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成語練習匯總(含答案)
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成語練習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成語專項訓練題及答案解析
A
(1)真是好事多磨,經(jīng)歷了許多挫折,他的公司終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錯誤】安之若素:表示對不順利或不正常的情況,和往常一樣毫不在意。近義還有“泰然自若”。不合語境。
(2)事實上,網(wǎng)絡文學和傳統(tǒng)文學一直在各自的領域安之若素,日益電子化可能是未來的閱讀趨勢,而紙質書籍的優(yōu)良屬性是難以被取而代之的。
【錯誤】安之若素:表示對不順利或不正常的情況,和往常一樣毫不在意。此處不合語境。
(3)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錯誤】"安步當車"意指慢慢地步行,就當作是坐車。比如可以說"反正路也不遠,我們還是安步當車吧!"用"安步當車"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行走速度緩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閑適平和的心情。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搶險時的情景,情況緊急,大壩有決口的危險,搶險隊必須迅速趕到,偏偏遇上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無法行進,這里用"安步當車"顯然違背了文句的愿意。句中用這個成語與它所在的語境很不協(xié)調,不恰當。
(4)古有關公刮骨療毒,今有張生開胸驗肺;但比起毅然決然切開自己的胸膛來證明自己,刮骨療毒這一千古壯舉也不免黯然失色。
【正確】。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或形容相形之下變得暗淡無光。
B
(1)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錯誤】“半斤八兩” “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多含貶義。感情、語體色彩不協(xié)調。
(2)他氣得臉色半青半黃,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話也說不出來。
【錯誤】半青半黃:是指莊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達到成熟階段。
(3)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古瓷的細潤秀美、古玉的豐腴有澤和古錢的斑駁陸離吧。
【正確】“斑駁陸離”是形容色彩繁雜,用以形容古錢是正確的。
(4)劉華非常激動,高聲爭辯說:“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杯弓蛇影,無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實。”
【錯誤】“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相驚擾。
(5)他謙虛地說:“我既不擅長唱歌,也不喜歡運動;除了畫畫,就別無長物了。”
【錯誤】別無長物:意思是“除此之外,空無所有”,指物質,非才能。
(6)今年春節(jié)期間,鎮(zhèn)里舉行了一場別無二致的茶話會,向返鄉(xiāng)過節(jié)的流動黨員們通報了本鎮(zhèn)一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的喜人形勢。
【錯誤】“別無二致”意思是指區(qū)分不出兩者的差別。指兩者完全一致,但語境中只有“一場”茶話會,和哪個一致?
(7)我們不要被眼前這幾十噸重的龐然大物所嚇倒,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畢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這部機器裝上車。
【錯誤】畢其功于一役,比喻做一次就結束戰(zhàn)斗,一次性解決問題。
(8)近年來禽流感在國內時有發(fā)生,危害極大,各級政府必須篳路藍縷,積極作好預防,以免給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帶來損失。
【錯誤】“篳路藍縷 ”指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誤解詞義。
(9)你畢業(yè)時送給我的那支鋼筆,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著。
【錯誤】“敝帚自珍”不能用于他人的禮物。
(10)比翼雙飛兩狀元——記我市理科最高分獲得者呂靜姝、王曉波。
【錯誤】比翼雙飛:特指夫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11)這位文學老人被譽為“農(nóng)民詩人”,他最善于在田間地頭和鍋臺灶邊捕風捉影,從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發(fā)現(xiàn)勞動之樂、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錯誤】捕風捉影:比喻說話辦事沒有絲毫根據(jù)。
(12)他是個計算機專家,又會兩種外國語,我們這些初學計算機的人要虛心向他求教,不恥下問。
【錯誤】不恥下問: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恥辱。
(13)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正確】“不孚眾望” “不使人們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令人信服。貶義。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4)便民箱、井蓋板、金屬垃圾桶被盜,名草名花,不脛而走,這些發(fā)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現(xiàn)象,令人氣憤。
【錯誤】不脛而走:沒有腿卻能跑,形容傳布迅速,此處應為“不翼而飛”,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
