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興趣而成功的故事6個(2)
【因為興趣而成功的故事】四
王惠若是山東的一個鄉(xiāng)村姑娘,雖然她從小有一手編織毛衣的好手藝,但是織毛衣畢竟不能當飯吃。于是2006年,22歲的王惠若來到了北京的一家公司打工,勤奮聰明的她在車間里只干了半年,就當上了生產(chǎn)線領班,哪怕是這樣子,王惠若對織毛衣的興趣依然有增無減,閑時總要買回一些毛線織些東西過過癮。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雖然她也擁有了一份還算不錯的收入,但她總希望能夠開創(chuàng)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yè)。那份事業(yè)既要自己喜歡,又是別人沒有涉及的行業(yè),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立足。想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王惠若不由得想到了織毛衣,可是在北京這種地方手工鉤織的毛衣有誰會穿?就算是給自己織一件穿,也一定被人笑成是老土。王惠若沮喪了。
一個周末,王惠若和朋友們一起去博物館參觀,看著那一件件古味濃厚的器具,王惠若動了心,以前鉤編的東西都是平面的,如果能夠鉤編出這樣的立體物件,一定很新奇,反響也肯定非常大!這樣一想,王惠若決定用最原始、最古樸、最回歸自然的材料和方式,勾編這些最古老的藝術品。
王惠若很快開始嘗試,她在業(yè)余時間設計出了青銅鼎、古瓷瓶等物件的鉤編方法。在材料的選用上,她也跳出了毛線的范圍,根據(jù)不同的物件性質(zhì)而采用不同材質(zhì)的線繩,毛線、棉線、麻繩等不一而足。用了大約兩個月的業(yè)余時間,她終于鉤編出了許多惟妙惟肖地“青銅鼎”、“古瓷瓶”。隨后,她來到附近的一條小街的夜市上銷售,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手工藝品很快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大家紛紛掏錢購買。只用了一個晚上,王惠若就把那些“青銅鼎”和“古瓷瓶”賣了個精光。
初步的成功讓王惠若看到了這個行業(yè)的前景,也令她更加堅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王惠若很快辭職離開了工廠,用所有積蓄,在步行街上開設了一家名為“798藝術”的小店,她鉤編了許多風鈴、手袋、背包以及插滿玫瑰的花瓶放在門口,另外她還設計出了更多的繩藝鉤制法,不僅有陶瓷、青銅器、玩偶、花卉、手機鏈、鑰匙,而且還有各式玩偶,例如小兔子、小狗、老虎、小烏龜以及玫瑰、菊花,向日葵、仙人掌等系列應有盡有。她把所有的編織法記錄在一個小冊子里,然后送到鄉(xiāng)下,以“供料加工”的模式包給了鄉(xiāng)下一些有編織手藝而又無所事事的婦女和老人,很快,一批批的產(chǎn)品就出來了。
王惠若把這些充滿古韻,古樸典雅的工藝品高低有序地陳列在店里后,顧客便像潮水一樣涌向她那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一時的“突發(fā)奇想”,竟然奇跡般打開了一扇市場之門,當月,王惠若就凈賺了2萬元!
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如今的王惠若已經(jīng)擁有了十名編織設計師組成的團隊,而她的“798藝術”也已經(jīng)成了一家擁有5家分店的連鎖公司,月入數(shù)萬元。2011年5月初,她還接到了幾張來自美國和法國的大訂單,對此,王惠若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要進一步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全面展開對海外市場的開拓!
從一個鄉(xiāng)村姑娘到一位企業(yè)主,王惠若實現(xiàn)了人生的大跳躍。對于自己的成功,王惠若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確實,興趣是最好的志向,興趣能保持最長久的激情,是最大的推動力,在自己最有興趣的方向選擇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是一種最樸實的智慧!
