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抒情的優(yōu)秀文章
比較抒情的優(yōu)秀文章
要怎么才能將自己的情感全部寫入文章中呢?很難?很簡單?你快樂很簡單,你傷心很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比較抒情的優(yōu)秀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關于比較抒情的優(yōu)秀文章1:幽夜至,辭夏迎秋月抒懷
炎夏悄然去,金秋至來迎,不知今夕何夕,滿心迷醉。
近日懷揣著浮躁之心度日,望遠而堪憂,幾經波折,人亦憔悴,此心卻早已疲憊不堪。
年深月久,羨花鳥魚蟲之泰然,愛文人墨客之雅致。而今無意閱覽才子佳作,很是悅目賞心,不覺連連稱贊,隨之肅然起敬。
掐指細算,已度春秋二十余載,也未曾榮獲什么桂冠佳績。陰雨圍城,故而還時常惆悵飄滿屋,徒然望空悲嘆,憤然杞人憂天。然而,直觀世態(tài)萬千,不禁大悟,頓覺昔日庸愚至極。
時日,抬頭望亦是一匹策馬,遙遙千里路,欲知甘苦霜滿肩;時日,回頭看便是金貴的歷史,無論章節(jié)瑰麗繁華,或字句斑駁、凝練質樸,自有可取之處,亦是用之不竭的財富,而后回想起更是教誨人生的箴言。
星光熠熠,依窗欞望斷云霄,追問事故為何物,此情寡欲又何解,卻無人解析作答。再回首探月問津,緋花飄飛渡漫天,乃遍地繁花勝景,待白首嘆息之時,已盡是狼煙。道人間神話,憶昨夜鵲橋作美,訴仙境人情。清風陣陣,薄霧蒙情,一聲嘆,步履心路,不禁思緣。莫唏噓,靜聽蛙鳴伴嬋,吹開夢簾,勝鬼泣神歌,別樣暢懷……
萬世芳華藏秘于幽閉之處,猶星月淡去之黯然,凝聚于智者持久遐思,隱匿著佳人娟娟心事。芳草艷花,孕育出流芳百世的幽靜之玄妙,絕密之幻美。風揚云涌,玉月嬌顏,待候月盈之時,放情宣歌,聞聲起舞,伴隨涓涓流水抒懷,灌溉于蒼茫人間。
獨品幽月論塵煙,依光弄影已濡嫣。解愁異彩聞風至,自尋余樂染凡仙。
關于比較抒情的優(yōu)秀文章2:童年的老屋和老柿樹
我童年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老家屋后的那棵古老的柿樹,直到今天,老家已經不復存在,那顆古老的柿樹也壽終正寢了,但它那華蓋般的樹冠和偉岸的軀干,依然蓬勃生長在我的記憶里。
我的老家在杭埠河下游杭埠鎮(zhèn)河南村(那時叫大隊)后灣村民組(那時叫生產隊),我們叫灣,就是河套,因為在這河套的前面還有個村莊叫前灣。杭埠河在20多年前裁灣取直,改道了,向南移約三公里,可謂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不到三十年,河南就變成了河北。但今天處于河北的杭南村仍然叫杭南,后灣、前灣的名字還仍然保存著。
