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
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
在大學里也有政治課,其實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zhì)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教師的才能與素養(yǎng)的提高分不開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篇1
這學期有幸聽到徐老師您的政治課,感到非常榮幸。開始看到政治課的名字“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覺得這課一定很枯燥無趣,但是老師從始至終并沒有講很枯燥的理論,都是結合一些熱點問題,如北大校長周其鳳的“化學歌”,名人的報告,如李敖在北大的演講,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和感觸,以及好的文章來闡述一些道理和哲學觀點。徐老師講的很多、很雜,初始聽來,很多事覺得好笑,自己細細的品會,又覺得發(fā)人深省。
聽徐老師的課,很難聽到直接的說教,都是從一些事情中得到啟示。在人生之初,我們聽到很多說教,以至今日,也會有很多人會對我們說教,年幼時我們?nèi)菀捉邮埽谴罅?,尤其讀博士的我們厭倦了,覺得這些道理都懂,不用你來指指點點,即使不懂,心里上也抵觸別人的說教。記得大學時第一次聽喬布什在史坦福大學的演講,覺得他說的很好,因為他沒有說教,而是與我們交流故事。今年聽徐老師的課,也有同樣的感受,感覺是一個好朋友在和自己交流自己的一些觀點、見解,再加上徐老師用極具幽默的語言娓娓道來,總能讓集中注意力去聽。
聽徐老師的課,讓我懂得學而無涯,不能懂一點知識就拿來賣弄,時時要有一顆謙卑的心。不能輕易的去否決別人,更不能動不動就擺出一個天子驕子的架勢來對別人說教,要善于聆聽別人的意見。同時要具有辯證的思維,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徐老師就唐人街的問題和老外說的一番話讓我知道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中國作為一個傳統(tǒng)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很深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個工科學生,業(yè)余時間我很少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總覺得那些離自己很遙遠,但現(xiàn)在細細想來,我們以后出國的機會很多,見到外國人的機會也很多,捫心自問,我能否介紹好自己的國家呢?答案是不能。不懂得歷史,不懂得孔孟之道,怎么能介紹好呢,怎么能讓世界了解中國呢?出去以后,想想自己就是一個窗口,世界看中國的一個窗口,我又怎么能讓老外深刻的了解中國,而不是歪曲事實,貶低中國和中國人呢?徐老師給了我一個啟示,我們可以去看古典文學,看中國歷史,看孔孟之道。徐老師也談到繡花鞋,我們中國雖然近代落后于歐美國家,但也要看到,我們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正因為我們的文化底蘊,讓中國成為唯一一個沒有沒落的文明古國。我們既要看到歐美在某些方面確實比我們強大,迎頭趕上,也要懂得我們也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不能崇洋媚外。
最后一堂課,徐老師給我們讀了一篇文章—張曉風的《不朽的失眠》。在外人看來,我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大的挫折,我自己有時也這么認為。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自己更加脆弱,害怕失敗。記得大學時,我因為平舌卷舌不分,受到同學四年的嘲笑;同時大一時我C語言掛科了,當時覺得自己在C語言這門課上下功夫最多,但是怎么也學不會,從沒有過的挫敗感讓自己覺得自己很沒用,很沮喪;再加上自己內(nèi)向、自卑的心理,自己過得一直不是很開心,但是后來看到的多了,學習的多了,特別是工作以后,尤其是結婚以后,覺得很多事沒有想象的那么夸張,工作中很多大學好的不一定工作能力就強,工作能力強的不一定會幸福,任何事都有正反面,覺得學掛科、普通話不標準實在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也正因為大學四年,讓我懂得珍惜,珍惜那些一直鼓勵我的家人和好朋友;學會了包容,包容那些曾經(jīng)嘲笑、諷刺和惡意中傷我的人,在她們的嘲笑中,我成長了很多。如果我能在大一時就聽到徐老師這節(jié)課,我就不會痛苦那么多年,但我也慶幸現(xiàn)在能聽到徐老師的課,以后的人生還很長,也許我會遇到很多的挫折,我相信,如果我有扒開自己傷口審視傷痛的勇氣,我就有站起來的信心。
最后,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獲是在無聊的時候有了學習的目標,比如聽一聽名人的講座,看一些古典書籍、文學著作,欣賞中外音樂等等,既可以提升自己,又可以在浮躁的世界里尋求自己的一片寧靜,謝謝徐老師的教誨!
