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興趣愛好>學書法>古今書法家>

王羲之的主要事跡

時間: 禮鏹1116 分享

  王羲之的書法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作用。那么, 關(guān)于王羲之的人生經(jīng)歷,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人生經(jīng)歷,希望能幫到你。

  王羲之的人生經(jīng)歷

  王羲之出身于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wèi)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wèi)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圣」張芝的書法產(chǎn)生了欽羨之情,并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nèi),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jié)構(gòu)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他認為養(yǎng)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tài)姿勢上領(lǐng)悟到書法執(zhí)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游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tài)。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

  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yǎng)生修煉的《黃庭經(jīng)》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

  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贊嘆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在他身上出現(xiàn)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jù)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fā)現(xiàn)他的筆跡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歷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作完了詩,大家把詩搜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后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jù)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jīng)》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評曰:“飄若游云,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王羲之寫字換鵝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jù)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jīng)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據(jù)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許多藝術(shù)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yǎng)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jīng)》??墒撬劳豸酥遣豢陷p易替人抄寫經(jīng)書的。后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yǎng)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里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舍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

  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jīng)。”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jīng),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王羲之教子習書法尤克勤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父親很高興,夸贊道:“此兒后當復有大名。”小獻之聽后心中沾沾自喜。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贊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沖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里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wěn)。”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xiàn)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后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并說:“我又練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么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獻之聽后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jié)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jīng)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獻之聽完后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

  后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們稱為“二王”。王羲之天臺山拜師王羲之在蘭亭修禊之前來到天臺山,被神奇秀麗的天臺山風景吸引住了,便在華頂住了下來。他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云濤霧海,這些山光勝景使他的書法也得到潤色。他不停地練字,不停地洗筆洗硯,竟把一個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這樣得名的。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燈下練字,練呀練呀,白紙寫了一張又一張,鋪得滿地都是。夜深了他還逐個字逐個字細看著,思考著。對自已所寫的字,他還不滿足,又看又練,實在練得太疲倦了,握著筆伏在案上。忽然,一陣清風過處,一朵白云飄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鶴發(fā)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著他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邊讓坐,一邊謙虛地回答。他見這位老人仔仔細細地觀看自已寫得字,便請教說:“老丈啊,請您多多指正。”

  老人見王羲之一片誠心,說道:“你伸過手來。”王羲之心里納悶,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見老人一本正經(jīng),不像開玩笑,便慢慢地伸了過去。老人接過筆,笑容可掬地說:“我看你誠心誠意學寫字,讓你領(lǐng)悟一個筆訣,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說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后點點頭說:“你會更快進步起來的。”說罷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天臺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個“永”字,他比呀劃呀,寫呀練呀,終于領(lǐng)悟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劃和架子結(jié)構(gòu)的訣竅,都體現(xiàn)在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筆訣!此后,王羲之練得更勤奮了,他的書法也更加灑脫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紹興,與文友在蘭亭歡聚時,揮筆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書法珍寶《蘭亭集序》。

  王羲之念念不忘天臺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筆訣,誠心誠意地寫了一部《黃經(jīng)洞》,放在山頂一個突兀峭險的巖洞里,后人就叫它“黃經(jīng)洞”。今天,有些膽大的旅游者,還要爬上黃經(jīng)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還藏著王羲之的《黃庭經(jīng)》呢!東床擇婿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當時,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鑒,他是個很愛才的人,為了給女兒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郗老大人動了不少腦筋。后來,他打聽到王家子弟一個個相貌堂堂,才華出眾,就想縮小范圍,在這幾個青年人當中選擇一個做他的女婿。消息傳來,王家子弟一個個興奮而又緊張,他們早聽說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學,誰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個個精心修飾一番,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學堂里,表面上是看書,心兒早就飛了??墒菛|邊書案上,有一個人卻與眾不同。

