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怎樣練書法
書法藝術就是線條的藝術。隨著時間的推移,終及篆、隸、楷、草、行五種主要書體的畢至紛呈。漢代是隸書、草書盛行的時代,隸書與草書是更能高度自由抒發(fā)情感、表現(xiàn)書法家個性的線條藝術。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小學生怎樣練書法:
小學生怎樣練書法資料:書法鑒賞的層次
對一件書法作品,不同的觀賞者會有不同感悟,這里除了書法鑒賞的個人愛好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不同鑒賞層次的問題了。中國有個成語叫做“曲高和寡”,也即“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存在藝術性的高低問題,隨之而來的是鑒賞能力存在高低的問題,也即存在不同層次觀眾的適應性問題??磥?ldquo;高處不勝寒”。鐘子期亡而俞伯牙碎琴,皆因“知音難求”。但這種欣賞的層次在現(xiàn)實中是沒有量的表述的,如同誰也劃不出身高多少厘米為高個子、中等個子或矮個子的界線一樣。而且,同一個觀賞者對不同字體、不同作品也會存在鑒賞層次高低的現(xiàn)象。
中國名人書法作品欣賞:
個體對書法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是有層次的,通過學習能夠提高鑒賞水平。我們這里說的鑒賞層次是個體總的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下面將闡述的是對具體作品的分析鑒賞層次。這種分解的鑒賞層次分析法,就是提高個體鑒賞水平的有效途徑。我們在這個層面上將作“字”的優(yōu)劣主要體現(xiàn)在各部分的比例關系、重心平穩(wěn)和大小勻稱與否等方面。
中國名人書法作品欣賞:
篇幅形式即一幅書法作品所存在的物質材料的大小和形狀。書法作品所存在的物質的形式大小,與其存在的物質材料有一定關系。一般而論,甲骨文存在的載體面積比較小,而鐘鼎文存在的金屬器具就相對要大多了。而通過裝裱藝術,從理論上使書法作品篇幅的大小走向巨幅化,其大小的極限成為未知。按常理而論,書法作品篇幅的大小以適合日常生活場景普通裝飾的居多,但最能吸引人們目光的卻是非常少見的,如超大幅的和超小幅的。超小幅的發(fā)展成為微雕書法,如將整首詩歌刻在芝麻大小、甚至更小的象牙上,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辨其真容。在許多展覽會上,這類超小型書法作品以“奇”而搶眼球。與之相反的超大型的作品,經(jīng)常作為現(xiàn)場創(chuàng)作表演的方式。有時將許多張大幅宣紙在地上鋪開連接,書法家雙手持拖把一樣的大筆蘸墨入場開始創(chuàng)作。至于創(chuàng)作以后是否的生命就結束了,或者是否還要給它裝裱起來供人欣賞,已經(jīng)是天曉得的事情了。比這篇幅更大的是北周(557-581年)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僧人安道壹,用如椽大筆,在山東鄒縣鐵山、尖山等巖面上,刻下了千萬個如斗大字。位于山東泰山斗母宮東北經(jīng)石峪的枟金剛經(jīng)枠,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佛經(jīng)摩崖刻石。其經(jīng)文刻于面積2064平方米的緩坡石坪上,自東而西刻枟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枠,采用后秦鳩摩羅什譯本,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經(jīng)刻只刻到15分目“特經(jīng)功德兮”,計44行,每行125字至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徑50厘米。當然,由于它的制作不是以觀賞為目的的,也不求藝術觀賞的“整一性”,一般不把它視為一幅書法作品。
字形的大小是和書法作品的適用性相聯(lián)系的。一般而論,各種題匾的“榜書”字型比較大,在一些懸崖上的石刻文字更大,如浙江新昌大佛寺的篆體“壽”字,浙江普陀山的“心”字。紙扇是中國的一種納涼器具,也可以是精致的工藝品。自明代以后,在相當一段時間里紙扇成為文人隨身攜帶的手中玩物,書畫是紙扇的重要裝飾形式。一般而言,紙扇的書法風格以“清雅”為基調,所以通常會書寫一首七言絕句,字也就不會太大。如果是律詩,字就更小了?,F(xiàn)代也有人將枟唐詩三百首枠全文書寫在扇面上,那就是微書了。這種微書的作品,其扇子已經(jīng)由實用品轉化為非實用的書法藝術的載體存在,只在放大鏡下供人以好奇的眼光欣賞而已。
書法作品的字體主要是傳統(tǒng)真、草、隸、篆、行五體,以及它們的交融變化形式。各種字體都是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產生并流行的。由于歷史的原因,現(xiàn)代人對篆書比較陌生,特別是大篆的甲骨文、石鼓文等。大眾心目中,楷書過于平整、缺少變化,篆書字形過于繁雜且不易識讀,所以最受人喜好的是草書,特別是狂草書。雖然許多人并不能理解狂草的妙處,也許還有好多字不認識,但能夠感悟到作品流動的韻味和翻騰的氣勢,那種不大會雷同的表現(xiàn)手法具有更多的新鮮感,“猜”出作品中的字也會讓人產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