【因為興趣而成功的故事】五
1964年,隨著一聲哇哇啼哭,他出生在希臘風光旖旎的克里特島。小小年紀的他,總喜歡拎個竹籃,在離家不遠的海灘撿貝殼玩耍。
一次,幾位女游客沐浴著夏日陽光,眺望著遠方美景,一時又齊聲哈哈大笑。好奇心促使他走上前去,想搞明白她們在說啥。
“小家伙,能送幾只貝殼嗎?”雖然一個字也沒聽懂,但他思忖了一會兒,樂呵呵地遞上兩枚漂亮的貝殼。游客們向他豎起了大拇指,給了一美元作為酬金。他手舞足蹈,因為從內(nèi)心理解了晦澀的外文。自此,去海灘成了他每天的期待,慢慢地,他也能聽懂一些復雜的外國話。
這天,他隨手從家里拿了本書,如約去了海灘。他完全沉浸在書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回到家時,母親心急如焚,厲聲呵斥:“上哪兒了?”“在海灘看德語教科書?!睂⑿艑⒁傻哪赣H決定考考他。讓母親又驚又喜的是,他嘴里竟迸出了幾句拗口的德語。他還信誓旦旦地說:“從明天起,我要天天去跟游客學語言?!?/p>
孰料,晚上,他躺在床上無法入睡,痛得嗷嗷大叫,因為整天的曝曬,讓皮膚嚴重受傷。母親耐心地給兒子擦藥,兒子卻一直喋喋不休,冒出一句:學語言這么苦,明天不去海灘了。
母親眉頭一皺,鄭重其事地說:“你不想去海灘,媽不反對……但如果你想學更多語言,去很多地方游玩,就需堅持興趣?!?/p>
他似懂非懂。但幸運的是,他似乎被母親描繪的未來吸引住了。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便起床,又來到那片熟悉的海灘……
自此,他的興趣一發(fā)不可收拾。讀高中時,他已熟練掌握了英語、意大利語。慢慢地,他理解了學習語言的真諦:深入語言背后的文化,就能更快地掌握一門外語。
他儼然一個修行者,全身心地沉浸在與語言相關的事情中。上世紀80年代,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土耳其語,打破人們眼中的語言藩籬,他來到伊斯坦布爾最大的清真寺參觀,在那里傻傻地觀看祈禱儀式。看別人怎么做,再笨手笨腳地模仿……兩個月后,他就能說上一口流利的土耳其語了。
1994年,他被歐盟三大機構(gòu)之一的歐洲議會聘為翻譯。接下來的幾年,大多數(shù)來歐洲議會演講的國家元首,都由他擔任翻譯。他就是歐洲議會里名副其實的明星翻譯家伊科諾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他是歐盟唯一可以準確翻譯重要中文文件的翻譯家。
他成了傳奇人物,總被記者追問:“是什么秘訣,讓您精通42種語言?”
他總會提及兒時撿貝殼的往事,然后微笑著說:“我始終堅持語言興趣,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笔堑?,在生活的道路上,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理想能走多遠,往往取決于你興趣的長度。
【因為興趣而成功的故事】六
從丹麥王子手中接過獎牌
柳州鐵路一中高三學生何興平有點“癡”:在高考的關鍵時刻,當其他同學紛紛繃緊神經(jīng)緊張復習時,他每天還會抽出時間摸摸電腦,看看天下大事,搜集一些電子制作的最新信息。
在學習上分心的結(jié)果直接導致他的學習成績滑落至班級靠后的名次,連考個二本院校都有點懸。
這個“癡”也成就了何興平:他用兩年時間潛心研制的一款能防盜、防火、防煤氣泄漏的智能安全報警器,在第2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今年4月,何興平帶著這個項目來到歐洲,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丹麥青年科學家競賽?;貒?,他從丹麥王子阿希姆手中接過競賽三等獎獎牌。
何興平得到了參加名校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在面試中出色的發(fā)揮讓中山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兩所名校同時向他發(fā)出邀請。最終,他選擇了北京理工大學。
我能把它提出來,
就一定能完成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何興平就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等科技競賽活動,大大小小的獎沒少拿。考入柳州鐵路一中——柳州市兩所最好的高中之一時,他的成績排名處于全年級中上游的位置,只要保持下去,將來考上一所一本院校基本沒什么問題。
何興平卻沒有按照既定軌道走下去。
這個改變源于高一時何興平的一次發(fā)燒經(jīng)歷。當時恰巧碰上家里沒人,全身無力的他想走到電話機旁向家人求助,卻力不從心。幸好媽媽提前回來,把他送到醫(yī)院,方才脫險。痊愈之后,他想到,現(xiàn)在很多家庭也可能會遇到陌生人闖入、火災、煤氣泄漏等突發(fā)事件,如果家里沒有人,后果不堪設想。要是能制作出一款遠程控制的智能語音報警系統(tǒng),在危險來臨時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災難的發(fā)生。
市面上像煤氣報警器這樣單一性能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很成熟,而且也有一些具備相關功能的電子模塊出售。一開始,何興平認為,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進行改進,增加一些自己的創(chuàng)新想法,要完成這個作品也許半年就夠了。沒想到,這會變成一場持久戰(zhàn),開發(fā)過程前后持續(xù)了近兩年。