  只見他還象平常一樣隨便,好象壓根兒沒有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會的地揮筆寫字。這天,天氣并不熱,可是這個青年人卻熱得解開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許是早上沒來得及吃飯吧,他一邊寫字,一邊抓起冷饅頭咬一口,無拘無束地咀嚼著,眼睛還一個勁地盯著面前的毛筆字,那緊握毛筆的右手,一時一刻也沒有松開,有時還懸空比劃著寫字,那一副認真的神態(tài),使人禁不住發(fā)笑。郗鑒派來了自己的代表在學堂進行了一番觀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來,王家子弟一個個都不錯,彬彬有禮,年青英俊,才華洋溢,簡直沒法說哪個最好,哪個較差。不過,要說表現(xiàn)不那么使人滿意的,倒有一個。他坦胸露腹,邊寫字還邊啃饅頭,樣子太隨便了,好象對于老大人選擇女婿這么一件大事,一點兒也沒放在心上……這郗大人聽了回報,恰恰對那位舉止“隨便”的青年有興趣。他詳細問了情況,高興地將兩個手掌一合,說:“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認為,這個青年不把個人的事兒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書法事業(yè),這正是有出息的表現(xiàn),有這樣的鉆勁、迷勁,是不愁不成才的。你猜這位青年是誰?不是別人,正是王羲之,后來他真的成了杰出的書法家。這說明,郗老大人是有眼力的。這里還順帶說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鑒的女兒,她也是個書法家,對王羲之的幫助可大了。她的兒子王獻之,后來也成了有名的書法家,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呢。

  吃餃子

  一天,王羲之路過集市,見一家餃子鋪門口,人聲喧嚷,熱鬧非常。尤其是門旁的那兩幅對聯(lián),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著“經(jīng)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十個字,橫匾上寫的是“鴨兒餃子鋪”。但是字卻寫得呆板無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罷,心中暗想:這樣的賴字,也配寫匾?又一琢磨:“經(jīng)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好家伙!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買賣,竟能如此夸口?走近一瞧,見鋪內(nèi)有口開水大鍋,設(shè)在一道矮墻旁邊。包好的白面餃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鳥,一個接一個地越墻飛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滾沸的大鍋。一鍋下滿,不用招呼,“小鳥”就停飛了。等到這鍋餃子煮好,撈完,“小鳥”又排隊一樣飛來,準確無誤。王羲之十分驚奇,就順手掏出一些散碎銀兩,要了一大碗餃子,然后坐下。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餃子個個玲瓏精巧,好象浮水嬉戲的鴨兒,真是巧奪天工的奇貨!他用筷子將餃子夾起,慢慢地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清香撲鼻,鮮美滿口。

  不知不覺間,把那一大碗餃子,全吞到了肚里。一頓飽餐之后,王羲之對自己說:這鴨兒餃子果然不錯!只是門口那副對聯(lián)的字寫得太差,與這美味餃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他們另寫一副對聯(lián),也不辜負我來此一場——想到這里,他便問店伙計:“請問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計用手指著矮墻說:“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墻后。”王羲之繞過矮墻,見一白發(fā)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個人搟餃子皮,又包餃子餡,轉(zhuǎn)眼即成,動作麻利極了。更令人驚奇的是,包完之后,白發(fā)老太婆便隨手將餃子向矮墻那邊拋去,鴨兒餃子便一個一個依次越墻而過。老人的高超技藝,使王羲之驚嘆不止。他趕忙上前問道:“老人家,象您這深的功夫,多長時間才能練成?”老人答道:“不瞞你說,熟練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聽了這話,王羲之沉默了一會,好象在品嘗這句話的滋味。然后又問:“您的手藝這樣高超,為什么門口的對子,不請人寫得好一點呢?”老人氣鼓鼓地說;“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請,只是不好請啊!有的人寫字剛有了點名氣,就眼睛向上,哪里肯為我們老百姓寫字。其實,照我看,他們寫字的功夫,還不如我這扔餃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聽了,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羞愧難當。于是,他特意寫了一副對聯(lián),恭恭敬敬地送給了這位老人。

  王羲之賣當

  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很愛游山玩水,走進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他去杭州探訪好友,走到蘇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橋,舉目四望,見前邊有一座小村莊,飄揚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輝中閃光,裊裊的炊煙從茅屋頂上緩緩升起,三三兩兩的農(nóng)人向村莊走去,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他有些流連忘返,在橋邊停下,月亮升起的時候,村莊一片朦朧,更是一番景致,沽來一壺清酒,買了幾盤小菜,自斟自飲起來,夜半時分,帶著幾分醉意,漸漸睡去。第二天醒來,忽覺頭上沉重,回到館舍躺下就病了,書童請來了蘇州的名醫(yī)為王羲之診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個月。出門時身上所帶的盤費也已用光,要到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這怎么辦?他想了想,忽然記起,在他住的旅館對面有一個當鋪,他記得那個“當”字已經(jīng)破舊不堪了,我何不寫個當字去當了?這是個好主意,于是就叫書童鋪紙磨墨。他寫好一個當字,叫書童拿去當了,價格是30兩銀子,少一個子兒也不當。書童來到當鋪,展開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個好字,就問當多少錢,書童說30兩銀子,少一個子兒也不行。老板端詳著,說:“好字是好字,只是帶著病容,不值不值。”書童回來把老板的話說給王羲之,王羲之說:“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來了,好!我就再寫一個。”王羲之又寫了一個字,讓書童拿去,老板一看,說道:“這個當字比那個有力多了,只是帶著孤氣和怒氣。就這吧,我要了。”交給書童30兩銀子。王羲之有了錢,又可以上路了。

