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課前預習的一些實用方法示例
其實預習,就是我們在課堂學習前對要學的知識有個大體了解,預習一般分為全冊預覽、單元預習和課時預習三種,這里我重點對課時預習的指導談談自己的點滴看法。預習和課堂學習一樣,有著一般的步驟和方法,教師要向學生介紹預習的操作步驟,以便學生有??裳?。
在教學實踐中,我把預習數學的方法和步驟編成了一個順口溜:“先讀書,劃批注;有缺陷,及時補;多用腦,勤動手;試練習,找疑處。持之以恒先預習,學好數學很容易?!?/p>
“先讀書,劃批注”是預習的第一步,數學課本是學習數學知識的依據,讀課本的過程就是一個感知新知識的過程。讀的時候要逐字逐詞逐句地認真閱讀,可邊讀邊劃,邊讀邊寫??梢园阎攸c字詞、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疑難處、學會的、不會的分別用圓點、直線、雙直線、波浪線、對號、問號等不同的符號分別做上標記;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
“有缺陷,及時補”是指學生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新知識的“前衍部分”有不明白不清楚之處,就要及時復習,把與新知相關的基礎打好,為學習新知掃清障礙。
“多用腦,勤動手”則是學習數學的一大法寶,它告訴同學們,預習過程中,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千萬不要死記定律、硬背公式。遇到定律、公式時,可以自己先推導一遍,需要實驗的就動手做實驗,需要實踐的就動手去操作,通過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化對概念、公式的理解,這樣更利于掌握新知。
“試練習,找疑處”可以算作預習的最后一步。課本中的“想想做做”、“練一練”安排的都是與例題同步的模仿練習,完成以上任務后,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做練習,通過試做,可以檢查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內化新知,然后回顧整個預習過程,歸納出新知識的重點,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難題、有疑問的地方,以便聽課時重點解決。
課前預習課文是每個同學都知道的,但是有不少同學認為預習就是讀課文,讀一遍課文就算是預習完課文了。針對學生這種情況,我對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做了以下幾點要求:
1.讀準讀順課文
每拿到一篇新課文時,總會遇到一些讀不準或是不認識的字詞。這就需要學生在預習時能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書,掃除閱讀中的障礙。而我們有的學生遇到不會讀的字要么讀半邊,要么把他放過不讀。這就沒有達到預習的效果。如果要想把課文讀順,光光只讀一兩遍是達不到效果的,這就需要拿到新課文后要反復讀課文,特別是文中難讀句子,就更需要反復讀。而在課堂上,我們是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讀熟課文。由此可見,課前能讀準讀順課文,是預習的最基本要求。
2.圈點標注課文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預習讀課文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圈畫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再則可以把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打上“?”。把這些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上課時就能特別留心聽老師講課。這樣,聽課的目的非常明確,態(tài)度積極,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聽課效果就更好。如我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一學生預習時對“醉里吳音”一詞產生了疑問,課堂上該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一問反而激起了更多同學的探究的欲望。于是我抓住契機,讓大家討論,并聯系上下文及文中的插圖進行引導,學生才豁然開朗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預習時看似簡單的圈點標注,卻是學生在預習時的思維的真實流露。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那些樂思好學的孩子常常把書上標注的滿滿的,每到交流發(fā)言的時候,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3.理清課文思路
預習時,對所讀的課文內容應該有個大概的了解,理清課文的思路,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邊讀書邊在書上做記號,看看課文寫了幾件事、講了幾個問題,集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觀點,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然而在教學時,卻常常發(fā)現很多同學只會照著書上原文照讀,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表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預習時沒有理清課文思路。
4.結合課后練習
課后的思考練習題,通常是課文的主心骨,解決了這些就能領會課文。所以預習時結合課后練習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如在《桂花雨》一課中,為什么用“桂花雨”作為課題?《童年的發(fā)現》為什么“作者說自己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預習時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教學時學生能更快更好地走入課文,與文本進行交流。
5.查閱相關資料
有時候課文所講述的內容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僅僅通過讀課文學生了解的內容可能還不夠全面,這就需要學生預先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的了解。如《秦兵馬俑》一文,課文雖然通過語言文字對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形象鮮明作了深入的刻畫。但很多同學不會滿足于這些,他們還可能對兵馬俑的制造、歷史、發(fā)現……感興趣。如果課前學生們對兵馬俑有了全方位的了解,那么在課上他們對文字也會有更深的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