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
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5篇)
春節(jié)不知不覺在忙忙碌碌中到來,每到這個時刻,每個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親戚團聚一般,以續(xù)親情以報親恩以示孝順。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緣。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篇1)
守歲
朝代:唐朝|作者: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翻譯/譯文
譯文
傍晚的夕陽斜照著華麗的宮殿,歲月使宮廷更加美麗。
年終歲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宮闈里似乎吹進了和煦的春風。
巨大紅燭點燃了,遠遠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團。
君臣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通宵歌舞。
注釋
①芳殿:華麗的宮殿。下文綺宮亦同。
②麗:使動用法,使······美麗。
③馥(fù):香氣。
④盤花:此指供品。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貞觀之治年間,國家繁榮強大。在除夕守歲間出現(xiàn)了皇宮里外迎新年,辭舊歲的繁華景象,唐太宗為此作下此詩。
賞析
這首詩選用諸如“辭”、“去”、“帶”、“入”、“舒”、“卷”等一系列動態(tài)詞語,娓娓道來,貼切自然,清新可讀。它屬初唐難得的好詩之一。
第一,二句“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币韵﹃栃闭?、“年華”把芳殿、綺宮裝扮得更加金碧輝煌來點明皇上于宮苑逢除夕,暗示題旨,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
第三,四句“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本o承首聯(lián)指出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際——冰雪消融,寒冷的隆冬過去了;暖氣回升,和煦的春天來到了。在這里,詩人從時令的轉(zhuǎn)換角度給人以溫馨的快意,釀造了一種暖洋洋、樂融融的節(jié)日氣氛。
第五,六句“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背鼍鋽懨坊ň`開,陣陣飄香。進一步渲染了春意。對句緊扣首聯(lián)對句突出宮中守歲的景象:宮廷內(nèi)外.張燈結(jié)彩,光輝燦爛;擺上供品,敬神祭祖,守歲辭舊。顯得熱烈而莊重。
最后兩句“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本o扣“守歲”,由宮廷而至天下,推而廣之.概述舉國歡慶、共度良宵,辭舊迎新的普遍現(xiàn)象,從而濃化了宮苑守歲的熱烈氣氛。
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篇2)
思佳客·癸卯除夜
詞牌名:思佳客|朝代:宋朝|作者:吳文英
自唱新詞送歲華。鬢絲添得老生涯。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衣懶換,酒難賒??蓱z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燈在,無限妝樓盡醉嘩。
翻譯/譯文
⑴思佳客,詞牌名,即《鷓鴣天》,首見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diào)最多?!对~譜》卷十一說:“宋人填此調(diào)者,字、句、韻悉同”。因賀鑄詞有“化出白蓮千葉花”句,故又名《千葉蓮》,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于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煙》、《翦朝霞》、《驪歌一疊》、《錦鷓鴣》、《避少年》、《鷓鴣引》、《醉梅花》。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⑵癸卯:公元1243年(宋理宗淳祐三年)。根據(jù)夏承燾《吳夢窗系年》,當時詞人四十四歲,尚在蘇州。