  他來到杭州,見了朋友,朋友設(shè)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的親戚,開著一個當鋪,想求王羲之寫個當字,當做招牌,王羲之說:“我已經(jīng)寫好了一個當字,你去取回來就是了。”王羲之把當票掏出來,交給那人。那人帶著銀兩就望蘇州而去。到了蘇州,見了當鋪老板,就要回當。老板聽他不是本地人,跑這么遠要回當,以為他是個瘋子。一看當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盤子一撥拉,連本帶利開口要他40兩,那人掏出40兩給了老板。老板有點納悶,明顯是坑他,他卻喜滋滋地掏出40兩銀子贖當。就問他:“請問,這個字有什么珍貴的?”那人說:“這是當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你老先生有眼不識金鑲玉,哼!再會!”

  老板急了。喊道:“你回來,我拿50兩銀子要了你的當字,要不100兩,100兩!”那人聽都沒有聽,回到杭州,見了王羲之,交出了那個當字。王羲之接過來看都沒看,“嚓嚓”兩下把那個字撕了個粉碎。那人可惜得不得了,一步晚了,沒能救出那個當字。王羲之笑笑說:“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個‘和’字,和氣生財么,這個字是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時候、在發(fā)脾氣的時候?qū)懙模瑤е鴰追峙瓪?,不好,我現(xiàn)在再給你寫一個,包準你掛出去能發(fā)財。”

  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紙磨墨,王羲之運氣著力,揮筆寫下一個很大的‘當’字。在場的朋友們無不稱奇,人人都夸這個當字極好極好。這個當字經(jīng)高級工匠刻制,掛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處,非常顯眼,生意也非常熱鬧。從此以后,杭州城的當鋪成了全國最出名的當鋪。

  王羲之事跡小考:王羲之的官職

  王羲之留名后世,完全是因為出色的書法藝術(shù),至于他當過什么官,除了被經(jīng)常稱呼的“右軍”之外,后人往往不太關(guān)注。確實,與其名垂千古的書法相比,王羲之擔任過的官職可謂微不足道,但從時人的角度而言,這些官職決非小可,甚至可以說還是相當顯赫的。畢竟,王羲之出自“貴族中的貴族”瑯琊王氏,雖然他年輕時曾自稱“素無廊廟志”,但那更像是敷衍王導的說辭,從他后來的事跡來看,他不但努力躋身清貴之列,而且在政績上也頗有可觀之處。

  (一)秘書郎

  王羲之起家出任的第一個官職是秘書郎。秘書郎隸屬秘書省,秘書省是中書省的分支機構(gòu),負責呈遞尚書奏事、管理文書圖籍、編撰國史等事務(wù)。秘書郎在秘書省內(nèi)部屬較低層級辦事人員,品級不高,但職責重大,經(jīng)常有機會接觸皇帝、宰相等權(quán)力中心,是士族子弟進入仕途的常選。

  如前所述,王羲之出仕大體上可以確定是基于郗鑒的推舉,時間是太寧3年(325年),王羲之時年23歲。作為瑯琊王氏族中出類拔萃的“佳子弟”,23歲才進入仕途算是很晚的了。由此可見王羲之并沒有受到特殊的待遇。本來,以出身、名聲、才華而論,王羲之本可享有“弱冠登朝”的殊榮,但他一再拒絕王導的安排,以致在出仕時沒有占到任何先機。這體現(xiàn)出王羲之和王導之間的關(guān)系很不正常。