我家的老屋就在杭埠河西岸,五間土墻茅屋(不是茅草,是稻草),老柿樹就依靠著茅屋(其實是應該是茅屋依靠著老柿樹),夏季,它的濃蔭可以覆蓋整個茅屋。當融融的春風吹來,柿樹的枝枝椏椏便吐出許多許多的嫩葉,讓陽光由淺綠曬成深綠,由指甲蓋大小長到母親手掌般大,厚厚實實的。同時也綻出蕾,漸漸開出銅錢大的小花,白的瓣,黃的蕊,幽幽的香彌漫著整個的村莊。待花和蕊相繼謝去,一粒粒深綠色的乳柿象小姑娘的眸子,從濃密的葉子間好奇地瞧著世界。漸漸,那小小的果子長大了,變青,變紫,變成一個個紅橙橙的小燈籠懸掛在枝頭。這時,那飽經風霜的葉子,就象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后母親辛勞的手掌一樣干枯了,最后悄無聲息地飄落一地。
樹下是孩子的樂園,樹上是鳥兒的天堂。許多鳥兒把巢筑在高高的枝頭。我和小伙伴們雖然很想逮一只鳥兒玩玩,但只能干瞪著眼睛望著不可企攀的高空。我們在樹下捉迷藏,用泥粑造我們理想的房子。玩累了,就橫七豎八地躺在厚厚的樹蔭下聽鳥兒歌唱——唧唧喳喳,有節(jié)奏,有音韻,比劇團唱大戲里的小姐唱的還好聽。媽媽說,我小時候的搖籃長放在老柿樹下,我會說的第一句話是“姑姑”,那是跟樹上的斑鳩學會的。
一次刮大風,一只雛鳩從窠里滑落地上,我可高興啦。爸爸給我做了個鳩籠,逗得全村的小伙伴都跟我屁股后面轉。我教小斑鳩叫我“姑姑”,它低著頭不吱聲,爸爸媽媽看著我笑。枝頭上卻傳來了“姑姑”的聲音,媽媽對我說:那是它的媽媽在喚它回家呢。——難怪它低著頭不吱聲,原來它想媽媽呵。我雖然依依不舍,還是讓爸爸送它回家了。
小時候,我常常一個人躺在樹蔭下,仰望著古老高大的柿樹苦思冥想:它為什么能長得這么高大?今年幾歲了?柿子為什么生的時候苦澀?熟了為什么甜蜜?鳥兒為什么喜歡在高高的枝頭做窩……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就去問德余爺爺。我爺爺兄弟三人,德余爺爺行三,我爺爺和二爺爺在我出世前就過世了。德余爺爺對我說:“滿清入關時候,我們的祖爺爺一擔籮筐從山東逃難來到這里,便在這里壘土蓋屋,同時也就種下了這棵柿樹,算來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了,到你這一代是第十七代了。”德余爺爺還講了許多慎終追遠的往事,可我當時聽不懂……
我五歲那年,我們全家被強行搬出了老屋,老屋變成公共大食堂。一排大煙囪噴著瘋狂的濃煙,把古老的柿樹熏得奄奄一息,我們家族的一半子孫也隨著濃煙物化了。劫后余生的我,也是頑強的柿樹那遠離煙火枝頭上的幾顆柿子挽救的一條生命。
小鳥長大了,就要飛去。我也告別了柿樹到遠方去做事。但無論走到哪里,每當看到上市的紅橙橙的柿子,我便想起童年的老屋,想起老柿樹。
歲月的嬗變,幾十年悄然從我的眼波里流過。老柿樹不在了,老屋不在了,一彎河流繞孤村的景象不在了,但它們卻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關于比較抒情的優(yōu)秀文章3:南國秋意
羅源行,在深秋:天陰沉,風蕭蕭;有點涼,不算冷;偶有小雨,淚濕車窗。
往返途中,大地、山川在車外快速閃過,撲入眼簾的景色金黃翠綠、秋意正濃,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間或有秋風細雨,又有何妨?