⑶十年:是計整數(shù),并非確數(shù),其實詞人從公元1232年(宋理宗紹定五年)到蘇州倉幕,至公元1243年(癸卯年)已有十一年了。
⑷醉嘩:一作“翠華”。
賞析/鑒賞
上片開頭“自唱”兩句,意思是說:“在癸卯除夕守歲之時,我創(chuàng)作了這首《思佳客》的新詞,用來送舊迎新。”以此感嘆自己的雙鬢又添上了白發(fā),而仍舊羈旅在外,不得返歸故鄉(xiāng)?!笆辍?,兩句是說:“我繼續(xù)嘆息:從前美好的遺蹤已經(jīng)難以尋覓,又痛惜好多年的春節(jié),自己都無法返歸家中,與家人共敘天倫之樂?!?/p>
下片“衣懶換”三句,寫自己的生活潦倒,又生性疏狂。此言雖然現(xiàn)在是過大年,但是自己卻無法添置新衣,所以索興連舊衣也懶得換洗;又因為貧窮所以連酒也不能賒來借以獨酌守歲。那怎么辦呢?只好折來些梅枝,用賞花來度過這漫漫除夕之夜吧。這里也可見詞人雖然貧窮,卻不失雅人本色?!案裟辍眱删洌瑑?nèi)外對比,更見自身的困窮。此言除夕夜盡,一元復(fù)始。在大年初一的清晨詞人面對的仍是那盞照明用的隔年孤燈;而外面處處高樓,卻飄響著酒醉后人們的喧嘩聲。作結(jié)兩句形成了強烈的貧富反差,也是詞人對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的一種無聲控訴。有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意境。
從這首詞中,讀者可探測出此時(癸卯除夕)蘇姬大約已經(jīng)離開了詞人處,所以詞人被搞得家不成家矣。
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篇3)
癸巳除夕偶成
朝代:清朝|作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翻譯/譯文
譯文
時間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戶的歡聲笑語從四面八方隱隱傳來。
在石橋上昂首而立的人卻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著天空,卻把一顆明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多時。
注釋
(1)漏:漏壺,古代計時儀器。
(2)遲遲:指時間過得很慢。
(3)潛:暗中,悄悄地。
(4)物外知:從時間流逝、外物變遷中感覺出來。
(5)市橋:指作者家鄉(xiāng)市鎮(zhèn)中的橋。江南城鎮(zhèn)多傍水為街,市中多橋。
(6)識:shí,在這里是認識的意思。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時正處于乾隆中期,而乾隆中期以后的整個社會,到處是貧富對立,兩極分化,流民遍野,人才遺棄,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時作者在安徽督學(xué)朱筠幕中,除夕歸家過年,作者對社會即將發(fā)生的亂象已有預(yù)感,心中惆悵,有感而作。
賞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詩人思緒紛紛。上句盡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萬戶的歡迎氣氛?!扒Ъ倚φZ”四字緊扣題目“除夕”,描寫了除夕之夜千家萬戶守歲迎春,歡歌笑語的氣氛。人們感覺時間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詩人此時思緒連綿,獨生憂患?!皯n患”與“千家笑語”的氣氛很不協(xié)調(diào),而在這里卻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在封建社會里,由于貧富懸殊,除夕之夜,幾家歡樂幾家愁。詩人與家人團聚,本可以過愉快的除夕,但詩人卻憂慮重重,這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這兩句寫詩人心中憂悶而產(chǎn)生的獨特行為。上句的“悄立”二字,寫詩人一人靜悄悄地站在市橋上,用外形的靜謐暗示內(nèi)心的不平靜?!叭瞬蛔R”三字,寫出并不是人們不認識詩人,而是感嘆那些歡歌笑語的人們不了解他心中的憂患。因而詩人感到更加孤獨。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詩人心中的憂患無法排解,便獨立一人到市橋上,長久佇立,凝視天上的一顆亮星。周圍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經(jīng)超然物外,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翱炊鄷r”含蓄地回答了詩人“憂患”的內(nèi)容。詩人感到星移斗轉(zhuǎn),歲月如橋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聯(lián)想自己,少負盛名,卻懷才不遇,即將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窮途潦倒,貧病交加,憤激悲傷之情,一齊涌上心頭。
