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歷史學習方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試題及答案

時間: 朝燕820 分享

  進入到高一后,剛開始要如何去學好歷史這門功課呢?平時要怎樣做練習呢?別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做份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1.1688年,英國議會迎立荷蘭執(zhí)政威廉為國王,并擁立他的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為女王,目的是(  )

  A.加強英國與荷蘭的友好關系

  B.否定王位世襲男性優(yōu)先原則

  C.通過雙王相互牽制防止獨裁

  D.給光榮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 本題考查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理解,旨在考查對歷史現象的分析能力。“光榮革命”中,荷蘭執(zhí)政威廉三世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而按照血統(tǒng)關系,瑪麗才是其第一繼承人,所以,同時擁立夫婦二人為王,是使繼承具有合法性,D項正確。

  【答案】 D

  2.1694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三年法案》,規(guī)定每三年必須召開一屆議會,每屆議會的最長任期不超過三年。其影響是(  )

  A.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正式確立

  B.加強了工業(yè)資產階級在議會中的作用

  C.保障了內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使議會成為限制王權的常設性立法機構

  【解析】 《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832年議會改革加強了工業(yè)資產階級在議會中的作用;責任內閣制的形成保障了內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材料的影響與D項吻合。

  【答案】 D

  3.下圖中的人物是當今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她(  )

 ?、偈?ldquo;統(tǒng)而不治”的虛位君主?、谑怯膰以?/p>

 ?、墼趯ν饨煌写碛、苡蟹駴Q或批準議會法案的實際權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英國的政治體制。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使國王開始逐漸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①②③說法正確,④的表述錯誤,正確答案為A。

  【答案】 A

  4.楊小凱在《中國政治隨想錄》中寫道:“英國‘光榮革命’(實際是一次政變)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tǒng)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文中“完美的政治設計”指的是(  )

  A.建立君主立憲政體

  B.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C.頒布了《權利法案》

  D.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流血沖突

  【解析】 從題干材料中的信息“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有效地控制‘控制者’”來看應該是指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君主立憲政體通過法律限制君主的權力,從而達到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并且有效地控制“控制者”。所以正確選項為A。

  【答案】 A

  5.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權利法案》沿襲了羅馬法的精神,又開啟了近代民主代議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進程中最為深遠的影響是(  )

  A.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

  B.以明確的法律條文捍衛(wèi)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C.實現了由“主權在君”到“主權在民”的革命性轉折

  D.解決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動蕩問題,為國家崛起提供了堅實的政權保障

  【解析】 A項說法錯誤,君主立憲制并未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較多國家實行民主共和制等其他制度形式。B、D兩項說法是對英國本國的影響,不屬于對世界民主化進程的影響。C項根據所學《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實現了由“主權在君”到“主權在民”的革命性轉折,對其他國家民主政體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答案】 C

  6.“仍然留在貴族手中并且被貴族用來抵制新興工業(yè)資產階級野心的政治權力,已經同新的經濟利益不能相容了。”為改變這一狀況,英國出現了(  )

  A.君主立憲制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C.責任內閣制 D.1832年議會改革

  【答案】 D

  7.以下是某歷史課上板書設計的一部分。從該板書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

 ?、儋Y本主義發(fā)展是英國革命爆發(fā)的根本原因 ②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得以確立?、?ldquo;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 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曲折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英國的君主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最終導致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①正確;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步確立,這在板書中沒有體現,排除②;“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③正確;④可直接從板書的內容中得出。故答案為B項。

  【答案】 B

  8.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國會有權宣戰(zhàn),招募陸軍,建立和維持一支海軍,有權征召民兵,以執(zhí)行聯邦法律、鎮(zhèn)壓叛亂和擊退入侵;總統(tǒng)是合眾國陸軍、海軍和征調為合眾國服役的各州民兵的總司令。這些規(guī)定體現了(  )

  A.軍權高于行政權

  B.分權與相互制衡

  C.總統(tǒng)權力至上

  D.國會處于權力中心

  【解析】 本題以材料的形式考查美國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題干信息反映美國的軍權由國會和總統(tǒng)共同掌握,避免了權力的過分集中,反映了分權與制衡、三權分立的原則,故正確答案選B項。