  王羲之與王導的關(guān)系為何不正常?很明顯,他對這位家族領(lǐng)袖有所不滿。至于何處不滿,筆者有一推測:王羲之之父王曠兵敗之后,并沒有死,而是在劉淵手下或為囚虜,或為降臣,此時,王羲之當然希望朝廷早日北伐,擊破匈奴,或有可能救出父親,但是,王導等人考慮的首先是鞏固其在江東的偏安地位,所以口頭上雖號稱“恢復神州”,而實際無意北伐,因此,于公于私,于國于家,王羲之都對王導的政策很不滿意。王導大概也覺得自己的政策對王羲之父子來說不太公平,因而積極推舉王羲之當官,以彌補虧欠??上В豸酥毁I這個賬,拒絕了王導的示好,直到他找到了郗鑒這個新靠山,才開始步入仕途。

  在印刷術(shù)尚未發(fā)明的時代,圖書全靠手抄,流傳非常困難,只有宮廷大內(nèi)或豪富之家才能擁有大規(guī)模的藏書,王羲之在秘書省工作,能夠接觸大量的珍貴文書圖籍,為其后來修習書法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傳為王羲之所作的《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說:“予少學衛(wèi)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鐘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jīng)》三體書;又于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始知學衛(wèi)夫人書,徒費年月爾。”然而,此文明顯是后人冒名偽作。永嘉之亂時王羲之年僅9歲,根本沒有可能“渡江北游名山”以及到許昌、洛陽等地觀摩書法。衛(wèi)夫人既是王羲之書法啟蒙之師,又是其表姑,王羲之也不大可能在筆下對衛(wèi)夫人如此大加貶抑。王羲之的楷書確實有取法鐘繇、蔡邕之處,那更有可能是王羲之在秘書省管理文書圖籍時看到過鐘繇、蔡邕的作品。

  (二)會稽王友

  王羲之在秘書省工作了三年時間,于咸和3年(328年)調(diào)入會稽王府,任會稽王友。咸和3年正值蘇峻之亂,王羲之卻能離開崗位,可見他在秘書省并未擔負特別重要的職責。“友”是王府的高級官員(《晉書·職官志》載:“王置師、友、文學各一人。”),雖然沒有實權(quán),但地位甚高,一般多以才學出眾、品行高潔、聲望卓著的人物擔任。司馬昱是晉元帝幼子,極得寵愛,其王府官員更是要經(jīng)過精心挑選。而司馬昱咸和2年12月被冊封為會稽王,會稽王府當在咸和3年以后才逐步組建,王羲之在此時被選為王友,很有可能是他的書法技藝在當時就已經(jīng)出類拔萃。當然,他的士族出身和良好名聲,也是得以入職王府的重要原因。

  王府的事務(wù)多由常侍、郎中、中尉等負有具體職能的官員處理,師、友、文學等只是隨駕扈從,應答顧問而已,工作相當清閑,能夠有較多空余時間練習書法,王羲之在擔任會稽王友的期間,想必是書法水平進展較快的幾年。當然,就王羲之后來的政治經(jīng)歷來說,在會稽王府任職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認識了會稽王司馬昱。此后,司馬昱執(zhí)掌朝政,為王羲之出任各種軍政要職提供了契機。

  (三)征西將軍參軍、長史

  蘇峻之亂后,庾亮引咎出都,以平西將軍都督宣城江西諸軍事、假節(jié)、領(lǐng)豫州刺史,鎮(zhèn)蕪湖。咸和9年(334年),陶侃病死,其勢力范圍被庾氏接管,庾亮進號征西將軍、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庾亮的軍府不但升格,而且管轄范圍更大,事務(wù)相應大大增多,增加工作人員也是勢在必行。王羲之就是在此時被庾亮相中,調(diào)入征西將軍府任參軍。魏晉時期的軍府一般設(shè)有倉、戶、賊、鎧、士、兵等諸曹,參軍就是曹的負責人,相當于軍府的中層干部。但史書沒有明記王羲之是擔任哪一曹的參軍,也有可能是歷任兩個以上的曹,史書為避免繁瑣就僅記為參軍了。

  王羲之在征西將軍府當了一年多的參軍,又被提升為長史。“長史”這個官可不一般,在府中“為掾?qū)僦L”,相當于府主的副手,也可以理解為秘書長或辦公室主任之類的隨身扈從、執(zhí)掌機要的地位,有的長史還兼任府主所駐郡的太守,其地位十分重要??傊?,長史是府主最重要的部屬,非極信任、極親密者不能為之。長史的地位遠高于參軍。王羲之能被庾亮委以長史之任,不但體現(xiàn)其才干出眾,具有統(tǒng)領(lǐng)府內(nèi)僚屬的聲望,也可見他與庾氏兄弟不同尋常的親近關(guān)系。

