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子棋的基本型簡介
五子棋源于中國,發(fā)展于日本,在其它地區(qū),如歐洲和前蘇聯(lián),也廣受歡迎,其中關于五子棋的棋型也很多;下面是有關于五子棋的基本型簡介,歡迎參閱。
五子棋基本型是本人提出的一個假設的概念,我們在討論五子棋時常常會提到對連珠棋種種限制的突破,比如天元落子, 26種開局等等。但是這些限制一旦被突破之后,隨之的問題就接踵而至,在沒有任何限制的情況下,五子棋棋型的組合是千變?nèi)f化,近似于無限。我們怎樣才能把握它們呢?是否按照某種規(guī)律得到一些一些最基本的棋型,而所有的可用變化都是由這些最基本的棋型不斷的組合而形成的呢?
五子棋基本型存在的意義:
有些人可能會反駁我又要弄出必勝開局之類的東西,但是通過這些所有的必勝開局的把握,確實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五子棋并掌握它一些特定的規(guī)律。
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開局大致分為五種:黑必勝,黑優(yōu)勢,平衡,白優(yōu)勢,白必勝;可是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兩種: 黑勝或白勝。所以以上的五種類型開局即可表述為
必勝局:先手方用最少的手順既能勝利
優(yōu)勢局:先手方用較多的手順才能勝利
平衡局:先手方需要用最多的手順才能勝利
這里依然存在一個問題:既然不是黑勝就是白勝,那我們下它的意義在哪里?可以說除了必勝局之外其他的局面黑白雙方的先后手是在不斷的變化的,必勝局中先手方可能通過幾個固定的點就能穩(wěn)操勝券;可是在其他的局面當中每個雖然在每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也存在必勝的點,但是選擇性卻大大加強。比如一個人在每個岔路口都有明確路標的前提下可以順利的達到目的地,可是岔路口變多并且沒有任何指示的標志,那想要達到目的地就要費一番周折,可能還會事與愿違。這就是五子棋對弈的意義所在。每一種開局都包含一種用最短的手順就能達到先手方勝利的棋型,這就是這個開局的骨架。圍繞這個骨架的所有可用變化都可以看做是它的延展
五子棋舉個例子:
假設浦月開局中有一個必勝的手順是13手棋,每一手棋都存在唯一的落點,將這13手棋展開后,可能會是130手棋,每一手棋可能存在幾個甚至是十幾個不同落點的選擇,每個落點的結(jié)果也不同。盡管它有必勝,可隨著變化量的增加,也會大大增加了浦月開局的難度。
顯然基本型不是現(xiàn)在的26種開局,它可能連基本型的一半還不到。不過基本型這個概念的最終確定可能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如果不用固定的天元落子,那基本型是否也隨落點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其次,就是我們掌握基本型是要用它來爭取勝利還是用它來達到雙方的均衡?
五子棋飛熊
有幾點疑問
1.樓主否定真正的平衡局,即黑白雙方怎么下都和棋
2.每一種開局都包含一種用最短的手順就能達到先手方勝利的棋型,這就是這個開局的骨架。這個觀點本身有點問題。所謂白優(yōu)或者黑優(yōu)個人認為是基于經(jīng)驗的,而不是基于樓主所謂必勝點觀點的。
許相公
1沒有真正的平衡局,任何局面下到最后不是黑勝就是白勝,只是手順長短的問題
2每種開局都包含一個先手(先行的黑棋或后行的白棋)必勝的最短手順,我們說的對弈過程就是將這個最短手順的每個點全部或部分展開,使每個點的選擇從唯一點到許多點,其中必然有必勝點,有優(yōu)勢點和平衡點的分化,從而延長先手五子成連的過程,最大限度的讓變化量達到最大。
PS:還要說一句,黑白雙方先后手的轉(zhuǎn)化來源于他們對必勝點,優(yōu)勢點,平衡點的選擇。
舉個例子
a代表必勝點,b代表優(yōu)勢點,c代表平衡點
假如黑棋用5手就取得了必勝的局面,那他所下的五個點就可以看做是
黑:(a)(a)(a)(a)(a)每個括號內(nèi)就是一個集合,每個集合最小的元素就是黑棋所選擇點
白:(c)(c)(c)(c)(c),因為黑棋是必勝的局面,而白棋所選的點相對于黑棋來說就是必敗點,可是對于他自身來說就是平衡點,表示白棋取勝的手順相對于黑棋而言被無限的延長。
假如我們將這個對局中黑白雙方對弈的過程放大就會出現(xiàn)下面的局面
黑:(a,b)(b,b)(b,a,c)(c,c,b)(c,b,a)(b,c,c)(c,c,c)在這個對弈的過程中黑棋從剛開始的必勝點與優(yōu)勢點的選擇到最后的完全的平衡點,可以說是經(jīng)歷了從掌握先手到喪失先手的完敗過程
白:從略。
看過五子棋的“基本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