(15)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利是不容分說的,千里之外的問候,只要一個短信瞬間就能完成。
【正確】“不容分說”:不容人分辯解釋,不容許分辯說明。
(16)光明村委會提出,在旅游淡季積極開展果品銷售,將旅游業(yè)和果業(yè)的開發(fā)有效地結合起來,這與專家的意見不謀而合。
【正確】“不謀而合”是說事先沒有經(jīng)過商量而彼此的意見或行動相同。
(17)顯然,打造“信用政府”和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這兩大熱點,在民眾的關注下不期而遇了。
【錯誤】“不期而遇”指沒有約定而意外的相遇,主語應是人,使用對象錯誤。
(18)下午,今年的第一場春雨不期而遇,雖然沒有電視臺預報的降水量大,但還是讓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了一些。
【錯誤】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不合語境。
(19)兄弟倆原來關系親密,好得不可開交,但是自從弟弟結了婚,不知怎么,兩兄弟漸漸形同路人。
【錯誤】“不可開交”是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20)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現(xiàn)在很多中學生在學校里見到老師都能親切問好,而見到燒鍋爐的、打掃廁所的和食堂打飯的工人師傅,卻都不屑一顧。
【正確】“不屑一顧”的意思是不值得一看,比喻不重視,用以指中學生對工人師傅的態(tài)度是正確的。
(21)先生上課時旁征博引,還不時夾雜著一些外語詞匯,使得外語尚未過關的學生,簡直不知所云。
【錯誤】“不知所云”本為謙詞,謂自己思緒紊亂,不知道說了些什么。今泛指言語混亂或空洞。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22)本來還不錯的一篇文章,讓你們這樣改來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正確】“不三不四”有兩個基本意思,一是不正派,二是不像樣子,這里取第二個意思是正確的。不倫不類: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著裝不得體。
(23)為了這個新產(chǎn)品的問世,他可是不遺余力,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成功的喜悅。
【正確】“不遺余力”是說用盡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用以表現(xiàn)“他”為新產(chǎn)品的問世而辛勤工作是可以的。
(24)偵察員小吳談了自己的看法,隊長和老王聽后相視一笑,小吳的看法與他倆不約而同。
【錯誤】“不約而同”指事先沒有商量、約定而相互一致。應改為“不謀而合”。
(25)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電視和電腦這一對時代的寵兒,對我們來說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正確】“不可或缺”就是不可缺少的意思。
(26)在物種生命的鏈條上,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都會給世界帶來不可思議的后果。
【錯誤】“不可思議”是形容事物不可想象或難以理解。“議”,理解。
(27)你的這個不情之請讓我很為難,過兩天我再答復你吧。
【錯誤】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提出請求時用的套語。是一個自謙之詞。
(28)大街上,商場里,到處是游玩購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絕如縷。
【錯誤】不絕如縷,絕:斷;縷:細線。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xù)不斷”。
(29)雖然已經(jīng)是晚上了,但候車大廳里依然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大喇叭的廣播聲、商販的叫賣聲、孩子的哭泣聲不絕如縷。
【錯誤】不絕如縷:聲音或氣息微弱,時斷時續(xù);也形容局面危急。這里與上文“熱鬧非凡”的情境不協(xié)調)
(30)馬大嫂為人熱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總是不勝其煩地為小區(qū)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錯誤】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31) “權錢交易”、“權權交易”等時下的腐敗病癥,在文藝界雖不說樣樣俱全,但該領域遭受“感染”卻是不容置喙的事實。
【錯誤】“不容置喙”是“不容許插嘴”的意思。在這里應該用“不容置疑”,不允許有什么懷疑。表示論證嚴密,無可懷疑。另外,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32)這樣的小錯誤對于整個項目的要求來說是無傷大雅、不足為訓的。
【錯誤】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坝枴保瑴蕜t;誤:教訓。
(33)這位明星曾帶給觀眾很多快樂,不少“粉絲”競相模仿他的表演,但這次他因醉酒駕車而觸犯法律的行為卻不足為訓?!菊_】
(34)這樣的小錯誤對于整個項目的要求來說是無傷大雅、不足為訓的,我們決不能只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而忘了根本的目標。
【錯誤】不足為訓,足:值得。訓:準則,典范。指不值得作為準則或典范。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
(35)這篇文章內容粗俗,只有華麗的辭藻,竟然在報刊上發(fā)表,簡直是不刊之論。
【錯誤】不刊之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發(fā)表”。
(36)某些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對于闖紅燈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只要不朝汽車撞,總會沒事的。
【錯誤】“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常誤用為“不以為意”
(37)對于孩子的毛病,他總是不以為然,覺得這些毛病無關緊要,不必大驚小怪。