  王羲之的許多事跡和思想保留在他中晚年的書法作品中(有些“作品”其實是書翰或公文)。他在征西將軍府工作的時期,書法已臻成熟,但卻沒有留下任何作品。大概是因為這一時期他從事的是機要工作,保密性強而不能外泄。因此,這一時期王羲之具體做了哪些事,后人無法得知。但可以想見,王羲之在這一時期處理繁重復雜軍政事務(wù)的經(jīng)歷對其后來的職務(wù)晉升以及思想形成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王羲之后來長期擔任軍職,當與具有軍府任職經(jīng)歷而熟悉軍事事務(wù)有關(guān)。

  (四)臨川太守

  王羲之在征西將軍府工作了兩年多,于咸康2年(336年)被任命為臨川太守。王羲之擔任征西將軍長史,雖然掌握重權(quán),但其品級并不太高(一千石)。而太守則為二千石,且是獨當一面的主官,權(quán)力比長史更大了。但遺憾的是,王羲之在臨川主政期間也沒有留下太多資料。這大概是由于王羲之在臨川的兩年多時間正是東晉政局相對比較安穩(wěn)的一段時期,王羲之不過安撫民生而已,并沒有特別的作為。

  也許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王羲之實際并未到臨川赴任,只是“遙領(lǐng)”太守一職。如前所述,長史可以兼任駐在郡的太守,那么兼任其他郡的太守自然也不成問題。王羲之有可能是基于某種原因,以征西將軍長史兼領(lǐng)臨川太守,“兼領(lǐng)”只是名義上的,王羲之仍然是在征西將軍府做長史的工作,這樣,王羲之就不需要到臨川赴任,因此也就不可能留下事跡。至于王羲之為什么要在名義上“兼領(lǐng)”臨川太守,原因可能有很多:一種可能是原太守調(diào)離或病故,暫時又找不到其他合適的人選,于是從上級機關(guān)派一名要員先兼著太守,以表明朝廷對臨川這個地方很重視,并非不聞不問;另一種可能是為了給王羲之解決行政級別問題,如前所述,軍府長史的品級只有一千石,在庾亮的勢力范圍內(nèi),要升至二千石,則唯有出任刺史或太守。以王羲之與庾氏兄弟的關(guān)系,為了將其品級升至二千石,庾亮安排王羲之兼任如臨川之類的偏遠小郡的太守,完全有可能。

  (五)寧遠將軍、江州刺史

  王羲之任(或“兼任”)臨川太守三年有余,咸康6年(340年),庾亮病死,臨終向朝廷舉薦王羲之“清貴有鑒裁”,王羲之遂被任命為寧遠將軍、江州刺史。

  正如前文所述,王羲之受任執(zhí)掌江州,一方面是他確實如庾亮所舉薦的“清貴有鑒裁”,另一方面則是充當了王、庾兩家爭奪江州控制權(quán)的緩沖工具。王羲之任職江州,名義上是一方首吏,實際其主要任務(wù)是緩和兩家矛盾,使沖突不至于激化,因而帶有過渡性質(zhì)。

  果然,一年之后的咸康7年(341年),王羲之的堂兄王允之就接替了江州刺史一職。王允之是當時瑯琊王氏中的將才,與庾氏的關(guān)系極為緊張。王允之在江州與豫州刺史庾懌激烈對峙,最后發(fā)生了庾懌毒殺王允之未遂而被賜死的慘劇。

  王羲之雖然被免去了江州刺史,但仍保留著寧遠將軍的軍職。但寧遠將軍屬于所謂“雜號將軍”,沒有具體職掌,所以這一段時期王羲之又恢復了清閑的生活狀態(tài),回到了建康(此前分別在蕪湖、臨川、江州任職)。在他回到建康的第二年(咸康8年,342年),晉成帝崩,其弟晉康帝即位,會稽王司馬昱以皇叔之尊輔政,積極起用士族人物,以對抗正在崛起的桓溫家族。司馬昱屢次以吏部尚書、侍中等要職征召王羲之,均被拒絕。在經(jīng)歷了公務(wù)繁冗的生活之后,王羲之似乎更喜歡這種有職無責、優(yōu)游卒歲的生活。