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篇2
做個有思想的人一直以為,政治是一個個用專業(yè)的名詞組成的術語,讓普通老百姓聽得云里霧里的東西;一直以為,政治就是政治家的統(tǒng)治的工具,一些很深奧的東西。一直以為,政治跟我們太遙遠,我只要知道國家的大政方針就可以了,至于細節(jié),至于為何而來,這些對于作為一名平常小百姓的我們而言,并不重要。也許是對于政治的認識尚處于膚淺狀態(tài),也許是對于政治的認識太過官方,才導致存在一些誤區(qū)。
政治離我們太遠,因為距離,所以我們才覺得不重要,所以在一開始上政治理論課的時候,總覺得沒有什么多大的意義。但是學了一段日子之后發(fā)現(xiàn),大學上的政治理論課跟之前在中學高中所學的政治課并不完全相同。以前在初中高中學習政治理論課的時候,總覺得有些枯燥無味,照本宣科。那些所謂的政治理論課,除了介紹國家的國體政體、法律法規(guī)、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新聞消息„„這些都是理論的東西,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接受“填鴨式”的學習方式,被動地學習,并且就算是學過了,也很容易淡忘。帶著幾分疑惑,開始了我大學的政治理論課程。學生訪間流傳著一句話:大學學高中的,高中學初中的,初中學小學的,小學學幼兒園的。所以一開始我就以為,我們現(xiàn)在學的東西,就是以前我在高中學的知識,沒有創(chuàng)新。再加上剛上大學,就有聽到許多人說過,大學是很輕松的,60分萬歲,多1分浪費。所以一開始,對于政治理論課,我也沒有抱著太多的興趣。
大一一進校門,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便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礎。這本課不難學,而且里面的許多內(nèi)容也是之前學過的。翻著書本,這本書也沒有引起我多大的興趣。但是學過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這門課是相當有意思的,特別是上課老師給我們時間,讓我們對課本里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時,更加有意思。根據(jù)課本的內(nèi)容,再加上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各種方式來上這門課。特別是討論一些我們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時,課堂范圍更加活躍,使我們更加喜歡上這門課程。而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我們學習到更多的內(nèi)容。
我記得其中有一節(jié)課是老師讓我們自己去討論,對于自己的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大家在討論時非常熱烈,因為這個話題也適合我們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以引起我們大家的討論。因為這門課是由兩個班合班上的,所以老師讓我們討論一小段時間后,每個班選三個代表,在黑板上寫上自己的標準。有些人寫得標準非常有趣,有些人寫得比較中規(guī)中矩。通過這個標準的不同,也可以反映出來一個人的性格差異。其實學政治思想課就是應當如此,大家在課堂里面都能夠有話說,既可以做到跟老師的互動,也能使同學之間更加地了解。通過這個小討論,我們也學習到了課本上的內(nèi)容,大學生活需要怎樣來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進行自我目標的設定。其實在大學里,很多人的思想品德已經(jīng)定型,很難再有大的改變,所以老師們要做的就是給我們一個好的引導。重復的話題,肯定不會引起學生們的喜歡,但是相反,如果讓學生自己來說,當課堂的主人,效果就不一樣了。我們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所以課本里的灌輸對我們來說,效果并不大,如何在課堂里有一個新的探索,以達到課程的目標,這是老師的難題。但是在這門課里,我學到了許多,同時也讓我收獲了許多。
第二門政治思想課程是近現(xiàn)代史綱要,這門課也相當有意思。老師上這門課的時候不是照著書本念,而是結合我們學生學習的需要,就像是給我們講故事一樣,告訴我們中國的那些歷史。有些內(nèi)容甚至不是課本上的,是結合老師自身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真實的東西,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學到課本以外的內(nèi)容。像我們之前學紅軍過草地的歷史,以前在歷史書上都是講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是炒菜一樣,把菜翻了一遍又一遍。話說的好聽一些便是讓我們重復記憶,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其實營養(yǎng)就在炒的過程當中給浪費掉了。
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而政治理論課關于中國歷史的故事,是從近現(xiàn)代史開始的,也就是從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鴉片戰(zhàn)爭開始講起,那風雨飄搖的年代,那弱肉強食的年代,那屬于中國的屈辱的年代。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塵封多年的歷史的大門,在地大物博、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社會里,開始了屬于它的歷史轉(zhuǎn)變。歷史總是殘酷的,人性的貪欲,讓一個個帝國主義國家覬覦著這塊土地,瓜分中國,奪取黃金,成為它們企圖中國的目的,而我們,在無知的狀態(tài)下,輸給了自己,也輸給了歷史。閉關鎖國,有當時的政治考量,也有清政府錯誤的判斷。清朝歷史上最出色的帝王康熙帝在位時,都不敢大開國平,更何況是晚清政府、一些頑固勢利,那些守舊派呢?
