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腦力開發(fā) > 快速閱讀 > 起源和發(fā)展 >

古人快速閱讀的技巧

時間: 邱妹21268 分享

  快速閱讀節(jié)省時間成本,全腦速讀記憶充分發(fā)揮右腦的功能,在閱讀速度、注意力、理解力等起到不可匹及的作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墓湃丝焖匍喿x的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古人快速閱讀的技巧:

  快速讀書的古人1.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

  諸葛亮深諳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沒有鉆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其實質(zhì),也沒有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事實證明,讀書務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諸葛亮則成為一代賢相。

  快速讀書的古人2.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他在《無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碧諟Y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lǐng)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

  快速讀書的古人3.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自己首創(chuàng)并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蘇軾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shù)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nèi)容豐富。

  那么,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它的目標或問題。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它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shù)遍之后,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nèi)容便熟識了。

  快速讀書的古人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nèi)容實質(zhì);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果讀書不能讀進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處”,也就是說不能體會書中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高明的文學技巧;倘若讀書不能跳出來,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說,思想被書本束縛住,成了書奴、書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這才是讀書的好方法。

  快速讀書的古人5.鄭板橋:“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實際上,鄭板橋并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diào)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chǔ),多讀的內(nèi)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lián)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貪多不求精,就會胸中撐塞如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lǐng),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快速讀書的古人6.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歸納而成。他曾經(jīng)精選了《孝經(jīng)》、《論語》、《詩經(jīng)》等十部書總字數(shù)為455,865個字,然后規(guī)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快速讀書的古人7.董遇“三余”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時間讀書,哪“三余”呢?他說︰“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么農(nóng)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時間。抓住這三種空余時間用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環(huán)境和節(jié)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于抓緊一切空余時間的精神,對于今天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快速讀書的古人8.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diào)讀寫并用,強調(diào)“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里默讀。第二步,抄完后高聲朗讀一遍。第三步,朗讀后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燒完之后,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復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快速讀書的古人9.顧炎武:“三讀”讀書法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復讀法”、“抄讀法”、“游戲法”。他給自己規(guī)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別復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復習,把閱讀和復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在每次復習時,他面前放一本書,請別人也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復讀幾遍。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

  快速閱讀在我國古代的發(fā)展史介紹:

  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 史書中記載東漢時期大天文學家張衡在《后漢書·張衡傳》描寫曰:“吾雖一覽,猶能識之?!?/p>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期的詩人王粲,能夠一覽便知,過目成誦?!度龂萘x》第六十四回寫蜀中劉瓊手下有一位別駕張松,出使魏國,名士楊修拿出曹操所著兵書《孟德新書》十三篇,向其炫耀曹操的文韜武略。張松看了一遍,就從頭至尾背誦出來,竟無一字差錯??磥?,這決不是作者的憑空杜撰,是有其歷史依據(jù)的。

  宋代劉克莊《后村集》中有一首六言詩曰:“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笨磥恚彩蔷邆淇焖匍喿x能力者。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寫林黛玉對賈寶玉說:“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边@也是在講速讀。

  快速閱讀在臺灣的發(fā)展

  在我國,最早進行快速閱讀研究和推廣的是臺灣省的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學者。1964年,美國速讀專家愛利戈在英文版《中國郵報》上發(fā)表了題為《速讀與你》的文章,引起臺灣省各界人士的重視。

  教育界開始有人研究快速閱讀,新聞界有人積極宣傳快速閱讀,出版界開始出版介紹快速閱讀的書籍,還有人到美國進口了一批“速讀機”用于快速閱讀訓練。

  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王夢石先生和他的王氏速讀出版社。王夢石畢業(yè)于“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系”,師從速讀專家鄢慕榮研究漢文快速閱讀。

  當鄢慕榮于1967年去世后,王夢石繼承了他的體系,繼續(xù)研究和推廣快速閱讀,創(chuàng)立了一套系統(tǒng)的理論、方法和體系,為社會各界培養(yǎng)了大批速讀人才,截止到20世紀80年代,其學員總數(shù)已逾10萬人。

  他還創(chuàng)辦了王氏速讀出版社,已出版了10多種針對不同對象的速讀教材,其中除了他自己的著作外,還有他的老師鄢慕榮撰寫的《速讀自練法》和他的學生劉振鯤撰寫的《如何激發(fā)您的速讀潛力》也很有影響。他還研制了用于速讀訓練的目力訓練機。

  臺北師專附小的校長譚達士女士于1968年開始研究和推廣快速閱讀,著有《速讀教學》一書,并在自己的學校進行了大面積的教學實驗。

  她的實踐證明: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速度可達每分鐘2,000字左右,最快的每分鐘可達8,000字左右。在臺灣省速讀教學觀摩會上,該校以36個班的規(guī)模進行公開演示教學,證實了大面積推廣和普及快速閱讀的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其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都是不可低估的。

  快速閱讀在大陸的發(fā)展

  改革開放以來,快速閱讀在我國也逐漸開展起來,研究、推廣的成果越來越顯著,這一新興學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

  快速閱讀在中國的探索與研究已經(jīng)有十幾年的時間了。王學賢、程漢杰等這些研究者在開始時獨立埋頭鉆研,參閱國外有關(guān)理論,各自開發(fā)適合中國漢字快速閱讀的的方法,并都取得一定成效。

  1981年,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指出:“現(xiàn)在具備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能力,已經(jīng)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閱讀能力?!?/p>

  1982年,當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同青年干部談話時指出:“我認為,應該培養(yǎng)快讀的能力和習慣。有許多書是可以快讀的,快讀的能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p>

  速讀的原理

  閱讀時的眼球并不是連續(xù)不斷的運動,而是時動時停的跳動。眼停的時候感知文字;眼跳的時候轉(zhuǎn)向下面的文字,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眼停的比例時間占到95%,而眼動時間只占到5%。由此可見,閱讀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于眼停感知字數(shù)的多少。如果眼動時間一樣,一次眼停感知的字數(shù)多,閱讀速度就快,反之閱讀速度就慢。

  在閱讀過程中,有兩種感知方式:

  1.合成式的感知

  即一次只感知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一字一頓或一詞一頓的閱讀,然后合起來再理解其中的意義,這就是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傳統(tǒng)感知方式,閱讀學把它稱為點式閱讀。點式閱讀是由于閱讀單位小,注視時間長,目光移動的次數(shù)多,所以閱讀速度也很慢。另外它的缺點還有:接收的信息過于零散,與大腦思維活動的節(jié)奏差距太大,影響記憶。

  不過它的優(yōu)點是閱讀的仔細,分析的仔細,所以又并不是一無是處。特別適合需要理解的專業(yè)知識!

  2.整體式的感知

  即一次注視一個短語、一個短句或一行文字,將其作為一個單位來整體性地進行理解和記憶,屬于運用整體感知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這樣的方法減少了注視的次數(shù),加快了理解,還使視覺接受信息的節(jié)奏和大腦活動的節(jié)奏趨于協(xié)調(diào)。
 


古人快速閱讀的技巧相關(guān)文章:

1.快速閱讀原理及方法

2.快速閱讀的一些技巧

3.有關(guān)快速閱讀的五大方法與三大技巧

4.快速閱讀怎么做到精讀的技巧方法

5.有關(guān)速讀歷史

205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