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是:詩人沒有正面著墨去寫憂思,而只是描寫詩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團聚、笑語聲聲的時刻悄立市橋上的特殊行為,從氣氛的渲染和詩人默然無聲凝視長空的形象給人一種感染。這樣寫,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詩人的憂愁郁悶的’心情表達得更為深沉,更加強烈,也更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這首詩的特色是言近旨遠,意象鮮明,貼近生活,而又詩意含蓄,寄情遠大,訴說的是對整個現(xiàn)實、人生的憂慮與感憤。
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篇4)
杜位宅守歲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古詩簡介
《杜位宅守歲》是唐代詩人杜甫所寫的一首詩。該詩詩寫作者自己四十歲之年在同族兄弟杜為家中相聚守歲的場面。前四句主要在寫守歲之境,下四句則在寫感嘆之語。杜甫既見官場趨炎附勢之徒,而自感不勝拘束,惟有爛醉度此生涯。全詩描寫了又一個新春將至,但詩人因功業(yè)無成而感到煩惱和無奈,表現(xiàn)了一些消極情緒。
翻譯/譯文
除夕守歲于堂弟之家,椒酒飄香祝詞獻雅。
槽間喧鬧著來賓們的駿馬,庭炬驚散了林中的鳥鴉。
四十人生明朝又過,飛騰的夕陽已經(jīng)西斜。
我怎能再去拘束身心?爛醉如泥便是我的生涯。
注釋
①阿戎:古時對堂弟的稱呼。
②椒盤:盛椒的盤子。古代習(xí)俗,年節(jié)之時,以盤盛椒,將椒撮點于宴席的酒杯中。頌花:《晉書·列女傳》載,劉臻之妻陳氏能文,年節(jié)時獻《椒花頌》,其中言道:“圣容映之,永壽于萬?!焙笫烙脼榈鋵?,指新年祝詞。
③盍簪:意謂朋友聚合。
④拘束:指前來為杜位賀年的人,拘謹俯仰之態(tài)。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當是作于唐天寶十年(751年)。天寶十年,杜甫游宦于長安,功名無望,而又疾病纏身,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臥居旅館,以致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可謂潦倒至極。這一年的除夕,杜甫無奈流落到其從弟杜位家過年。杜位為奸相李林甫的女婿,是一個攀龍附鳳之人。杜位宅的除夕之夜,香燭高照,車馬盈門,趨炎附勢者絡(luò)繹不絕。作為寄食者,詩人本已愁悶不安,而看到附勢之徒拜見杜位時的低聲下氣、諂媚奉承、唯唯諾諾、不勝拘束的形狀,詩人感到極度的厭惡和悲哀。
賞析/鑒賞
文學(xué)賞析
此詩前半敘守歲事,狀杜位家守歲之會的勝概。后半歲終有感,發(fā)流光易逝之喟嘆。言不肯作“拘束”之態(tài)而惟求“爛醉”者,正見出詩人與一班盍簪顯貴之不同,實乃權(quán)耀之會間一冷眼旁觀者也。
首聯(lián)點題,說除夕在從弟杜位宅中守歲,元旦設(shè)宴,以盤進椒飲酒,獻椒花頌。見得權(quán)門生活豪奢。頷聯(lián)申上意,就眼前景寫。說群朋合聚疾來,櫪馬喧騰;火炬照亮園林,驚散棲鴉。極言騎從之盛。頸聯(lián)轉(zhuǎn)寫自己,以四十,飛騰,句中自對,語極自然,而遲暮不遇之感,躍然紙上,以古詩憤郁之氣納入四十字中。以“四十”對“飛騰”字,謂“四”與“十”對,“飛”與騰”對,此聯(lián)對仗別具一格。唐子西詩“四十緇成素,清明綠勝紅”祖此。尾聯(lián)上句,“誰能更拘束”五字,《杜臆》認為感憤橫放。結(jié)以老之將至,惟有爛醉自遣,可以想見詩人豪縱的性格。
杜甫為詩,諸體賅備,不可以一格一法繩之,亦所渭“準能更拘束”也,此詩“極不佳”而能入古今諸選家之眼,正以其別是一格。
名家點評
清·紀昀《瀛奎律髓匯評》:此自流水寫下,不甚拘對偶,非就句對之謂?!八氖倍窒噙B為義,不得拆開平對也。況雙字就句對,自古有之,單字就句對則虛谷鑿出,千古未聞?!八氖?、“清明”皆是雙字,與此不同。此杜詩之極不佳者。
清·石閶居士《藏云山房杜律詳解》五律卷一:此詩上半寫杜位宅除夕,是富貴人家本色,用阿戎作比,有美無刺;下半從“守歲”二字翻空出奇,是曠達語,非牢騷語,既不為守歲俗情所拘,亦不為杜位宅第所拘,厭惡感慨之心從何而有?