【錯誤】“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常誤用為“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tài)度。
(38)戴爾公司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對蘋果及微軟的強勢表現(xiàn)依舊不以為然,至今仍無積極應對措施。
【錯誤】“不以為然”,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是“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tài)度)的誤用。
(39)個別民警認為工作時間飲點酒是小事一樁,就不以為意,結果因違犯公安部頒布的“五條禁令”而受到查處。
【正確】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tài)度。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40)我對任何邪教組織的言論不贊一詞。
【錯誤】不贊一詞,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F(xiàn)也指一言不發(fā)。不能理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41)錢鐘書先生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奇才,被譽為學術泰斗,他知識淵博,學養(yǎng)豐富,治學嚴謹,其文章達到了不贊一詞的地步。
【正確】不贊一詞:形容文章寫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話。
(42)中央書記處書記到黨??赐谶@里學習的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學員,不厭其詳?shù)卦儐査麄冊诨鶎庸ぷ鞯那闆r。
【正確】“不厭其詳”是說不嫌詳細,越詳細越好。用在句中表現(xiàn)書記詢問工作情況是恰當?shù)摹?/p>
(43)大量轉發(fā)的拜年短信,常常毫無個性和感情色彩,卻沾染了現(xiàn)代人某種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際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對節(jié)日期間的一些所謂短信不厭其煩。
【錯誤】“不厭其煩”意為“不嫌煩瑣與麻煩”,這里應用“不勝其煩”,意為“煩瑣、啰嗦得使人受不了”。
(44)舉辦世界杯能給中國帶來什么?有人說,能給中國足球帶來質的改變,此種論調簡直不可理喻。
【錯誤】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態(tài)度蠻橫,不講道理。望文生義。
(45)狗既很聰明,通人性,也很勤勉,不管主人貧富總能不離不棄;所以深得人們喜歡。
【正確】永遠在身邊,永不分離,永不拋棄的意思。
(46)江南梅雨季節(jié)雖早已過去,但是南京近期依舊處于多雨期,時不時地來陣暴雨,市民出行還是要帶上雨具,以備不時之需。
【正確】不時之需:說不定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的需要。
(47)有人把那些只讀書而不假思索的人稱為“書櫥”,也有人稱這種人為“書蟲”、“書迷”、“書呆子”。
【錯誤】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不能用來直接形容人。
(48)高中畢業(yè)以后,李小海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便整天不學無術,在社會上瞎混。
【錯誤】不學無術: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語法功能失當。
(49)柳盈盈是我們的班長,深得每一個人的擁護,每次同學聚會,大家都熱切盼望她早點來到,但是近來幾次柳盈盈總是姍姍來遲,可謂不速之客。
【錯誤】不速之客:沒有受到邀請的客人。不能指來得遲的客人。
(50)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文學的確失去了20世紀的那種活力,許多獲諾貝爾獎的作品,瑣碎、啰唆得讓人不忍卒讀,瑣碎似乎成為了文學的潮流。
【錯誤】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此處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51)“小沈陽”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有人說“低俗”,有人說這代表了時代的選擇,有人認為這不是真正的二人轉……各種說法不一而足。
【正確】不一而足,不止一種或一次,而是很多。
(52)百年不遇的大旱災使云南瀾滄江水源枯竭,導致湄公河下游流域旱情嚴重,泰國媒體為此指責中國破壞生態(tài),這不免失之公允。
【錯誤】“不免”,免不了,應為“未免”。
“失之于”或“失之”后面跟的都是貶義詞,如“粗心”、“不慎”、“疏忽”、“健忘”等;而“有失于”或“有失”后面跟的都是褒義詞,如“厚道”、 “公允”、“大度”、“遠迎”等。
(53)近代中國內憂外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促使知識分子自覺自愿又步履維艱地開始了從器物技術到思想文化的現(xiàn)代性追求。
【正確】步履維艱: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54)改革開放十多年來,中國各大城市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珠江三角洲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步人后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錯誤】步人后塵:跟隨在別人后面,比喻跟隨、模仿別人,貶義詞。
(55)官府的橫暴和百姓的苦難,深深刺激著杜甫的心靈,他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寫下的“三吏”、“三別”,至今仍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正確】悲天憫人:哀嘆時世艱辛,憐惜人民疾苦。天:天命;憫:哀憐?!氨鞈懭恕币鉃榘@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56)在一次追捕販毒分子的行動中,公安干警暴虎憑河,與販毒分子進行激烈的槍戰(zhàn),僅半個小時就將其一網(wǎng)打盡。