  《世說新語》載王羲之曾與謝安共登冶城(東吳時期制造兵器的地方),王羲之感慨說:“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wù),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謝安則反駁:“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耶?”這一故事很可能就是發(fā)生在王羲之卸任江州、回到建康的幾年期間。此時庾翼正積極準備北伐,而王羲之對庾翼北伐之舉是贊成的。北伐需要動員全國之力,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王羲之雖然沒有積極投身北伐活動,但他仍擔任著寧遠將軍這一軍中職務(wù),多多少少也參與了一些準備工作,由他說出“宜人人自效”的話是合理的。而謝安則年方二十五六,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他運用詭辯術(shù)對王羲之反唇相譏,也很符合此時的情景。

  (六)護軍將軍

  庾翼北伐未成就病死了,繼任的何充也于翌年死去。于是司馬昱起用殷浩為揚州刺史,參預朝政,企圖繼續(xù)進行北伐。殷浩與王羲之關(guān)系親密,其于永和3年(347年)推舉王羲之出任護軍將軍,得到王羲之欣然應允。

  護軍將軍是禁軍高級將領(lǐng),統(tǒng)率著獨立的營兵,為禁軍“六軍”之一。護軍將軍的名稱很有講究,“資重者為護軍,資輕者為中護軍”,王羲之任“護軍”而非“中護軍”,說明他在朝廷眼里已是履歷豐富的“資重者”。護軍將軍的職責包括“主武官選”,側(cè)重于人事、宣教等方面,頗類似現(xiàn)代我國軍隊的政委。王羲之到任后曾發(fā)布過一道《臨護軍教》,“教”是高級軍政長官發(fā)布的命令,所謂“臨護軍教”即王羲之到任護軍將軍一職后首次發(fā)布的命令。命令中關(guān)注的主要問題是“老落篤癃”、“不堪從役”、“有饑寒之色,不能自存者”,確實很符合“政委”的角色。在準備北伐期間,護軍將軍職責重大,王羲之曾數(shù)度到吳郡、江州等地出差,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這是非常辛苦的。王羲之大概是不太適應這種生活,曾請求出任宣城太守,但未獲批準。

  也許就在此時,王羲之和殷浩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王羲之逐漸認識到殷浩并無實干之才,難以擔當北伐重任,于是逐漸轉(zhuǎn)到了反對北伐的立場。其請求出守宣城,也有可能是與此有關(guān)。

  (七)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

  殷浩畢竟是王羲之的好友,即使有了政見上分歧,但對王羲之仍然十分關(guān)照。既然王羲之不再積極支持北伐,那就安排到會稽這個大后方去從事戰(zhàn)略保障工作也很不錯,于是在永和7年(351年),王羲之被任命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

  右軍將軍與護軍將軍同為禁軍要職,也是別領(lǐng)營兵,與左、前、后軍將軍共為“四軍”。會稽是會稽王司馬昱的封地,所以沒有太守,而是設(shè)內(nèi)史,名義上是為會稽王管理封地的代理人,其實與太守無異,只是名稱上有所區(qū)別而已。能夠出任攝政王封地的郡守,在當時可是十分榮耀的事情,由此亦可見王羲之在司馬昱心目中具有的重要地位。

  王羲之出任會稽內(nèi)史后仍然執(zhí)意反對北伐,并曾分別致書司馬昱和殷浩闡明自己的主張,但均未得到采納。盡管如此,王羲之還是盡最大努力在會稽開展工作,他在會稽恢復建設(shè)漕運,施行禁酒令以節(jié)約糧食,懲治以“鼠耗”為掩蓋貪盜官米的犯罪,都是旨在為朝廷提供充足的經(jīng)濟支持,同時他也反對強征徭役,主張減輕對逃稅、逃役的刑罰,可以說是十分體恤民瘼。著名的流觴曲水的蘭亭之會,就發(fā)生在王羲之主政會稽的第三年,即永和9年(353年)。也正是在這一年,殷浩親率大軍北伐,卻鎩羽而歸。