清·吳閶生《古今詩范》卷十五:后半神氣驟變,能以古詩憤郁之氣,納入四十字中,讀之無異“清夜沈沈動春酌”一段神味也。
春節(jié)的古代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篇5)
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
詞牌名:蝶戀花|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翻譯/譯文
⑴椒盤:舊俗,正月初一日各家以盤盛椒進獻家長,號為椒盤。
⑵彩勝:即幡勝。宋代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綢為春幡,或懸于家人之頭,或綴于花枝之下,或剪為春蝶、春錢、春勝等以為戲。
⑶整整:是辛棄疾所寵愛的一位吹笛婢,這里舉以代表他家中的年輕人。
⑷花期:即是作者時時盼望的南宋朝廷改變偏安政策,決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賞析/鑒賞
這首詞作于公元1188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初一這一天,剛好是立春。自然界的節(jié)候推移,觸發(fā)了他滿腔的憂國之情。這一年辛棄疾已四十九歲,屈指一算,他渡江歸宋已經(jīng)整整二十七個年頭了。二十七年來,辛棄疾無時不盼望恢復(fù)大業(yè)成功,可是無情的現(xiàn)實卻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于是,他在春節(jié)的宴席上揮毫寫下這首小詞,借春天花期沒定準的自然現(xiàn)象,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國事與人生的憂慮。這也是辛詞善于以比興之體寄托政治感慨的一個特點。
這首詞的開篇通過節(jié)日里眾人熱鬧而自己索然無味的對比描寫,表達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感傷情懷?!罢l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說的是當時民間春節(jié)風俗。正當美好年華的整整等人,爭著從椒盤中取出春幡,插上兩鬢,春風吹拂著她們頭上的幡勝,十分好看。
這里通過描寫節(jié)日里不知憂愁為何物的年輕人們的歡樂,來反襯自己“憂愁風雨”的老年懷抱。接下來兩句:“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筆鋒一轉(zhuǎn),說明自己并非不喜歡春天,不熱愛生活,而是痛感無憂無慮的生活對于自己早已成為“往日”的遙遠回憶。并且,其不愛春天熱鬧的原因還有更深的意義。
在過去的歲月里,作者歲歲苦盼春來花開,可年復(fù)一年,春天雖來了,“花”的開落卻無憑準,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沒有春天一來就高興的舊態(tài)了。顯然這里一個“恨”字,已不是簡單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來,作者從一個“恨”字出發(fā),著重寫了自己對“花期”的擔憂和不信任。字里行間,充滿了怨恨之情。這種恨,是愛極盼極所生之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弊髡呒鼻信瓮簛?,盼望“花”開,還在隆冬就探詢“花期”;但花期總是短暫的,開晚了讓人等得不耐煩,開早了又讓人擔心它很快凋謝;這一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從他平時言行讀者不難了解,可是開春之后風風雨雨尚難預(yù)料,誰知這一年的花開能否如人意?
作者在這里寫的雖是自然界的變化,實際上是在曲折地表達了對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懷疑、又擔憂,最終還是熱切盼望的矛盾復(fù)雜心情。作者之所以會有如此纏綿反復(fù)、堅凝執(zhí)著的心理呢?就是因為他心中有抗金復(fù)國這一項大事業(yè)!所謂“花期”,即是作者時時盼望的南宋朝廷改變偏安政策,決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在正月初一這樣的節(jié)日,人們忙著慶賀這個雙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輕人,更是天真爛漫,興高采烈,歡呼新春的到來。但是,這樣的節(jié)日場景,對于長期削職閑居,壯志難酬的辛棄疾來說,無疑是別有一番滋味,眼看著這一派歌舞升平的氣象,卻怎么也樂不起來。
就在他寫此詞前兩個月,太上皇趙構(gòu)死了,這對于恢復(fù)大業(yè)也許是一個轉(zhuǎn)機。如果宋孝宗此后善作決斷,改變偏安路線,則抗金的“春天”必將到來??墒卿J氣已衰的孝宗此時已無心于事業(yè),趙構(gòu)剛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趙惇“參決國事”,準備效法他老子傳位于太子,自己當太上皇享清福了。
由此看來,“花期”仍無定準,“風雨”也難預(yù)料。上饒離臨安不遠,作者想必已聽到這一消息。而他在詞中所感嘆的“花期”無定、“風雨”難料,也是由此而發(fā)。通篇此詞,作者比興結(jié)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達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個人遭遇的愁苦復(fù)雜的心情。
當時,辛棄疾被劾離官閑居已五年余。是年奏邸忽騰報辛因病掛冠,此遲到的風雨具見京城大老們的荒唐和對稼軒的忌恨。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初一,也是立春之日。辛家的少男少女們歡樂異常,喜度春節(jié)。但辛棄疾雖罷職閑退,卻須臾不忘國事,為收復(fù)失地、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憂心如焚,因而此詞寫了他當時的一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