【錯誤】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蠻干。望文生義,感情色彩不當。
(57)這本應是一場實力相當?shù)谋荣?,然而北京國安足球隊?jīng)過90分鐘與對手的激戰(zhàn),卻兵不血刃,最終以3:0取得勝利。
【錯誤】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jīng)戰(zhàn)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不合語境。
(58)在我父親的記憶里,那是一段極為特殊、不堪回首的歲月,人事的變遷如白云蒼狗,誰也無法預料。
【正確】白云蒼狗:蒼: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59)當年他獨闖關東,篳路藍縷,硬是憑借著過人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創(chuàng)下這份家業(yè)的。
【正確】篳路藍縷: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60)象棋人機大戰(zhàn)凸顯了計算機思維與人類思維的差別,觀戰(zhàn)的內行覺得計算機的走法其實很普通,但我這個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卻對各種奧妙困惑不已。
【正確】“半瓶醋”,比喻稍有一點知識而知識并不豐富,略有一點本領而本領并不高強的人。符合文意。
(61)網(wǎng)絡文學走過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為準主流文學之勢,但相對于純文學而言,它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錯誤】“冰山一角”原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現(xiàn)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來的部分。含貶義。
(62)一些地方產(chǎn)生“電荒”是有原因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電
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與地方
煤炭、電力行業(yè)長期存在的體制弊端有直
接關系。
【正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物變化達到某辜中程度,是經(jīng)過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
C
(1)德國詩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續(xù)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一切優(yōu)秀的作品,都不是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辭艱辛慘淡經(jīng)營的成果。
【正確】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chuàng)作,也形容苦心規(guī)劃和開拓某項事業(yè)。
(2)他們差強人意的服務質量,不僅給社區(qū)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有損職能部門在公眾中的形象。
【錯誤】“差強人意” “基本上能讓人滿意,勉強符合人的心意”它的意思是基本肯定的。“差”,稍微。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3)雖然中國隊小組賽初戰(zhàn)告捷,但從比賽中整個球隊在戰(zhàn)術意識.進攻手段和體能上的表現(xiàn)來看,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正確】
(4)夏去秋來,菊花盛開,姹紫嫣紅。
【錯誤】“姹紫嫣紅”,形容各種花卉鮮艷嬌美?!熬栈ā敝皇且环N。
(5)傳統(tǒng)的“嚴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漸演變?yōu)椤按雀竾滥浮薄R郧皣绤柕母赣H如今在這些家庭中扮演著唱紅臉的角色。
【正確】“唱紅臉”指在傳統(tǒng)戲曲中勾畫紅色臉譜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中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跟“唱白臉”相對),使用恰當。
(6)相信只要有躊躇滿志的精神、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風,我們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當前困難,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取得安徽科學發(fā)展、加速崛起的新勝利。
【錯誤】躊躇滿志:對自己的現(xiàn)狀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對象錯誤,根據(jù)語意可用“志在必得”。
(7)經(jīng)過長達兩個星期的鏖戰(zhàn),本屆世界錦標賽最終塵埃落定,中國隊在賽程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獲得冠軍。
【正確】塵埃落定:比喻事情經(jīng)過許多變化,終于有了結果;或經(jīng)過一陣混亂后將結果確定下來。
(8)中國乒乓球歷史上首次教練員競聘工作今天終于塵埃落定,劉國棟、施之皓分別被國家體育總局任命為男隊和女隊的主教練。
【正確】塵埃落定:比喻事情有結局或結果。
(9)有志氣的青年在困難面前一定十分沉著,想辦法加以克服,而不會誠惶誠恐,被困難嚇倒。
【錯誤】誠惶誠恐:驚慌害怕,惶恐不安。原句是說,有志氣的青年不會被困難嚇倒,在困難面前猶猶豫豫,不敢行動。這里應用“畏首畏尾”。
(10)通過民間的交往,兩國間逐漸增加了了解,最終簽訂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孫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鄰關系。
【錯誤】城下之盟 敵人兵臨城下時被迫接受的屈辱盟約。 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條約。
(11)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chǎn)品質量和開發(fā),真可謂處心積慮。
