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汽車的正確保養(yǎng)方法是什么
雨后汽車的正確保養(yǎng)方法是什么
雨后如果不對汽車進行正確的保養(yǎng)則會對汽車造成一定的損害,那雨后的汽車如何保養(yǎng)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雨后汽車的保養(yǎng)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雨后汽車的保養(yǎng)方法
檢查車燈
當下過大雨或涉過水后,如果車燈的質量不太好很容易進水,車燈進水后不僅亮度會受到影響,還可能損壞車燈電路,也會使車燈的照射方向發(fā)生改變,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因此雨后檢查車燈是否進水很重要。如果發(fā)現(xiàn)車燈內有水霧,可以打開車燈,或看過一段時間是否有消失的跡象,如果沒有好轉,就需要到專業(yè)的修理廠通過劈開車燈重新打膠來解決了。
清洗車身
一場雨過后,對于漆面的打擊實際上是最大的。原因是雨水中很臟,不僅夾雜空氣中的塵土,還含有很多酸性有害物質,如果這些物質長期附在車漆上對漆面的壽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下雨后最好盡快洗車,保持車漆表面的清潔。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對愛車車漆進行打蠟,既經濟實惠,效果又好。
給車輛除濕消毒
在雨天空氣是非常潮濕的,車內更是如此。每次上下車開關車門都會帶入很多水,再加上車內環(huán)境相對比較封閉,濕氣很難散出去。如果雨后就鎖車走人了,車一放就是幾天,那么車內難以散出去的濕氣會深入到車內的每一個細節(jié),可能會影響到車內的音響、電路、控制系統(tǒng)等的壽命,同時也會讓車內的細菌和霉菌滋生,危害車內人員的身體健康。所以在雨后天晴時,請打車所有車門進行通風除濕,有條件的車主最好定期給車內進行一次消毒,防止霉菌和細菌的滋生。
檢查剎車系統(tǒng)
在下雨時,剎車盤難免會接觸到水,因此雨天過后你會發(fā)現(xiàn)剎車盤上滿滿的都是銹跡,剎車盤本身就是鑄鐵的,生銹很正常。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在雨天過后準備開車時,如果您發(fā)現(xiàn)剎車盤生銹了,請不要著急,您把車開出去,在路上以中度力量踩剎車,反復踩幾次之后剎車盤上的銹跡就會消除,這樣您的駕車才會更安全。如果銹跡還沒磨下去就遇到急剎,剎車距離會受到影響。
檢查電路
雨天過后,對于一些開老車的車主來說,可能會出現(xiàn)啟動困難的情況,出現(xiàn)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點火系統(tǒng)受潮導致,一旦發(fā)現(xiàn)是因為點火系統(tǒng)受潮而造成點火不良、性能下降的話,可以暫時用干紙巾或干布把分電器及電線等擦干,如果是因為老化漏電一定要及時更換。
檢查車牌
當走過水深的路面后,要養(yǎng)成下車檢查一下車牌照是否還在,牌照要是丟了可是件很煩人的事,除了要花時間去補辦帶來的時間損失,還有被有不良企圖的人撿走套牌的危險。此外,在雨季來臨之前您還最好檢查一下牌照的螺絲是不是擰緊了,這也是避免牌照丟失的辦法。
雨天駕駛的技巧
放慢速度,保持車距
許多司機在雨天也常常高速行駛,覺得自己技術好不會有問題,這絕不是一個好習慣。雨水不僅會在輪胎上形成“水膜”,讓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降低,還會降低剎車盤片的摩擦力,讓剎車距離大大加長。因此,雨天切勿高速行車,制動時應采用點剎對車制動,否則遇上緊急情況,急剎也很難剎住車。
雨天行車不僅要低檔慢行,更要與前車保持足夠的距離,超車、會車時,也要與其他車輛和道路邊緣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如果需要停車,盡量提前 100米左右減速、緩踩剎車,避免輪胎打滑,也使后面來車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在雨中更不要離大貨車太近,大車濺起的水花會讓小車司機在幾秒鐘內看不清車外 的情況,這樣就很容易發(fā)生意外。
直線行駛,切勿突然變道
在雨中應當盡量保證直線行駛,加速也要放緩節(jié)奏。如果是停車再次啟動車輛,加油過快還會導致因輪胎空轉而整個車體左右搖擺,此時應該立即松開油門踏板,雙手緊握方向盤修改方向,待車輛前移后,再慢慢加油提速,確保直線穩(wěn)定行駛。
此外,也不要突然變道或超車,要知道,雨天路況本就復雜,如果突然變道超車,其他車輛來不及反應,根本不能保證及時剎住車,很容易出現(xiàn)意外。
正確使用車燈
雨天光線差,車燈自然是必須要開啟的,因為燈光不僅是為了讓自己看清路況,更是為了提高車輛的辨識度,讓周圍的車輛可以看到自己,避免意 外。不過各車燈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開啟:雨勢不大光線尚可時,打開近光燈和示寬燈是最為基本的;雨勢較大光線較差時,還要打開前霧燈和雙閃燈;至于大暴 雨,建議還是不要冒險行駛,把車停在路邊打開示寬燈和雙閃,等待雨勢變小再行啟動。