我個人覺得中國的歷史要講明白要講清楚,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中國的歷史太多太長,哪怕只是一個近現(xiàn)代史,也是如此。我們平時所說的,只是主流的媒體所告訴我們的事實。以前聽過這么一句話,要看中國的歷史,在歷史書上看到的,都是一個虛的東西;要真正了解中國的歷史,就要走出課本,到現(xiàn)場去看,感受當年帝王將相的故事。在歷史博物館里,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九牛一毛,只言片語,不足以留下太多故事里的印跡,當年歷史的軸輪輾過的痕跡,不知遺落在誰的故事里,又在哪一條長河里浮現(xiàn)。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們是一群看歷史的人,終究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了歷史。但是我們要在歷史里,學會當年的經(jīng)驗,學會當年的風雨興衰。上完這門課后,我有一種感覺:讀史,其實就是讀自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為何人們總不會在歷史當中借鑒?是人性的無意還是故事的未待續(xù)?
如今,學完了思想品德與道理教育,學完了近現(xiàn)代史綱要,如今,我們學習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在30歲那年就有了自己的主義啦,如今我差他的年齡只有10歲,10年的蹉跎歲月,他的高度,我想,我是永遠也無法啟及的了,我只是站在巨人的后面,瞻仰前人的人。雖然我們?nèi)缃癜疡R克思主義教條化了,但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yún)s永遠不會教條化。他的思想、他的哲學思辨能力,是除了古希臘之后,比較出色的一個人。所以,學習馬克思,我覺得首先不要在心里去排斥它,而是要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觀察。
在美學課上,老師說過無用之大用的說法。上政治思想課,也就給我這個感覺。很多看似沒有大用的課程,實則是最有用的課程,只不過我們習慣用實用主義和速成主義所左右。學習這些課程,我覺得也給了我一定的思想涵養(yǎng)和理論基礎,讓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提升了我自己的內(nèi)涵。人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得到思想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和大家的思想不斷地接觸。
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篇3
上思想政治課是教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要教育、啟發(f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靈活。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zhì)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教師的才能與素養(yǎng)的提高分不開的。
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養(yǎng),一名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適應千變?nèi)f化的條件,隨機應變地、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突如其來的教育、教學問題,否則,即使你有高談闊論的理論也無法成為實際的好教師。
在教學的實踐中,廣大教師對教育的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我們在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時,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非常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時機和分寸,方式方法靈活自如,語言通俗、生動,分析精辟入理,富于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顯示出一名政治教師的聰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與此同時,一部分教師由于對教育技巧的含義、表現(xiàn)及其培養(yǎng)途徑等缺乏了解,在實際工作中只對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比較重視,而對培養(yǎng)自己的教育、教學才能則往往重視不夠,認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給學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靈活和才能,沒有把握學生思想脈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為主體地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則連“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師在目前的觀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為是管理學生,維持秩序的一種應急手段。這些誤解,往往影響著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培養(yǎng)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覺性,妨礙了他們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育機智,即是教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和綜合表現(xiàn)。技巧有效地發(fā)現(xiàn)和處理各種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針對性。
近年來,“思想政治課”的教材有所變革。如:在初中階段,原來初二年主要是上“社會發(fā)展簡史”,而現(xiàn)在是上有關的法律知識,對于這種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對癥下藥,才會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針對性,就好比射箭沒找到靶子,治病沒找到病因。只能陷于枯燥無味的空洞說教,有的甚至在朗讀教材。如果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迅速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和妥善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判斷力。?