  【答案】 B

  9.美國學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國家——西方憲政的歷史》中寫道:“……社會的全盤重建是必要的,而這一偉大任務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堅定且無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國的政治發(fā)展……并沒有摒棄英格蘭的政治遺產;相反,美國政治重建的設計師試圖保持并完善這種遺產。”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美國和英國一樣都實行資產階級代議制

  B.美國聯邦政府的職能相當于英國的責任制內閣

  C.美國總統(tǒng)和英國首相都必須對國會(議會)負責

  D.美、英兩國都通過頒布憲法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

  【解析】 英國內閣對議會負責,而美國聯邦政府與國會之間是相互制約關系,故B、C不正確;美國頒布憲法建立聯邦制,加強中央政府權力,故D項不正確。

  【答案】 A

  10.

  某校邀請一學者做報告,報告主題如右圖海報。下列各項適合出現在海報上“內容”一欄的是(  )

  A.英國的兩黨及其代表的不同階級的利益

  B.美國的兩黨制及其對獨立戰(zhàn)爭的影響

  C.英國的兩黨制促進了君主立憲制的形成

  D.美國兩黨對壘體現了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解析】 本題考查英美兩國的政黨政治。英美兩國的兩黨均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故A表述錯誤;美國在資本主義政體確立之后才形成兩黨制,故B錯誤;英國的兩黨制在責任內閣制形成之后才逐漸確立,故C項表述錯誤;美國的兩黨制體現了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故選D。

  【答案】 D

  11.《美國憲法評注》中說:“他們使它成為有限政府。他們界定了它的權威。他們將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權力,將所有其他保留給各州或者人民。”這表明美國憲法確認了(  )

  A.中央集權原則 B.民主原則

  C.分權制衡原則 D.聯邦制原則

  【解析】 關鍵信息:有限政府、界定權威、將所有其他保留給各州或者人民等。政府的權力是“有限”的,聯邦制原則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但并沒有過分地削弱地方權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D項正確。

  【答案】 D

  12.《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一書評論道:《聯邦憲法》是一套“地域和體制的雙向平衡機制”。這體現了該憲法的主要特點是(  )

  A.遵循權力的“制約與平衡”原則

  B.實行中央和地方權力互相制約

  C.堅持大、小州利益妥協的原則

  D.按照三權分立原則建立權力機構

  【解析】 “地域和體制的雙向平衡機制”指的是聯邦政府與州、中央內部機構之間的權力分配關系,因此A項正確。

  【答案】 A

  13.學者任東來指出:“美國憲法的目的是規(guī)范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以保護人民免受惡政之苦。換句話說,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惡,而非被治者之惡。”這一觀點體現了美國1787年憲法(  )

  A.符合美國大多數人的利益

  B.各州獲得充分自治的權利

  C.人民獲得廣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國政府處于無權地位

  【解析】 據材料中“以保護人民免受惡政之苦”分析,說明A項正確。該憲法體現了中央集權,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權,B項說法不準確;C項不是材料強調的主要內容;1787年憲法是要實現中央集權,D項說法錯誤。

  【答案】 A

  14.《試論法國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啟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國人民曾先后信仰過人權理論、立憲制度、共和主義、恐怖統(tǒng)治、寬容政策,并為此流血戰(zhàn)斗,付出極大代價。但是革命發(fā)展得太快,以至人們一早起來就會發(fā)現世界變了樣,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舊世界。”這一分析試圖(  )

  A.揭示法國民主政治曲折發(fā)展的原因

  B.說明法國沒有實行民主政治的基礎

  C.強調堅定的信仰對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國大革命對社會的成功改造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法國大革命歷史進程及原因的理解能力。根據題干所示“(近代)法國人民曾先后信仰過人權理論、立憲制度、共和主義、恐怖統(tǒng)治、寬容政策”,正說明了法國革命過程的曲折歷程。

  【答案】 A

  15.“民主人士的民族之夢,被一個絕頂聰明、敢想敢干的大地主,在封建主義本能的驅使下,靠著不抱任何成見的智慧實現了。這實在是一種反?,F象。”符合以上描述的相關史實是(  )