切忌使用遠光燈!會讓對面來車司機的眼睛和前車司機的后視鏡一片白茫茫,非常危險!視線好時也不要隨意打開霧燈,近光燈足矣。而后霧燈,在能見度達到200米以上的時候才可以開啟,平時根本不需要開啟。
保證良好視野
雨中開車,視線不清是最大隱患,除了正確使用燈光,保證視野清楚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常見的麻煩就是前風擋玻璃上產生霧氣模糊了視線,此時可 以打開空調制冷開關,用冷風吹風擋玻璃;如果是后風擋玻璃出現(xiàn)霧氣,則需要打開后風擋玻璃加熱以消除霧氣。如果是氣溫較低的雨天,打開暖氣模式也是個不錯 的辦法。熱風會將車廂內的水分烘干,玻璃就會變得透亮,而且不會再次起霧。不過這個方法見效稍慢。
謹慎過水
雨天路面積水是非常常見的情況,許多城市的排水的系統(tǒng)都不足以應付暴雨,因此雨天遇上積水也是讓許多駕駛者煩惱的一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水深,如果水深超過排氣管,這很容易使車輛熄火,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如果積水深度不超過輪胎的一半,駕駛者可小心涉水, 但一定要慢,猛然沖進水里的話很容易讓雨水進入發(fā)動機進氣系統(tǒng),造成熄火。正確的方法是降低檔位和速度,平穩(wěn)地駛入水中,穩(wěn)住油門,勻速前進,并且不要在 水中停車。經過積水后,連續(xù)輕踩剎車以便將剎車盤內的水分排空。
如果在水中發(fā)現(xiàn)積水越來越深,果斷放棄前進,調轉方向選擇繞路吧。對于不熟悉的道路,看到有積水還是不要貿然嘗試,寧愿繞路也不要冒險,選擇熟悉或沒有積水的安全道路通過為好。在此要特別提醒一下開SUV的司機們,千萬不要以為SUV就能隨便淌水過坑,一般的SUV只是底盤比轎車高一些,一些城市SUV的底盤甚至不比轎車高,一旦積水過深,該熄火還是會熄火,該淹更是會淹。
避讓行人
雖然平時駕車中,避讓行車也是非常必要的舉動,但雨中的避讓則顯得更為重要。雨天的行人不是打傘就是穿雨衣,加上雨水的干擾,視覺、聽覺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司機們在遇到行人時需要多鳴笛,放慢速度耐心避讓,不要爭一點時間與行人或非機動車搶道。
雨天行車的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視野
要及時打開雨刷器,開啟近光燈、防霧燈和示廓燈,如果前擋風玻璃有霜氣,則需開冷氣,并將冷氣吹向前擋風玻璃;如果后擋風玻璃有霜氣,則要打開后擋風玻璃加熱器,盡快消除霜氣,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車輛。
2、 減速謹慎駕駛
泥水路面的制動距離可達正常路面的3倍,因此無論路況好壞,車速應控制在40~60km之內,對不熟悉的路面,要沿前車走過的路線行駛。
3、 保持車輛距離
隨時觀察前后車距,增加安全距離,遠離大車,一是會阻擋視線;二是大車能通過的積水小車未必能通過,且大車容易濺起水浪,干擾小車行駛。
4、防止車輪側滑
雨中行車時,路面上的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容易產生側滑,因此,司機要雙手平衡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需要轉彎時,應當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
5、防止涉水陷車
當車經過有積水或者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首先應停車查看積水的深度,水深超過排氣管,容易造成車輛熄火;水深超過保險杠,容易進水,不要高速過水溝、水坑,這樣會產生飛濺,導致實際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發(fā)動機進水。
6、注意觀察行人
由于雨中的行人撐傘,騎車人穿雨披,他們的視線、聽覺、反應等受到限制,有時還為了趕路橫穿猛拐,往往在車輛臨近時驚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機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時,司機應減速慢行,耐心避讓,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急躁地與行人和自行車搶行。
7、切勿冒險行駛
遇到暴雨能見度太低時,不要冒險行駛,應及時停車并打開示寬燈,高速路中應盡快駛進服務區(qū)或駛離高速公路 。
8、下坡切忌空擋
汽車在下坡時則切忌空擋,應根據車速保持檔位行駛。
9、雨天不可降低胎壓
車在雨中剎車時,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壓強把輪胎與路面間的雨水排開,讓汽車停穩(wěn),而輪胎觸地面積變大,對地面單位面積的壓強減小,剎車時力量減弱,不能很快將輪胎與地面間的雨水排出,致使滑行距離變長。
10、避免加速超車
雨中行車,要隨時注意前車的行駛速度和方向,絕不可因前車速度慢而加速超車。
猜你感興趣: