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方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告訴我們伯父是一個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對伯父深切的敬愛之情。
在備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領(lǐng)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之后通過美讀表達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質(zhì)疑答題”,強調(diào)教師的點撥、點化
對于學生學習探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首先應組織學生討論,發(fā)揮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啟發(fā)、思維互補,盡可能使大多數(shù)學生的嘗試實踐取得成功。在教學“談‘碰壁’”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有什么問題,先同桌商量一下,解決不了的,再前后四人小組討論,仍然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大家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發(fā)揚協(xié)作學習的精神,做到思維互補。而在學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時,教師就需要及時地加以點撥,點撥不夠,還需點破、點化。《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中,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理解這個句子是很困難的,因為魯迅生活的年代離學生的生活很遠,學生根本無法體會句子中的含義,這時就需要教師恰當?shù)囊龑В瑔l(fā)和點撥。這里我及時地向?qū)W生介紹魯迅面對白色恐怖堅持斗爭的資料,讓學生了解魯迅說這句話的社會背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拓思路,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理解句子的含義,感受魯迅敢于同反動勢力作斗爭的品格。還有,在學了談《水滸傳》這個故事后,學生只懂得魯迅對侄女的關(guān)心和愛護,還不能完全理解他對廣大青少年的關(guān)心和幫助,這時我適時地給學生出示補充介紹魯迅關(guān)心幫助廣大青少年的圖片和解說,使學生能充分感悟魯迅關(guān)心愛護青少年的品格。
強調(diào)求實、求活、求新
“激疑拓展”強調(diào)的就是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獲得創(chuàng)造的成功。在本課結(jié)束前,我設計了一個啟發(fā)學生想象的拓展訓練:假如你現(xiàn)在在萬國殯儀館里,你想對魯迅說些什么?讓學生給魯迅寫幅挽聯(lián)或?qū)懸粌删湓挶磉_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因為通過前面兩個故事的學習,教師對一些必要的課外資料的補充介紹,學生對魯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魯迅的敬佩之情也隨著課文的深入學習而越來越深厚,情到深處不吐不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的思維被又一次激活。他們在想象的過程中進行著創(chuàng)造性思維,體驗著創(chuàng)造成功后的喜悅。
通過隨后的課堂實踐,尤其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還是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足之處,總結(jié)如下:
首先,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因為研研教材力度還不夠,所以我在授課時對于課文二三部分的講解過于簡單化,沒有將內(nèi)容講透,沒有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找出相關(guān)語句進行體會理解。表現(xiàn)為:教師的點撥過于直接,講得過多,啟發(fā)孩子的太少,甚至擔心孩子回答不上來而直接引出答案,這樣一來,使學生的思維拘泥與一個狹窄的范圍內(nèi),不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另外,問題的設置也不夠細致到位,不能契合孩子的思維模式與思維習慣,
今后,要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多引導學生根據(jù)閱讀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答案,學生之間最大限度地開展互說互評。答案模式也可多樣化,拓寬多樣化思維,不必拘泥于課本上的答案。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一面》教學反思
《一面》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nèi)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xiàn)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guān)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fā)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上課之前我認真拜讀了教師用書。教師用書中這樣幫我們解讀課文“課文對魯迅的外貌描寫,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緊緊扣住一個字──“瘦”。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jié)發(fā)展上,每到一個轉(zhuǎn)折處,便出現(xiàn)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激活想象,感悟魯迅置健康于不顧,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yè)的崇高品質(zhì)和頑強意志。”說實話,我覺得說從人物的外貌中去領(lǐng)悟人物的氣質(zhì)還是有些牽強。魯迅先生長得很瘦,難道就一定是工作太勞累太勞累了?他的胡子和頭發(fā)就能看出他堅毅剛強的性格?
于是在教學前,我決定按自己的解讀去教學。上課前,我依然讓孩子們討論:這篇課文學些什么?孩子們認為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是學習課文的重點。教學中,我決定尊重孩子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去展開教學,并不從外貌描寫的句子去展開教學。
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由于孩子們基礎不太好,而且很多孩子不善于歸納,不善言辭,于是我在課堂中給了充分的時間孩子們?nèi)プx課文,為解決這一個問題去讀課文,然后,讓盡可能多的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去歸納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魯迅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是課文的教學重點,孩子們交流的時候并不踴躍,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們對當時的社會背景了解得太少,對魯迅先生也了解得太少。雖然在前兩課學習了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但是并沒有對孩子們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和深刻的認識。學習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實在是無法領(lǐng)悟文字里所蘊涵的那種凝重的感情。
因為是閱讀課文,我在教學中也沒有過多的追究孩子們,也沒有給他們提出更多的要求,更沒有把教師用書上的內(nèi)容灌輸給孩子們。文字的理解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能領(lǐng)悟的東西,不能強求孩子們也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理解的。
我覺得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沒必要小心翼翼,極力將文章講的透徹仔細。我記得我們學生時代學習這篇課文是在初中,那時大概是講讀課文吧,我們的老師是位中年教師,他把這課給我們羅嗦了好幾節(jié)課,我是半點興趣都沒有。在我的印象中,這是一篇很寡味的課文。因此我在教學中盡量避免跟孩子們煩瑣的分析。
但是,這課的教學效果并不好,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才更有失效,還值得我認真探索。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
我們班有幾個女孩特別喜歡寫詩,你還別說,有的學生寫的詩像模像樣。因此,這次走進六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詩海拾貝》,我就想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喜愛,讓更多的學生來寫詩。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指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這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顒右潦?,我根據(jù)每個板塊的“活動建議”,引導學生按照學校、家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計劃?;顒又?,我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整個活動過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語文課和課余時間搜集了大量詩歌,學習的內(nèi)容和形式豐富多樣。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
另外,本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把綜合性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自己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再按照制定的計劃自行開展活動。我注意及時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正確處理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適當指導的關(guān)系,既重視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又注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我對學生的指導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使學生明確要求,二是幫助學生掌握方法。例如,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本組教材的導語和活動建議,使學生明白這次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和要求,知道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搜集哪些詩歌,可以怎樣給詩歌分類等,為深入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奠定基礎;引導學生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