【錯誤】“處心積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
(12)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處心積慮的人,為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鞠躬盡瘁的人,祖國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錯誤】“處心積慮”指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詞。
(13)在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讓“暴走媽媽”陳玉蓉介紹自己的事跡時,她出言無狀,竟說“如果還不能捐,我會一直走下去?!?/p>
【錯誤】出言無狀:說話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十分放肆,沒有禮貌。不合語境。
(14)今天的班會上,班主任讓張一斌同學介紹自己助人為樂的事跡,他竟然出言無狀,臉憋得通紅,只說了一句話:“這是我應該做的?!?/p>
【錯誤】出言無狀:說話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沒有禮貌。句中誤作為遇事緊張,不會說話。
(15)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聲,隨著濃煙滾滾,火光映天。
【錯誤】穿云裂石形容樂器聲或歌聲高亢嘹亮。
【錯誤】穿云裂石是指樂器聲或歌聲高亢嘹亮,望文生義。
(17)何先生西洋油畫的功底非常深厚,對中國畫的春秋筆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幾筆,一個鮮活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錯誤】春秋筆法:相傳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貶。后來稱文章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為“春秋筆法。
(18)捐資助學有他,義務獻血有他,揭露街頭詐騙有他……同事們都稱贊他是一個從善如流、樂于助人的好青年。
【錯誤】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從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19)每次做實驗,王軍都盡量寸量銖稱,他說這樣不僅能夠使實驗結果更加精確,還能避免實驗材料的浪費。
【錯誤】比喻點點滴滴地計量,煩瑣不切實際。
(20)我們的某些規(guī)章制度還不很健全,有的“聰明人”便打起了擦邊球,以此謀取私利。
【正確】擦邊球:比喻在規(guī)定的界限邊緣而做不違反規(guī)定的事。
(21)正值老教授八十壽辰之際,晚輩們集體送去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恭祝您老長命富貴”。
【錯誤】“長命富貴”,用于對小孩的祝福。
(22)年輕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創(chuàng)造力,更需要不殫超越的勇氣。
【錯誤】“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勢力很容易打垮。
(23)在校運會上,他頑強拼搏,一人勇奪三塊金牌,這一成績,真叫人不能不側目而視。
【錯誤】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或“輕蔑地看”。應改成“刮目相看”。
(24)會議期間,農(nóng)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chǎn)品供不應求。
【錯誤】“車水馬龍”是說車多得像流水,馬多得像游龍,常用表示人車往來不絕或形容繁華的情景。
(25)離投票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凡是有損施瓦辛格形象的陳芝麻爛谷子都被翻出來了。
【正確】“陳芝麻爛谷子”是指陳年舊事。
(26)身處春秋鼎盛的時代,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青年應該奮發(fā)有為,積極向上,刻苦學習,為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
【錯誤】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應用對象應該是人,不能用于修飾“時代”等,這里用錯對象。
(27)這位代表說的雖不是什么崇論宏議,但他說的話發(fā)自肺腑,句句實在,沒有套話和假話,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
【正確】崇論宏議: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議論或見解。
(28)女性作者的文筆,常以柔情似水.細膩委婉見長,雖非個個如此,但說大多數(shù)是這樣,應該算是持平之論。
【正確】公正的意見。也指折中、調和的話。含褒義。
(29)道德是一切制度運行的社會土壤,道德與法律在一個國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齒相依,缺一不可。
【正確】像嘴唇和牙齒那樣互相依靠。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靠。
(30)北京周邊的旅游勝地,筆者去過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綠樹繁花中仍有冰掛高懸在危崖上,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卻是第一次見到。
【正確】“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31)近年來,新聞學專業(yè)越來越熱,許多學生也跟著蠢蠢欲動,紛紛選學這一專業(yè),希望將來能做一名新聞工作者。
【錯誤】“蠢蠢欲動”的意思是指“敵人準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為貶義詞,此處用來指報考學生顯然不對。
(32)午后,我獨自在花間小徑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頰上點了一個觸吻,一時,心頭掠過了幾許詩意般的遐想。
【正確】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