二、善于因勢利導、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針。
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關鍵是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善于因勢利導、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理解人生,解決周圍各種思想認識問題,從而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勢利導地對其進行教育,更需要教師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三、善于隨機應變、靈活機智地處置各種突發(fā)問題。
對于課堂上突然出現(xiàn)的問題,這是常見的事,不足為奇。但要能及時地作出正確的反應,機智果斷地給以恰如其分地處理,不僅可以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現(xiàn)出教師在巧妙處理問題的聰明才智,還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政治課教學所獨具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對該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誘、引導得法。
“欲速則不達”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于求成,而應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僅是教師在教育機智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區(qū)分層次,以理服人,講求實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師在長期實踐的經(jīng)驗積累。那么,政治教師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機智技巧,主要應通過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論知識修養(yǎng),是教育機智才能賴以培養(yǎng)和提高的堅實基礎。
教育機智的才能,首先來自于教師本身的道德修養(yǎng),只有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變得耳目聰明、靈活,潛移默化。許多問題連教師自己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怎么談得上機智靈活地去教育學生呢?而豐富的知識;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水平是教育機智的基礎,雖然教師有了“一杯水”,并不一定就能保證交給學生“一滴水”,但教師這“一杯水”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居高臨下,靈活自如地駕馭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具有準確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游刃有余地進行處理,否則教學時只能照本宣科,遇到問題就會措手不及,捉襟見肘,教育機智便無從談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學生的思想、知識和心理特征,是教育機智才能得以發(fā)揮和發(fā)展的基本前提。
對學生了解得越透徹,教師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發(fā)揮。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均尚未定形,處在“斷乳期”,他們的心理時起時伏,這就需要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應以課堂教學作鋪墊作用,才能有針對性,使教師教學才能得到發(fā)揮。?再次,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內(nèi)部動力。?國家的興旺發(fā)達,社會的進步,歷史車輪的前進,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等都在于教育。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只有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對學生所承擔的責任,他才能千方百計地努力去追求盡可能完美的教學效果,從而使自己的教學才能得到不斷鍛煉和提高。
最后,自己勤奮進取,虛心向他人學習,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善于積累和總結,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提高和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每個有責任感的教師都想自己能在教學上揮灑自如,教學效果良好,給學生有個好的印象。這并非每人均有辦法掌握這種高超的教育藝術才能,在同樣起點的條件下,有的教師進步較快,有的停滯不前,關鍵就在于個人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膽創(chuàng)新,注意總結,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自己實際,才能得到啟發(fā),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才能。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好壞是與廣大教師的教育機智分不開的,而這種才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則要依靠教師自覺地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和鍛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zhì)。只有通過勤奮進取,不斷追求,勇于探索,才能登上這座教育藝術之峰。
大學政治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