路邊山坡上,柿子和柑桔碩果金黃,成熟、燦爛,掛滿枝頭,色澤靚麗、暖意洋洋,釋放著甜美、芬芳,誘惑你的感官。
原野上、梯田里,水稻穗實飽滿,隨風蕩漾,澄黃翻作浪,點頭彎腰、笑意盈盈,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農民已在或正待揮鐮收割那金燦燦、沉甸甸的稻谷。秋收后的田地,行行稻茬,不盡綿延,依然金黃一片,似乎仍在悠然自得地延續(xù)和享受那春華秋實的快樂與溫馨。
如果說果實和稻谷的金黃是秋天的主旋律,那么山野和草木的翠綠則是南國四季的主色調。
無論秋冬,南方、尤其是福州一帶,漫山遍野、滿街串巷,通常仍是一派迷人的綠。即使在最為嚴寒的日子里,雖是冷風勁吹,有些寒徹入骨,青山、碧樹和綠葉也不會從你眼前消失,依舊洋溢著盎然生機,煥發(fā)著她那強大而蓬勃的生命力。
寒冷、蕭瑟和蒼翠、碧綠,就這樣似乎有些矛盾、卻不可離分地統(tǒng)一和交融于南國的秀麗山川、繁華都市和偏僻村莊,正是: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幾回秋冬至,碧樹仍不凋。
我想,這主要得益于這片多情而神奇的土地,大量生長和廣為種植的,多是常綠樹木。我所知道的這類樹就有:榕樹、樟樹、松樹、杉樹、紫荊樹、相思樹等。
而銀杏和刺桐等樹種,無論在生長在哪里,都終將隨著季節(jié)變化,遇秋風而黃熟、隨秋風而凋零。滿地落葉,繽紛成茵,常會勾起你或濃或淡的絲絲愁緒,任那惆悵和傷感不經意間涌上心頭,別有一番滋味,供你細細品嘗。好就好在,她們?yōu)閿?shù)并不多。
還有那曾經青翠欲滴的楓葉,也多半會被秋風吹得熟醉。那深淺濃淡不一的紅顏,雖非都經霜染,竟也勝于二月花,點亮群山,燦然入眼。萬綠叢中一點或數(shù)點艷紅,恣意燃燒火熱和激情,使秋冬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綠色,也不再總是蕭瑟凄清,而擁有和奉獻那別樣的明媚溫暖和詩情畫意。
更有那隨處可見、不擇地而能茂盛生長的蘆葦和芒花,進入秋冬,也迎風綻放。路邊、地頭、荒野、山坡,一朵、兩朵,一簇、兩簇,一片、兩片,乃至如稻浪翻涌、似麥菽成海,于天蒼蒼、野茫茫中,連成汪洋一片。這些不能收獲和食用的花朵,竟也成為秋天最好的象征、最美的景象之一。
本以為蘆葦只生長在水中,其實距離江河湖海頗遠的地方,無論灘涂、巖岸、土坡、高坎,還是附近的山巒,往往都能驚喜地看到她們頑強生存的身影,欣賞到其縱情開放的花朵。
我這里所看到的蘆花,較為纖細、柔弱,顏色也不是白的,而是帶點兒淡青,像女孩子的秀發(fā)、劉海,雖然身姿挺拔,卻又俯首低垂,勾勒出一道道優(yōu)美弧線,隨風搖曳、搔首弄姿、妖嬈多情,默默共享秋光,無聲傾訴柔情。
芒花則更隨處可見,多呈紡錘形,稱其為圓錐形或寶塔形亦可。你可能以為,芒花白如雪、輕如絮。其實,剛開放的時候,芒花通常為淺紫色或紅褐色,像旗幟高高飄揚,寫滿秋意,彈奏著美妙韻律。其花絮密集繁多、花枝豐滿潤澤,又像成熟、雍容的少女或少婦,因吸收春夏的和風暖雨、天地精華而出落為天姿國色的美女,顯露出高貴而美麗的風韻和氣質。
無數(shù)紫色的芒花,悠由自在、鶴立雞群,怒放在秋原之上、山野之中叢叢簇簇的芒草間,盛開在賞不夠秋色的你我眼前,不是秋實,勝似秋實。風動花飛,綠色世界和清秋原野,便連綿不絕、傲然傳送那勝似春光的縷縷溫馨、點點柔情。
而那洋紫荊,入秋之后,雖仍一如春夏,枝繁葉茂得似瀑如蓋,忠誠而執(zhí)著地傾瀉一片綠、遮擋一片陰,此時竟也能舍芳華,放飛出蝶兒般的紫紅花朵,在軟軟、長長、綠綠枝葉間,化作美麗精靈,輕快地歡舞、跳躍。
這樣說來,南國之秋,有青山碧樹,有累累碩果,也有堪比春花的楓葉,還有美麗的蘆花和芒花,以及洋紫荊等姹紫嫣紅的花卉。
于是,福州的秋天不止是金黃翠綠,亦五色斑斕、浪漫多彩,就算有一兩種或幾種樹木會落葉飄零滿地,也不至于變得那樣寂寞、單調和肅殺、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