準備),通過師生合作與生生合作來共同完成,這種雙方的互動合作、探究的活動需要有一個指導者顯得更加重要。因而也需要教師在充當指導者的同時學會與學生合作,共同完成課程目標。

  合作學習形式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新課改的標志,似乎無之便不是新課程。于是,分組、交流、討論,“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喜歡說哪個就說哪個。”等形式充斥著整個課堂,貫穿始終,課堂異常地“活躍”。學生能獨立完成時讓學生合作,能夠自主時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欲望時卻直接告訴結論;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協(xié)作。

  合作究竟給學生帶來了什么?感覺不到在自主什么,教師的作用在哪里?如果個人效率比一起學習要高,為何還要合作?專業(yè)人士提出質疑。

  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近段時間也聽了不少示范課,看了不少研討課,開闊了眼界,學到了知識?,F(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斥其間,猶如一場高科技產(chǎn)品展示會,一節(jié)課下來聲色并茂,熱鬧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勢;授課者心滿意足,聽課者大飽眼福,其效果如何?還值得商榷。

  多媒體確可以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可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并不是采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就是優(yōu)質課,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工具就有課改新精神。

  表揚模式化。新課程倡導多鼓勵學生,正是基于這種考量、出于這種理解。“哪怕學生只有一點成績,就要表揚;只要一小點進步,也要鼓勵。” 學生初時會對表揚感到激動,得到激勵。久而久之,他們對表揚的功利性產(chǎn)生依賴。沒有鼓勵,缺了表揚,學習不再是他們自愿的活動。


猜你感興趣的:

1.高中政治教學反思隨筆

2.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反思

3.高中政治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3篇

4.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

5.高中政治課后反思

336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