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試題及答案
哲學是高二政治第二學期的內容,學生通過試題加強對哲學知識點的理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握軐W試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哲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08年7月6日《人民日報》載文強調,哲學社會科學要立足國情、立足當代,服務社會,以深入研究重大現實生活問題為主方向。上述要求的依據在于
A.人人皆有哲學 B.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C.哲學是時代精神的升華 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2、地震本是自然現象,但美國好萊塢女星莎朗•斯通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接受媒體采訪時公然聲稱,四川汶川地震是上天對中國的報應。莎朗•斯通的這一冷血言論:
①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②承認世界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是唯物主義觀點 ③以自身感受為出發(fā)點判斷是非,是錯誤的價值觀 ④極大的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深刻體會到,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毕铝杏^點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振聲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哲學是人類對某一具體領域規(guī)律的概括
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D.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4、 “閉上眼睛,就是天黑”從哲學上看是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認為物質是客觀精神派生的觀點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否認了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觀
5、2005年10月12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后,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四王子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實際著陸點與理論著陸點僅相差1公里,返回艙完好無損。我國神舟六號航天載人飛行獲得圓滿成功說明:
A、規(guī)律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
B、事物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C、規(guī)律的存在和發(fā)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D、我們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6、席勒說:“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實現”。因此,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yǎng)。這說明:
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
B、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C、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D、人類的意識具有能動性
7、近年來,由于天體物理學的發(fā)展,天文學家發(fā)現的許多宇宙間的物質新形態(tài),比如像暗物質,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經有局部的發(fā)現,有的并沒有普遍的存在。這些發(fā)現表明
A.現象世界并沒有統(tǒng)一的本質
B.物理學的發(fā)展推動了人們認識水平的進步
C.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不斷得到自然科學的證明
D.那些未經證實的新發(fā)現往往成為科學進步的干擾因素
8、右圖漫畫《貧窮的母親》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僖_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②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垡智逯髁髋c支流
④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
A.聯系的觀點 B.發(fā)展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 D.矛盾的觀點
10、要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根據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jié)奏和重點。這段材料對我們的啟示是
?、僖獔猿忠磺袕膶嶋H出發(fā) ②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④同一事物的矛盾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某市花費了420萬巨資引進了4000顆大樹,因“水土不服”已有1000多棵死掉。進城的大樹因多年生長在深山中,無論外形還是內部發(fā)育都適應了深山生活,進入城市后,空氣、土壤、水分等環(huán)境的改變,導致一些大樹死亡。回答11-12題。
11、上述事例告訴我們:( )
A.必須對事物的聯系進行具體的分析,提高實踐活動的科學性
B.必須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和分析問題
C.必須弄清楚事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
D.必須重視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12、在深山能很好生長的大樹因為不能適應城市的生存環(huán)境而死亡,說明:( )
A.事物都有其產生、發(fā)展、死亡的過程 B.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C.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法認識和改變 D.運動是事物的根本屬性
13、網絡的發(fā)展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現已為人們所普遍接受。但同時網上出現的虛假信息、黃色內容,給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消極影響。這說明
A.任何事物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堅持矛盾分析法
C.任何事物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14、從“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關注社會公平”,黨的十七大對發(fā)展觀、公平觀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表明
A.真理會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C.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的認識,真理不止一個
D.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
15、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局。這說明:( )
A.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tǒng)和要素的關系
B.整體功能是各部分功能之和。
C.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tǒng)籌全局
D.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fā)展推動整體的發(fā)展
在今年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在回答經濟政策相關問題時說,要密切關注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走向,因時而動,就是說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這需要十分謹慎和靈活?;卮?6-17題:
16、該靜止的時候,必須要靜止;該行動的時候,必須要行動。這體現的哲理是
①堅持對立統(tǒng)一 ②從變化的實際出發(fā) ③堅持分析與綜合 ④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不論是靜止,還是行動,都要掌握好時機。從哲學上看,體現了
A.聯系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 B.全面的、一分為二的觀點
C.要果斷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D.質變高于量變
18.“集聚效應” 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它是指各種產業(yè)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地區(qū)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強群體競爭優(yōu)勢?!凹坌苯o我們的啟示是
?、僬w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tǒng)籌全局
③要學會從整體出發(fā)認識事物和系統(tǒng) ④要注重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優(yōu)化趨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個人一生的寶貴財富。有人提出:生活從必要的家務勞動抓起,品德從孝心抓起,文明從說話抓起,學習從小處抓起。與此所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有
①奢糜之始,危亡之漸 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蟲生之
?、茌p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農歷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豬年”,不少夫婦把孩子的出生時間鎖定在該年,認為這一年出生的“金豬寶寶”有福氣。將個人命運同生肖屬相聯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據是:
A.想象的聯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聯系 B.基于主觀目的的行為不會產生客觀的聯系
C.非本質的聯系掩蓋不了本質的聯系 D.聯系是客觀的,與人的活動無關
21、2008年8月1日 實施的《反壟斷法》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擬到出臺,歷經13載沉浮,于 07年7月30日 正式通過,“千呼萬喚始出來”,這說明
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B.事物發(fā)展過程中,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C.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D.認識具有反復性和上升性
22.x藏一直有“出國容易進藏難”之說,交通的不便嚴重制約了x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將使這一切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它將開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繁榮之路。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發(fā)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B.意識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
