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時候的順口溜大全_90后童年最常用的順口溜(2)
順口溜簡介
這種語言現(xiàn)象,老百姓一般喚作“順口溜”。順口溜源于生活,最常見的是賣貨小販使用,物品賣的好壞和順口溜編的好不好有很大的關系。順口溜使用得當甚至可以達到貨賣清場的目的。
何謂“順口溜”,按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我們以為把當代流行的這種語言現(xiàn)象稱作“民謠”可能更為貼切一些。所謂“民謠”,即“民間歌謠,多與時事政治有關”。如此稱說,有如下理由:
一是它來自民間,又在民間廣為流傳,實乃“民”之家族成員;
二是現(xiàn)今的這些“順口溜”主要是反映諷刺社會的諸多不良現(xiàn)象,多與時事有關,在褒貶意義上有鮮明的傾向性,與“民謠”定義相吻合。
所不同之處突出在一“新”字上。由于這類民謠主要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伴著 中國改革開放而興起,是新時期的“語言產物”,且方式上有其獨特性——人們只是口頭說講,而不以音樂的形式唱誦——因此,我們冠以一“新”字,謂之“新民謠”,以示區(qū)別傳統(tǒng)民謠。
當代中國“新民謠”所以如此“發(fā)達”,除了深刻的社會原因之外,其載體——語言——形式的特點也是“功”不可沒的。從上述所舉的眾多例證來看,新民謠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易于上口,悅耳響亮,好念好記,且幽默詼諧,生動形象。正因為如此,新民謠傳播起來快速、廣泛。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看,新民謠從語音、語法到修辭都表現(xiàn)出一套完善的系統(tǒng)特色。
反映了民族特點。
順口溜的示例
語音方面
新民謠在語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韻”。由于民謠非一般的口頭說話,因而同詩歌、曲藝和唱詞等一樣,或多或少要講究一點韻轍,這樣人們聽起來就悅耳和諧,念起來才順口易記。如新民謠“50年代全民煉鋼,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鄉(xiāng),80年代全民經商”每句最后一個字都是同一個韻母,是極標準的押韻形式,加上句式排列整齊,念起來覺得特別響亮動聽,如果換成無韻的同義手段表達相同意思,比如說成“50年代全民煉鋼鐵,60年代全民度荒災,70年代全民下農村,80年代全民做生意”,效果就會差得多。
新民謠在語音上的第二大特點是,節(jié)奏鮮明,富有極強的節(jié)拍感,一般是兩字一拍,也有一字一拍或三字一拍的,讀起來跌宕起伏,錯落有致。這在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上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四字句,二二式:
酒杯/一端,政策/放寬;酒足/飯停,不行/也行;飯飽/酒醉,不對/也對。
五字句,或二二一式,或二三式:
嘴里/沒有/味,開個/現(xiàn)場/會;家里/伙食/差,下鄉(xiāng)/去檢/查;要想/加個/餐,辦個/訓練/班。
詞匯、語法方面
新民謠的主要特色表現(xiàn)在遣詞造句上,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方面:
(1)用詞精當,鮮明的形象色彩躍然紙上
穿著料子,挺著肚子,拖著調子,畫著圈子。
(2)句式整齊,猶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
從上面所舉的眾多例證看,新民謠在組句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講究句式排列整齊,語句與語句之間多用相等的字數(shù)、相同的句式,甚至連詞性的對應都注意到了,如:
花大筆大筆的錢,流大把大把的汗,毀大片大片的田。
(3)搭配異常,看似不合規(guī)范其實自有奧妙其中
新民謠中,有些句子按照邏輯語法標準,是有毛病的不能搭配的,如:
工商吃攤子,稅務吃廠子,交通吃車子,公安吃婊子,學校吃孩子,組織部門吃章子。
(4)省略甚多,民謠自身特點所致
新民謠中,不少句子看上去沒有“腦袋”——缺少主語,如:
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中午吃頓飯,臨走拍拍肩,以后好好干。
3.和語音、語法相比,當代新民謠更大的語言特色體現(xiàn)在修辭上面,這主要表現(xiàn)在修辭格的成功運用。從比喻、借代、雙關、夸張、仿用到排比、對偶、頂針、回環(huán)、反語等等一系列的傳統(tǒng)修辭格幾乎全用到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