  A.中國的洋務運動

  B.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立

  C.《權利法案》的頒布

  D.《日本帝國憲法》頒布

  【解析】 “民主人士的民族之夢”指結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統(tǒng)一。“大地主”指普魯士容克地主階級。德意志的統(tǒng)一是在普魯士王國領導下通過王朝戰(zhàn)爭完成的。

  【答案】 B

  1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有權召開兩院的特別會議。在會議的閉會期間,如果兩院有絕對多數要求開會,總統(tǒng)也必須召集兩院。”這說明(  )

  A.總統(tǒng)控制議會

  B.總統(tǒng)對議會負責

  C.總統(tǒng)的權力受議會限制

  D.行政權與立法權相制約

  【答案】 D

  17.從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到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法國的共和制確立經歷了80多年,法國共和制的確立之所以如此艱難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比較溫和

  B.法國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礎

  C.法國缺乏民主共和的群眾基礎

  D.由于小農經濟的長期存在使法國君主制的傳統(tǒng)深厚

  【答案】 D

  18.“十九世紀西歐大陸憲法普遍表現為強大的王權與軟弱的議會并存、中央集權的傾向明顯、公民的政治權利受到相當的限制以及保護私有財產的堅定性。”下列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憲法是(  )

  A.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B.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C.1861年俄國《二一九法令》

  D.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

  【解析】 注意關鍵信息,由“十九世紀”、“西歐”可以排除C、D兩項;材料所反映的19世紀西歐大陸憲法具有二元制特點,故B不符合。故答案選A。

  【答案】 A

  19.威廉一世皇帝被稱為“騎士皇帝”,議員都被譏笑為“綿羊腦袋”,軍官均由皇帝任命,將軍地位高于政治家。這反映了德意志帝國的政治特點是(  )

  A.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B.君權至上和君主專制

  C.德意志帝國已走上現代資本主義道路

  D.將軍享有國家最高的政治權力

  【解析】 議員軟弱而皇帝權重說明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將軍地位高于政治家說明具有軍國主義色彩。

  【答案】 A

  20.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的形式不盡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議會掌握了國家的(  )

  A.行政權 B.立法權

  C.司法權 D.外交權

  【解析】 分析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75年憲法、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議會都掌握了國家的立法權。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題16分,第22題18分,第23題16分,共50分)

  21.(16分)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國應用發(fā)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審視人類各種不同的文明模式。

  探究一

  中國的傳統(tǒng)

  中國發(fā)展模式的價值內容,源于延續(xù)幾千年的政治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達到西方難以企及的歷史高度:一是歷史上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而非歐洲那樣由封建領主或教會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體制,官員由公正、普遍的考試制度選拔,而非西方或中東那樣由世襲或門第操縱;三是政治對人民負責,體現“民本主義”。

  ——俞邃《“中國模式”之我見》

  探究二

  雅典模式

  “我們(雅典)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里。”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探究三

  英美模式

  英國“光榮革命”(實際是一次政變)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長期專制統(tǒng)治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這大概是改造專制制度以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擺脫專制的革命循環(huán)、走向長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這個例子對中國有意義,而美國在英國民主制度的基礎上發(fā)展民主制度的歷史對中國意義不大,因為中國不是像美國這類“沒有歷史的國家”。

  ——楊小凱《中國政治隨想錄》

  請回答:

  (1)依據探究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政治傳統(tǒng)的特點。(4分)

  (2)依據探究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雅典民主的特點。(2分)

  (3)“光榮革命”創(chuàng)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設計?該設計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分)

  (4)美國是個“沒有歷史的國家”指什么?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國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創(chuàng)新和改變?(6分)

  【解析】 第(1)問,可以從材料中三個方面概括。第(2)問,雅典民主的特點是“人民主權”“直接民主”等。第(3)問中第二小問從限制君權方面組織答案。第(4)問,“沒有歷史的國家”是說美國沒有經歷過君主專制;美國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創(chuàng)新可以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如“聯邦制”“三權分立”等。

