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畫面中的主體怎么處理
主體是一幅畫面的主要表現(xiàn)對象,主題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者。處理主體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定要使其鮮明突出,而影響主體在畫面中突出程度的是主體的位置和主體的面積,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攝影構圖畫面中的主體怎么處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攝影構圖處理方法——黃金分割構圖法
在各種造型藝術當中,“黃金分割”都是一個基本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雕塑、繪畫等各個方面。在攝影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鑒并融匯了其他藝術門類的精華,“黃金分割”也因此成為攝影構圖中最神圣的觀念。
事實上許多攝影構圖樣式就是由“黃金分割構圖法”演化而來的。其中的“三分構圖法”就可以看成是“黃金分割構圖法”的簡化版,即用垂直線把畫面分成三等分,把主體放在垂直線或接近垂直線的位置上。另外中國傳統(tǒng)繪畫當中的“井”字構圖法又稱“九宮構圖法”,它和“黃金分割構圖法”也是殊途同歸,非常相似。這類構圖法往往適用于封閉式的構圖,畫面顯得均衡、穩(wěn)定、和諧。
在攝影實踐中,“黃金分割構圖法”被我們大家有意或無意地經常使用,比如我們外出旅游,在某一景點需要拍照留念時,往往會把被攝者放置在畫面的偏左或偏右一點兒的地方,大概就也就是在黃金分割點的附近,而不會把被攝者直接安排在畫面的正中心的位置,除非我們這時拍的是人的近景或特寫。細心的觀眾也許還能體會到,在中央電視臺的大多數(shù)新聞報道當中,外景的主持人或者出鏡記者一般都是站在電視畫面的一側向大家播報現(xiàn)場新聞,而不是站在電視畫面的正中間。
以上這些司空見慣的場景和畫面,使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對于黃金分割規(guī)律的遵循。
攝影構圖處理方法——對角線構圖法
把主體放在畫面的對角線上或者接近畫面對角線的位置上,它可以充分利用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充分利用畫面的容量,能夠在畫面中產生明確的線條透視,它還可以使畫面顯得均衡和穩(wěn)定。
實踐中我們經常會使用這種構圖方法,比如說對于各種會議的新聞報道,攝影記者可以選取其中的一排,采用“對角線構圖法”來拍攝,電視新聞的會議報道也較多采用此種方法。有時為了交代兩個或幾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會采用“對角線構圖法”,最經典的例子當屬南非作者凱文卡特所拍的,獲得1994年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的《饑餓的女孩》。畫面表現(xiàn)的是1993年蘇丹大饑荒時,一只禿鷹緊緊地盯著一名赤身裸體的小女孩,等待著她的死亡,從而可以上來把她吃掉。
畫面在突出奄奄一息的小女孩的同時,又把觀眾的視線送到了她身后的對角“點”上,使我們看到了隱藏在其身后的虎視眈眈的禿鷹,兩點相互配合、呼應,使畫面構圖更具形式美感、更具動感,更加震撼人的心靈。
攝影構圖處理方法——對稱式構圖法
由于文化、性格、社會體制的因素,中國人特別喜歡這種構圖方法,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對穩(wěn)定、和諧的向往和追求,但是這種構圖方法有明顯的優(yōu)點,也有明顯的不足。
比如說,中國南方的許多園林建筑,本身的結構就是對稱式的,所以我們拍攝此類建筑物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對稱式構圖法來拍攝,但是這種拍攝方法顯而易見的缺點就是空間深度不明顯,立體感不強。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一些極具美感的對稱式的場景,比如說,今年春節(jié)我們全家去太原動物園游玩,一進大門,就被眼前的喜慶場面所吸引:一條長廊通向遠方,長廊兩側的地面上布滿了鮮花,在長廊的廊架上,在遠離地面的不同高度、不同位置上掛滿了許多大小各異的燈籠,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
許多游人在此紛紛攝影留念,大家的審美觀念、構圖方式也大致相同,就是把人物放在長廊的正中,采用對稱式構圖法,主體兩旁的廊架、鮮花、燈籠相互對稱,既有美感又有縱深感,形成了許多向人物集中的紅色線條,這樣就把人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吸引到主體上來了。
但是,這樣拍出來的畫面也不是盡善盡美的,也存在一點小問題,就是絕對的對等,使畫面顯得有些呆板、缺少變化。我想,如果主體人物的身體稍微側一點,也就是說在均衡中尋求一點變化,將有助于解決對稱式構圖畫面較呆板的問題。
除了上述構圖方式之外,我們常見的構圖方式還有S形構圖、三角形構圖、圓形構圖、V形構圖等等。只要我們按這幾種方式來結構畫面,就可以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攝影構圖畫面中的主體怎么處理
上一篇:人像攝影構圖學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