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二學習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考試重點

高二政治考試重點

時間: 淑航658 分享

高二政治考試重點

  在政治的考試中,你掌握了哪些重點知識點了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考試重點,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高二政治考試重點(一)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的原理

  [原理內容]

  ①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②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所從事的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和發(fā)展的動力。③人民群眾是一切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勞動人民的物質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精神生產的前捏;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和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是科學文化發(fā)展的源泉;人民群眾還直接創(chuàng)造了精神財富。④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方法論]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群眾的關系,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為工農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

  [錯誤傾向]

  反對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f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認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否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歷史的歷史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

  [應用舉例]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全會號召,會黨動員起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競的十五大精神,艱苦奮斗,扎實土作,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農業(yè)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請運用認識論的有關道理,分析說明“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為什么要“團結全國各族人民”?

  答案要點:

  第一,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第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艱巨而偉大的事業(yè),這項事業(yè)能否成功,關鍵在于群眾的智慧能否充分發(fā)揮和群眾的力量能否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是完成這項事業(yè)的根本力量所在。第三,實踐證明,什么時候脫離了群眾,辦事情就很難取得成功;什么時候同群眾打成一片依靠群眾,辦事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必須團結全國各族人民。

  高二政治考試重點(二)

  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

  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兩種形式。一方面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是統(tǒng)一的;另一方面,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又是對立的、矛盾的。我們衡量人生價值不僅要看物質貢獻,而且還要重視精神貢獻,這兩種貢獻統(tǒng)一于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中。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只重視個人在物質主面的貢獻,而忽視他在為社會做貢獻時所表現出來的崇高精神。這是因為物質方面的貢獻是可以估量的。其實,精神方面的貢獻, 特別是優(yōu)秀人物的思想和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尤為深刻,對社會的進步具有特殊意義和無法估量的價值。

  [方法論]

  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時,既要看到他的物質方面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又要注重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錯誤傾向]

  割裂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的統(tǒng)一關系,片面強調物質貢獻或精神貢獻一個方面,更有甚者認為物質貢獻大于或高于精神貢獻,把物質貢獻作為評價一個人人生價值大小的唯一尺度。

  理想與現實辯證關系的原理

  [原理內容]

  ①理想來源于現實。理想屬于社會意識,是社會的現實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不可能脫離當時的客觀條件。②理想高于現實。理想雖然來源于現實,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現實的水平上,它比現實更高、更美好。③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理想不等于現實,高于現實,但理想又可以轉化為現實。

  [方法論]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把理想植根于現實之中,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對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勢,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實際,從自己的實際條件出發(fā)。

  [錯誤傾向]

  一方面,我們要反對在確定自己的理想時,好高鶩遠或自暴自棄,不從實際出發(fā)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反對把理想與現實混淆起來,一旦看到現實中還存在著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的現象,便對美好理想能不能實現產生懷疑甚至動搖的錯誤態(tài)度。

  高二政治考試重點(三)

  認識的根本任務原理

  〖原理內容〗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因為:認識了現象不等于認識了本質;認識需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達到認識的程度、水平,獲得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只有對事物本質的正確認識,才能對實踐起重大的指導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使認識由感性認識階段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完成認識的根本任務。

  〖錯誤傾向〗既要克服離開感性認識來談理性認識的錯誤觀點,這實際上是認識中的唯心主義;又要反對將認識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的錯誤觀點,這實際上是認識中的形而上學。

  〖實際運用〗我國現代化建設要依靠理性認識,如對社會主義的本質、腐敗現象的認識等。

  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條件原理

  〖原理內容〗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經過思考作用,從現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質的東西。即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綜合的過程。

  〖方法論〗大膽實踐,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善于思考,對占有的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從個別現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

  〖錯誤傾向〗反對脫離實際的夸夸其談和不經過思考不盲目下結論的經驗主義。既不做實踐上的懦夫,又不做思想上的懶漢。

  實現認識過程第二次飛躍的原理

  〖原理內容〗 ①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即由認識到實踐,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只有經過這次飛躍,才能發(fā)揮認識的作用,實現認識的目的;也才能使認識本身得到檢驗和發(fā)展。實現第二次飛躍的條件是:第一,必須做到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第二,必須做到理論和人民群眾相結合。

  〖方法論〗要堅持一般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

  〖錯誤傾向〗反對輕視學習科學知識的經驗主義,反對把科學理論當成教條,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

36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