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3歷史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是高二必修3歷史第二單元所學習的重點內容。那么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二必修3歷史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必修3歷史第二單元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1.羅素評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歷程是“從古代的朦朧稚嫩發(fā)展到明確成熟”。其中“朦朧稚嫩”時期為( )。
A.古希臘智者學派對人的價值的闡述 B.14~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
C.17、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時期
2.中國古代儒家“民本思想”與智者學派的“人文主義”思想出現(xiàn)的社會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
A.討論主題不同 B.誕生的政治氛圍不同
C.價值取向不同 D.所處的歷史階段不同
3.下圖兩人分別是早期東西方思想領域涌現(xiàn)出的杰出代表。下列有關他們思想共同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思想研究的重點都是人類社會
B.都重視道德的作用
C.都反對過激的民主政治,主張“勞心者治人”
D.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4.某天上學路上下雨了,同學甲說:“今天真倒霉,偏偏這時候下雨!”同學乙說:“太好了,今天不會熱了!”他們看法的差異與下列誰的觀點相類似( )。
A.亞里士多德 B.普羅泰格拉 C.蘇格拉底 D.柏拉圖
5.古希臘人將神塑造為生動逼真的人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古希臘的( )。
A.民主思想 B.無神論思想 C.科學思想 D.人文主義思想
6.右圖是公元前3世紀前后,古希臘的著名雕像《維納斯》和中國秦朝的兵馬俑。下列對兩者的表述準確的是( )
A.都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精神
B.都因為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
C.都因為農(nóng)耕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
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
7.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 )。
A.許多城市擁有自治權 B.許多城市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
C.擁有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典籍 D.經(jīng)濟繁榮,人才濟濟
8.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鑄成了反對神學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義核心內涵的古希臘名言是( )。
A.人的出類拔萃為城邦增加的榮耀可以超過神
B.心靈美比形體美更珍貴
C.求知是人類的本性
D.健康和聰明是人生的兩大幸福
9.著名畫家拉斐爾筆下的圣母溫柔美麗,眉宇間洋溢著母性的慈愛和幸福。這一繪畫特點體現(xiàn)了( )。
A.教權主義 B.人文主義 C.神權主義 D.理性主義
10.彼特拉克說:“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币陨嫌^點反映了他( )。
A.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 B.反對人們對現(xiàn)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C.反對個人私欲的膨脹、泛濫 D.維護教會的權威
11.“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拆開一角,傳統(tǒng)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懼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睂е律鲜鲎兓臍v史事件是( )。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
12.下面是一位同學自編劇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來到了①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英國,拜會了②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之父”莎士比亞,探討了③但丁的悲劇《哈姆雷特》,他們還欣賞了④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你認為劇本中應該修改的地方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右圖:中問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傾斜,里面裝著《圣經(jīng)》,而天平的左端站著的是教皇、紅衣主教等,他們被翹起。這幅圖產(chǎn)生的主要背景是( )。
A.16世紀新教的勢力超過天主教 B.16世紀天主教仍然居于絕對統(tǒng)治地位
C.天主教、東正教、__、教合流 D.宗教改革
14.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靈魂便可得救的主張,實際上是( )。
A.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B.反對教皇出售贖罪券
C.反對教皇的權威 D.反對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15.馬丁·路德說:“男人必須要娶一個女人,女人必須要嫁一個男人,這是自然的事……將婚姻作為圣事不僅毫無《圣經(jīng)》上的依據(jù),而且正是這種贊揚婚姻的教義把婚姻變成一場鬧劇?!痹摬牧戏从沉笋R丁·路德( )。
A.倡導男女平等 B.否定宗教信仰 C.宣揚《圣經(jīng)》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6.下列對漫畫《德意志是教皇的奶?!返睦斫?,正確的是( )。
A.德意志的養(yǎng)牛業(yè)發(fā)達,是教皇牛奶的供應地
B.教皇在德意志的領地養(yǎng)了很多奶牛
C.羅馬教會過度剝削壓榨德意志