C.客觀世界的聯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D.事物的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變化發(fā)展
23、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經濟政治的變化發(fā)展,洋節(jié)西風東漸,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等等,正將它們所負載的價值密碼和生活情趣推而廣之,人們的人才觀念、就業(yè)觀念、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社會正被這些新穎、另類的文化所感染、浸潤。這表明
?、偃说乃枷胗^念決定社會的發(fā)展 ?、谏鐣嬖跊Q定于社會意識
?、凵鐣嬖跊Q定社會意識 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4、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民有多個偉大的創(chuàng)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集體林權承包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異軍突起;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實行村民自治。這表明
?、俎r民群眾不是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的主體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中起主體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④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chuàng)精神,推進改革的偉大事業(y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5、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重大而關鍵的抉擇,從價值觀角度看這是因為
?、賰r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能引導人們作出正確人生道路的選擇,人生價值必須在奉獻社會、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和自我砥礪中實現
?、谏鐣嬖跊Q定社會意識,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推動作用
?、蹆r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能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
二、非選擇題(50分)
26、氣候變化是當前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之一。2009年9月22日,胡錦濤同志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發(fā)表題為《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zhàn)》的講話。他指出,全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是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氣候變化是人類發(fā)展進程中出現的問題,既受自然因素影響,也受人類活動影響,既是環(huán)境問題,更是發(fā)展問題,同各國發(fā)展階段、生活方式、人口規(guī)模、資源稟賦以及國際產業(yè)分工等因素密切相關。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緊迫而又長期的任務,事關人類生存環(huán)境和各國發(fā)展前途,需要各國進行不懈努力。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頂著一頂非常沉重的“大帽子”,“人類拯救地球的最后機會”。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zhí)行秘書德博埃爾12月8日更是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一連用了六個“請”,誠摯地希望與會代表盡快達成協(xié)議。
(1)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知識分析全球氣候變暖的人為原因以及給我們的啟示。(10分)
(2)請你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知識,探討我們青少年能為應對氣候變化做些什么。(8分)
27、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伴隨著華爾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次貸危機引發(fā)了美國的金融危機,而且由于金融全球化的發(fā)展,美國次貸危機又引發(fā)了全球性、系統(tǒng)性的金融危機。
材料二:為了防范美國次貸危機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2008年9月15日到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罕見地先后四次下調利率,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二率”,意味著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上已告別從緊,政策重點開始轉向“保增長”。
材料三: 10月24日,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和東盟的首腦在北京商定,最遲到明年6月推出總額800億美元的聯合基金,來避免東亞地區(qū)陷入金融危機。世行專家表示,共同基金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維護東亞地區(qū)金融和經濟穩(wěn)定,從而為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帶來曙光。
(1)請運用有關矛盾的觀點,分析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的必然性。(4分)
(2)上述三段材料是如何體現聯系觀點的?(8分)
28、在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某一經濟運行主體如果在一定時間能夠取得突出的成就,其發(fā)展模式就會引起人們的模仿;如果其經濟發(fā)展產生嚴重的問題,其發(fā)展模式必然引起人們的警惕。對中國來說,有必要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借鑒發(fā)達國家發(fā)展模式中成功的運作方式,創(chuàng)造中國特色的、有效的、新的發(fā)展模式。
(1)造成市場模式千差萬別的因素有哪些?(4分)
(2)你認為在不同市場經濟模式及其運行方式中,值得中國借鑒的東西有哪些?(6分)
29、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迅速,全國統(tǒng)一的同業(yè)拆借市場和外匯市場相繼建立。勞動力市場的發(fā)展促進了勞動者自主擇業(yè),技術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季易量不斷擴大。
材料二:1999年,國家指令性的工業(yè)品只有12種,僅占全國工業(yè)總產值的4.1%;95%以上商品的生產,由生產者根據市場供求自主決定。到2000年末,市場形成價格機制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占92%,在生產資料銷售總收入中占81.1%,在農副產品總額中占79%。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有何意義?(4分)
(2)簡述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探索過程。(6分)
高二政治哲學試題答案
1-5:DCDAA 6-10: CCBCD 11-15: ABBBC 16-20: DCBDA 21-25: CDDCD
27、(1)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有其特殊性,要求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在面對國際金融局勢的變化,注意把握自己的特殊國情,及時調整了貨幣政策。②事物發(fā)展過程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所以我們要堅持重點論,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我國經濟政策重點開始轉向“保增長”,以此為重點,我國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了貨幣政策。
(2)①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材料一中
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全球體現了這一點。②聯系具有多樣性,這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發(fā)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或:聯系是客觀的,人們可以根據
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tài),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材料二中我國貨幣政
策根據條件的改變的轉變體現了這一點。③唯物辨證法認為,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tǒng)率部分,
部分也影響整體,關鍵部分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我們既要樹立全局觀念,尋求最優(yōu)目
標,又要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fā)展推動整體的發(fā)展。材料三中作為地區(qū)重要
的國家和組織,中日韓三國和東盟建立共同基金穩(wěn)定亞洲金融局勢有利于解決全球金融危機。
28、(1)市場經濟與不同的社會制度相結合,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所有制結構不同,收入分配方式不同,政府作用的范圍和方式不同,其市場經濟的模式也不同。此外,各國市場經濟模式的形成還受到本國國家制度、歷史文化、經濟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2)中國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應學習借鑒不同市場經濟模式中能夠反映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一般規(guī)律的東西。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yè)制度、市場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必須加強國家隊經濟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29、(1)①材料一說明我國的市場體系已經逐步建立起來。材料二說明,隨著市場體系的建立,市場已經逐步取代計劃,成為調節(jié)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市場經濟中發(fā)揮基礎性調節(jié)作用。②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有利于促進資本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主張,打破了過去由計劃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為市場調節(jié)作用的發(fā)揮打開缺口;
?、谥泄彩萌腥珪?,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論斷,突破了把商品經濟與計劃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tǒng)觀念;③中共十三大提出計劃和市場的有機統(tǒng)一,突破了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的傳統(tǒng)觀念;④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改革的目標,標志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徹底突破了計劃體制的框架。
看了<高二政治哲學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