為了擠出時間搞制作,何興平基本上不睡午覺。高一高二兩年,他每天都盡量在學校把作業(yè)做完,以保證晚自習回家后能全身心投入到項目的開發(fā)中去。晚自習后回家洗漱完畢一般都11點了,何興平還要弄上一兩個小時,卻也不覺得累。
高一時,何興平的母親沒有阻止兒子搞研究,而且還很支持他:雖然家庭經(jīng)濟并不寬裕,但給兒子買電子零件和專業(yè)書時卻從不吝惜。
進入高二以后,何興平的項目開發(fā)進展并不順利,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學習成績下降,家長和老師漸漸有些不太支持他的研發(fā)工作了。當時何興平安慰自己,不管怎么樣,一定要把這個階段挺過去?!拔矣X得我能把它提出來,就一定能完成?!?/p>
在母親眼中,何興平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他總是跟我說,媽媽你不用怕,你要相信你的兒子,我是不會令你失望的。”初中時,何興平因為投入太多精力從事科技制作,學習成績也一度落到年級40多名,后來他花了些工夫補習功課,中考時以全校第三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我不擔心他不成功,我是擔心他時間不夠。因為已經(jīng)高二了,決定命運的時刻就快要到了。”但是,母親的擔心和勸說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兒子雖然嘴上說不做了,但母親仍能發(fā)現(xiàn)他暗渡陳倉的蛛絲馬跡——從他書桌和床頭放著的那些電子、編程方面的書就能看出他最近在干什么。
關系最緊張時,母親連家里的電腦都不讓他碰了。何興平就偷偷摸摸地跑到學校的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去做?;叵肫饋?,何興平覺得當初的這種執(zhí)著和堅持,也包含著一種青春期的沖動。“如果再讓我重新選擇,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我可能會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上舍棄,不會把太多心思放在與學習無關的領域,畢竟學習還是需要兼顧的?!?/p>
在各種工作之間進行轉(zhuǎn)換,
也是一種放松
從小就愛參加各類比賽的何興平,在一些同學眼里儼然成了比賽專業(yè)戶。但在他看來,參賽主要是為了享受制作過程。初中時,為了制作一個城市主題的網(wǎng)站來介紹家鄉(xiāng)柳州,他不僅學習了很多電腦方面的知識,而且一有時間就去柳州的大街小巷走訪民風民情,搜集圖片和文字素材。比賽完了,他也把電腦繪圖、視頻制作等技術摸個門兒清。進入高中后,性格開朗的何興平還加入了校學生會,因為這些特長還被推舉為宣傳部部長。
“又要學習功課,又要搞發(fā)明制作,還要擔任宣傳部長,你怎么忙得過來?”
面對記者的問題,何興平覺得是興趣讓他不知疲倦。高中三年,他每天的睡覺時間都只有六七個小時。學生會的工作雖忙,但他因此認識了很多朋友,懂得了怎樣去做一個策劃,組織一個活動,怎么樣去協(xié)調(diào)各部門老師與同學之間的關系;當從事項目開發(fā)時,他又會學到很多諸如電子、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半m然辛苦,但并不覺得累,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感覺到每個領域都需要你,每個領域你都能做一些事。而且能夠在各種工作之間進行轉(zhuǎn)換,對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種放松?!?/p>
進行電子制作,需要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何興平因此也成了學校圖書館的???。圖書館里各種編程、單片機、c語言和電子電路方面的書都被他翻了個遍?!皬淖畛醯娜绾伪鎰e電阻、電容、三極管、二極管、場效應管以及各種芯片開始,到認識模擬電路、數(shù)字電路,都得不斷去學習,才能化解項目開發(fā)的一個個難題。”何興平說。有時遇上一個星期都讓他毫無頭緒的問題,他就干脆放一放,讓自己冷靜冷靜,利用那段時間給自己充充電,等到回來時又會有新的思路和收獲。
讓母親印象最深的是,因為老泡在學校的圖書館里,圖書館的老師也跟何興平混熟了。知道何興平家境一般,有一次老師就問他還想看什么書,可以列個書單出來,學校沒有的可以幫他去進。沒過多久,母親看到兒子拿回來五六本嶄新的編程、軟件方面的書,一臉喜悅地對她說:“媽媽,這是我們圖書館老師特地幫我訂的,要是叫你買,你肯定舍不得了?!?/p>
何興平認為,這3年,學校抓成績固然是一方面,但真正能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的,是讓他們正常的興趣和愛好得到滿足。他很感激高中學校和老師的寬容和理解,班主任何茂森老師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總是很和藹地提醒他兩邊都不能放棄。
因為興趣而成功的故事6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