  【答案】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科舉制;民本思想。

  (2)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直接民主)。

  (3)政治設計:君主立憲政體。如何控制:頒布《權利法案》,確立法律至上、議會主權的原則;議會和內閣掌握實權,君主變?yōu)樘摼?/p>

  (4)指沒有君主專制的歷史傳統(tǒng)。針對在一個大國建立民主共和的需要,創(chuàng)立了聯邦制國家。為了防止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實行三權分立制。同時實行民選制度,擴大享有民主的范圍等。

  22.(18分)每個國家基于自己的歷史和現實,其政治制度必然會有自己的特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首先是《權利法案》(1689),規(guī)定非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停止實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稅……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規(guī)定每三年必須召開一次議會,每屆議會的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英國的王權還從來沒有被套上這么多的“緊箍咒”。這個以往一直自以為只受制于上帝的權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議會了,其神圣的光環(huán)已蕩然無存。至此,國王的專權在英國已無可能。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國)《聯邦憲法》的制定者們在熱切希望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時,一刻也沒有放松對于一切形式的專制政治的警惕……現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應運而生。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體制的雙向平衡機制”,亦即通過各州與聯邦政府的分權……來實現各種政治權力之間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個政治勢力單獨控制全國的政治生活。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皇帝)“有創(chuàng)制法律之權”……“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

  ——《德意志帝國憲法》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權利法案》使英國的王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18世紀中葉,英國王權是如何被進一步架空的?(4分)

  (2)據材料二概括美國聯邦制所體現的權力結構特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是如何通過“各州與聯邦政府的分權”來實現政治權力的制衡的?(5分)

  (3)從君主的權力方面談談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體制有何不同,聯系兩國政治體制確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4)如以上述材料作為研究性學習素材,請你為該組材料確定恰當的主題。(3分)

  【答案】 (1)王權受到法律和議會的制約。形成責任內閣制,名義對國王負責,其實對議會負責。

  (2)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聯邦政府擁有大權,聯邦權力高于各州權力;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權。

  (3)不同點:英國王權受到限制,德國皇帝權力至高無上。原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德國通過王朝戰(zhàn)爭完成統(tǒng)一,保留了封建殘余。

  (4)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

  23.(16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國通過“光榮革命”克服了專制王權,議會擁有最高權威。在君主立憲制的政治框架內,英國又用和平、漸進方式實現政治權利的轉移,從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歷程。

  材料二 法國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來克服專制王權,原因就在于法國專制主義過于強大,王權與貴族堅決捍衛(wèi)舊制度……法國一直處于革命與復辟的輪回中,社會持續(xù)動蕩,經濟發(fā)展速度受到影響,工業(yè)化進程緩慢。直到1870年后,法國模式突然發(fā)生轉折,由對抗轉為妥協。此后沒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革命,法國人開始用協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長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無法作為整體來追求國家現代化,因此遠遠落在英、法等國后面。1870年后,舊的容克地主貴族通過對外戰(zhàn)爭實現國家統(tǒng)一,并掌握了現代化領導權,在隨后短短30年間,德國完成了經濟起飛,在工業(yè)生產方面甚至超過英、法。不過,現代化領導力量的“錯位”給德意志民族帶來無窮災難。

  ——以上材料均選自錢乘旦《各國現代

  化模式的比較》

  請回答:

  (1)結合史實概述“光榮革命”后至19世紀中期,英國是怎樣用和平、漸進方式實現政治權利的轉移,推動政治民主化進程的。(6分)

  (2)1870年后,法國“用協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標志是什么?法國能夠采取這種方式確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3分)

  (3)材料三中“現代化領導力量的‘錯位’”指什么?這種“錯位”給德國的社會發(fā)展帶來怎樣的影響?(5分)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現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答案】 (1)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限制君主權力;18世紀形成責任制內閣,國王“統(tǒng)而不治”;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分享政治權利。

  (2)頒布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根源:工業(y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3)容克地主貴族掌握了德意志現代化的領導權。德國皇帝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帶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4)各國的國情不同決定了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看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

1.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試題(答案)

2.高一上冊歷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試題及答案

3.初三上冊歷史《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試題及答案

4.高中歷史會考知識: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6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