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知識大全 > 十萬個為什么 >

為什么正月初七大人們就上班了

時間: 曾揚1167 分享

  正月初七,相信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在這一天結(jié)束了假期,開始上班了。而春節(jié)的法定假日似乎也是從除夕到初六,初七正式上班。為什么正月初七大人們就要上班呢?

  為什么正月初七就上班了

  春節(jié)雖然是一個整體性的習(xí)俗,但是每天的慶祝內(nèi)容卻不相同。從初一到初七,分別是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和人日。

  傳說女媧先用六天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積累了經(jīng)驗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人日,當(dāng)然人要勞動啦,所以知道初七為什么要上班了吧!

  大年初七的風(fēng)俗有哪些

  大年初七又叫人日,人日亦稱“人勝節(jié)”、“人慶節(jié)”、“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意指若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代表一年人口平安。

  1、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qū),人們有在人日節(jié)“撈魚生”的習(xí)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發(fā)啊!”,越撈越高,寓意步步高升。

  2、人日戴人勝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jié)俗,到了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xí)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fēng),也戴在頭發(fā)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jié)”。過去在“人日”這天,中國一些地方有“麻稈點天燈”、“用豆熬粥治頭疼”、“婦女遛彎祛百病”、“登高賦詩”等習(xí)俗。

  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fù)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3、吃面條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臺灣地區(qū)在七元這天要吃素面線。華人慶生日,多有吃面線的習(xí)慣,長長的面線就是代表富貴長壽,所以,初七吃面線,也含自己慶祝生日的意義。早期人日還有吞赤豆的習(xí)俗,流傳人日吞赤豆,長年不生病。時至今日,吞赤豆的風(fēng)氣已經(jīng)消失。

  4、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5、踏青

  春節(jié)民謠有:“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祈完燈,采青走百病。”其中,“初七尋春去”就是踏青的意思。

  正月初七踏青郊游,源于宋代夔州(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踏磧(qi)。磧(俗稱磧壩),三國時期諸葛亮在磧上排兵布陣,以退吳兵,名“八陣圖”?!肚G州圖經(jīng)記》:“夔府人重諸葛武侯,以人日傾城出八陣磧上,謂之‘踏磧游’,婦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釵頭,以為一歲之瑞”。宋陸游在奉節(jié)做官時,作《蹋磧》詩:“鬼門關(guān)外逢人日,踏磧千家萬家出。”

  南宋狀元王十朋在奉節(jié)為官時,更常與民同樂,正月初七帶頭游磧,男女老少,傾城出動,熱鬧非凡。其《人日游磧》詩曰:“今日日為人,傾城出江皋。”

  6、登高

  人日節(jié)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395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