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鴻門宴》教學實錄(3)
生18: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師:這句話本來是誰說的。
生18:劉邦。
師:項羽聽過嗎?
生18:項伯曾轉(zhuǎn)述過。
師:樊噲為什么還要說?真的是在指責、抱怨項羽嗎?
生18:不是,表面上是指責、抱怨,實際是在恭維項羽。樊噲的意思是說,您才是真正的霸主,我們都對您是誠惶誠恐,恭恭敬敬,您怎么能不體恤我們呢?
師:項羽有辯解嗎?
生18:沒有。
師:課文怎么說?
生18:項王未有以應,曰:“坐。”
師:項羽為何不辯解?
生18:一方面樊噲的話又一次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另一方面他要殺劉邦的理由的確拿不到桌面上來。
師:樊噲闖帳是無禮之舉,項羽為何借此假裝大怒,殺了劉邦君臣呢?
生18:他在劉邦進營道歉的時候就放棄了殺劉邦的念頭,項羽是英雄,即使要殺劉邦,也是在戰(zhàn)場上,他不屑于這種下三流的手段。
師:項羽不殺劉邦,換句話說,劉邦基本上是安全的。劉邦也這樣認為嗎?
生19:劉邦不這樣認為,他希望早一些離開這危險的地方。
師:劉邦是怎么做的?
生19:他借口上廁所,跑了出來。
師:劉邦擔心項羽怪罪嗎?
生19:擔心。
師:課文上怎么說的,你讀一下。
生19: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師:“為之奈何”什么意思?
生19:這可怎么辦呢?
師:樊噲和張良怎么說?讀一下。
生19: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師:解釋一下。
生19:樊噲說:“做大事情就不必顧慮細枝末節(jié),講大禮也不必講究小的禮讓。現(xiàn)在人家就像刀和砧板,我們是(任人宰割的)魚肉,何必告辭呢?”
師:張良怎么說?
生19: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師:這是什么句式?
生19:賓語前置。
師:解釋一下。
生19:張良問道:“大王來的時候帶了些什么(禮物)?”
師:劉邦帶了嗎?
生19:帶了。
師:帶了為什么沒有送呢?
生19:沒有機會送,范增一直在置劉邦于死地,氣氛很緊張,不適合送禮物。
師:現(xiàn)在為何要送呢?
生19:他不辭而別,是失禮的行為,劉邦希望通過進獻禮物來討好項羽,讓他別生氣。
師:既要不辭而別,又要進獻禮物,這兩件事有矛盾呀?劉邦怎么解決的?
生19:他讓張良幫他敬獻禮物,自己帶樊噲等四人先走。
師:是走嗎?課文怎么說?
生19: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師:“脫身獨騎”的“騎”什么意思?
生19:騎馬跑。
師:“持劍盾步走”的“走”和今天的意思一樣嗎?
生19:不一樣,古時候的“走”是跑的意思。
師:劉邦為什么要一個人騎馬跑,而不讓樊噲他們也都騎馬跑呢?那樣不是更快一些嗎?
生19:他怕動靜太大,被項羽的人的察覺。
師:因此他是沿著來時的大路回去,還是……
生19:走小道。
師:課文上哪個詞是這個意思?
生19:間行。
師:劉邦成功的脫離的險境,當項羽知道劉邦不辭而別時,他生氣了嗎?
生20:沒有。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20:項羽接受了禮物。
師:項羽為何會不生氣呢?
生20:一是因為項羽不想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二是因為張良說劉邦是喝多了,不能來告辭,沒必要跟一個醉酒的人計較禮數(shù)。
師:范增有何反應?讀一下。
生20: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師:范增為何把禮物放到地上,看也不看,就一劍擊碎了?
生20:他的計劃失敗了,這禮物在他看來是對自己的嘲諷。
師:范增還說臟話了?
生20:豎子不足與謀。
師:“豎子”是什么意思?
生20:小子。
師:這不是罵人的話呀?在前面加上修飾語。
生20:糊涂的臭小子。
師:為何要罵項羽糊涂?
生20:宴會前范增曾勸項羽殺了劉邦,宴會上范增也曾作了周密的部署,卻由于項羽沒有下命令而最終錯過了良機。
師:錯過良機,結果會怎么樣?
生20:吾屬今為之虜矣!