D.表達了羅馬教皂對德意志的一種偏愛
17.《十日談》講述了一個故事:郡主(綺思夢達)沖破封建門第觀念,與仆人相戀,事情敗露后,父親暴跳如雷,將仆人關入地牢,痛罵女兒不顧身份,竟與下賤的奴仆相愛。綺思夢達卻寧死不屈,并憤然駁斥父親:“我們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造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著同樣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我們人類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區(qū)分人類的標準?!本_思夢達這番話不能體現(xiàn)( )。
A.封建觀念徹底崩潰 B.肯定人的欲望
C.宣揚人類平等觀念 D.傳統(tǒng)觀念受到了挑戰(zhàn)
18.人們由舉起人文精神的旗幟到進入理性時代,其根本原因是( )。
A.__會的黑暗統(tǒng)治 B.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要求
C.仁人志士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D.人文主義自身的魅力
19.下列關于康德的表述正確的是( )。
?、僦鲝堉鳈鄬儆谌嗣瘛、谙嘈盘熨x人權?、燮淅碚撝魇恰渡鐣跫s論》?、芴岢^對自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791年,在伏爾泰逝世13年后,伏爾泰的遺骨被遷葬到巴黎先賢祠。遷葬之日,10萬人為他送葬,佇立街頭迎送靈柩的人更是多達60萬。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愛戴的主要原因是( )。
A.他發(fā)展了洛克的分權學說,明確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B.他熱情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論”,重視公共意志
C.他是法國啟蒙運動不可爭辯的領袖,影響深遠
D.他的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第21題14分,第22題18分,第23題18分,共50分)
21.根據(jù)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希臘神話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體現(xiàn)了古希臘文化的什么特征?(4分)
(2)材料三,蘇格拉底臨死之前,還在與學生們探討人與靈魂的關系,說明什么?蘇格拉底堅定地面向死亡,支撐他的是什么精神?蘇格拉底之死說明古希臘民主制度什么狀況?(6分)
(3)聯(lián)系“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命題,指出蘇格拉底對人文精神的貢獻。(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泰格拉
材料二 這種對贖罪券的荒謬宣傳,使得那些有學問的人,對于保持大家對教皇的尊敬,也確實感到困難。對于俗人的懷疑和非難又是難以解答。
──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材料三 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xiàn),代表所有人的權利與自由。這是至高無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轉讓,不受限制,不準分割。
──盧梭
請回答:
(1)普羅泰格拉屬于什么運動(或學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體現(xiàn)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張?(4分)
(2)材料二關于“贖罪券”的爭論引發(fā)了什么運動?這場運動由誰發(fā)起?該運動的歷史影響是什么?(6分)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盧梭的主要思想觀點。(6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素材,你認為該組材料最恰當?shù)闹黝}是什么?(2分)
23.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現(xiàn)過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智者運動、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在這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中,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想經(jīng)歷了萌芽、復興、成熟的發(fā)展過程。
材料一 大約公元前5世紀中葉,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fā)展,公民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思想活躍,孕育出一個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是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紀時,意大利人對古希臘羅馬文化非常熱愛,這是(右圖)匠人在修復挖掘出的殘破雕塑……1535年,某畫家寫道:“許多湮沒的事物將要再生?!?/p>
材料三 18世紀啟蒙學者高舉理性與科學的大旗,猛烈抨擊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主義,宣揚自由平等、博愛、人權和法制,強調發(fā)展科學、張揚個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國”。不難看出,啟蒙運動實質上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延續(xù),是人文精神的繼續(xù)弘揚。
──高九江《啟蒙推動下的歐洲文明》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以,談談你對普羅泰格拉名言的意義和作用的認識。(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種什么樣的文化現(xiàn)象?試分析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及其實質。(8分)
(3)材料三中“新的歷史條件”指的是什么?啟蒙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比文藝復興時期有了什么顯著的發(fā)展?(6分)
下一頁查看>>>高二必修3歷史第二單元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