  隨著殷浩北伐的失敗,桓溫主導了朝政。而王羲之的仇人王述則依靠桓溫的勢力升任揚州刺史(王述本人似乎看不起桓溫的出身,但王述之子王坦之卻是積極與桓溫接近以攫取政治資本)。王羲之既不甘居王述之下,又失去了殷浩在朝內(nèi)的支持,遂辭去官職,自此寄情山水之間。王羲之辭官之前在父母墓前發(fā)了重誓,堅決不再入仕,甚至在臨終時還特地交代諸子,如果朝廷贈官,也要拒絕不受。果然,王羲之于升平5年(361年)去世后,朝廷追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照王羲之生前所囑,辭之不受。王羲之的仕途生涯,可謂斷得十分徹底。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書法大家,字逸少,東晉瑯琊臨沂人。他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shù)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于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于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tǒng)帥?,樼鹜跏显跂|晉可謂權(quán)傾一時,熾盛隆貴。

  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后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jié),從小就不慕榮利?!妒勒f新語》里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

  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lián)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門生回去后對郗鑒匯報說: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一個個神態(tài)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郗鑒聽了,說:“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來一打聽,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從這則逸事上看,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很少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具有自由氣象、瀟灑神態(tài)的原因之一罷。也因為這個典故,后來人們就把“東床坦腹”、“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愛他的才干,屢次征召為侍中、史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他不喜當官、更喜歡清靜。但是當他不得已而任官時,他又決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職期間,曾對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發(fā)青過重要而切實的政見。他還對饑民開倉賑濟。這些都說明他不慕榮利但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幼年時他曾跟隨姨母,著名的女書法家衛(wèi)夫人學過書法。渡江后,他又學習了前輩書法大師李斯、曹喜、張芝、張昶、蔡邕、鍾繇和梁鵠等人的書法。這使他的書法融合各家所長,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濟濟一堂,父輩王導、王曠、王異等都是高手,這對他的書法學習的幫助也是極為顯著的。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zhí)扉T,虎臥凰閣”。

  王羲之的書法刻本很多,像《樂顏論》、《黃庭經(jīng)》、《東方朔畫贊》等楷書作品,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書傳世墨寶有《寒切貼》、《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種。這些墨寶雖然是唐人雙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為難得的珍品。他的行書《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四個字,被清乾隆皇帝列為《三希帖》之首。

  《蘭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從文學的角度,它文字優(yōu)美,情感曠達閑逸,是千古絕妙的好文章。從書法的角度,它被譽為法貼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鉆研。

  王羲之還善于繪畫,是歷史上比較早的兼精繪畫的書法家之一。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個兒子都善于書法,是一個聞名于世的書法世家,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尤其是他的小兒子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一步獨創(chuàng)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jié)構(gòu)多變。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quán),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推崇備至,因而他享有“書圣”的美譽。

  王羲之憂民疾苦,慈悲為懷。有一天,王羲之上街游玩,看見一位老奶奶提著一籃白扇子憂愁地叫賣。王羲之上前一打聽,原來老奶奶一家老小靠這個小本生意過活??烧l知道,沒有一個人買她的扇子。王羲之勸老奶奶不要著急,然后就讓老奶奶拿出她所有的白扇子,在扇子上題了字。老奶奶一開始很生氣,這人怎么在她的扇子上亂涂亂畫呢?王羲之告訴她只要她大聲吆喝這是王羲之寫的字,每把扇子100錢,肯定會有人來買的。老奶奶將信將疑地吆喝著,果然,一籃扇子便被搶購一空。老奶奶十分感激王羲之,但是當她四下尋找時,已經(jīng)不見他人影了。

猜你感興趣:

1.王羲之的勵志故事

2.王羲之的成功之路 故事

3.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

4.名人偉人的成長故事5篇

5.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6.古代勵志故事大全

王羲之的主要事跡

王羲之的書法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作用。那么, 關(guān)于王羲之的人生經(jīng)歷,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人生經(jīng)歷,希望能幫到你。 王羲之的人生經(jīng)歷 王羲之出身于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王羲之的著作
    王羲之的著作

    王羲之的作品在我國的書法界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他的字體受到后世人們的臨摹與贊賞。那么,關(guān)于王羲之的作品,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

  • 王羲之的字風格
    王羲之的字風格

    王羲之的書法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他對我國的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么,關(guān)于王羲之的書法,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

  • 王羲之的字體特征
    王羲之的字體特征

    王羲之的書法對我國的書法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字體有自身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那么,關(guān)于王羲之的書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

  • 王羲之對生死的看法
    王羲之對生死的看法

    王羲之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他的書法在我國有重大的藝術(shù)參考價值。那么,關(guān)于王羲之的生死觀,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

367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