師:解釋一下。
生20:從今天起,我們這些人都要成為劉邦的俘虜了。
師:楚漢戰(zhàn)爭的結局也證明了范增的預言,項羽兵敗于垓下,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于烏江邊上。因此,許多人認為項羽是因為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而失去的天下,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生21:項羽的確不應該放走劉邦,作為軍隊最高統(tǒng)帥最忌朝令夕改,殺劉邦是既定方針,怎么可以因為聽了兩句恭維的話,就改變了主意呢?
生22:我也認為不應該放走劉邦,這不等于放虎歸山嗎?
生23:對待敵人不能有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必留后患。
生24:劉邦的命運本來掌握在項羽手中,現(xiàn)在讓他溜了,就如同魚兒進了大海,再要抓他就沒那么容易了。
生25:項羽如果殺了劉邦,劉邦的軍隊就會群龍無首,不戰(zhàn)自潰,歷史就得重寫了,可惜項羽錯過了良機。
師:我提醒一下,我們探討的中心是項羽放走了劉邦和失去的天下的關系。二者有必然關系嗎?你再思考一下。
生26:項羽放走劉邦,兩人的軍事實力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在很長一段時期,他的軍事力量都強于劉邦,不能說是因為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而失去的天下。
師:有人說鴻門宴預兆著劉項兩方未來的成敗,你同意這觀點嗎?
生26:同意。
師:為什么?
生26:性格決定命運。
師:能說說兩人的性格有何不同嗎?老師給你一點提示,研究一個人的性格,要從他對他人的態(tài)度去分析。我們先來看項羽和劉邦對待對手的態(tài)度,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
生26:項羽對待劉邦很傲慢,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輕易就把他給放了,由此可以看出他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劉邦對項羽不惜降低身份,百般逢迎,以掩蓋自己的政治野心,由此可以看出他深謀遠慮,忍辱負重。
師:項羽和劉邦對自己部下的態(tài)度如何呢?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
生26:項羽不采納范增的計謀,放虎歸山,養(yǎng)虎為患,由此可以看出他剛愎自用,意氣用事;劉邦采納張良和樊噲的建議,成功的躲過了一劫,由此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他能知人善任,從諫如流。
師:項羽和劉邦對待內(nèi)奸的態(tài)度如何呢?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
生26:項羽對相伯的內(nèi)奸行為視而不見,由此可以看出他治軍無法,任人唯親;劉邦從鴻門宴回去后,就立即誅殺了曹無傷,由此可以看出他治軍嚴謹,有奸必除。
師:項羽和劉邦對待內(nèi)應的態(tài)度如何呢?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
生26:項羽瞧不起曹無傷這樣的小人,他把實情告訴了劉邦,由此可以看出他胸無城府;劉邦百般拉攏相伯,又是祝壽,又是結為親家,由此可以看出他善于爭取團結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
師:項羽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剛愎自用、意氣用事、治軍無法、任人唯親、胸無城府;劉邦深謀遠慮、忍辱負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治軍嚴謹、有奸必除、善于爭取團結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通過比較鴻門宴上兩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我們不難看出楚漢戰(zhàn)爭的結局,的確是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剛才所分析的項羽沒有一點優(yōu)點,而劉邦則都是優(yōu)點。老師有一個疑問,為何古往今來有許多人崇拜項羽,卻瞧不起劉邦呢?
生27:那是因為人們同情失敗者,同時嫉妒成功者。
師: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復雜的,有優(yōu)點,也會有缺點,反之亦然。從這一篇課文還可以看出兩人怎樣的性格?
生28: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固然表現(xiàn)出他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做事光明磊落,不屑使用卑鄙手腕,項羽是真豪杰,真英雄!
生29:劉邦為了拉攏相伯,不惜犧牲兒女的幸福,可見他冷酷自私。
生30:當張良建議劉邦找相伯代為傳話時,劉邦竟然問他怎么和相伯有關系,可見劉邦小人之心,猜忌多疑。
生31:劉邦本來自己要逃跑,卻問手下該怎么辦,讓樊噲說出那么一番道理來掩飾自己的怯懦,可見他為人狡詐。
生32:劉邦為讓張良留下幫他進獻禮物,對張良的稱呼,也從先前的“君”忽而變?yōu)楝F(xiàn)在的“公”了!可見他的為人虛偽!
師:項羽是失敗的英雄,劉邦是成功的小人,這在《項羽本紀》還有多處體現(xiàn),課后請同學們自讀課前我們發(fā)的材料,為兩人各寫一段評語。
最后,讓我們一起讀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人作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下課!
高中語文文言文《鴻門宴》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